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探明入侵害虫松树蜂在我国的天敌种类,确定优势寄生蜂及其生物学特性,为确定最佳防治时期和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6年,在松树蜂危害的樟子松林区布点,采用林间调查结合室内饲养观察,对松树蜂的自然天敌种类及寄生蜂优势种进行研究。【结果】1)共发现松树蜂天敌3类,包括寄生蜂、病原真菌和线虫,其中:寄生蜂5种,分别为黑背皱背姬蜂指名亚种、枝跗瘿蜂、黑色枝跗瘿蜂指名亚种、红足枝跗瘿蜂、黑角拟皱背姬蜂;病原真菌2种,分别为深绿木霉和绿色木霉;寄生性线虫1种,为Deladenus siricidicola Bedding。2)确定了松树蜂的寄生蜂优势种为黑背皱背姬蜂指名亚种,林间自然寄生率为9.3%。室内观察黑背皱背姬蜂指名亚种1年发生1代,主要寄生松树蜂幼虫或老熟幼虫,为单寄生天敌,以幼虫在松树蜂蛀道内越冬,蛹期10-15天,羽化高峰期在5月上旬,寿命较长,耐雨水冲刷能力较强,对自然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性。3)通过在显微镜下对松树蜂的解剖观察,发现线虫对松树蜂幼虫的侵染率达32.1%,对成虫的侵染率高达70.9%。【结论】黑背皱背姬蜂指名亚种是防治松树蜂的重要天敌昆虫,松树蜂幼虫或老熟幼虫期(即当地时间4月下旬—5月中旬)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另外从寄生率和寄生效果来看,线虫可能成为一种主要的防治松树蜂的手段,有待下一步重点研究与利用。  相似文献   

2.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树蜂科、项蜂科及茎蜂科标本总计138号,经鉴定分为11属17种。其中,树蜂科4属7种;项蜂科2属3种,包括1新属:宽爪项蜂属,1中国新记录属:皱顶项蜂属和3新种:烟翅皱顶项蜂、白胫皱顶项蜂和斑跗宽爪项蜂;茎蜂科5属7种,包括2新种:黑颚哈茎蜂、红腹大茎蜂和2中国新记录种:双斑简脉茎蜂和无刺茎蜂。  相似文献   

3.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树蜂科、项蜂科及茎蜂科标本总计138号,经鉴定分为11属17种。其中,树蜂科4属7种;项蜂科2属3种,包括1新属:宽爪项蜂属,1中国新记录属:皱顶项蜂属和3新种:烟翅皱顶项蜂、白胫皱顶项蜂和斑跗宽爪项蜂;茎蜂科5属7种,包括2新种:黑颚哈茎蜂、红腹大茎蜂和2中国新记录种:双斑简脉茎蜂和无刺茎蜂。  相似文献   

