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于表型性状及分子标记对丽江不同油橄榄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对品种鉴定及育种工作均有重要意义。以云南丽江主要栽培的19个油橄榄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14个表型性状(5个叶片性状和9个果实性状)及20个SSR引物荧光标记进行多样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油橄榄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20个SSR位点共检测到124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6. 2个,利用表型性状及SSR荧光分子标记可完全把19个品种油橄榄完全区分开。由此可知,云南油橄榄选育品种及引种品种均具有高水平遗传多样性,对于表型性状相似的油橄榄品种需结合SSR标记进行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2.
为比较引进油橄榄品种间的果实品质、产量及早实性,以西班牙引进的3个油橄榄品种‘奇迹’‘豆果’‘贺吉布兰克’为试材,以当地主栽品种‘莱星’作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的单果质量、果肉率等果实性状、鲜果含水率和含油率间均存在差异,引进品种在产量和早实性方面好于‘莱星’,引进品种定植1~2 a就可挂果,表现出早实和丰产性,这可为陇南地区油橄榄的种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省生长状况较佳的油橄榄品种以及‘金叶佛犀榄’为亲本进行连续4年杂交试验,对结实状况和种实性状进行统计分析,为油橄榄品种培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油橄榄不同品种间及与‘金叶佛犀榄’杂交亲和力处于较高水平,23个杂交组合中17个组合获得杂交果实,成功率达到73.91%,但平均结实率较低,最低仅为0.78%。杂交果实坐果率随着授粉时间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在15~60d这个时间段,下降比较明显;授粉后150d,结实率最高为9.65%,最低为2.60%。17个结实杂交品种组合的F1代,在果实、种核主要性状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所有组合的F1代中,果实重量0.55~8.28g,种核重量0.12~3.54g,果实纵径12.27~31.87mm,种核纵径9.87~23.43mm,果实横径7.95~22.11mm,种核横径4.91~10.15mm。17个结实组合中‘金叶佛犀榄’为父本和母本、‘佛奥’为母本、‘科拉蒂’为母本时均有4个或以上的组合收获到成熟果实,对这4组亲合力高的亲本的F1代种实性状10个指标做相关性分析,发现果实重量与肉果重量的相关性最高,另果实重量与果实横径、果肉重量与果实横径、种核重量与种核纵径间的相关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4.
为给花椒新品种选育提供试验依据,选取‘武选2号’‘武选3号’2个无刺优树嫁接繁育的无性系作为试验对象,与原品种‘大红袍’在物候期、植物学性状、叶片表型性状、果实表型性状及经济性状、皮刺表型性状等方面进行对照试验,结果表明:2个优树无性系其物候期、叶片表型性状、果实表型性状与对照基本一致,且皮刺明显减少,能够提早丰产,选育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叶片解剖结构与其耐热性的关系,以7个杜鹃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胁迫实验,观察其表型遭受高温胁迫后的变化情况,计算不同品种热害指数;利用电镜扫描观察参试杜鹃品种叶片解剖结构的11项指标,采用隶属函数对各品种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其表型变化对照分析。结果表明:杜鹃不同品种间,11项解剖结构指标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1项解剖结构指标在叶片结构差异中所起的作用近似,基于11个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对7个参试杜鹃品种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其耐热性排序为:‘宝玉’‘丹顶’‘白香玉’‘霸王红’‘瑞紫’‘红苹果’‘西子妆’,这与高温胁迫后不同品种的表型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油橄榄不同品种叶片表型性状浅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油橄榄叶片的各表型性状在品种间均有较大程度的变异,按变异程度大小排序为:单叶重>叶宽>叶长>叶形指数>叶厚,各品种均可对各表型性状确定性状特征值,为油橄榄品种早期形态鉴别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油橄榄品种表型和SSR标记的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利用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对我国油橄榄品种进行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有利于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对了解油橄榄品种的组成结构及未来的引种和育种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甘肃省陇南市17个油橄榄品种为研究材料,利用表型上15个数量性状、18个质量性状和8个SSR荧光标记分别进行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各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表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介于1.579 2.089和0.3621.091,8个SSR位点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数为6.375个,利用表型性状和SSR标记可以将17个品种完全区分开。[结论]17个油橄榄品种具有较丰富的表型和遗传多样性,基于表型数量性状、质量性状和SSR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判别品种间遗传关系的结果有一致的,也存在一定差异。对于表型性状相似的品种,需结合SSR标记进行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8.
