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我场于2007年春、夏两季在宁夏平吉堡建立原蚕区基地,开展种茧育制种工作.全年共计饲养原蚕120张,生产种茧5 000 kg,制造优质桑蚕一代杂交种1.5万张.平吉堡制种的一举成功,开创了在宁夏蚕区合作制造蚕种的先例.  相似文献   

2.
<正> 目前春蚕丝茧育斤茧用桑约14~15斤,但种茧育苏_5、苏_6的平均斤茧用桑量达25斤左右。当然,种茧育的原蚕因为没有杂种优势、虫蛹生命率要低些,用桑量要比丝茧育  相似文献   

3.
我县是1989年初引进小蚕片叶立体育新技术的,1990年在273户试验、示范,养蚕种1633张,占县总养蚕量16.78%,产鲜蚕茧37.93吨,平均单张蚕种产茧23.23公斤,比当年平面育的单张产茧增产 16%左右,1991年全县计划推广小蚕片叶立体育8000张占总养蚕量的60%,平均单张蚕产茧比平面育要求提高1.5kg, 总增加蚕茧量1.2万kg.蚕茧总产值要求增加10.8万元(每kg蚕茧按9.00元均价计).经过一年的努力,实际推广10623张,占当年总养蚕量的65.43%;超计划32.8%.平均单张蚕产茧24.12公斤,比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站东村9组村民黄凤官,经营蚕业取得了较高效益.2004年该户2267 m2育71-1桑园饲养春蚕4张,产茧180 kg,收入3420元;饲养续春蚕3张,产茧130 kg,收入2080元,饲养中秋蚕2张、晚秋蚕6张,产中、晚秋茧259 kg,收入5200元.  相似文献   

5.
王泽林  陈继久  袁雄  宋有权 《北方蚕业》2012,33(1):35-36,54
设计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改变种茧育桑园N、P2O5、K2O肥的施肥比例,观察并调查对桑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K2O为10:5:5的施肥比例,可适当提高4龄起蚕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能显著提高产卵量、良卵率和实用孵化率。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蚕桑生产基本状况及春季蚕病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吴江市、如东县的蚕桑生产的基本现状及春季蚕病疫情调查结果显示:养蚕户的平均年龄为55.5岁,平均养蚕年数达24年。丝茧育户平均拥有桑田0.126hm^2,平均每667m^2桑饲养春蚕1.21张;种茧育户平均拥有桑园0.409hm^2。春季丝茧育平均每户饲养蚕种2.275张,平均孵化率达96%,平均结茧率90%,60%蚕户的张种产量高于40kg,55%农户667m^2桑园的产茧量超50kg。2008年春季蚕病总体发生较少,丝茧育总发病率为0.786%,以病毒病的发生率最高;值得注意的是遗失蚕比例高达9%,大大高于发病率;丝茧育续春蚕总发病率达4%,比春蚕明显提高;种茧育总发病率为1.23%,其中真菌病的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种茧育与丝茧育就其饲育技术而言,从形式看总体上大同小异,但从本质讲在一些具体技术要求上区别明显。目前,原蚕饲育我省各场主要采用农村合作育种的方式,要获得优质种茧,必须让原蚕饲育人员及蚕农明确种茧育与丝茧育饲育技术上的差异,在饲育过程中能够根据这些差异,主动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种茧生产优质高产。现就种茧育与丝茧育之间的差异、种茧育不同于丝茧育的饲育技术要求谈几点粗浅认识。1种茧育与丝茧育之间的差异种茧育与丝茧育间最根本的差异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种茧育所饲育的蚕为原种蚕即原蚕,丝茧育所饲育的蚕为杂交种蚕即杂交蚕。…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现代蚕桑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家蚕基因资源库引进的丝胶茧品系,采用杂交及系统选育的方法,成功育成5龄熟蚕上蔟只结丝胶茧的家蚕品种桂蚕6号.该品种在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的成绩是:结茧率92.40%,裸蛹率4.20%,虫蛹生命率94.73%,强健性与对照品种两广二号相仿,营丝胶茧率100%(不包含裸蛹);全茧量为1.641 g,比对照品种两广二号高0.127 g;万头产茧量15.043 kg,比对照品种高0.542 kg.该品种在农村联合试养鉴定中的张种产茧量达33.59 kg,死笼率为2.88%.桂蚕6号作为特色家蚕品种于2019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特性是只结天然白色丝胶茧.  相似文献   

9.
养好小蚕才能确保蚕种丰产优质,小蚕用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保证叶质,建立小蚕专用桑园: 种茧育用桑叶质,不仅影响当代蚕儿强健度,直接影响蚕种品质,还影响到下一代的生命率。试验证明:1~5龄全部给予良桑,发病率为16.2%;1~5龄全部不良桑,发病率88.2%;1龄良桑,2~5龄不  相似文献   

10.
张正国  刘荣涛 《四川蚕业》2009,37(4):28-29,33
为了构建用于养蚕大户的省力高效养蚕技术体系,在塑料大棚内作了多年的条桑饲蚕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棚地面采用条桑育技术,不用蚕房蚕具,能显著节省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单产和收益也不受影响。人均条桑饲5龄蚕3.5张,与人均片叶饲蚕2.5张相比,人均多产茧35.0kg,1个人工日多产茧4.0kg,劳动生产率提高38.0%,还节省劳资投入和大棚折旧费36.6%。  相似文献   

