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构建牛瑟氏泰勒虫表面蛋白p3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根据已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Thei-leria sergenti)表面蛋白p3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应用PCR技术从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中扩增p33基因片段并克隆入pMD18-Tsimple载体。进一步将该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Ⅰ,转染Hela细胞后进行RT-PCR检测和IFA检测。结果牛瑟氏泰勒虫表面蛋白p3基因成连接到pVAXⅠ载体中,并在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结论本研究试验为今后该基因的进一步动物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构建牛瑟氏泰勒虫p33双拷贝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以牛瑟氏秦勒虫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SOE—PCR技术得到牛瑟氏泰勒虫p33双拷贝基因,将其先克隆到pMD18T—Simple载体,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得到重组质粒pVAX1—2p33。对该重组质粒进行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后,采用脂质体法将其转染到BHK-21细胞,用RTPCR和IFA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牛瑟氏泰勒虫p33双拷贝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VAX12p33构建成功并可以在BHK-21细胞中表达。本试验结果为p33双拷贝基因的免疫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构建牛瑟氏泰勒虫P23基因片段原核重组表达质粒,表达重组蛋白。采用PCR方法扩增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基因,将扩增产物与pMD18-T-Simple载体连接,测序,验证扩增产物。将P23基因片段克隆到载体pGEX-4T-3上,经酶切分析、PCR鉴定后,IPTG诱导表达,最后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表达产物。结果表明克隆的P23基因片段为684 bp,重组质粒pGEX-4T-3/P23构建成功;SDS-PAGE显示目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8 ku;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与牛瑟氏泰勒虫阳性血清发生反应,而与牛瑟氏泰勒虫阴性血清无反应,表明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提示可以利用融合蛋白来建立检测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方法扩增了牛瑟氏泰勒虫吉林株P33表面蛋白基因片段,并将扩增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后测序;构建P33重组pGEX-4T-3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免疫印记分析.结果显示,获得P33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长868 bp,编码292个氨基酸,与中国株同源性为99.1%;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59 000,能被牛瑟氏泰勒虫阳性血清识别,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并构建出牛瑟氏泰勒虫p33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试验根据GenBank(D87198)上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p3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p33基因,克隆至pMD18-T Simple载体后,亚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载体pCR259中,将经酶切鉴定和PCR鉴定正确的重组穿梭质粒pCR259-p3...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根据GenBank牛瑟氏泰勒虫P33表面蛋白基因设计1对引物,利用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牛瑟氏泰勒虫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得到了大小为786 bp的基因片断,测序分析证明,它与已报道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可达99%.将该基因与pET-28a(+)载体进行连接,经酶切和PCR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pET-28a-P33.将此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Rosetta(DE3)中,用IPTG进行诱导.结果证实,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用IPTG诱导4 h时表达量达到高峰,表达产物为分子质量约30.3 ku的融合蛋白,其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43%,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ting试验证明,表达蛋白P33可被牛瑟氏泰勒虫阳性血清所识别,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7.
牛瑟氏泰勒虫P33表面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吉林省流行的牛瑟氏泰勒虫基因序列,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P3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出牛瑟氏泰勒虫的基因片段,并成功地将该基因纯化后克隆到pGEM-TEasy载体上,将经EcoRⅠ酶切鉴定和PCR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克隆的基因片段长度为868bp,编码283个氨基酸,有2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与韩国株(AF521557)、日本株(AB016280)、俄罗斯株(AB016279)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4%、88.0%、88.1%。  相似文献   

8.
为了构建牛瑟氏泰勒虫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片段原核重组表达质粒,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牛瑟氏泰勒虫热休克蛋白70基因序列(D12692.1),应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以牛瑟氏泰勒虫DNA为模板,扩增片段大小为1 692bp,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9%。将该基因与pET-28a(+)载体进行连接,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a-HSP70,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牛瑟氏泰勒虫HSP70基因佐剂作用、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牛瑟氏泰勒虫的表面蛋白基因融合产物作为双价疫苗的可行性,以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重叠延伸拼接聚合酶链式反应(SOE-PCR)把P23和P33表面蛋白基因连接一起,2个基因之间插入一个linker(Gly4Ser)3,经EcoRⅠ和XhoⅠ双酶切,获得1151bp的双基因融合片段,克隆于表达质粒pGEX-4T-1中,构建了双基因重组表达载体pGEX-4T-P23-P33,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表达出预期大小70.0ku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该蛋白与牛瑟氏泰勒虫抗血清呈阳性反应,表明融合蛋白具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此融合蛋白作为疫苗候选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血液涂片检查为牛瑟氏泰勒虫阳性的病牛血液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牛瑟氏泰勒虫HSP70基因,将其重组到pMD-18TSimple载体后进行克隆、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长1 966 bp,编码620个氨基酸残基,将该基因片段序列与GenBank中13种已知梨形虫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牛瑟氏泰勒虫吉林分离株与已报道的牛瑟氏泰勒虫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环形泰勒虫,与马巴贝斯虫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1.
