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蚯蚓粪不但是蚯蚓的粪便,还含有蚯蚓卵和小蚯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生物酶。用蚯蚓粪作饲料不但可以代替动植物蛋白,生物酶还能促进动物胃肠功能,促进动物生长,节约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了验证蚯蚓粪对田螺养殖的效果,我们于2015年6月10日至7月30日间进行稻田养田螺用蚯蚓粪和普通饲料对比试验,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牛蛙稻田养殖试验胜利油田现有水稻田面积10万亩,年产稻谷5000万kg。为发展生态农业,探索牛蛙水稻生态综合养殖的路子,推行养殖种植相结合的生产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胜利石油管理局供应处东风农场选择了三亩条件较好的稻田进行了试...  相似文献   

3.
《海洋与渔业》2008,(10):33-34
稻田生态养殖模式是以“稻鱼共生”理论和“稻田轮作”模式为基础,通过加高和固化田埂,提高水位,改善稻田种养生态条件;改水稻密植为适当稀植,扩大鱼类活动空间,并改善水稻通风条件,减少水稻病害发生;选种高分蘖能力的水稻品种,确保大田水稻穗数和稳产高产;改依赖化肥生产为通过加强鱼类投饲增肥增产等措施,以建立稻田良陛循环的生态体系,实现少施化肥农药,提高产品品质,实现稻田养鱼种稻,高产优质促增效,稻谷和鱼双丰收。稻田生态养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稻鱼共生”生态养殖模式;二是稻鱼共生与种养轮作模式,冬闲田养殖龙虾与种植单季稻轮作。  相似文献   

4.
稻田中,在种植稻谷的同时养殖田螺,不仅可以提高稻谷产量,还可以获得大量优质的商品田螺,且投入少、效益高,是一条比较适合农村快速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5.
王兴礼  颜廷翠 《内陆水产》2003,28(12):23-24
革胡子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淡水鱼类之一。它生长快,抗病力强,是稻田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稻田养殖革胡子鲶,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一般每667米2稻田在不减少稻谷产量或在稻谷产量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可收获200~500千克鲜鱼,获利1000~1500元。稻田生态养殖革胡子鲶,具有投资省,见效快,节约场地,简便易学等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现将该技术的主要措施介绍如下。1稻田的选择与改造养殖革胡子鲶的稻田,应选在光照充足、水质良好、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防洪条件好的地方。在养…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殖鱼、鳝、虾、蟹、鳖,为鱼、鳝、虾、蟹、鳖等提供了水蚯蚓、部分害虫等各种饵料生物和良好生态环境,养殖对象对水稻的生长起到了松土、追肥作用,从而达到了稻渔共生相得益彰,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稻田生产综合效益的目的.它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优点,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途径.现将鱼、虾、鳝、蟹、鳖养殖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在稻田里养殖淡水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时节,辅以人工措施,种稻养虾,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改善稻谷、小龙虾品质的一种生产形式。近两年,广东省连南瑶族高寒山区充分利用稻鱼生态工程建设和小龙虾养殖基础,大力引进和示范推广小龙虾稻田生态养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一、养殖模式介绍目前连南稻田养殖小龙虾方式有稻虾共作、稻虾连作以及稻虾共作加连作的混合模式。稻虾共作模式:连南高寒山区多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5月,本地淡化虾苗在瓦窑镇稻田养殖区进行稻田南美白对虾套养,取得成功。养殖田地总面积10亩,实现总产稻谷3250千克,南美白对虾937千克,平均亩产稻谷(以实际稻田面积计)464.3千克,南美白对虾(以环沟面积计)312.3千克。现将养殖过程总结如下。一、基础条件1.稻田地块利用前些年稻田养蟹塘,本次试验地块总面积10亩,四周开挖环沟,环沟宽7米、深  相似文献   