11.
桑叶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当代蚕的体质、茧质,而且还影响到其制种成绩和后代蚕的饲养成绩。针对生物学性状表现较好、桑叶质量优的4个主推桑品种农桑14号、农桑12号、强桑1号和金10,以荷叶白为对照,对原蚕种茧育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桑品种对家蚕的种茧育成绩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不同的季节表现有所不同,综合考虑原蚕生命力、茧质、kg茧制种量及卵质等主要性状,种茧育采用农桑14号和农桑12号为好。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飼育温度对蚕的虫質、茧質影响的研究(Ⅰ)不同龄期的飼育温度与虫質、茧質的关係——上田悟,《蚕絲研究》,No.41,P.6—21,1962。(日文) 供试品种为中122号(粗)×日124号及中124号×日124号。試驗方法:1~2龄用补湿箱飼育,3龄用半防干紙育,4~5龄普通育,对試驗的結果用變量分析法分析;飼育溫湿度的设計如下表。分別  相似文献   

13.
广食一号夏蚕期分别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1~2龄M10粉体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1~4龄颗粒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育3种饲育形式,秋蚕期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调查了广食一号在不同季节及不同饲养形式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广食一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良,疏毛率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仿,但在同样饲养条件下,其3龄起蚕率、蚕体质量以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广食一号对M10粉体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低于颗粒人工饲料,但发育整齐度仍然较高,蚕体质量、生命率、产茧量和茧质均明显高于颗粒人工饲料育.广食一号1~4龄颗粒人工饲料育,全龄经过及5龄虫蛹生命率与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无明显差异,结茧率和茧层率稍高于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但蚕体质量、产茧量、全茧量和茧层量均明显降低,说明这种颗粒人工饲料不能满足广食一号3~4龄期的营养要求.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茧质调查及丝质鉴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龄期相同饲料饲育条件下,广食一号的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茧丝质主要指标优于菁松×皓月.  相似文献   

14.
李国和 《广东蚕业》2003,37(2):11-12
湖光蚕业有限公司位于湛江市麻章区国营湖光农场,2001年开始种桑养蚕,到2002年现有桑田面积170hm~2,收获面积120hm~2,全年发蚕种4100张,产茧136.5t,平均单张产茧33.3kg,本公司收购132.5t,全场有小蚕共育室5座,年可育小蚕7000~8000张。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市专业化小蚕共育面不断缩小,而“温箱”育小蚕不断扩大,对于它的前景和生命力值得探索。少数收购人员提出:“温箱育小蚕和共育蚕茧质量差”对此也应以科学的态度予以证实。推广专业化共育和温箱育小蚕以来,多数茧站的茧价都比普通育蚕的茧价低,应从工艺指标入手探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站东村9组村民黄凤官把桑园基地建设的投入作为固定资产,把农药、肥料、蚕具、劳力等投入作为流动资产,桑园更新、蔟具改革称作设备的改良,把布局的调整称作流动资产的优化组合,蚕业经营取得了较高效益.2004年以来,着力推广科学化省力化养蚕新技术,普及推广和使用方格蔟,蚕业生产达到了优质、高产、高效.2004年该户利用3.4亩育71-1桑园饲养春蚕4张,产茧180 kg,收入3 420元;饲养续春蚕3张,产蚕130kg,收入2 080元;饲养中秋蚕2张、晚秋蚕6张,产中、晚秋茧259 kg,收入5 200元.全年合计共养蚕4批15张,产茧569 kg,收入10 600元.亩均产茧162.5kg,亩均收入3 118元.该户还利用桑田与大棚闲期进行复合经营,成了蚕业生产高产高效的典型户,被当地媒体作为运用新科技发展生产的典型广为宣传.  相似文献   

17.
“良桑饱食”是保证蚕茧丰收的重要环节,种茧育用桑比丝茧育要求更高,种茧育用桑的好坏,不仅影响当代蚕儿的健康程度,且影响蚕茧质量,对下一代蚕儿生命力有很大关系,蚕种场对提高叶质及其应用一向十分重视,但随着蚕品种的不断更新,对叶质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对种茧育叶质特别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水分的含量问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叶质的好坏是通过蚕儿的健康程度,蚕茧和蚕种质量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所以饲养试验是判断叶质优劣的最好办法。现将试验结果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用8%的桑蚕宝稀释液桑园治虫,调查其对丝茧育和种茧育生产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农药对丝茧育较为安全,对原蚕饲育过程较为安全,但对化蛹和发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皓月×菁松早春全龄人工饲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4龄人工饲料、5龄用豆腐渣加工的人工饲料,开展早春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调查显示:1~4龄蚕发育整齐度为92.03%;因5龄中后期发生了血液型脓病,5龄减蚕率为34.34%,蚁蚕上蔟率为60.43%,蚁蚕结茧率为21.75%,盒种平均产茧7.92 kg,茧丝长837.9m,解舒率61.73%,茧丝纤度2.722 dtex,清洁96.0分,洁净95.50分.虽然在试验过程中,因豆腐渣的质量问题出现了一些挫折,但从总体上看,用豆腐渣作原料加工的人工饲料适口性好,蚕儿食欲旺盛,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杜方胜 《北方蚕业》2010,31(1):63-64
陕北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个体养蚕规模小,搞小蚕集中共育有一定困难。于是,我们于2001年在砖庙镇美谷界村,自备材料制作了40个小蚕饲育箱,试验示范了小蚕饲育箱育小蚕。当年该村养春蚕60张,产茧2250kg,平均张产37.5kg。其中采用小蚕饲育箱养的40张,平均张产41.5k。较对照户普通育平均张产30.5kg增产11kg,张增产值99元。之后5年,我们不断改进技术,总结经验,探索符合本县实际,群众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