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有机磷的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水产品中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敌敌畏、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用正己烷配合乙腈均质提取,经凝胶柱净化后进行气相色谱(GC)分析,采用外标法定量.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的定量限(S/N=10):甲胺磷为0.0083 mg.kg-1,敌敌畏为0.011 mg.kg-1,乙酰甲胺磷为0.020 mg.kg-1,乐果为0.039 mg.kg-1,甲基对硫磷为0.063 mg.kg-1,马拉硫磷为0.055 mg.kg-1,对硫磷为0.031 mg.kg-1.在加标水平为0.0667、0.333和1.67 mg.kg-1时,7个组分的回收率为74.4%-108%,相对标准偏差为2.06%-6.98%(n=6).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羊水指数 (AFI)和羊水指数平均值 (AFI)对羊水过少的诊断效能。方法 :以羊水实际测量值 <30 0mL为诊断金标准 ,比较AFI≤ 5 .0cm和AFI≤ 5 .0cm为诊断标准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等诊断试验指标。结果 :AFI≤ 5 .0cm的敏感度为 90 .0 %、特异度为 94 .3%、符合率为 92 .7% ,阳性似然比为 15 .75 ;而AFI≤ 5 .0cm的敏感度为6 3.0 %、特异度为 88.0 %、符合率为 79.0 % ,阳性似然比为 5 .15。结论 :AFI≤ 5 .0cm为诊断标准诊断羊水过少更具有诊断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对培养基中有害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选择我国出口量最大的食用菌———庆元香菇(品种为L26)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培养基中投放一定浓度的有害重金属来研究食用菌对培养基中5种主要有害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食用菌对培养基中有害重金属的富集系数:Cd为7~15.7、Hg为2~8、As为2、Cu为1.4~2;最大生物累积量:Cd>75 mg.kg-1、As>26 mg.kg-1、Hg>140 mg.kg-1、Cu≈135 mg.kg-1。在此基础上对食用菌培养基中有害重金属污染临界浓度指标进行了计算,得到临界浓度值:Cd为0.085 mg.kg-1、Pb为54.5 mg.kg-1、As为0.74 mg.kg-1、Cu为9.5 mg.kg-1、Hg为0.005 6 mg.kg-1。  相似文献   

4.
配方施肥对乌牛早茶苗营养生长及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三元二次通用旋转施肥方案,分析氮、磷、钾配比施肥对乌牛早盆栽茶苗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施肥配比不同,对乌牛早茶苗的营养生长、光合特性和品质特征影响不同。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1∶2时,有利于茶苗营养生长和茶叶品质提升。其中T1处理(氮、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1. 2∶0. 4∶0. 8)对乌牛早的苗高、地径生长最有利;净光合速率最大的处理为T9(氮、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1. 5∶0. 25∶0. 5),叶绿素含量最高的处理为T17(氮、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0. 75∶0. 25∶0. 5);茶叶品质最好的处理为T4(氮、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1. 2∶0. 1∶0. 2)。所有施肥处理均能提高咖啡碱的含量,其中T4处理(氮、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1. 2∶0. 1∶0. 2)最高,比对照提高了65. 7%。兼顾乌牛早茶苗的生长、光合和茶叶品质,最终确定最佳施肥方案是T9处理(氮、磷、钾施肥质量配比为1. 5∶0. 25∶0. 5)。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两种人工林幼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定量评价黄土高原侧柏、刺槐人工幼林碳汇能力,对黄土高原8年生人工侧柏林和刺槐林林地土壤、生物量和有机碳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并与对照荒地比较,结果表明:8年生侧柏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49.312t.hm-2,其中土壤为41.510t.hm-2、乔木层为4.782t.hm-2、灌木层为0.350t.hm-2、草本层为1.520t.hm-2、凋落物层为1.150t.hm-2,其碳库空间分布序列为土壤乔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灌木层;8年生刺槐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62.917t.hm-2,其中土壤为43.610t.hm-2、乔木层为16.417t.hm-2、灌木层为1.360t.hm-2、草本层为0.690t.hm-2、凋落物层为0.840t.hm-2,其碳库空间分布序列为土壤乔木层灌木层凋落物层草本层。与对照荒地相比,侧柏林和刺槐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增加0.222t.hm-2和13.827t.hm-2,总碳增汇率分别为0.45%和28.17%。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估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的急性毒性,采用半静水生物毒性法进行试验,并计算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显示,盐度为3. 0%、2. 5%、2. 0%、1. 5%、1. 0%和0. 5%时,氨氮对墨吉明对虾96 h LC50为29. 72、29. 83、23. 48、14. 57、11. 92、8. 49 mg/L,SC为2. 97、2. 98、2. 35、1. 46、1. 19、0. 85 mg/L;盐度为3. 0%、2. 5%、2. 0%、1. 5%、1. 0%、0. 5%时,亚硝酸盐对墨吉明对虾96 h LC50为11. 24、20. 11、8. 60、6. 24、2. 91、1. 05 mg/L,SC为1. 12、2. 01、0. 86、0. 62、0. 29、0. 11 mg/L。结果表明,盐度为2. 5%时,氨氮和亚硝酸盐的SC最高,盐度过高或过低,其SC都会降低。在相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墨吉明对虾的毒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相同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条件下,暴露的时间越长,对墨吉明对虾的毒性也越强。  相似文献   

