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麦18     
品种来源:周麦18是周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2004年、2005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4008,国审麦2005006.  相似文献   

2.
GS濮豆6018是濮阳市农科所用豫豆18做母本,92品A18做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选择、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04年、2005年先后通过河南省、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列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相似文献   

3.
新麦18是新乡市农科院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的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亲本组合为(C5/新乡3577)×豫麦69.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审定号为豫麦2003008;2004年通过国审,国审号为2004005.  相似文献   

4.
开麦18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用(开64×89中170)F1作母本,(开1003×温2540)F1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株型紧凑、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等特点.在2002~2004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8 648.00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6.08%.在2003~2004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7819 50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8.60%.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  相似文献   

5.
郑稻 18号   郑稻18号是由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粳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具有高产、抗病、广适的特点.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稻区,山东、江苏、安徽等省粳稻区栽培.……  相似文献   

6.
GS开麦18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用(开64×89中170)F1作母本,(开1003×温2540)F1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利用GS开麦18连续4年参加河南、国家中间试验的有关数据,对该品种的优良特性综合分析,并总结了GS开麦18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金麦一号小麦品种由河北金穗种业开发有限公司选育.2005年9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05009号.  相似文献   

8.
正大12号     
《河北农业科技》2005,(5):42-42
正大12号是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抗旱、抗倒玉米新品种,2004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河北省夏玉米区种植。2004年12月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授权河北金穗种业开发有限公司分装正大12号玉米种,并在冀中南夏玉米种植区推广。1主要  相似文献   

9.
濮豆6018是以分枝性强、结荚性好的豫豆18号为母本,以大粒型品系92品A18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南繁加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夏大豆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豆2004003号);2005年通过全国农  相似文献   

10.
正大12号     
《河北农业科技》2005,(4):43-43
正大12号是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产、抗旱、抗倒玉米新品种,2004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河北省夏玉米区种植。2004年12月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授权河北金穗种业开发有限公司分装正大12号玉米种,并在冀中南夏玉米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郑单22是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紧凑型、中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郑单22的最佳播种时期,为郑单22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新麦18号是新乡市农科院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组合为:(C5/新乡3577)F3dl/新麦9号,是法国V·P·M/moisson品种的后代,有偏凸山羊草和黑麦的双重抗病基因,含有我国小麦缺少的5+10优质麦谷蛋白亚基.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农业部授予品种权保护,并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杂97060是利用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2A与恢复系97060组配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参加安徽省引种区试种植,2002年至2004年在六安、滁州、巢湖、合肥、安庆等地示范种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品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GS开麦18的综合评价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麦18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用(开64×89中170)F1作母本,(开1003×温2540)F1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笔者利用G S开麦18连续4a参加河南、国家中间试验的数据,对该品种的高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该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杂97060是利用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2A与恢复系97060组配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参加安徽省引种区试种植,2002年至2004年在六安、滁州、巢湖、合肥、安庆等地示范种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品种稳定性.2004年全国夏季种子交易会评为"安徽农作物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棉花杂交种英华二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华2号是郑州英华优质棉研究所育出的高产、优质、抗虫、抗病、早熟、大铃、抗灾性强的棉花杂交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安玉13是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新育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玉2004013),2006年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玉2006031)。  相似文献   

18.
"郑稻18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粳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豫花933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  相似文献   

20.
扬两优6号(广占63-4S×扬稻6号)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