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壳基质蛋白是蛋壳形成过程中由壳腺分泌的一类蛋白。基质蛋白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参与蛋壳钙化起始、延伸和终止;二是抵御外界微生物侵袭。OC-17和OC-116可能参与乳突层组成,并调控蛋壳钙化的起始和延伸;OCX-32具有抗菌功能,并参与调控蛋壳钙化终止;OCX-36的功能主要是抑菌。磷酸化和糖基化过程可能是壳基质蛋白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前提,具体信号通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OC-116、OCX-32和OCX-36表达调控和蛋白晶体结构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2.
ovocalyxin-36(OCX-36)是由禽类输卵管形成蛋壳的区域分泌的特异性蛋白质,分子质量36 ku,在蛋壳形成钙化阶段表达上调。该蛋白质同杀菌通透性增强蛋白质(BPI)、脂多糖结合蛋白质(LBP)及腭肺鼻上皮癌关联蛋白质(PLUNC)家族蛋白质的序列具有同源性。本文综述了OCX-36在蛋壳中的分布、基因结构以及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正>鸡蛋是国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市场对鸡蛋的需求量巨大,了解鸡蛋的形成过程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对提高蛋鸡养殖产业的经济效益十分重要。鸡蛋主要由蛋黄、蛋清、蛋壳膜和蛋壳等几部分组成。蛋壳膜可分为壳内膜和壳外膜两层,在蛋壳最外层又覆盖一层蛋白质透明薄膜,称为角质膜(胶护膜),具有重要的保护和调节功能。蛋壳膜是影响鸡蛋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蛋壳是一种以多孔的石灰质为主,多种蛋白质共存的硬壳.蛋壳的形成是一个生物矿化的过程.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在蛋壳中共发现了大约666种蛋白质,但关于蛋壳特异性基质蛋白质的相关报道仍然很少,主要有Ovodeidins-17(OC-17)、Ovodeidins-116(0C-116)、Ovocalyxins-32(0CX-32)和Ovocalyxins-36(0CX-36)等.它们广泛分布于蛋壳的各层结构中,虽然含量很少,但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作为特异性基质蛋白质,在蛋壳形成以及抑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应用价值.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主要蛋壳特异性基质蛋白质的分离纯化、结构特征、在蛋壳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抑菌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预测蛋壳基质蛋白在食品领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将蛋壳作为生物矿化模型、开发新型高性价比的抗菌材料的设想,为提高蛋壳废弃物的经济利用价值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蛋壳的形成是动态时序性过程,在子宫(蛋壳腺)内完成,经过钙化起始、线性沉积和钙化末期3个阶段完成蛋壳的钙化,期间需要持续的提供大量的钙离子。子宫内的钙离子一部分来源于肠道吸收,另一部分来源于髓骨的动员。因此,钙离子代谢是影响蛋壳钙化的重要因素,受多种因素调节。本文从钙离子在肠道的吸收转运、髓骨的动员、子宫的分泌,综述了蛋壳形成的钙代谢机制,并简述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蛋壳品质的调控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了解蛋壳基质蛋白OCX-32基因对鸡蛋壳品质的遗传效应,试验以长顺绿壳蛋鸡为研究对象,在测定蛋壳质量后翅静脉采血提取DNA,采用PCR扩增并结合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OCX-32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筛查及与蛋壳品质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长顺绿壳蛋鸡OCX-32基因中检测到2个SNP位点,即位于外显子4的g.22 598 071 CT错义突变,产生2种基因型(CC和CT),其中C为优势等位基因,其频率为0.900,属于低度多态位点;位于内含子4的g.22 598 730TA突变,产生3种基因型(TT、TA和AA),T为优势等位基因,其频率为0.650,属于中度多态位点。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g.22 598 071 CT位点对长顺绿壳蛋鸡蛋壳强度、蛋比重、蛋壳比例和蛋白高度有显著影响(P0.05),g.22 598 730 TA位点对长顺绿壳蛋鸡的蛋品质10个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g.22 598 071 CT位点可能作为鸡蛋壳品质选择的一个遗传标记,OCX-32基因与长顺绿壳蛋鸡蛋品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发掘长顺绿壳蛋鸡蛋品质的分子育种标记。  相似文献   