7.
选择我国出口量最大的食用菌———庆元香菇(品种为L26)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培养基中投放一定浓度的有害重金属来研究食用菌对培养基中5种主要有害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规律。结果表明食用菌对培养基中有害重金属的富集系数:Cd为7~15.7、Hg为2~8、As为2、Cu为1.4~2;最大生物累积量:Cd>75 mg.kg-1、As>26 mg.kg-1、Hg>140 mg.kg-1、Cu≈135 mg.kg-1。在此基础上对食用菌培养基中有害重金属污染临界浓度指标进行了计算,得到临界浓度值:Cd为0.085 mg.kg-1、Pb为54.5 mg.kg-1、As为0.74 mg.kg-1、Cu为9.5 mg.kg-1、Hg为0.005 6 mg.kg-1。  相似文献   

8.
桉树伞房属4个种在广东清新的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引自澳大利亚东部的桉树伞房属4个种在广东省清新试验点5年生时的生长表现.方差分析表明,树种间、种源间、家系间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上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表现最好的是大叶斑皮桉Corymbia henryi (S.T. Blake) K.D. Hill & L.A.S. Johnson,其次是斑皮柠檬桉C. variegata (F. Muell.) K.D. Hill & L.A.S. Johnson、柠檬桉C. citriodora (Hook.) K.D. Hill & L.A.S. Johnson和斑皮桉C. maculata (Hook.) K.D. Hill & L.A.S. Johnson.4个树种的平均树高为8.04 m,平均胸径为7.28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021 9 m3.其中斑皮柠檬桉10248种源44号家系的生长量最大,其平均树高为10.35 m,平均胸径为9.70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040 00 m3.初步选出20个家系,占家系总数的21.98%.  相似文献   

9.
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胚胎法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杂交禽染色体数目为2n=78,但染色体形态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No.1、No.4、No.6、No.8染色体上.No.1染色体,源于鸡的为m型,源于鹌鹑的为sm型;No.4染色体,源于鸡的为sm型,源于鹌鹑为的st型;No.6、No.8染色体,源于鸡的分别为sm、m型,源于鹌鹑的全为t型.来源于鸡与鹌鹑的染色体的核型差异可能导致了属间杂交种的杂种不育现象.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为10.8%高效盖草能乳油.2、供试作物为拜城黄油菜.防除对象为油菜田本科杂草.防除时期为杂草3~5叶期.3、试验地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土壤PH值6.9.前茬小麦.禾本科杂草以野燕麦、狗尾草、稗草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