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为了探明湖南省稻田土壤硫素状况及不同农业利用措施等对土壤硫素状况的影响,在测定全量硫和有效硫的基础上,采用李成保建议的连续提取法,测定了不同稻作制土壤各形态无机硫含量,并由差减法得出有机硫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的硫以有机形态为主,约占土壤全硫的76.8%,无机态硫以吸附性硫为主,水溶性硫和盐酸可溶性硫含量相当,不同土壤层次间,A层土壤各形态硫含量最高,随着土壤剖面层次的加深,土壤各形态硫含量逐渐下降,不同稻作制间,耕层土壤有机硫含量以稻—稻—冬泡最高,稻—稻—冬绿次之,稻—稻—冬油最低;无机硫中吸附性硫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冬绿,冬油,冬泡。不同有机肥施用水平之间,耕层土壤有机硫含量以常量有机肥处理最高,高量有机肥处理居中,化肥处理最低,与土壤全硫含量变化规律一致,高地下水位有利于各土层土壤硫素的积累及土壤粘粒矿物对SO4^2-的吸附。  相似文献   

2.
铜矿硫酸盐废水灌溉的农田,土壤中水溶性硫和吸附性硫大幅度提高,且均有向下层土壤迁移的能力;盐酸可溶性硫增幅较小,且主要沉积在表层土壤。铜矿尾砂废水对土壤酶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从而使污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有机硫含量明显上升。土壤在强还原状态,大量的可溶性硫酸盐转化为硫化物是造成晚稻生长受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酸性硫酸盐土中硫的形态与酸性表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4个酸性硫酸盐土剖面共2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硫的分级测定和土壤pH值的测定,对土壤中硫的形态、含量及其剖面分布规律,以及它们对土壤酸性的贡献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显示,酸性硫酸盐土中的全硫含量较高,其中土壤硫以无机态硫为主,无机态硫又 以硫铁矿、水溶性和交换性硫为主,有机硫和元素硫含量较低,土壤全硫含量和硫的矿的含量一般具有随剖面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黄钾铁矾与水溶性硫、交换性硫有类似的剖面变化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主要土壤硫状况和施硫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山西省主要土壤耕层硫含量,形态分组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山西省土壤硫的平均含量为18μg/g,属中下水平,有效硫为15.1μg/g,有效硫/全硫量为8.4%。有效硫的缺硫临界值为12μg/g,施用硫肥油菜可增产16.8%。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退化草场围栏封能7-10年对栗钙土中硫形态及对微生物量碳,氮,磷,硫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栏封育使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各形态硫含量均显著提高。但有机硫和无机硫占全硫的比例变化不大。栗钙土中,有机硫占全硫的93.5%,C-S是最大的有机硫库,约为有机硫的77.3%。硫含量的增加以有机态为主,有机硫的增加占全硫增加的96.7%,其中C-S的增加占全硫增加的56.7%。围栏使微生物量碳,氮,磷  相似文献   

6.
甘薯块根主要品质分析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35个甘薯品种块根的薯干率、淀粉率(以鲜重计)、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氨基酸(均以干重计)等5个品质成分含量。薯干率平均值为32.22%,淀粉率平均值为21.69%,两成分含量超过平均数极显著的品种都有11个。它们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44)。蛋白质含量平均值3.689%,氨基酸含量平均值3.48%,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超过平均值极显著值的品种分别有6个和8个。蛋白质与氨基酸之间显著正相关(r=0.3560)。可溶性糖含量平均值为4.59%,超过平均值极显著值的品种有6个。可溶性糖与蛋白质呈显著负相关(r=-0.3202)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退化草场围栏封育7~10年对栗钙土中硫形态及对微生物量碳、氮、磷、硫的影响。结果表明,围栏封育使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各形态硫含量均显著提高。但有机硫和无机硫占全硫的比例变化不大。栗钙土中,有机硫占全硫的93.5%,C-S 是最大的有机硫库,约为有机硫的77.3%。硫含量的增加以有机态为主,有机硫的增加占全硫增加的96.7%,其中 C-S 的增加占全硫增加的56.7%。围栏使微生物量碳、氮、磷、硫均显著增加,加速了营养元素的转化,提高了土壤供应养分的能力。围栏内外有机硫与有机碳、全氮之间的关系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含硫尾矿废水对水田土壤的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受铜矿尾矿废水影响的受害农田之结果表明,虽然废水硫化物含量低于排放标准,但其硫酸盐含量却比水库水高出10倍,受废水影响,土壤全硫含量(特别是水溶性和吸附性硫部分)显著增加,同时,土壤的C/S比值显著下降,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在渍水条件下形成强烈的还原性环境,使土壤中硫化物含量迅速增加,从而对水稻根系造成毒害,因此,笔者建议在我国的废水排放标准及农田灌水水质标准中,增加硫酸根监测项目和标准。  相似文献   

9.
