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麦属耐盐性作物。它既能适应于盐渍土上生长,又可有脱盐改土的作用。种植三年水稻后的盐渍土通过种植一季大麦,0—40cm土层含盐量从0.147%下降到0.117%,脱盐率达20.3%,60—100cm土层脱盐率达34.8%。经过方差分析,不同N素水平处理间的差异显著。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肥力低的轻盐渍土上每亩施用纯N18斤左右为宜。采用盐分传感器的定点监测结果显示,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溶液电导率低于大麦耐盐的极根值。本试验中大麦产量不高,可能主要不是盐分的抑制作用,而是因土壤肥力低和土壤结构不良所致。因此,在改良盐渍化土壤上种植基肥和秸桿还田等措施是极为重要的。江苏如东县棉花原种场自1982年海涂土地资源综合开发试点研究实施以来,在盐渍化土壤改良方面,通过完善水利配套、灌水洗盐、放养细绿萍和倒萍种稻等水改措施后,使含盐量在0.4%以上的盐渍化程度高的土壤中盐分较迅速下降。但受到河水水质较差的限制(早季河水矿化度2克/升以上),当土壤盐分下降到0.15—0.20%时,再继续采取水改措施盐分就难于再下降了。为此,我们根据本地区降水量丰沛的有利条件,回旱种植耐盐较强的大麦,观察旱作物复盖下的脱盐效果,并进行氮肥肥效试验作为合理施肥的根据。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大麦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 (系 )、杂种后代盐胁迫下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结果表明 :经盐胁迫处理后 ,在电子显微镜下耐盐品种 CM72的叶片细胞仍保持其完整性 ,超微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而盐敏感品种 Prato的叶片细胞的膜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膜系统紊乱 ;叶绿体被膜部分断裂 ,不连续 ,外形轮廓发生变化 ,内部片层排列方向发生改变 ,并发生轻微膨胀 ,基粒数目减少 ,线粒体外膜模糊 ,内部嵴发育延迟 ;细胞质膜向内发生波折折叠 ,具有轻微的质壁分离现象的发生。耐盐品种 CM72与盐敏感品种 Prato的杂种 F1代的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伤害程度比耐盐品种 CM72大 ,而比盐敏感品种 Prato小。从而说明 ,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与耐盐性存在一定负相关性 ,细胞超微结构可作为耐盐性鉴定的细胞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1990—1992三年间在滨海垦荒盐渍地对240个甘薯品种进行了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品种间的耐盐性差异显著,以薯块产量为评价依据,筛选出12个高度耐盐品种和17个耐盐品种。并比较了评价品种耐盐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豆芽期和苗期耐盐性评价指标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耐盐性是决定盐碱地大豆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探究不同盐浓度对大豆芽期、苗期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不同大豆品种对不同盐浓度的耐受能力,以合豆3号、徐豆14、中黄55和临豆10号大豆品种为材料,在芽期,设置50,75和100 mmol·L~(-1)的盐溶液处理,苗期设置100,200和250 mmol·L~(-1)盐浓度处理。记录大豆芽期生长指标和苗期形态生理指标,并以各指标耐盐指数隶属函数值、总隶属函数值为依据,对4个大豆品种芽期和苗期耐盐性进行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芽期主根长、下胚轴长、根干重、含水量、鲜重、根鲜重、活力指数耐盐指数的隶属函数值与总耐盐指数隶属函数值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苗期根干重、根鲜重、MDA含量、株高的耐盐指数与总耐盐指数隶属函数值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品种的盐耐受分析中,不同生育时期的大豆耐受性表现不同;芽期4个大豆品种耐盐程度大致相同。苗期徐豆14、临豆10号耐盐性较强,中黄55耐盐性中等,合豆3号耐盐性较弱。在耐盐指标筛选分析中,下胚轴长、根干重、含水量、鲜生物量、根鲜重和主根长的耐盐指数可作为大豆芽期耐盐鉴定指标,而MDA含量和株高的耐盐指数则可以作为大豆苗期耐盐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5.
