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具有其特殊性。以重庆迎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在调查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湿地植物配置与景观营造设计原则,对湿地公园不同区域植物配置模式与景观营造进行了探索与分析,以期为重庆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和植物群落构建以及景观营造提供科学合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太子湾公园春季植物景观色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子湾公园6个典型空间植物种类、色彩、配置方式的调查,分析不同空间植物群落的色彩构成、景观效果以及色彩对比组合形成的空间特色,总结出了太子湾公园春季植物景观色彩特征和不同功能区块植物配置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指导城市公园建设及改造,以长春公园内的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在全园初步勘查的基础上,按公园的功能分区情况,对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设置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长春公园内共有植物191种,隶属于62科135属,其中常用种类63种,以落叶乔木、花灌木、宿根花卉和一二年生花卉为主。结合公园植物景观现状,对长春公园植物的应用组成、观赏特征、来源特点、配置模式和景观丰富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对植物景观的营造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沈阳五里河公园各个分区景点植物材料的调查,进行植物群落景观评价,并根据植物的单体景观级别择优选择树种。结合沈阳地区现实情况和五里河公园各个分区现状,根据不同树种的园林用途,进行植物的组合搭配,在形态、色相、季相、群落、层次、独特种类上,争取做到变化而稳定,最终得出分区景点植物选择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5.
对深圳笔架山公园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其主要植被景观类型包括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稀树草坪和果园景观等5类;对主要景观代表植物物候特征进行观察,确定植物物候变化,探讨对植被景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园整体植被景观多样性不高,建议在山林景观中种植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乡土树种,增加色彩和空间的变化,提高多样化的景观效应;建议在稀树草坪景观中栽培多种观花灌木,促进其景观特色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对广州市公园内植物景观进行调查和分析,统计了公园湖泊景区中常见的24种水、湿生植物和109种岸际植物,列举了3类基本的植物群落结构、5种典型的植物配置模式和相关的设计要点,分析了在湖泊景区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加乔木色彩与季相的变化,开辟水、湿生植物的专类示范教育区,注重多种类型的生态驳岸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AHP的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金睿    辛欣  宋希强    何荣晓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62-268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质量是衡量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以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与社会功能3方面构建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海口市9个主要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科学而有效的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优良,但优质植物景观群落配置相对缺乏。基于评价结果推荐了5个优秀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并提出以“近自然”复层式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优化海口热带滨海城市植物景观,突出本土特征,强化景观功能,提高景观质量。  相似文献   

8.
基于AHP法的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为研究区域,选择玉泉区主要公园、机关单位等40个植物群落为典型植物群落进行景观评价.通过AHP法建立了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系,确定了植物景观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对植物群落景观进行客观定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综合性公园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公园绿地植物的多样性,选取武汉市有代表性的4个综合性公园,调查了其植物群落的重要值、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武汉市青山公园、和平公园、洪山公园和沙湖公园共有植物379种,涉及109个科258个属,包括乔木117种、灌木197种、草本53种、藤本12种,其中乡土树种232种,占物种总量的61.26%,乡土树种栽种比例较高。公园植物群落中乔木层的植物多样性最高,草本层的植物多样性最低,建议增加草本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对于青山公园灌木层、和平公园灌木层和草本层等植物均匀度指数低的区域,建议增加优势树种以外的其他树种。  相似文献   

10.
卜娟娟  陈永生  李凤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14333-14335,14436
依据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美学理论,针对合肥环城公园植物群落景观的特点,初步构建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典型群落的生态功能、植物造景的视觉美、植物群落的社会效益三大类(准则层),最终构建植物群落景观评价模型,为其他环城公园植物群落评价、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杭州西湖47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从秋色叶色域面积占比和美景度评价(SBE法) 2个方面对西湖植物群落的美学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评价人员对于西湖秋季植物景观总体持积极的态度;(2)秋色叶色域面积与植物群落总面积的比值分布范围在0 ~ 0.8之间,较为分散;(3)秋色叶色域面积占比大于0.5的群落数量较少,仅占总数量的36%;(4)秋色叶色域面积占比接近0.4或0.7时,群落景观的SBE值最高。通过对西湖秋季植物群落中秋季色彩进行量化研究,为亚热带地区的秋季植物景观的配置方式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在观测植物花期出现早晚的基础上,利用植物物候类型的分类方法,对福州南江滨公园的53种植物进行了物候相分类的研究,划分为早、中、晚3种类型。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物候匹配关系,南江滨公园具有四季衔接明显,红、黄花色为主等景观特色,并提出了加强花色搭配及春、秋两季物候相造景等意见。  相似文献   

13.
园林绿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在对银川市绿化树种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现状和发展需要,对能满足当地园林绿化要求的植物种类与品种做出了选择,并针对银川市唐徕公园的植物配置和改善银川市植物景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柳州市东堤游园为研究对象,选取10个景观单元作为调查样方,借鉴三维绿量概念与计算方法,提出三维彩量概念,分析了东堤游园彩叶植物的三维彩量,为评价城市彩化的立体指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东堤游园彩叶植物资源丰富,达47.1%,由于春色叶类、秋色叶类以及新叶有色类植物的应用,春秋季的三维彩量值明显高于冬夏,体现了不同植物配置形式能呈现不同的景观效果;样地间春季和秋季的三维彩化率对比均差异明显。依据其结果,推荐2种优秀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5.
张慧  夏宇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233-234,236
介绍了杭州市花港观鱼公园的植物与景观空间设计,重点对其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该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对上海市公园绿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群落密度、冠幅、树种出现频率等对群落景观的影响,并按生态园林景观分类方法对部分典型植物群落进行分类探讨,列举了适合上海公园绿地生境的群落结构模式和植物群落优化调整的技术途径,以期更好地满足上海市公园绿化建设的需要,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海玲  龚本海 《南方农业学报》2012,42(11):1378-1381
【目的】分析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现状及特点,为茶花专类园植物景观及造景特色的营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结合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对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南宁市金花茶公园植物造景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茶花配置形式不够丰富、特色文化不够突出等问题。【建议】在增加植物季相变化、丰富茶花配置形式、突出文化特色方面加强植物造景建设,营造别具特色的公园自然环境景观,实现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相似文献   

18.
从群落生活型结构探讨近自然植物景观设计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作者主要依据Raunkiaer生活型系统对苏州拙政园及宁波天童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植物群落的生活型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归纳出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外貌特征,并对不同类型植物群落的景观效应进行分析和评价,为配置出具有不同景观效应的现代城市植物群落提供参考,在满足现代城市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充分体现生态设计的原理。  相似文献   

19.
浅析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以合肥市公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惠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70-172,174
分析了当前园林绿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节约型园林设计理念,并界定了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合肥市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生态公园的绿地进行调查,从植物群落角度分析研究,总结提出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手法,以期为节约型园林绿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