奶牛瑟氏泰勒虫P33表面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P33表面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用PCR方法扩增出了牛瑟氏泰勒虫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纯化后连接到pMDl8-T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并用此方法对延边某奶牛场10头奶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0份样品中9份为阳性,所扩增的目的基因核苷酸长为868 bp,共编码283个氨基酸;该段基因片段与牛泰勒虫韩国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4%,氨基酸同源性为99.3%.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的牛瑟氏泰勒虫内转录间隔区基因(ITS基因)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采自吉林省珲春市某养牛场的血液样本为试验材料,PCR扩增牛瑟氏泰勒虫ITS基因,克隆至pMD-18T Simple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将该基因序列与GenBank上9种已知的泰勒虫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建立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牛瑟氏泰勒虫吉林株与美国株亲缘关系较近,其次是水牛泰勒虫,与其他泰勒虫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D12692.1)上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HSP70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的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牛瑟氏泰勒虫HSP70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与pMD18-Tsimple载体连接,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后测序;用pGEX-4T-1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GEX-HSP70,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的HSP70基因与D12692.1序列同源性为99.3%;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8ku,而且可与牛瑟氏泰勒虫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发牛瑟氏泰勒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本实验将p23-IL-18融合基因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pET-28a-p23-IL-18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鉴定后在37 ℃用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构建牛瑟氏泰勒虫pET-28a-p23-IL-18原核表达质粒,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获得表达,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48ku,并被牛瑟氏泰勒虫阳性血清所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本研究结果为牛瑟氏泰勒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牛瑟氏泰勒虫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诊断方法,根据本实验室已测得的瑟氏泰勒虫P3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499 bp的基因片断,经克隆、测序分析,与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用该对引物建立的牛瑟氏泰勒虫病PCR诊断方法,通过对75份牛血液样本检测,检出率为72%(54/75)。该方法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强等优点,可用于牛瑟氏泰勒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检测牛瑟氏泰勒虫更为特异、敏感的PCR方法,本试验以牛瑟氏泰勒虫p23和p33基因、HSP70基因及18S rRNA基因为靶基因进行PCR检测,并从其敏感性、特异性和临床样本检出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4种靶基因引物对牛瑟氏泰勒虫的检测均有较高的特异性,当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浓度为127 ng/μL时,p23、p33、HSP70及18S rRNA4种基因的最小检测量分别为1×105、1×105、1×104和1×106copies/μL;检测临床样本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19%(16/53)、39.62%(21/53)、47.17%(25/53)和54.72%(29/53)。表明以18SrRNA基因为靶基因的PCR方法从敏感性和临床检出率上明显优于其他3种基因。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登录的牛瑟氏泰勒虫ITS基因序列(AY661522.1),应用Primer Premier 5.0和Oligo 6.31软件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牛瑟氏泰勒虫DNA为模板,建立了牛瑟氏泰勒虫ITS基因PCR诊断方法。该方法扩增片段大小为1020 bp,与参考序列的同源性为98%;建立的PCR方法与猪附红细胞体、犬新孢子虫和弓形虫均无交叉反应,最低DNA检出量为1.5 pg/μL;通过对60份临床样品的检测,并与血涂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CR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等特点,适用于牛瑟氏泰勒虫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牛瑟氏泰勒虫快速检测技术,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D84447)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244 bp的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分析,与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用该对引物建立的牛瑟氏泰勒虫二温式PCR能检测出的最高敏感度为171 fg/μL,与牛新孢子虫、弓形虫和卵形巴贝斯虫不产生交叉反应,对48份临床血液样本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66.67%。用同一对引物对28份临床血液样本分别进行二温式PCR和三温式PCR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5%,总符合率为96.43%。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可用于牛瑟氏泰勒虫病的快速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9.
牛瑟氏泰勒虫P33-P23核酸疫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牛瑟氏泰勒虫主要表面蛋白基因p23和p33的已知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将克隆产物与pVAX1表达栽体连接,得到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VAX1-p33-p23,脂质体介导其转染Hela细胞后进行表达产物的鏊定,最后进行BALB/c小鼠免疫试验.结果,目的基因在真核细胞内得到正确表达,动物免疫试验pVAX1-p33-p23核酸疫苗能够提高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并且pVAX1-p33-p23免疫组的免疫效果均高于pVAX1-P33和pVAX1-P23免疫组(P<0.05).从而证明,牛瑟氏泰勒虫的重组pVAX1-p33-p23核酸疫苗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20.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P33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套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与弓形虫RH株、猪附红细胞体和犬新孢子虫均无交叉反应,能检测到的最低DNA量为15 fg。在75份临床样本检测中,62份为阳性,阳性率为82.7%。由此可见所建立的套式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牛瑟氏泰勒虫急性感染和隐性感染的早期诊断,为该病的临床检测、流行病学调查、进出口检疫和实验室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