NaCl胁迫对不同大麦品种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NaCl胁迫对10个大麦品种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大,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在供试的10个大麦品种中,不同大麦种子萌发NaCl胁迫的程度不同,以大波30和ND4994.16为耐盐品种,大波37和Stirling为不耐盐品种,其它为耐盐性中等的品种。  相似文献   

6.
不同夏玉米品种耐盐性综合评价与耐盐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室内水培耐盐萌发测试与田间原位耐盐性鉴定,以黄淮海夏玉米区30个主推玉米品种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和胚芽重的相对值及盐碱地条件下产量表现作为耐盐性评价依据,采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不同玉米品种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NaCl浓度≥160 mmol/L时,不同玉米品种萌发均受到显著抑制,萌发期盐胁指标迫敏感程度表现为相对发芽势>相对胚芽长>相对胚芽重>相对发芽率;子粒产量、发芽率、穗数和胚芽重与玉米品种耐盐性最为密切。根据加权隶属函数值和系统聚类分析,可将30个玉米品种分为耐盐性不同的4个类群,其中强耐盐品种4个、中等耐盐品种9个、盐敏感型9个、盐极敏感型8个。160 mmol/L NaCl可作为玉米萌发期耐盐性鉴定的适宜盐浓度,子粒产量、发芽率、穗数和胚芽重可用于玉米品种耐盐鉴选的主要指标。邦玉339、鲁单818、登海605和青农105可用于盐碱地玉米栽培。  相似文献   

7.
不同花生品种(系)萌发期耐盐性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耐盐品种以及开展花生耐盐相关研究,本文以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相对发芽指数为指标对41个花生品种(系)萌发期的耐盐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盐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效应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增强,0.5%NaCl浓度胁迫能较好反映品种萌发期的耐盐性差异,可用于花生品种资源的耐盐性鉴定。聚类分析表明,在欧氏距离D=15水平上可以细分为A、B、C、D、E共5个类群,其中A类群耐盐性较强,E类群表现为盐敏感。不同地区品种对不同NaCl浓度的耐性差异明显,河南品种的耐盐性较强;不同类型花生品种中以高世代品系的耐盐性较强。本研究筛选到3份耐盐品种和2份盐敏感品种,可用于花生耐盐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耐盐性不同水稻品种对盐胁迫的响应差异及其生理机制。【方法】耐盐水稻品种连鉴5号、盐稻16Z38和盐敏感水稻品种华粳5号、连粳17号生长于盆钵,盆栽土设置2个不同盐浓度处理:0 g/kg (对照);3 g/kg(盐胁迫)。【结果】与对照相比,在盐胁迫下两类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耐盐品种减产的幅度明显小于盐敏感品种。耐盐水稻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主要在于较高的颖花量和结实率。与盐敏感品种相比,耐盐水稻品种在分蘖中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中期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活性较高,拔节期和抽穗期具有较高根系脯氨酸含量、脯氨酸合成酶活性和较高的K+/Na+值,分蘖至拔节以及抽穗至成熟期具有较高的作物生长率,抽穗期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抽穗至灌浆中期具有较高的根系氧化力。【结论】在盐胁迫下耐盐水稻品种较高的总颖花量、较强的抗氧化和渗透调节能力、较高的根系氧化力和K+/Na+值是其获得较高产量的重要原因。在盐胁迫下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强和根系氧化力较高可作为评定水稻品种耐盐性的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103个大麦品种(系)种质进行耐盐碱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盐碱对大麦成活率、株高、穗长、节间长、单株穗数、单株粒数、产量和千粒重等9个农艺性状均有不同程度影响。(2)经系统聚类分析,耐盐等级分为4类,包括极不耐盐品种有41份,占39.8%;不耐盐品种42份,占40.7%;较耐盐品种7份,占1.9%;耐盐品种13份,占12.6%。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小麦品种山融3号耐盐性的基因状况,以大麦HvHAK1为探针,通过电子克隆和PCR方法,从该品种根的cDNA文库中克隆到一个小麦的耐盐相关基因TaHAK1(High Affinity K+transporter1)。该基因ORF全长2 405bp,编码776个氨基酸,含有8个内含子。与已报道的大麦、水稻、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HAK基因具有较高的相似性。RT-PCR分析表明,TaHAK1在小麦根中表达量较高,且受钾饥饿和盐胁迫诱导表达。在200mmol.L-1 NaCl胁迫条件下,TaHAK1在耐盐小麦品种山融3号中的最高表达量高于在盐敏小麦品种济南177中的最高表达量。这些结果说明,在小麦中克隆到了大麦HvHAK1的同源基因,该基因参与了小麦对高盐、低钾等非生物胁迫的响应,可能对山融3号的耐盐性具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1.
