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一半人口的食物有80%是大米.高产品种和不断提高"绿色革命"种植技术,使得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水稻总产量迅速增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水稻产量增长速度开始下降,低于人口增速.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陕西省平利县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因病虫草害造成减产,丰产不丰收,个别年份个别田块甚至颗粒无收。根本原因是受气候的影响,以及施肥水平的提高、优质稻的大面积推广等栽培制度的改变,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有害生物危害更加多样化,加重病虫草害猖獗危害,一些七八十年代的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主要病虫害,直接威胁水稻生产,往往单凭化学防治顾此失彼、形成恶性循环.结果是越防越厉害。因此,开展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是有效控制病虫草危害.确保水稻高产.稳产的重措施。  相似文献   

3.
东北三省不同年代水稻品质性状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20世纪70、80、90年代和21世纪初有代表性水稻品种为试材,分析省份间及年代间水稻品种品质差异、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除了2000年以后糙米率和精米率略有下降外,东北三省水稻品种90年代前碾磨品质随着年代的演替逐渐提高;外观品质随着年代的演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00年以后品种粒长和长...  相似文献   

4.
稻瘟病是黑龙江省水稻重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个别感病品种发病严重时甚至全田出现白穗,  相似文献   

5.
水稻空秕粒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空秕粒即指水稻空粒和秕粒两种,水稻空粒是指子房未受精或受精后子房停止发育的不实粒;秕粒是指子房受精后,在灌浆过程中停止发育的半实粒。水稻空秕粒发生多少,因年份、品种而存在差异,水稻空秕率发生轻的年份为 7%~10%,一般年份15%~20%,严重年份 30%~60%,个别品种达8  相似文献   

6.
稻粒黑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随着70年代中后期杂交水稻推广以来,水稻制种田危害日趋严重。稻粒黑粉病对制种田母本产量一般损失3%~5%成,重者80%以上。据调查成都地区一般年份损失产量10%左右,重发病年份一般损失20%以上。该病严重影响水稻制种高产、稳产和种子外观品质。一、发病规律病菌以冬孢子沾附种子内外和散落田间越冬,存活期  相似文献   

7.
抗水稻矮缩病毒转基因水稻的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是引起水稻矮缩病的病原,造成多种水稻品种的矮化和减产,在我国南方稻区曾暴发流行危害,引起重大的经济损失[1]。为防止水稻矮缩病的再度发生危害,我国北京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加强了对RDV的分子遗传进化研究,并从RDV中克隆了全部基因  相似文献   

8.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20世纪60年代仅在沿海平原地区发生,进入80年代后迅速向延平区等闽北山区扩展蔓延,特别是1988年以后,每年以15%—30%的速度迅速扩展,至1995年细条病发生面积已占水稻播种面积的85%,成为延平区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障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是黑龙江省水稻重要病害之一,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个别感病品种发病严重时甚至全田出现白穗,可导致颗粒不收。稻瘟病病原菌为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稻梨孢菌。稻瘟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稻草和病种子上越冬。  相似文献   

10.
<正>许多农业家庭和低收入的水稻消费者认为洪水是可怕的灾害。水稻育种专家认为FR13A这个品种能够经受住一个多星期的洪水侵袭。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植物育种家David Mackill博士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看到了相关的前景,即将FR13A的抗涝性引入在亚洲洪水易发区种植的高产水稻品种中。  相似文献   

1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近年来中国华东地区严重发生的水稻病害之一,它是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一种病毒病。控制该病害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种植抗病品种[1]。20世纪60~70年代,水稻条纹叶枯病也曾在日本爆发流行,该国研究者选育的抗条纹叶枯病品种对该病害的控制起到了较好  相似文献   