4.
利用检验检疫截获松树蜂Sirex noctilio Fabricius的数据分析其来源地和传播特点等风险,结合已在我国发生的危害,提出防控对策。结果表明:2014—2017年,每年截获松树蜂(幼虫、蛹)种次逐年降低;4—6月和9—11月贸易量增加,为每年截获松树蜂高峰期,占全年截获种次的78.79%;各种入境检疫中,货物中检出松树蜂占87.88%;木材是松树蜂最主要的传播载体,96.97%的松树蜂(幼虫和蛹)从木材中检出;欧洲,美国和俄罗斯为松树蜂传入我国的主要来源地;松树蜂在我国属于中高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根据入侵风险识别,建立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切断入侵途径;对已发生区加强疫情监测除治,防止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5.
松树蜂原产于欧洲、亚洲的格鲁吉亚共和国和蒙古国以及北非,是国际上具有极高风险的林业外来入侵生物。先后传入多个国家,对各国松树资源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2013年首次发现入侵我国并定殖于东北地区樟子松林,所以目前急需有效的监测技术来摸清其种群传播态势。本文综述有关松树蜂的繁殖行为和化学生态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繁殖行为方面:松树蜂为雄蜂先熟,羽化的松树蜂中,雄蜂数量占绝对优势,其羽化受气候和在树干上羽化孔的高度影响。求偶行为受到物理因素(光、声音)和化学因素(寄主植物挥发物、信息素)的调控。该虫既可孤雌生殖,也可进行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后代全为雄蜂,两性生殖受精卵发育为雌蜂,未受精卵发育为雄蜂。松树蜂雌蜂羽化后即可产卵,部分雌蜂交配后再进行产卵,产卵量受到温湿度、处女蜂体型、树干内部共生菌的共同影响;产卵偏好于受害和衰弱木。化学生态调控方面:松树蜂信息素是两性交流的重要因子,雌蜂表皮中具有接触信息素能引诱雄蜂进行交配;雄蜂释放信息素可以聚集雌、雄两性树蜂;松树蜂信息素释放节律与交配节律表现出一致性。健康寄主、衰弱木、受害木均对树蜂有吸引作用,特别是受胁迫后(农药注干处理和环割)释放的挥发物,主要包括单萜烯,倍半萜烯、芳香族化合物、绿叶气体和碳水化合物等;受到胁迫后释放的挥发物变化存在动态节律。松树蜂可以携带淀粉韧革菌属的共生菌,挥发物主要成分为单萜类、醛类、酯类,酮类,共生真菌的挥发物可以吸引交配后的松树蜂,同时对松树蜂的寄生蜂也有吸引力,说明寄生蜂利用松树蜂的共生真菌来定位松树蜂幼虫和卵的位置。最后,改善林分结构、天敌和线虫防治、卫星遥感监测、检验检疫是近年来常用的松树蜂林间监测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通辽市从1998年已经先后发现了虫害8种、病害2种、有害植物1种,共11种外来入侵林业有害生物。包括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松树蜂等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文章总结了相应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时间、途径、发生发展状况以及采取的应对防控措施,为区域间联防联治、制定预警方案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杀灭泰加大树蜂虫源的方法,进行了伐根涂药、土埋伐根等试验,结果显示:用氧化乐果、辛硫磷或对硫磷配制的药液涂抹伐根,单独用柴油涂抹伐根或土埋伐根,对泰加大树蜂的杀虫效果均可达到100%,同时,还能阻止泰加大树蜂成虫在伐根上产卵;清除虫源木对杀灭泰加大树蜂虫源,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黑顶树蜂(Tremex apicalis Matsu-mura)属膜翅目、树蜂科、扁角树蜂亚科。据文献记载国内分布于辽宁、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陕西等省市,国外日本和朝鲜有分布。系吉林省新记录。我  相似文献   