7.
赵超  赵杰  谷子林 《中国饲料》2002,(24):22-23
1 蛋壳的组成 蛋壳约占鸡蛋总重的8%~10%,其中约94%为碳酸钙,5%左右为有机物质。蛋壳由内到外依次为蛋壳膜、真壳和蛋白质透明带。蛋壳中的主要蛋白质是一种类角朊蛋白,以含硫氨基酸为主。真壳也就是常说的钙化壳,含有大量的碳酸钙和微量元素镁、磷、铁和硫。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对EDTA法、蛋白酶K法和NaOH法去除鸡蛋壳壳膜及表面角质层的条件进行优化并比较,以期获得分离蛋壳有机层和矿化晶体层的有效方法。通过SS-550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EDTA法中以5%EDTA处理鸡蛋壳30min的效果相对较好,能去除蛋壳内膜及尽可能多的外膜,但是表面角质层的去除效果较弱;蛋白酶K法中以50μg/mL蛋白酶K孵育鸡蛋壳48h的效果相对较好,能完全去除表面角质层和蛋壳内膜,但蛋壳外膜尚不能彻底去除干净;而NaOH法中则以2%NaOH于99℃中煮鸡蛋壳17min的效果最理想,既能彻底去除壳膜又能完全去除表面角质层。3种方法相比,去除鸡蛋壳壳膜及角质层的理想方法是于99℃的2%NaOH中煮17min。  相似文献   

9.
一、蛋的一般结构正常的禽蛋是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胚珠和系带等部分构成(见题图).蛋壳:是蛋最外面的一层硬壳,包裹和保护着蛋的内容物.蛋壳上有很多极为微细的气孔与外界相通.在孵化过程中,胚胎依靠这些气孔进行呼吸和蛋内水分的散发.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蛋壳的表面还有一层胶质状护壳膜.色素分布在蛋壳及胶护膜中.  相似文献   

10.
ovocleidin-17(OC-17)是第1个被分离和鉴定出的禽类蛋壳基质所特有的蛋白质,在禽类蛋壳基质方解石晶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能与蛋壳的抗菌作用有关。本文综述了OC-17的分子结构、同源蛋白质及其生理功能,并对OC-17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蛋鸡暗斑蛋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壳暗斑是一种蛋壳质量问题,主要是在内容物水分、蛋壳结构、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文章综述了蛋壳暗斑的发生、分布、变化等规律,并从暗斑蛋蛋壳结构和基因变异等角度介绍了影响暗斑蛋形成的因素和可能导致暗斑蛋形成的原因。基于暗斑蛋蛋壳乳突层结构变异、蛋壳孔隙率增大、蛋壳基质蛋白含量增多、蛋鸡子宫部钙结合蛋白mRNA表达量的减少,蛋壳乳突层变异被认为可能是形成暗斑的根本原因。此外,近年来有研究证明,暗斑蛋的蛋壳膜厚度显著低于正常蛋,这可能是形成壳暗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关于蛋壳膜结构变异的研究还有待推进。  相似文献   

12.
鸡蛋形成过程中75%以上的时间停留于蛋壳腺。为满足蛋壳钙化需求,血液中的钙离子主要通过瞬时感受器电位通道(TRP)进入蛋壳腺黏膜上皮细胞,通过钙结合蛋白(CBP)以及内质网实现钙离子的储存、运输和浓度调控,并通过质膜钙泵(PMCA)和钠钙交换体(NCX)分泌至子宫腔,为蛋壳乳突层、栅栏层与垂直晶体层的高效有序沉积提供原料。本文系统综述了蛋壳腺钙离子转运及蛋壳钙化过程中涉及的关键信号网络,并简述其影响因素,为蛋壳质量调控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蛋壳本身虽然不能食用,但蛋壳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蛋的贮存、运输和销售,是决定蛋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蛋壳质量低劣一直是造成禽蛋业经济损失的一个主要原因。为了提高蛋壳质量,科学家在育种、营养、环境、饲养管理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一、蛋壳的组成及评定蛋壳质量的指标1.蛋壳的组成蛋壳有五层结构,从里到外分别是蛋壳内膜、蛋壳外膜、乳头状锥形层、栅状层(海绵层)和外壳膜。两层蛋壳膜主要由角蛋白和少量的糖类组成,富含胱氨酸、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乳头层和海绵层合称钙化壳或真壳,决定蛋壳的厚度和硬…  相似文献   

14.
Ovocleidin-116(OC-116)是一种与生物钙化紧密关联的古老蛋白质,也是鸡蛋壳钙化层、表面有机层的主要构成组分。在蛋壳钙化层中存在两种OC-116形式:发生糖胺聚糖修饰的蛋白多糖(180~200 ku)和不携带糖胺聚糖的糖蛋白(116~120 ku)。单核苷酸多态(SNP)研究表明,OC-116与鸡蛋的蛋形指数、蛋壳厚度以及蛋壳强度密切相关。体内及体外研究表明,OC-116能够调控方解石晶体的生长与形态,从而对蛋壳的形成、质地以及强度有重要影响。另外,OC-116能够显著影响蛋壳表面有机层的沉积,可能是鸡蛋防御微生物侵染的关键因素。总之,OC-116是鸡蛋壳中一个重要的基质组分。  相似文献   

