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反季节香菇栽培是指其栽培出菇季节与大面积代料常规栽培季节相反。通常代料香菇出菇期为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4、5月,而采取反季节栽培法,香菇的出菇期为每年的4、5月至10、11月。反季节代料香菇栽培突破了夏季出菇,与代料常规袋栽出菇期相配套,形成周年生产,以提高经济效益。采用该栽培法的技术关键是,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为栽培区,选择适宜的菌种,以及掌握好全年的气候资料。根据商洛高寒山区多年栽培经验,反季香菇工艺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袋料香菇栽培近几年在商洛山阳县发展非常迅速,在生产中已经被菇农们普遍应用,目前已作为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农业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本文从袋料香菇栽培的主要设备、工艺流程、原材料准备到栽培技术等方面都作了全面介绍,为广大生产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地栽香菇是我国北方近年来开发推广的一项新的食用菌栽培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与优质架菇生产形成了良好的优势互补,丰富了夏季鲜香菇的市场,实现了香菇的周年供J直。该技术生产成功率高、投入低、产量高、污染率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通过多次学习考察和生产实践,摸索出的一套适合北方推广的夏季地栽香菇无公害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香菇是低温和变温出菇的菌类,反季节栽培香菇(夏菇),因受高温、温差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发生"烂棒"现象,为菇农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严重影响了菇农的生产积极性。香菇菌棒发生"烂棒"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5.
商洛烟叶生产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后,烟叶生产格局和经营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品牌运营成为烟叶生产经营的立足之本。文章从商洛烟叶生产优势和存在问题入手,进一步阐明商洛烟叶只有走品牌运营和产业化发展之路,突出"名、优、特"的烟叶区域特色,打造商洛"云蒙山"烟叶名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农业》2017,(11)
<正>香菇"暴发式"出菇指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加大有效菌龄即菌丝体营养充分积累、生理充分成熟和掌控补水、惊蕈和拉温差刺激等措施,实现香菇前两潮出菇达到基本产量和缩短出菇周期的一种栽培管理技术。在目前我国香菇工厂化设施栽培的发展初期阶段,采用"暴发式"水帘降温大棚出菇的技术是可行的。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香菇生产已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就香菇催蕾期间容易出现的白袋出菇、出菇密集、不出菇或出菇少、出菇不整齐等现象的形成原因、产生危害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控措施,对提高香菇生产水平有一定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遵化市夏季地栽香菇的关键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遵化市根据夏季地栽香菇生育过程的气候特点,通过培育新品种、科学选择栽培场地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措施,实现了香菇周年生产,填补了遵化6~9月高温季节不出鲜香菇的空白,形成了香菇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开发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刘再民  陶永恩 《新农业》2011,(11):53-54
在东北地区香菇栽培主要包括熟料生产和半熟料生产两种模式。春、夏季出菇的香菇菌种生产时间一般自10月至次年2~3月份结束,尤其是半熟料香菇生产,一旦冬季菌种生产出现问题,对出菇菌棒生产阶段造成巨大损失。根据近十年来对香菇半熟料生产调查,其中绝大多数为三级菌种生产管理不善,出现"伤热"缺氧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出菇菌袋菌种不易萌发、活力不强从而造成生产失败,严重的"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0.
耿玉娴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195-196
本溪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于2011年进行了“炮弹菌种”在香菇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研究,目的是试验总结出在香菇生产中的最佳接种模式、培养基、出菇袋规格,更好地指导菇衣生产。通过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炮弹菌种与菌袋菌种相比,最明显的差别是降低了菌袋污染率,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出菇整齐度,缩短了食用菌香菇菌袋发菌和转色时间。由此可知,炮弹菌种可以在全市各类食用菌品种袋栽技术上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来,迁安市杨各庄镇紧紧围绕"生态农业强镇,文化旅游大镇"的总体思路,利用核桃木发展生态、高效香菇产业,成为杨各庄镇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各庄镇北部核桃树木多,营养丰富,每年会产生大量修剪、砍伐下来的核桃木,用它作木屑生产出来的香菇口感好、味道鲜、产量高,质量已超过普通香菇,是发展香菇的上好原料。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核桃木香菇栽培技术,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古田县主要食用菌——银耳和香菇历年产量,在建立的20个预测模型中优选出4个预测模型,对该县银耳和香菇生产进行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河北省农科院以王海波副院长为组长的驻阜平县王林口乡刘家沟村帮扶工作组,发挥本院优势,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开展技术帮扶,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帮助刘家沟村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实现了当地农业产业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发挥优势以技术推动产业优化经多方论证,帮扶组决定帮助刘家沟村发展香菇产业。2014年,刘家沟村的香菇产业小具规模,初步形成了标准化的香菇生产、销售体系,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和辐射周边村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庆元县是世界人工栽植香菇的发源地和主要栽培区域之一,素以"世界香菇之源"、"中国香菇城"著称。以庆元香菇生产与菇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了保护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更好地促进庆元香菇生产与菇文化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香菇菌棒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各环节缺乏操作规范的产业问题,通过多年、多点、多平台技术研发、参数优化及产业化应用,形成了香菇菌棒集约化生产技术规程。该技术规程在现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涵盖了菌棒集约化生产过程中的厂区选址及布局、设施设备、品种选择、栽培基质、料棒制作、灭菌、冷却、接种、菌棒培养、菌棒贮存等环节的作业技术要求及香菇菌棒集约化生产模式的核心技术,并针对菌棒制作过程出现的微孔、胀袋、灭菌不彻底、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该研究可为促进适合我国现阶段香菇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香菇生产栽培方法有很多种,但多数栽培方法都有成本高、技术难掌握的缺点.现将经多年实践总结出的生产成本低、技术易掌握,适合北方应用的香菇地栽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提高香菇品质、保障富硒香菇质量安全,本文通过研究富硒香菇的生产条件,确定了富硒香菇的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生产技术流程、栽培技术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香菇立袋反季节生产技术是平泉县借鉴河南省三门峡市立袋香菇生产技术,并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形成的一种香菇栽培新模式。为适应北方地区干燥的气候采用免割膜保水,同比地栽香菇节约用水;立袋栽培可防止烂袋现象发生;高温期出菇,价格优势明显;分批注水,分期出菇,有效解决用工难的问题;单袋产量0.85 kg,产值6~8元,经济效  相似文献   

19.
<正>香菇立袋反季节生产技术是平泉县借鉴河南省三门峡市立袋香菇生产技术,并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形成的一种香菇栽培新模式。为适应北方地区干燥的气候采用免割膜保水,同比地栽香菇节约用水;立袋栽培可防止烂袋现象发生;高温期出菇,价格优势明显;分批注水,分期出菇,有效解决用工难的问题;单袋产量0.85 kg,产值6~8元,经济效  相似文献   

20.
佛手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佛手瓜在商洛生产栽培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文作者经过三年的试验观察研究,总结出适合商洛气候特点的佛手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