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然次生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文章应用生态位理论。对组成东北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中10个主要种群(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椴树,山杨,白桦,枫桦,榆,色木械,蒙古栎)进行了生态位结构的初步研究。分别采用三种常见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徐州市次生林植被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法对其主要乔灌木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乔木层中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的生态位宽度较广,分别达到0.7625,0.4935和0.4184;灌木层中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和刺槐的生态位宽度较广,分别达到0.7358和0.5271;群落中黄连木与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侧柏与黄连木的生态位重叠较大;侧柏在灌木层中几乎没有出现幼树,但由于它们在乔木层中的生态位较广且与其他树种的生态位重叠较小,所以侧柏、刺槐与构树仍将是该区荒山造林的主要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3.
对六盘山自然保护区27个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野外调查,采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方差比率(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点相关系数(PCC)等方法,对白桦群落乔木层进行生态位与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显示:乔木层有植物17科28属47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指数存在差异。其中,白桦的重要值最大(22.55%),Levins指数(0.50)小于蒙古栎(0.55)和甘肃山楂(0.67),Shannon-Wiener指数(2.79)小于甘肃山楂(3.05)。此外,在乔木层优势种组成的190个种对中,生态位重叠指数大于0.5的仅16对,其中,白桦与山荆子、陕甘花楸的生态位重叠指数均在0.5以上。20个乔木层主要物种间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正联结;χ2检验显示群落中有4个种对间呈极显著联结,5个种对间呈显著联结;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PCC检验结果均表明:白桦与多数树种的联结性不显著,仅与山荆子呈显著正联结。表明宁夏六盘山白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长白山杨桦次生林群落结构和种群的调查,分析了各树种重要值及种间联结性,确定了培育的目标林种.结果表明:杨桦次生林的物种组成丰富,优势树种明显,白桦和蒙古栎在杨桦林中占有绝对优势;红松与白桦、蒙古栎、色木槭、山槐、山梨和紫椴表现为正联结关系,红松与暴马丁香、黄榆、假色槭、毛山楂、山杨和水曲柳表现为负联结关系;主要培育目标林种是紫椴和山槐,应适当间伐暴马丁香、假色槭.  相似文献   

5.
秦岭中段天然油松林生态种对和功能群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个野外调查的样地资料,分析了油松天然林主要种群种间联结及其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秦岭中段油松天然林生态种对有8个:山杨-栓皮栎、秦岭木姜子-黄连木、光皮桦-青杄、色木槭-刺叶栎、色木槭-铁杉、盐肤木-槲栎、梾木-少脉椴、桦叶四蕊槭-青榨槭.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结果结合种群的生态位特征,将该区油松天然林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其中油松独立成为了生态关键种的种组.结合生态种对,把第4个生态种组近一步划分为4个功能群:"广泛伴生种"、"嗜热物种"、"嗜湿物种"和"潜在建群种",各功能群都具有明显的生态过程(主要是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能帮助解释物种对生态系统过程影响的机理.生态种对和生态种组两者结合分析植物功能群得出的结果合理,功能群之间的界定也比较清晰,符合各种群的生物学等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阔叶林树木种群组成及其生态位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树种组成状况分析,认为所调查群落处于向典型红松阔叶林过渡阶段.对树木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以光引起的环境资源变化梯度上,红松具有较其它树木种群更强的适应和竞争能力,其次为水曲柳、胡桃楸等.  相似文献   

7.
空间生态位的分析方法在森林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选择黑龙江省东部典型天然次生林和接近原始阔叶红松林两个区域的森林类型,采用空间生态位理论的分析方法,对组成这两个森林群落类型的主要种群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和地理矩进行了定量测定。并对森林资源进行了空间生态位的划分。从而反映出森林群落的演替动态及趋势。结果表明:在帽儿山次生林区,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色木械,榆树,水曲柳和黄波罗等硬阔叶树种,白桦,山杨等软阔叶树种的生态位宽度正在缩小。森林群落进入了以硬  相似文献   

8.
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空间点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桦次生林是冀北山地具有代表性的次生林植被类型,其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可为该地区的天然次生林保护、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试验在河北省木兰围场桃山林场,选择典型的杨桦次生林布设100m×100m样地,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杨桦次生林群落和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冀北山地杨桦次生林群落在小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在大尺度范围内呈随机分布;白桦、山杨和棘皮桦的单种格局在小尺度范围内呈聚集分布,在大尺度范围内呈随机分布;平基槭在研究的尺度范围内,均呈聚集分布;白桦与山杨、平基槭、棘皮桦之间都呈现为一定的正关联;山杨与平基槭、棘皮桦之间,小尺度呈现正关联,大尺度呈现负关联;平基槭与棘皮桦呈现为显著的正关联。  相似文献   

9.
以湖南省凤凰县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天然种群分布相对集中的9个样地作为资源位,按重要值总和排序确定主要植物种,应用Levins、Shannon–Wiener、Pianka和Schoener公式分析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总计29个主要植物种的生态位。结果表明:在乔木层中,刺楸的重要值总和最高(1.345),杉木、柞木、刺楸的生态位宽度较大;乔木层多数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对环境需求存在较高的相似性,高重叠种对的相似度为69.23%,高相似种对的相似度为52.75%;刺楸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呈正相关;灌木层种间生态位分化不明显,在资源不足时极易产生竞争;生态位宽度值与生态位重叠值、生态位相似比例值关系复杂;刺楸生态位宽度较宽,当资源不足时,刺楸在竞争中不占优势,其种群更新会受到其他物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水生外来植物水盾草(Cabomba carolimana)入侵沉水植物群落的不同种群生态位特征和种间联结性.选择了其扩散区域内的24个样地进行群落学调查,测定了群落中13个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多物种间总体关联性及成对物种间联结性,结果表明:①水盾草入侵沉水植物群落13个种群中,水盾草的生态位宽度最大,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次之.②水盾草与金鱼藻、黑藻、苦草和黄花狸藻(Utricularia aurea)间生态位重叠较大,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小.③水盾草和金鱼藻、苦草、黑藻之间具有一定的正联结,而与其他物种间的联结性不显著,基本上趋于独立出现.由此可见,水盾草在中国急剧扩散,对常见的乡土种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群落物种多样性下降,应加强防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