几个陆地棉品种萌发出苗期耐盐性差异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耐盐性不同的两个品种对棉花萌发出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盐土浓度为0.3%时,耐盐品种中9806与盐敏感品种Tamcot CAB-CS的出苗率达差异极显著。所以,盐土浓度为0.3%的出苗率可以用来鉴定棉花萌发出苗期的耐盐性。14个品种(系)萌发期耐盐性筛选表明,不同基因型的棉花品种萌发期耐盐性存在显著差异。萌发期耐盐性较强的品种有3个,分别为豫棉21、中棉所35、鲁棉研16;萌发期耐盐水平中等的品种(系)有2个,分别为东保0617和鲁棉研21。  相似文献   

12.
以在冀中南地区夏播表现相对高产和低产的共15个大豆品种为材料,分别自出苗后18、30、45和65 d,测定大田不同土层根系形态和生理指标,探讨大豆产量与根系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生育进程,不同产量类型大豆根系在土层中的动态分布不同,在生长中后期,相对低产品种的根鲜重、根长、根表面积趋向于集中在浅层,而相对高产品种的根系性状在深层比例增加,同时相对高产品种的根系活力在较深土层内亦显著高于相对低产品种。深层根系性状及相对值表现出与产量较高的相关性,特别是10~20 cm土层内各根系性状的相对值与产量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高产品种根系性状表现的空间分布特点可能是其在旺盛生长过程中抗御表层土壤养分匮乏的风险,从而保持根系较长功能期,最终获得高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在大豆种植初期以表型和抗氧化酶活性评价和筛选耐盐大豆资源,缓解山东省土壤盐渍化对大豆生产的影响,以山东省9份主推大豆品种为材料,在其萌芽期进行4个梯度NaCl胁迫处理,测定其表型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和耐盐性,并分析各指标与品种耐盐性的相关性,探究综合评价大豆品种耐盐性的表型和抗氧化酶指标。结果表明:NaCl胁迫浓度高于1%可显著降低大豆发芽率、胚根长和须根数;随着盐浓度不断升高,抗氧化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且与对照抗氧化酶活性差异显著;品种耐盐性分级与盐胁迫浓度相关,耐盐品种菏豆28、齐黄34在不同NaCl胁迫条件下始终维持较高水平的抗氧化酶活性;SOD活性是大豆萌芽期耐盐性鉴定评价的重要指标,胚根长、须根数及CAT、POD活性是高浓度NaCl胁迫(1%NaCl)下,大豆耐盐性评价的关键指标。本研究为大豆耐盐性的快捷鉴定评价提供选择指标和数据支撑,能够促进耐盐大豆种质创新及优良亲本筛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 7个大麦品种在不同盐 (NaCl)浓度条件下发芽率、苗高和相对生长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 大麦发芽率同时受种子原始活力和盐浓度的影响 ,在盐碱土的种植大麦 ,应选择高活力种子种植 ;2 大麦苗高既受品种本身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品种盐浓度的影响 ,应根据土壤盐浓度选择适宜的品种种植 ;3 发芽率和幼苗的相对生长率应同时作为衡量品种是否耐盐的指标 ,被研究品种发芽期最大耐盐 (NaCl)的浓度为 0 5 %。  相似文献   

15.
