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余杭区地区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充沛,资源丰富,交通发达,并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菜篮子"——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非常适宜发展鲜销食用菌产业。目前余杭区已成立了三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年栽培规模近800万袋,经济效益显著。现将秀珍菇、金针菇,秀珍菇、金福菇周年供应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蔡俊冲  卢慧苏 《食药用菌》2020,28(4):286-288
根据秀珍菇第一潮出菇的特点和难点,结合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其出菇管理技术:确保菌包培养充分成熟,适时割口;搞好环境卫生、培养健壮菌包,错棚出菇、错时割口,及时清理发病菇蕾等措施预防黄枯病发生;低温刺激,诱导原基发生;割口出菇,科学管理;适时采收,冷藏保鲜;做好采后管理等。  相似文献   

3.
4.
朱广凯 《食用菌》2009,(4):28-28
采用室内框架武栽培平菇,通常只有在床正面产菇,其生产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框架式菇床上进行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配方及菌种的基础上,平均产菇达15.5kg/m^2,其中反面产菇7.6kg,产量比仅在正面产菇增产近一倍,且可提早出菇7d左右。下面介绍平菇菇床正反两面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6.
近年来,我省滑菇生产发展较快。随着生产的发展,虫害与烂菇发生也较普遍,导致一些单位产、质量下降。为此,全省都在探索解决途径。现将有关滑菇虫害、烂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一)虫害:我地区影响滑菇生长的主要虫害是一种蝇类幼虫(菌蛆),它蛀食菌丝,破坏菌丝体的正常生长,导致菌丝死亡。蝇类  相似文献   

7.
菇木产菇后,树皮松软,容易吸水,若管理欠慎,病虫害极易侵害,因此,加强菇木产菇后的管理,仍是夺取香菇高产的重要环节。菇木一旦产菇结束,随即搬至常绿林带四湿六干、通风干爽之地,原设简易荫棚应  相似文献   

8.
菇蚊、菇蝇、菇蚋及跳虫对蘑菇的危害日益严重,因蚊蝇成虫易于迁徙,所以即使在经过二次发酵的菇房中,偶一疏忽场地的卫生条件,蚊蝇就会孳生。它们的幼虫常为害菇蕾、菇柄、菇伞,引起菇柄折断、褐变,丧失商品价值。1981、1982年,福建省泉、漳、厦等地区,因受菇蚊、菇绳及跳虫等侵害,造成蘑菇减  相似文献   

9.
菇的营养     
蘑菇成分的研究发端于1898年的孟德尔氏(Mendel)。现在看来,过去的一些分析结果并不可靠,但人们对蘑菇的营养价值是深信无疑的。莱佛氏(Ralph)对7种商品蘑菇的化合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成分因品种不同而异,但均富含蛋白质。大约25公斤鲜双孢蘑菇能提供1公斤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为减轻秀珍菇黄菇病的发生,在刺激出菇阶段使用带孔薄膜替代全封闭膜覆盖菌包和出菇架以开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膜相比,采用孔径为2 cm的孔膜,菌包发病率下降7.23%,发病菌包病情指数降低9.23,第1潮菇的生物学效率提高7.89%,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磐安县今年开始大规模培植的高温香菇已源源上市,记者在县安康公司看到一箱箱已包装好的高温菇正装上冷藏车,公司的负责人说:这些鲜菇都是菇农早上采下后收购来的,经过分拣、挑选、真空包装、装箱后,发往上海,再海运到日本。这说明该县实施的“四季菇香”工程已奏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生产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加。但随着生产的扩大,秀珍菇栽培过程中黄菇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轻者减产。重者只菇无收。笔者根据多年栽培秀珍菇的实践经验,对其发病原因和规律进行了探索,现对其发生及防治办法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秀珍菇黄菇病的调查与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江苏省丰县于2008年春季引进秀珍菇,进行大棚夏秋季栽培。2009年6月笔者下乡调查时发现部分秀珍菇子实体发黄,向种植者了解了相关情况,拍了照片,咨询了有关专家,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根据秀珍菇子实体发黄的症状及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4.
笔者于87年秋季利用覆盖平菇床的废报纸(已长满菌丝)进行直接出菇试验,收到了较高产量。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供试菌种为沔粮杂交3号平菇,于9月6日投料,24日菌丝吃透整个培养料,料面覆盖的报纸也已布满了绒毛状菌丝。此时将报纸揭下捏成团,做成长×宽×厚为35×135×15cm 的厢子,既不加水也不增播菌种,稍加压实后覆薄膜。10月2日现蕾,10月8日  相似文献   