9.
泰加大树蜂又名针叶大树蜂,属膜翅目树蜂科,原产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我国仅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新疆、青海、甘肃、四川等省区。该虫被列入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一旦发生,会给针叶林带来毁灭性灾害,因而必须加强检疫,防止传入我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混交林内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以及与受松树蜂危害的樟子松优势内生真菌的差异,从微观角度揭示不同树种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与松树蜂危害的关系。【方法】以松树蜂入侵后混交林中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红松、红皮云杉4种针叶树健康木(未受松树蜂危害)的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分离法、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鉴定方法。【结果】从4种针叶树树干内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2属35种,其中:樟子松9属13种,红松7属13种,兴安落叶松8属17种,红皮云杉15属20种。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的数量:兴安落叶松红皮云杉红松樟子松;内生真菌的种类:红皮云杉兴安落叶松红松樟子松。主干上部真菌检出率最多,基部最少;菌株数上部最大,中部最小。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多样性水平存在差异,其中红皮云杉的多样性指数(H'=3.342 5)、均匀度指数(J=1.097 9)和丰富度指数(R=3.374 4)均最高。不同树种间内生真菌的相似性水平均较低,4种内生真菌在4种针叶树内均分离到,占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种类总数的11.43%;20种内生真菌在1种针叶树内能分离到,占4种针叶树内生真菌种类总数的57.14%,说明不同针叶树内生真菌对宿主的专一性较高。【结论】4种针叶树的木质部内都会存在一定数量真菌,且真菌种类差异较大。受松树蜂危害的樟子松优势内生真菌与4种针叶树健康木的优势内生真菌差别很大。相比其他树种,樟子松内生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均最少,可能有利于松树蜂共生菌Amylostereum areolatum的入侵,这也可能是松树蜂在混交林中只危害樟子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鳞翅目尺蛾科种类35种,隶属5亚科、33属,其中包括黑龙江省新记录9种.所有研究标本均保存在东北林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李成德  白永清 《林业研究》2007,18(2):147-148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7种郭公虫科昆虫,包括1中国新记录种Orthrius striatulus (Motschlsky).所有种类均列出了分布及成虫照片,中国新记录种还简要介绍了其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属高寒地区,工业原料林树种资源短缺,大量的优良基因资源遭到破坏,有些原料树种已出现遗传基础狭窄、生产力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工业原料林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黑龙江省引进的14种原料林优良品种,并且针对引进树种的开发利用技术、苗木繁育技术和种质资源库建设的最新进展进行总结,最后提出有关工业原料林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对促进黑龙江省工业原料林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黑龙江省红松林主要害虫的种类、分类地位、危害部位以及危害程度,共包括5个目14科36种。其中,枝梢及球果害虫松梢象、冷杉梢斑螟、微红梢斑螟以及食叶害虫落叶松毛虫是黑龙江省红松林的最主要害虫。同时,还提出了黑龙江省红松林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朗乡自然保护区鸟类有17目44科197种。区内鸟类种数占黑龙江省鸟类种数的57.4%,占小兴安岭鸟类种数的77.0%。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28种;按区系类型分,古北种146种,广布种48种,东洋种3种。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four species ofEncarsia Foerster collected from northeastern China are reported, and a key is given for females. Except.E gigas (Tshumakova), most of the species are first time reported in this region. The research is supported by Natural Science F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Reponsible Editor: Chai Ruihai)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评判法的彩叶树种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详细调查黑龙江省野生及近年引种栽培成功的彩叶树种资源的基础上,探索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彩叶树种进行综合评价的途径。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共有彩叶树种88种,根据综合评价值可分为3个优劣等级:优秀33种,良好40种,一般15种。建议优秀彩叶树种在黑龙江省城市园林工程上可大力推广应用。此研究既填补了黑龙江省彩叶树种的评价空白,又可为合理开发利用彩叶树种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共有三个植物区,植物区系成分比较复杂,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植物物种非常丰富。目前,黑龙江省共有维管束植物185科92属2503种,种类较多的科依次是: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蔷薇科(Rosaceae)等。但由于生境的破坏,我们黑龙江省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植物灭绝或处于灭绝的边缘,这要求我们对它们加以保护,主要方法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不但对物种进行保护,更重要的是保护其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田金权 《林业研究》1996,7(1):45-47
SuRVEYMETnoDThetreesPeCiesbeingsurvcyedarefKoreanpine(Ptouskoraensis)Poplar(PopulussPP.)Manchurianash(F~usmandehurica)Peashrub(CtwamicrophyHaShrubbyFalseindigo(AmorPhafrUticosa)Thesurvq'methodbeingengagedintheworkisroutineinvestigation.Theworkwasconductedthroughthecombinationofgeneralsurvq'andsystematicsurvey,rangeestimationandprar.1caIinvestigation,plotsurvey'-sitesamplillgandmoth-kilIinglampmethods.ThequarantincspcciesofdiseasesandpestsbeingillvestigatedinthcworkaretotaIlySevente…  相似文献   

20.
李晓民 《林业研究》1996,7(4):39-42
INTRODUCTPNHeilongiiangProvinceislocatedinnorth-eaStChina(l2l"l9,-l3"55'Eand43"35,-53"o5'N).Itstotalareaisabout4.6xlo5kInzandabout4.8%ofChinatemtory.AndthelargestmarshIandinChina--TheSan-jiangPlain,withanareaofoverl.oxlO'k,112islocatedhere.ThismarshlandprovidesanexceIlenthabitatsforwaterfOwsIllLittledaawasavailableonbirdsintheregronbefOrel96os.Thegovernn1entofHeilonaiiangProvinceorganizedtwosurveysofwildlifeinthelQ7Osandl983resPechvely.nsTEWroareruODSThewholesurveyonnumberand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