松嫩平原土壤供硫水平多属于中等和低等水平,在供试的土壤中全硫含量最高为492.2mg/kg,最少为350.8mg/kg;有效硫最高为12.8mg/kg,最少为10.6mg/kg。SAI值多小于14,大多数土壤需要施硫。十字花科作物是硫的敏感作物,施用硫肥可以提高十字花科作物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陕西农田土壤硫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集陕西省6个主要气候类型区农田的耕层土壤样品305个,测定其全硫和有效硫含量。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壤全硫含量变幅为33~769 m g/kg,平均值为360 m g/kg,有效硫含量4.6~157.3 m g/kg之间,平均值29.3 m g/kg。全省不同气候类型区全硫含量顺序为:渭北旱塬区>陕北丘陵区>关中灌区>陕北风沙滩地>陕南川道区>秦巴浅山丘陵区,有效硫含量顺序为:陕南川道区>陕北风沙滩地>秦巴浅山丘陵区>渭北旱塬区>关中灌区>陕北丘陵区。土壤全硫和有效硫之间、全硫与有机质之间、有效硫与有机质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全硫与土壤pH之间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试验材料,种植在人工配置的不同污染程度(2、4 mg/kg CdCl2·2.5H2O)的镉污染盆栽土壤中,研究不同浓度土壤复合改良剂(0、600、900、1200 mg/kg)对土壤有机质、pH、微生物数量、黄瓜果实镉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4 mg/kg镉处理土壤施用1200 mg/kg复合改良剂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了23.17%和32.89%,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87.61%和96.02%,微生物总量分别增加了59.95%和55.81%;施用900 mg/kg复合改良剂对2、4 mg/kg镉处理土壤真菌数量提升作用最明显,增幅分别为137.50%和106.72%;但是施用复合改良剂对土壤 pH无显著影响。施用复合改良剂可明显提高黄瓜果实安全性和营养品质,2、4 mg/kg镉处理土壤种植的黄瓜果实中镉含量分别降低了31.40%和24.35%,维生素 C含量分别增加了25.00%和91.42%,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37.03%和27.0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14.29%和58.80%。说明复合改良剂能够用于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并可显著提高黄瓜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胡学玉  陈德林  艾天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33-1633,1638
采用土壤取样调查方法,研究了鄂东(北)菜园土壤营养环境及水溶性氯。结果表明,茶园土壤pH值4.10~5.35,酸化趋势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适宜;土壤氮素供应水平较高;土壤速效磷含量丰富;土壤钾素耗竭明显,速效钾含量严重不足,平均41.39mg/kg;土壤水溶性氯含量2.84~7.81mg/kg,平均不足5mg/kg。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龄级橡胶林土壤各组分碳含量及影响因素,为云南省乃至我国植胶区土壤质量和天然橡胶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西双版纳景洪农场九分场为采样地,选取5种龄级(2、10、16、27和34a)橡胶林不同土层土壤样品为试验样本,测定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及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龄级、不同土层(0~10 cm、10~20 cm和20~40 cm)间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5种不同龄级橡胶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差异,土壤pH在2.59~4.47,含水量在17.48%~40.38%,土壤容重在0.99~1.40 g/cm,全氮含量在0.75~1.37 g/kg,全磷含量在0.45~1.68 g/kg,全钾含量在1.70~22.71 g/kg。不同龄级橡胶林的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存在差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在7.51~20.13 g/kg;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2.81~7.20 g/kg,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13.96%~95.87%;稳定态有机碳含量在1.82~4.69 g/kg,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9.04%~62.45%;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在0.23~0.52 g/kg,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1.14%~6.92%。