为给黄栀子的资源评价及良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对引种栽培的各类型黄栀子的树高、冠幅、叶片性状、果实表型性状以及单株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评价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型黄栀子农艺性状间差异显著,主要经济性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LH黄栀子多数农艺性状均优于其它类型黄栀子。在果实纵横径、单株果数以及单株产量等方面尤为明显。黄栀子单果鲜质量及单株果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989和0.929;果实纵横径、树高及冠幅与单株产量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萼长及叶片相关性状与产量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筛选出香花油茶优良家系群体,为香花油茶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香花油茶11个家系群体植株为研究对象,每个家系群体选取长势好、无病虫害的单株30株,连续3年测定其叶片、果实的表型性状指标,取3年数据的平均值进行分析。通过对不同家系间重要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提取影响香花油茶果实性状的主要因子,并对各家系果实表型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叶片和果实性状在各家系群体间存在显著遗传差异,叶质量和单果质量的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5.81%、69.20%,稳定性较差。叶绿素值和干籽总质量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分别为13.00%、11.56%,稳定性较好。除叶柄长与叶片厚、叶片宽无显著相关性及叶片厚、叶片宽与叶绿素值无显著相关性外,其他叶片表型性状指标间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果实大部分性状间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叶柄长与果皮厚、籽粒数量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叶周长与果高、果径、种长极显著负相关。从10个果实表型性状中共抽取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83.793%。根据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各家系依次为F-1、A-3、F-10、F-2、D-2、G-7、F-4、G-8、...  相似文献   

10.
油橄榄不同品种果实性状及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陇南市普遍栽培的8个油橄榄品种果实外部性状及品质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油橄榄品种间果实外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各性状中果形指数变异最小.8个品种中,可用作油用品种的有佛奥、皮削利、莱星、配多灵、鄂植8号,果用品种有阿斯.  相似文献   

11.
对3个油橄榄品种(Chetoui,Picholinemarocaine和Oliviera)开花生物学的研究表明:在盛花期后的第二至第六周间有一幼果脱落高峰,该高峰与幼果从初生长高峰相吻合.这证实的果的大量脱落与果实间的竞争有关.统计结果显示:盛花期各个品种单位花序之结果数相差很大,但收获时这一参数却趋于同一;相反,收获时各品种结实花序的留存率却相差甚大,这说明品种间结实能力差异极大.控制授粉试验表现:品种Chetoui具有一定程度的自花不孕性.  相似文献   

12.