15.
秀珍菇设施化栽培的出菇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良水 《食用菌》2009,31(1):38-39
设施化反季节秀珍菇的发展,填补了因季节因素造成的产品断档、供应不足的问题,延长了秀珍菇市场的销售时间。然而秀珍菇反季节生产受高温天气的影响,出菇管理难度较大,直接影响了秀珍菇的高产及稳产。近年来,我们采取低温处理、湿差刺激、催蕾护蕾、补水增养等关键技术措施,解决了高温、干旱季节栽培秀珍菇的技术问题,达到了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现将秀珍菇反季节栽培的主要出菇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金福菇,又名洛巴伊口蘑,大白口蘑,日本称白色松茸,因其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口感好,国内市场价格达每千克30元以上。本所科技人员经过多次试验研究与探索,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的成功技术经验,现简述如下。1季节的选择金福菇属中高温型品种,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5~34℃,最适温度25~32℃;出菇温度18~30℃,最适宜出菇温度24~27℃,一般接种后55~65天开始出菇。由于栽培没有控温设备,大多是出于自然气温,所以要根据其生物学特性合理安排种植季节,台州市最适宜于3~4月接种,5~6月出菇;秋季7~8月接种,9~10月出菇。赤道地区则宜在11月~翌年4月制种,5~10月出菇。2培养基配方培养基配方选择适宜是金福菇高产的关键。一般可选用玉米秆、玉米芯、杂草干、棉籽壳混合配方,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关键是要求原材料干燥、新鲜无霉变。具体配方:①玉米秆、芯80%,麸皮(或玉米粉)16%,石灰、石膏各1.5%,过磷酸钙1%;②野什草60%,麸皮或玉米粉15%,棉籽壳23%,石灰、磷肥、石膏各1%;③杂木屑(包括黄豆秆、棉秆轧碎)45%,棉籽壳23%,麸皮或玉米粉20%,石灰、石膏、磷肥各1%。配制培养料时,先将...  相似文献   

17.
苦菇的回忆     
黄卫华 《食用菌》2011,(5):50-50
苦菇,也叫地菇。又是一年野生菌采摘时节,小小苦菇肥嘟嘟的影子总是让人记忆犹新。那年代,因为日子过得清贫,忆往昔总有那点酸酸的苦涩味。苦中作乐大山,给你留下的永远是读不完的伟岸,写不完的诗情,装不完的丰厚。孩子们走进大山,总是欢歌一片。  相似文献   

18.
一般平菇、凤尾菇采收三到四潮后,培养料常作废料处理。下面介绍一种废料复壮覆土——蔬菜套种间作法。具体作法如下: 一、将略带砂质、肥沃的菜园田清草、翻整、捡去砖石草根后,以南北方向为长作畦,畦宽1.5——2米,长度不限。根据需  相似文献   

19.
经笔者十多年对平菇、黑木耳的试验证明雾化降温补湿法可有效地解决夏秋季高温低湿的矛盾,并使生物转化率提高20%以上.平菇增产53%,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具体做法将已发好菌的菌袋或菌块开袋或打开包膜置于立式层架上,管理时定时喷雾降温补湿,夏秋季一般每2小时一次,中午气温高每小时一次,阴雨天及夜间气温低4小时一次.室外林荫或大风干燥天可适当增加次数,控制空气相对湿度达80~90%,  相似文献   

20.
养菇三字经     
第一是“好”字,这是前提和基础,就是先要烧好锅接好菌,把握好每一道工序,马虎不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