大麦耐盐性鉴定方法及耐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盐分胁迫是导致作物减产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之一,大麦是公认的耐盐性较强的作物之一,其耐盐机理复杂。本文简要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鉴定大麦耐盐性的主要方法,并对大麦耐盐机理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大豆(Glycine max(L.)Merill)是植物蛋白质和油脂的重要来源。盐胁迫是造成大豆产量损失的主要非 生物胁迫因素。耐盐基因的挖掘对培育大豆耐盐品种至关重要。本文一方面总结了通过正向遗传学获得的大豆 耐盐相关数量性状位点或基因,如萌发期耐盐性主效基因GmCDF1(Glyma.08g102000)、2个出苗期QTL(分别位于6 号和14号染色体);苗期耐盐性主效基因GmSALT3(Glyma03g32900)以及位于G连锁群的QTL。随着对大豆耐盐性 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认为大豆萌发期、出苗期、苗期的耐盐性无直接相关性。另一方面总结了通过反向遗传学途 径获得的参与离子运输、转录调控等耐盐性基因,以及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转入外源基因提高大豆耐盐性的研究进 展,期望为解析大豆耐盐分子机制和耐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盐胁迫对大麦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系)、杂种后代盐胁迫下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表明:经盐胁迫处理后,在电子显微镜下耐盐品种CM72的叶片细胞仍保持其完整性,超微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而盐敏感品种Prato的叶铁膜系统受到严重破坏,膜系统紊乱;叶绿体被膜部分断裂,不连续,外形轮廓发生变化,内部片层排列方向发生改变,并发生轻微膨胀,基粒数目减少,线粒体外膜模糊,内部嵴发育管迟;细胞质膜向内发生波折折叠,  相似文献   

18.
为挖掘大豆种质资源中的耐盐种质资源,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种质资源,为大豆耐盐性品种的选育提供优异亲本,本研究选用来源于黑龙江、吉林、日本等地的大豆种质资源60份,采用1.500%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环境进行苗期耐盐性鉴定评价,测定叶长、叶宽、叶柄长度、株高、茎秆直径、茎节数、分枝数、植株鲜重、植株干重等9个性状指标,应用隶属函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大豆苗期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各指标测量值与对照相比较均明显下降,且各指标之间呈现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利用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发现不同大豆品种间的耐盐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60份大豆中包括耐盐品种12份,中等耐盐品种24份,盐敏感品种16份,不耐盐品种8份。9个性状可综合为3个主成分,可解释67.430%的表型变异,分别代表叶片因子、伸长因子和生物量因子;60份材料按耐盐性强弱可分为4类,第一类为耐盐品种(12份),第二类为中等耐盐品种(24份),第三类为敏感品种(16份),第四类为不耐盐品种(8份)。东农56、佳试D、黑农63耐盐性较强,叶长、分枝数、地上部分干重均可作为大豆耐盐筛选与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对作物的不利影响使作物生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水稻也是一样,其产量和品质也会受到盐分胁迫的不利影响。从耐盐水稻品种的选育、水稻耐盐的分子机制、耐盐基因的克隆、现代生物技术与耐盐水稻育种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有助于表征未知的耐盐性机制并促进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新型栽培种耐盐性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65份马铃薯新型栽培种材料和4个生产上常用的马铃薯品种的试管苗在含有不同NaHCO3浓度MS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对其耐盐性进行初步鉴定,并对各平均株高和生物产量范围内不同耐盐性材料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平均株高2 ̄5cm、生物产量0.5 ̄1.5g.瓶-1的范围内,耐盐性较好的材料分布最多且平均耐盐性最好,在这两个范围内筛选材料,效率要明显高于其它区域。经耐盐性鉴定,A4、B7等7份材料达到耐盐标准,C5、F5等25份材料达到中等耐盐标准。经最小显著差数法测验共筛选出B13、D5等15份耐盐性显著优于生产上常用品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