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不同品种间番茄红素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普通番茄和樱桃番茄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番茄红素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材番茄红素含量均随果实发育逐渐增加。半熟期和成熟期间番茄红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半熟期到成熟期是番茄红素合成的关键时期;黄果的番茄红素含量在各时期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其他品种间含量在成熟期差异显著(P<0.05),在完熟期差异极显著(P<0.01),番茄红素含量最高的是樱桃红色番茄Q0523;黄果番茄品种整个发育期番茄红素含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成熟番茄果实中的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影响合成的因子。并列举了我国当前罐藏番茄品种的番茄红素含量情况。  相似文献   

3.
分析不同樱桃番茄品种果实发育期类胡萝卜素的变化规律,探讨果肉外观颜色差异形成的原因,为选育不同果实颜色的樱桃番茄新品种提供参考.以成熟果色分别为红色、粉色、黄色、紫色和绿色的"状元红""粉丽娜""皇冠""黑珍珠"和"碧玺"5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其绿熟期、转色期、成熟期的叶绿素、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色素的含量.结果表明,5个樱桃番茄品种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完熟期含量最低;番茄红素含量呈逐渐增高趋势,其中,"状元红"完熟期番茄红素的含量最高,达0.092 mg/g;"黑珍珠"随着果实的成熟,叶绿素、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含量呈增高趋势,其叶绿素、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状元红"和"粉丽娜";"皇冠"果实成熟过程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均低于其他几个品种;"皇冠"和"碧玺"果实成熟过程中几乎不含番茄红素.  相似文献   

4.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重要的开链式不饱和类胡萝卜素,在类胡萝卜素中的抗氧化性最强,它是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为536.88,分子结构式如图1-1所示。番茄红素是成熟番茄中的主要色素,含量可达3~14mg/100g,而且番茄的成熟度越高,番茄红素含量越高,在某些品种的番茄中其含量高达40mg/100g。  相似文献   

5.
番茄中蕴藏“黄金”。番茄兼具蔬菜和水果双重身份,含有13种维生素及17种矿物质,还有含量很高的番茄红素。番茄红素是食物中的一种天然色素成分,由于被发现其具有抗氧化、能抑制基因突变、降低核酸损伤、减少心血管疾病及预防癌症等多种功效,番茄红素及其主要食物来源的番茄和番茄制品日益受到营养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番茄红素对光、热、氧化剂、高价金属离子等在食品加工保藏和番茄红素提取过程中常见的环境因素很不稳定,光照会导致番茄红素分解,加热可能会导致番茄红素从反构向顺构转变;光照、加热和金属离子等因素会促进番茄红素的氧化分解;还原剂如BHT和Vc可延缓番茄红素的氧化;处于番茄原果和有机溶剂中的番茄红素比较稳定,而分离的纯番茄红素易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7.
番茄红素对光、热、氧化剂、高价金属离子等在食品加工保藏和番茄红素提取过程中常见的环境因素很不稳定 .光照会导致番茄红素分解 ,加热可能会导致番茄红素从反构向顺构转变 ;光照、加热和金属离子等因素会促进番茄红素的氧化分解 ;还原剂如BHT和Vc可延缓番茄红素的氧化 ;处于番茄原果和有机溶剂中的番茄红素比较稳定 ,而分离的纯番茄红素易发生变化 .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颜色樱桃番茄果实发育的绿熟期、转色期、红熟期等3个时期, 对果实内不同色素含量进行测定, 发现果实内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等的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而下降,胡萝卜素的含量随着果实成熟而上升,番茄红素的含量在红色、粉色、紫色番茄果实内也随着果实的成熟而上升,绿色和黄色番茄果实内几乎不含有番茄红素。成熟果实内的色素种类和含量是不同颜色果实呈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红果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程孙亮  周宝利  马迎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728-6728,6750
[目的]为了考察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的动态变化情况,丰富果实成熟过程生理生化变化的基础理论。[方法]以红果番茄为试验材料,用HPLC内标法测定了果实成熟过程中番茄红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番茄红素在绿熟期检测不到,发白期开始出现,随后随着成熟进程,开始大量形成并积累,至红熟Ⅱ期,果实中含量达到最大值。β-胡萝卜素在绿熟期果实内有少量生成,其含量在发白期略有下降,在转色期回复上升,它们的含量都在红熟Ⅱ期达到最高。叶黄素变化规律与β-胡萝卜素相同。β-胡萝卜素含量不到番茄红素含量的1/5,叶黄素含量约为番茄红素含量的1/50。[结论]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其番茄红素含量逐渐增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三种类胡萝卜素在果实完全成熟时含量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0.
HPCE法研究番茄中类胡萝卜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建立了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测定番茄中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分析方法。以丙酮∶石油醚为溶剂,超声提取番茄中的类胡萝卜素,经分离纯化后作供试液,确定了HPCE法检测番茄中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检测波长为450nm,运行缓冲液为pH 4.5的HAc-NaAc溶液,电泳电压24kV,0.5MPa压力下进样6s,电泳温度为20℃。最佳工艺下,样品可在16min内完全分离,线性关系良好。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可同时检测样品中的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此外,按照最佳条件对5种不同成熟期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番茄成熟过程中番茄红素的含量逐渐升高,β-胡萝卜素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两者含量均在果实完全成熟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1.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是类胡萝卜素家族中的一员,比胡萝卜素多了两个不饱和键。番茄红素不仅仅是色素,它还是很强的抗氧化物,可以保护植物不受阳光、空气污染的伤害,在人体也可以对抗许多种退化(老化)性疾病。番茄红素来源于许多红色的食物,如番茄、粉红葡萄柚、西瓜及番石榴等,但以大红果番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b)基因反义表达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为番茄品质育种提供新方法。【方法】以番茄品种"TTI1117A"和"灵光3号"为材料,构建了分别由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GUS标记基因和反义LYC-b5′基因双价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GV3101介导,将基因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采用GUS、PCR以及RT-PCR、Northern杂交进行检测,并测定了转基因植株果实中的番茄红素含量。【结果】由GUS、PCR检测结果可知,筛选出1株"TTI1117A"和4株"灵光3号"转基因植株;RT-PCR、Northern杂交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RNA水平上已经表达;对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均高于未转基因植株。【结论】LYC-b基因的反义表达具有提高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含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番茄皮粉及番茄颗粒在不同的存放环境下番茄红素的损失情况,找出最佳储存方法。【方法】将番茄皮粉及番茄颗粒放置于冷库及室温环境下避光保存,每隔5 d检测一次番茄皮粉及番茄颗粒中番茄红素的损失情况。【结果】番茄皮粉及番茄颗粒放置在冷库(约5℃)中番茄红素的损失速度比放置在室温环境下(约20℃)的损失速度慢;在同样的放置条件下,番茄皮的番茄红素损失比番茄颗粒慢;不论是番茄皮粉还是番茄颗粒,存放一个月最少损失也超过12%,应尽可能的及早提取。【结论】为减少番茄红素损失应以番茄皮粉形态在5℃的冷库中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14.
赵海珊  张恒 《农技服务》2011,28(12):1768-1769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番茄及相关产品是其主要来源。为番茄红素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介绍了番茄红素的特性与功用,如防癌抗癌、抗衰老、抗氧化等多种生物学功用。  相似文献   