土壤有机碳组分在不同土层中的变化规律相似,即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各组分碳含量下降,表现为0~10 cm>10~20 cm>20~40 cm。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关系密切,总有机碳含量与易氧化有机碳和稳定态有机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相关程度不显著(P>0.05,下同);土壤理化特性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有所不同,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土壤pH、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及全磷和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pH呈极显著负相关;稳定态有机碳含量与全磷和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水溶性有机碳含量仅与全钾含量、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余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不同龄级橡胶林土壤有机碳各组分间相关性较强,且土壤pH、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及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均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的重要因子,各理化指标间存在密切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当前生产条件下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肥力现状,尤其是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以期为冬油菜合理施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5月在我国长江流域14个省(市)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采集油菜收获后耕层土壤样品430个,测定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pH)以及中微量元素(有效钙、镁、硫、铁、锰、铜、锌和硼)含量,参考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以及油菜种植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效硼的分级指标,明确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主产区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现状,并分析了不同区域(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种植制度(水旱轮作油菜和旱地油菜)和产量水平(<2 000 kg·hm -2、2 000—3 000 kg·hm -2和>3 000 kg·hm -2)下油菜种植土壤的养分分布特征。【结果】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pH、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和有效硼平均含量分别为25.9 g·kg -1、1.47 g·kg -1、27.5 mg·kg -1、131.1 mg·kg -1、6.04、2 436.1 mg·kg -1、225.7 mg·kg -1、22.6 mg·kg -1、212.3 mg·kg -1、89.7 mg·kg -1、3.84 mg·kg -1、4.03 mg·kg -1和0.45 mg·kg -1。超过2/3田块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处于中等及以上;土壤速效磷处于丰富、适宜和缺乏的比例各占1/3;而有63.8%田块土壤速效钾处于缺乏状态。对于土壤中微量元素,土壤有效铁、有效锰和有效铜含量均处于中等及以上,有效钙和有效锌有8.4%和12.2%处于缺乏状态,而土壤有效镁、有效硫和有效硼处于缺乏的比例则分别为24.2%、36.0%和83.5%。长江流域上、中和下游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状况不同,但各区域各养分的分布趋势相同。水旱轮作和旱地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水旱轮作油菜种植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铜和有效锌含量明显高于旱地油菜。不同产量水平下油菜种植土壤养分特征略有不同,高产(>3 000 kg·hm -2)油菜种植田的土壤速效钾、有效钙、有效镁和有效硼含量明显高于低产(<2 000 kg·hm -2)油菜田。【结论】整体而言,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典型种植区域土壤养分含量呈上升的趋势,但土壤速效钾和有效硼缺乏的比例仍较大,有效镁和有效硫成为潜在的限制因子,因此在当前我国长江流域冬油菜生产中,应重视化肥的合理施用,做到稳施氮肥,增施钾肥和硼肥,局部区域如云南西部、广西北部和湖南南部应适当减少磷肥的投入,而在广西北部、湖南南部和江西北部同时应关注硫肥和镁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5.
