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在春、夏、秋不同环境条件下,经严格的后代选择,育成抗逆性强.老熟、眠起齐一的中系蚕品种泰、丰和日系蚕品种晚、晖,其组配成四元杂交种菜·丰×晓·晖,经过多次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表明,该四元杂交种产茧量比对照种菁松×皓月提高6%,产值提高6%~9%,茧丝长1400m,解舒率77%,净度95分,同时具有制种容易的特点,是一个优良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家蚕的抗氟性与生命力、茧质性产太的相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家蚕的抗氟性与死笼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虫蛹率、幼生率8项性状无显著相关关系,还表明抗氟性,全茧量、茧层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有较大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系统选择、杂交改良等方法。对解舒、净度、强伸力、茧丝长等家蚕主要丝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解舒、净度、茧丝长系统选择与杂交改良是有效的;对解舒率和茧丝长进行严格综合系统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解舒率与茧丝长的负相关关系;系统选择法所建立的解舒好系与解舒差系能稳定遗传;解舒率与强力、伸长度成正相关,但相关程度很低,一代杂种的强力高于原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桑叶粉含量不同的人工饲料饲养及全龄桑叶饲养2种方式,调查由菁松A、菁松B、皓月A、皓月B等4个家蚕品系定向选出的高食性和低食性新品系及高食性品系杂交组合的主要实用性状,以探讨连续多代食性选择对后代摄食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用桑叶粉质量分数为10%~40%的平板饲料饲育,高食性品系的疏毛率达92%~100%,其中菁松A和菁松B的高食性品系与低食性品系相比,疏毛率最大相差分别达到100%和94%;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饲养皓月B的高食性品系,其疏毛率达93.3%,而菁松A低食性品系对所有配方的饲料几乎都不取食。用含10%桑叶粉的颗粒饲料饲养高食性品系杂交组合R菁松×R皓月,其摄食性和适应性显著优于对照菁松×皓月。不同食性品系全龄桑叶育试验结果表明:蚕体质量总体上是高食性品系大于低食性品系和对照品系;全龄发育经过高食性品系有不同程度缩短,而低食性品系延长;全茧量和茧层量多数是高食性品系高于低食性品系和对照品系,但茧层率大多是高食性品系低于低食性品系和对照品系;不同食性品系之间生命率的差异不明显。对F1代的产茧量和茧丝品质鉴定表明:在全龄桑叶育条件下,高食性R菁松×R皓月的产茧量和茧丝长、出丝率、洁净、纤度等指标与对照菁松×皓月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解舒率和解舒丝长极显著高于对照;在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的条件下,R菁松×R皓月的上述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优于对照菁松×皓月。试验结果说明,食性选择不仅能显著改变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而且对家蚕的生长发育、产茧量和茧丝品质也有不同程度影响,向高食性方向选育不会导致产茧量、茧丝品质和生命率的下降,但有可能引起茧层率降低。因此,在通过食性系统选择培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的过程中,应同时注重茧层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家蚕新品种耐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工矿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中的氟被桑叶吸收引起蚕中毒的现象时有发生。1982年春浙江杭嘉湖地区在2000km~2的范围内分散发生程度不同的家蚕中毒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仅茧款一项就达1000万元。江苏  相似文献   
6.
7.
9个家蚕品种配合力测定及其杂交组合选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9个家蚕品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进行配合力分析研究,选配新品种86A·86B×243·463,并对该品种进行了多次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以86A·86B和243较好,特殊配合力以86A·86B×243和86B×463较好。86A·86B×243·463新品种体质强健好养,万头收茧量、万头茧层量均比青松×皓月提高7%左右,是一个优良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8.
我国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概况及生产实用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用人工饲料饲养家蚕获得成功。40年来,我国蚕业界在家蚕人工饲料配方的改进、饲料加工调制技术、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生理遗传学研究、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选育、人工饲料饲育家蚕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蚕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试验和研究。本文概述我国家蚕人工饲料在上述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主要成就,介绍了近几年在人工饲料实用化方面取得的新进展以及生产示范情况,分析了人工饲料养蚕技术在我国蚕业生产的应用前景以及今后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明了蚕桑生产中氟化物危害的严重性与防治对策,综述了桑树、家蚕对氟化物的吸收、积累、生理生化变化与致病机理以及家蚕抗氟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家蚕抗氟性选择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氟化物对蚕桑生产的危害日益严重,对此人们经过研究提出了若干相应的防治措施,其中培育抗氟能力强的蚕品种是经济有效的办法[1],祝新荣等[2]对几个蚕品种进行添氟选择,并对后代的抗氟能力进行了鉴定,姚陆松[3]对3个蚕品种进行抗氟性选择实验,认为添食具有明显效果。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家蚕的抗氟性系统选择效果和杂交改良效果进行了探讨。1材料和方法1.1供试委品种青松B、丰一、秋丰、皓月B、54A、92A、法408。1.2系统选择方法从1993年春季开始,对供认蚕品种分别建立添食NaF选择系和不添食NaF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