15.
番茄红素可能有助于减少某些癌症的风险。美国科学家Ishida正在努力寻找增加番茄红素开关基因的刺激物 ,医学研究表明 ,番茄制品中的番茄红素比鲜果中的更易被吸收。在番茄中红素是长链分子 ,在人类血浆中 ,番茄红素呈现出几种不同的形状———长链弯曲成几种方式。含有被称为“cis”红素的番茄如果更容易被吸收则可能更有益于人体健康美培育更红更有营养的番茄@李利锋  相似文献   

16.
番茄红素作为一种高价值类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清除人体自由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理功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目前番茄红素主要来源于天然番茄提取,产能不足导致其市场应用受限。而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为番茄红素的工业生产带来了曙光。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和生产方法,重点分析了当前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番茄红素的代谢工程改造策略、发酵和提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番茄红素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对未来生物技术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方向及存在问题提出展望,旨在为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番茄红素是成熟番茄中的主要色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色泽暗红,为纯天然食品添加剂,并且具有优越的生物学功能。本文概述了番茄红素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着重总结了其优越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番茄中的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物——番茄红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类胡萝卜素,现国外已有企业将其从番茄中提取出来的功能性添加物或者药物中的功能性成分来使用,有关其生理功能的研究正成为一个热点,本文对番茄红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其在人体内吸收,转运方式,生理功能等的研究概况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刘宇 《现代农业科技》2014,(11):106+108
由于番茄中有较高的维生素和番茄红素,具有很多防癌、抗病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彰武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劳力资源均适宜种植加工用番茄,因此在彰武地区推广加工用番茄生产栽培前景广阔。彰武县罐藏用番茄品种引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合种植罐藏用番茄品种,生产出的产品番茄红素含量高,适合栽培的罐藏用番茄品种有红杂14号、NTM5、CR189,其中首选红杂14号。  相似文献   

20.
番茄4个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意庄2号、402、854、锡粉1号、桔黄佳辰5个番茄红素含量呈梯度差异的品种为试材,分5个采期,测定成熟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4个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较稳定,特殊配合力差异较大;番茄红素、胡萝卜素均表现出明显的超中优势。并应用双列资料的遗传模型分析方法估算出番茄红素、胡萝卜素2个性状基因遗传属加性-显性模型;推算出各亲本品种的番茄红素、胡萝卜素、抗坏血酸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