野山参根区土壤的主要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农化分析方法对野山参根区和对照土壤的主要理化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野山参根区土壤不同层次容重表层最低0.68.0.77g/cm3,根层次之0.73~0.83g/cm3,底层较大,其值最小为0.99g,cm3;根层土壤含水量最高是39.17%,其变化趋势与土壤容重恰好相反;根层土壤pH在4.74~6.36,,有机质在92.544—528.58g/kg,全氮含量在5.23~16.84g/kg,碱解氮含量42.20.141.19mg/kg,全磷含量0.15~0.21g,kg,速效磷含量20.96—55.44mg/kg,土壤全钾3.22—10.30g/kg,有效钾272.62。970.26mg/kg。通过简单相关分析发现,全氮、碱解氮、速效磷与有机质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钾和pH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钾与全氮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钾与全磷间呈极显著正相关。野山参根区土壤丰富的养分组成和合理的配比,为山参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有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亩产700kg超高产麦田连续多年多点跟踪调查分析研究,得出了在青岛市气象和生产条件下,实现亩产700kg超高产栽培的土壤肥力指标为有机质1.4%以上,碱解氮90mg/kg以上,速效磷35mg/kg以上,速效钾100mg/kg以上;施肥指标为有机肥3000kg/667m2,纯N 20kg/667m2,P2O510kg/667m2,K2O 10kg/667m2左右。产量构成因素指标为穗数54.2万/667m2,穗粒数35.7粒,千粒重43g;群体动态指标为基本苗13.8×104/667m2,冬前总茎数75.1×104/667m2,春季最大分蘖107.5×104/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以南亚热带富营养化湖泊星湖为研究对象,对其4个子湖区底泥磷进行连续分级提取与测定.结果表明,星湖底泥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含量为352.32—710.33mg/kg,平均含量为505.82mg/kg,其含量大小依次为波海湖〉青莲湖〉仙女湖〉中心湖,其中生物可利用磷(Bio—available pbospborus,BAP)占TP的39.12%-52.59%,底泥TP主要由有机磷(Organic phosphorus,Org-P)、金属氧化物结合态磷(Metal oxides bound phosphorus,NaOH-P)和钙结合态磷(Calcium bound phosphoms,HCl-P)组成,其次还有少量可还原态磷(Redueible phosphorus,BD-P)和弱吸附态磷(Loosely absorbed phosphorus,NH4Cl-P).不同形态磷的含量依次为:Org-P〉NaOH-P〉HCl-P〉BD-P〉NH4Cl-P.在底泥水-土界面存在一个明显的可溶性磷浓度梯度,为底泥磷向湖水释放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统计学的罗平烟区土壤主要养分丰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PS定位技术,在云南罗平烟区采集土壤样品362个,运用地统计学和经典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植烟土壤主要养分的空间变异特征和丰缺格局。结果表明:罗平植烟土壤有机质和主要养分指标的块金效应为25%~75%,表现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空间变异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共同影响;土壤有机质均值为42.23g/kg,有52.27%的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超过40 g/kg;土壤全氮和速效氮均值分别为2.02 g/kg和161.96 mg/kg,分别有51.39%和79.84%的植烟土壤全氮和速效氮超过2 g/kg和150 mg/kg;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均值分别为1.63 g/kg和38.45 mg/kg,分别有11.00%和29.79%的植烟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超过2 g/kg和40 mg/kg;植烟土壤全钾含量均值为13.67 g/kg,有27.13%的植烟土壤全钾含量在12 g/kg以下,偏低;土壤速效钾均值为257.23mg/kg,有95.87%的植烟土壤速效钾含量在150 mg/kg以上。  相似文献   

19.
韩春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515-7516
[目的]为了研究商品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在青海省河湟温暖灌区,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商品有机肥处理与氮磷肥配施对春油菜产量、非经济部分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与氮磷肥处理相比,增施商品有机肥油菜籽产量可提高5.4%~19.4%,增产184~665 kg/hm2;角壳产量增幅为7.2%~19.2%,增产168~449 kg/hm2;茎秆产量增幅为4.3%~22.1%,增产176~914 kg/hm2。施用商品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年增量为0.8~1.3 g/kg,部分土壤速效和全量养分有明显的增加趋势。[结论]施用商品有机肥对土壤肥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