15.
首先要我们了解一下蛋壳的形成和它的结构,蛋壳是在输卵管的下端膨大部也叫子宫部形成的,约需19个小时才能完成。它是蛋外一层坚硬的保护物,厚度一般为0.3毫米左右,小头比大头厚些。蛋壳的表面光滑,因属薄壳结构,故很结实,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磷、镁和蛋白质。为什么有的鸡产的蛋壳过薄表面有突  相似文献   

16.
目前,褐壳蛋鸡饲养比例越来越大,该品种生产能力高,抗逆性强,蛋重大,但在养殖过程中,有时鸡群发生蛋壳颜色变浅、变白、深浅不一或出现色素斑块问题。蛋壳颜色与蛋壳质量常常相关,颜色变浅,一般会伴随蛋壳变薄,易破损等。在不同地区,受传统习俗的影响,较白壳蛋,人们对红壳蛋有所偏爱。此外有实验证实,褐壳种蛋的颜色与受精率呈正相关,颜色越深,受精率越高,所以了解蛋壳颜色形成,采取一定措施,预防蛋壳颜色变浅,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经济意义。1蛋壳颜色的形成机制蛋壳颜色是子宫中腺体分泌和色素沉积的结果,这种色素是蛋壳外面釉质层的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7.
钙化壳是家禽蛋壳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除了大量的CaCO_3,还含有丰富的有机基质。为了研究钙化壳中有机基质与蛋壳性状的关系,同时对鸡、鸭、鹅3种家禽钙化壳中的有机基质进行研究,将有机基质分为酸不溶性基质、水不溶性基质以及酸和水兼溶性基质3种组分。结果表明:①同一种家禽的钙化壳中,有机基质的蕴含量与钙化壳重量以及厚度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但跨物种之间,蛋壳重量或者厚度越高,钙化壳中蕴含的有机基质不一定更高;②禽蛋钙化壳中总基质的结构组成(3种基质组分在总基质中的占比)或许具有种属特征;三种禽蛋中主要的基质成分——酸不溶性基质和水不溶性基质的构成比与本文所关注的所有蛋壳性状均无显著相关(P0.05);③三种禽蛋中,蛋壳强度较低的鸡蛋和鸭蛋的钙化壳中,4类基质的百分含量与蛋壳破碎强度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在蛋壳强度较高的鹅蛋中,4类基质的百分含量与蛋壳破碎强度却显著相关(P0.05)。总之,本文将有利于人们了解禽蛋壳内有机基质的结构组成和有机基质与蛋壳性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518-1525
Ovocleidin-17(OC17),Ovocleidin-116(OC116)和Ovocalyxin-32(OCX32)是蛋壳中的特异性基质蛋白,对蛋壳的钙化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试验采用RT-PCR、RT-QPCR分别检测了蛋鸡在产蛋初期、高峰期和后期的卵巢、输卵管的伞部、膨大部、峡部以及子宫部OC17、OC116和OCX32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在不同产蛋期3个基因在输卵管峡部和子宫部的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其他组织;卵巢和输卵管中OC17、OC116和OCX32在产蛋高峰期,初期和后期的表达量变化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3个产蛋期OCX32在5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OC17和OC116(P0.01)。研究结果揭示了蛋壳特异性基质蛋白基因OC17、OC116和OCX32在不同产蛋期蛋鸡生殖器官中的表达规律,为蛋壳形成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炎炎夏日,温度过高,易使蛋壳质量降低,产蛋量下降,软蛋率和破蛋率上升,结果不仅使商品蛋的产量减少,而且也影响了后备雏鸡的数量,给养殖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什么好办法预防呢? 让我们先看一下蛋壳的结构。蛋壳从内到外为:蛋壳膜、真壳、蛋白质透明膜。真壳又叫钙化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还含有少量的镁及磷酸盐。 高温条件下蛋壳质量下降的原因:这里碳酸钙是组成蛋壳的主要成分,鸡体内钙或碳酸根离子的不足必然导致蛋壳质量的下降。动物体内的钙元素以离子态和结合态的形式存在,只有离子钙才能用于蛋壳的合成,蛋壳腺中…  相似文献   

20.
蛋鸡产蛋前形成大量的髓质骨,为蛋壳的形成提供钙源。髓质骨对蛋壳的生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蛋壳钙化形成需经过钙化起始、线性沉积和钙化末期3个阶段。本文综述了髓质骨的结构以及生理特性、髓质骨的动员、钙离子的吸收转运以及钙代谢的机制,以期为蛋壳品质的调控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