9.
发展稻田养殖黄鳝,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一般每亩稻田在不减少稻谷产量或在稻谷产量略有增加的前提下,可净产 50~ 100公斤黄鳝,获利 1000~ 2000元。因此,发展稻田养殖黄鳝是广大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致富奔小康的好途径。   一、稻田的选择与准备   1.养鳝稻田的选择与改造 养殖黄鳝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敌害生物活动少的田块。经过翻整耙平,在田的一头开挖 1米深的鱼坑,占整个稻田面积的 5%~ 8%;在稻田四周和中间开挖深 0.5米、宽 0.5米左右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稻田养殖小龙虾面积逐渐增加,挖田沟养殖成为主要模式。在小龙虾价格坚挺的年份,养殖户为了多增加经济收入,延长小龙虾的生长周期,影响了水稻种植时间。现开展稻田无沟化养殖小龙虾试验,实现繁养分离,保障了稻谷种植面积,提高了小龙虾的规格和质量,减少了田间工程改造的投入,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殖观赏鱼金鱼、锦鲤、彩鲫,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增添观赏鱼的色彩(稻田水浅光照足),又可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一般每亩稻田在不减少稻谷产量或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可收获养殖观赏鱼5 000-8 000尾,获利 4 000-6 000元,是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螺是在种植水稻的田中养殖田螺,既可以提高稻谷产量,还能促使田螺养殖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带给农民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此项技术具有效益高、投资少、优势互补等诸多优点,是促进农民产量和效益提升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笔者主要对建瓯市稻田养螺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殖中华园田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殖中华园田螺,是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团螺,一方面可以提高稻谷产量,另一方面可获得大量的商品田螺,使种稻和养螺两不误.且投入少,效益高,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张新峰 《齐鲁渔业》2005,22(5):31-32
近几年,我们在滨州部分地区进行了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研究。实践证明,泥鳅属稻田生态渔业的优良养殖品种,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养蟹,而且这种养殖方式节肥增产。省工省时。还对稻田土壤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所产稻谷和泥鳅品质好、无污染,价高且畅销。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现把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泥鳅贵为"水中人参",含有多种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养殖效益非常显著。本文详述了废菌棒培育蚯蚓进行稻田生态养殖泥鳅,变废为宝。其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生产出绿色农产品,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大,天然产量的减少,小龙虾近几年来价格一直不错,养殖前景也越来越好。在江苏省科技人户项目中,金湖县重点推进稻田养殖小龙虾。稻田养小龙虾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以废补缺、化害为利、互利助长,以提高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2008年在金湖县前锋镇淮胜村利用60×667m^2稻田开展微孔增氧养殖小龙虾,取得了667m^2产小龙虾139.6kg,稻谷465.4kg,利润达2402.8元/667m^2。现将其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开发稻田立体种养殖,充分利用稻田的水、土、光、热、昆虫等资源,探索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使稻谷与沼虾获得双丰收,1995年我们承担了建湖县科委下达的“稻田养殖罗氏沼虾技术研究”的试验课题。通过一年来的生产试验,初步探索并掌握了  相似文献   

18.
张新峰 《内陆水产》2004,29(9):23-23
近几年,我们在滨州部分地区进行了稻田养殖泥鳅的技术研究,实践证明,泥鳅属稻田生态渔业的优良养殖品种,其产量和效益均高于稻田养鱼、养蟹,而且这种养殖方式节肥增产,省工省时,还对稻田土壤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所产稻谷和泥鳅品质好、无污染,价高且畅销,适应了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要。现笔者把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文彬 《齐鲁渔业》2007,24(7):21-22
稻田养殖小龙虾,是广大农村充分利用稻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在种植稻田的田块内养虾,能除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可少施化肥,少喷农药,能使稻谷增产5%~10%,每667m~2可产小龙虾80~100kg,每667m~2增纯收入800元左右。现将小龙虾稻田养殖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康民 《科学养鱼》2002,(10):18-18
稻田养龙虾的模式在美国南部的实践常常被称之为一种稻田轮作系统。实际上,轮作的意思只是指两种作物有不同的收获季节罢了。水稻在早秋收获,而龙虾要到隆冬收获,直到晚春、甚至到初夏均可上市。不过,龙虾的繁殖和幼虾的早育正好在稻谷生长的时候直到稻谷收获后,几乎同时发生。整个稻谷的生长期内都有龙虾存在。一定意义上说,龙虾的养殖一部分和水稻同时,一部分是轮作。稻田养龙虾有三种模式可以采用:水稻—龙虾—水稻模式;水稻—龙虾—大豆模式;水稻—龙虾—休耕模式。它和大多数的养殖系统不太一样,向稻田放养的是成熟的亲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