金堂县淮口镇于2009年开始先后引进7个油橄榄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试验通过设置标准样地进行物候期观测,表型性状比较,含油率及油脂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油橄榄品种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下旬,果实成熟集中为10月上旬,阿贝基纳成熟期稍稍晚—点为10月中旬;各品种表型性状差异大部分两两显著;鲜重含油率高低顺序依次为鄂植8号>佛奥>阿贝基纳>皮削利>皮瓜儿>小苹果>莱星;单果重依次为皮削利>莱星>鄂植8号>小苹果>佛奥>皮瓜儿>阿贝基纳;果肉占单果比重依次为小苹果、皮削利>莱星>鄂植8号>皮瓜儿>阿贝基纳>佛奥;在引种的7个品种中,阿贝基纳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佛奥和鄂植号次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的表型多样性,为种质资源收集、优选、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为大别山山核桃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从19个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种群中选取198个单株,测定其果实和叶片的表型性状共16个,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非加权配对算数平均法(UPGMA)等方法揭示大别山山核桃表型性状与地理分布的关系及其变异规律。[结果](1)大别山山核桃的16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大别山山核桃的表型多样性非常丰富;(2)各表型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64%-26.59%,平均变异系数为9.63%;果实表型与叶片表型的种群内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6.16%和15.42%,果实表型平均变异系数较小,性状相对稳定;(3)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性状间达极显著相关的有60对,达显著相关的11对;(4)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平均方差分量百分比分别为49.28%和17.53%,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66.25%,表明大别山山核桃表型变异主要来自种群间;(5)当距离系数为0.04时,19个种群被分为4类,聚类情况基本与经度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人工种群的果实表型多样性及其变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文冠果果实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研究区内44株文冠果果实的19个表型性状,利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了调查区内文冠果人工种群的变异情况。方差和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文冠果果实表型性状差异都极显著,并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变异幅度。其中,单株结果量和种子产量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大于76%),其次是单果质量、单果种质量和单果仁质量(变异系数约30%),再次是单果出种数和果柄长度(变异系数大于20%),而种子长、种子宽、种形比和心室数变异较小(变异系数低于10%),种仁出油率变异最小(变异系数6.13%);单株间丰产性差异明显,并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文冠果人工种群果实不同性状的相关性不一样并差异显著,其中果长、果宽、果质量、种质量、仁质量、种子长、出种数、出种率、千粒质量和果柄粗的相关性强,与多个性状呈显著相关,而果形比、出仁率、结果量和种子产量与个别性状呈显著相关,果实心室数和果柄长相关性最弱,与所有性状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以吉林省集安市分布的南蛇藤为材料,对其不同植株间的有关种实性状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株间果实、单枚果实包含的种子数和种子大小存在一定差异。株间种子千粒重变化范围在7.4~9.3 g之间,平均重量为8.6 g,差异极显著(P〈0.01),主要由株间遗传差异所致,而且具有母本遗传性起主要作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无患子种实形态及经济性状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无患子分布区7个产地的种实形态性状及种仁含油率进行取样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实各性状在产地内单株间的变异程度不同,但多数性状在多数产地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在产地内进行单株选择是可行的.在不同产地间,无患子种实各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河南西峡产地果实和种子较大,与其它产地间差异显著.无患子种仁含油率产地间变异系数最小,与地理气候因子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种子质量、种子出仁率在不同产地间变异系数相对较大,且与种实大小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选择较大的果实、种子来提高产油量.聚类及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无患子种实大小和种子出仁率有从低纬度产地向高纬度产地变大的变异趋势,因此无患子高产油单株的选择应重点在较高纬度产地果实、种子较大的个体中进行.  相似文献   

17.
对引种的泡泡树4个品种果实单果重、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及生长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单株结果量存在较大差异。根据当前单株结果量和果实性状表现,筛选出Mary Foos Johnson和Overleese两个早期丰产的优良品种;同时发现各品种之间果实横径和纵径大小存在差异。4个泡泡树品种的纵横径变化在泡泡果实成熟前期都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2018年3月在昆明市海口林场引进科基、皮瓜尔、米佳、豆果4个油橄榄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观测记录其树高及地径生长情况。经过8个月的生长观测,结果表明:在高生长中,米佳>科基>豆果>皮瓜尔,在地径生长中,科基>豆果>米佳>皮瓜尔,皮瓜尔品种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低于其他3个品种;经过方差分析,不同品种间高生长和地径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同一区域不同分布高度葛萝槭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及变异规律,对来自河北省灵寿县五岳寨地区3个分布高度葛萝槭种群进行单果质量、单果皮质量、果长、果宽、果厚、果实长宽比、单种质量、种长、种宽、种厚、种子长宽比及种子千粒质量等12个表型性状进行观测,采用平均值、变异系数、方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同一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