12.
论吉林省水稻品种改良及亲本选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1949~2009年吉林省审定的309个粳稻品种为材料,通过对育种方式、核心亲本和代表性品种的系谱分析,来探讨亲本选配经验。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育种方式简单,主要采用单交、系统选育,个别采用复交、单倍体育种,育成品种血缘80%来源于日本稻种资源,遗传基础狭窄;90年代以后,引进各地优异种质,育种方式增多,遗传背景丰富。每个时段育成的品种都有利用率较高的核心亲本,在亲本选配上主要是利用每一时段核心亲本不断累加聚合优良基因。因此,吉林省水稻品种的选育,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累加互补某些优良性状基因的过程,是核心亲本不断扩大、优良基因库不断扩充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水稻病害是水稻生产中的不可避免的病害,我县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是2005~2008年,由于低温冷害并发和施肥不当所造成的水稻稻瘟病、胡麻斑病、叶鞘腐败病等一些主要病害,使我县水稻产量下降20%以上。据调查,严重年份个别地块亩产242.3公斤,严重的地块亩产仅84.9公斤。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水稻改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解决了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目前水稻产量的提升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因为缺少新的育种技术,同时病虫害及非生物胁迫造成水稻减产。转基因作为现代育种方法在培育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概述了水稻转化技术进展,转基因水稻抗病虫害、抗非生物胁迫和提高水稻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讨论了转基因水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全球水稻生产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47  
【目的】分析全球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探讨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方法】采用全球水稻生产资料定量分析水稻面积和单产变化及其对总产贡献,及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全球水稻生产自1961年至2006年,由于复种指数提高,面积增长32%,年均增长0.61%。单产提高1.21倍,年均增长1.82%,单产提高主要依靠矮杆品种和杂交稻及其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灌溉设施改善和化肥施用。总产增长1.92倍,年均增长2.46%。水稻总产增长中,由面积增长贡献27%,由单产提高贡献73%。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水稻面积年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水稻单产的增长率逐年变小,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分别为2.58%、0.98%和1.16%。面积下降和单产增长率变小导致总产增长率下降,20世纪80、90年代和2000年以来总产年均增产率分别为2.73%、1.48%和0.88%。制约水稻生产的主要因子是,水稻生产技术对单产提高的贡献率下降,病虫草危害及自然灾害频繁,多熟制生产系统水稻单产下降,水稻生产效益低。【结论】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技术对策是改良水稻品种和扩大杂交稻应用,在非洲推进非洲新水稻应用,推广水稻集成栽培技术弥合水稻产量差异,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政府加大对水稻生产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水稻条纹叶枯病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江苏全省大面积发生,现已成为江苏省水稻生产上发生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分析其暴发原因:灰飞虱虫量和带毒率高;耕作栽培制度有利于发病;水稻品种不抗病等。通过调查试验明确了:利用锐劲特等药剂进行稻种处理;适当推迟水稻播栽期;选用抗耐病品种等措施的主要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1发生特点水稻稻曲病又称黑穗病、绿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是水稻中后期谷粒病害,在天津地区时有发生,20世纪90年代该病为零星点片发生,是水稻生产上的次要病害,近几年,由于水稻密粒直立型品种的大力推广应用,单季稻种植面积的扩大,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水稻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统计,水稻提供的食物能量占总能量的20%,全世界每年水稻生产总量约4亿t。2004年是国际稻米年,为全世界提供了一个发展水稻的良好机遇。本文重点介绍澳大利亚的水稻生产状况。中国的金矿开采工人在19世纪60年代把水稻带到了澳大利亚,但是澳大利亚的现代水稻产业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发展起来。目前澳大利亚水稻产业包括2500多个农庄,其中大多数位于新南威尔士州西南部,澳大利亚温暖、干燥的气候条件适合水稻的生长。澳大利亚有超过 80%的水稻品种属于中粒型的粳稻品种,如 Amaro…  相似文献   

19.
水稻螟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螟虫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历史上就有"南螟北蝗"之称。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种植方式的改变,使螟虫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但从1998年起,随优质晚熟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播期提早、加之长期免耕、暖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凤台县植保站胡学友孙友武20世纪70~80年代初,二化螟在我市发生较重,1981年全市水稻二化螟大发生,发生面积达3.0万公顷次左右.此后,二化螟种群数量急聚减少,在绝大部分地区对水稻生产已不构成威胁,二化螟由主要害虫变成次要害虫.90年代后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二化螟的种群数量快速回升,1999年二化螟在我市重发,当年全市发生面积5.3万公顷次左右,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也都偏重发生,在我市再度成为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对我市水稻丰产丰收构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