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美国红枫‘秋天火焰’(Acer×freemanif‘Autumn Blaze’)和‘白兰地’(Acer rubrum‘Brandywine’)为试材,研究美国红枫变色过程中,叶片中花青苷含量及其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查儿酮异构酶(CHI))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红枫品种叶片中花青苷含量随天数的增加均为单峰曲线,分别在第20d和25d出现峰值;PAL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成二次曲线关系,CHI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AI、CHI是秋天火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CHI是白兰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2.
槭属2品种叶变色期花青苷含量与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由人槭'秋天火焰'和红花槭'白兰地'为试材,研究槭属品种变色过程中(10月12日-11月19日),叶片花青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2个品种叶片中花青苷含量随叶色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分别在第20和25天出现峰值;PAL,DFR和UFGT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均成2次曲线关系,CHI酶活性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AL,CHI和UFGT是'秋天火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CHI和UFGT是'白兰地'花青苷合成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3.
美国红枫叶色表达期间相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美国红枫品种"秋天火焰"(Acer × freemanii′Autumn Blaze′)和"白兰地"(Acer rubrum′Brandywine′)为试材,研究美国红枫变色期叶片中叶绿素、花青苷与可溶性糖等叶色相关物质的表达.结果表明:在叶片变色期,秋天火焰和白兰地叶片中花青苷含量随着天数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25~30d左右变化平稳,30d后急剧下降;白兰地叶片中花青苷、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秋天火焰;秋天火焰叶片中叶绿素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5**),可溶性糖与花青苷含量为显著正相关(r=0.714*);白兰地叶片中叶绿素与花青苷含量为不显著负相关(r=-0.333),可溶性糖与花青苷含量为极显著正相关(r=0.905**).  相似文献   

4.
以元宝枫、火炬、爬山虎3种秋色叶植物为试材,研究了秋叶变色时期叶片花青苷的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动态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秋色叶植物花青苷的含量决定叶片的着色程度。3种秋色叶植物花青苷含量随叶片着色呈上升趋势,火炬和爬山虎花青苷的上升速率比元宝枫快。SOD活性随着叶片着色逐渐下降,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其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秋色叶植物叶片着色。POD活性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3种植物中POD活性与花青苷相关性不一。PPO活性随叶片着色而逐渐上升,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PPO是秋色叶植物叶片变色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北美豆梨(Pyrus calleryana Decne)叶色变化机理,以3个品种为试材,在叶色变化期测定花色苷含量及花色苷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叶片变色期,花色苷含量随叶片着色呈上升趋势;在花色苷大量合成期,PAL活性呈下降趋势,说明PAL不是限制花色苷合成的关键酶;CHI酶活性在品种‘贵族’中与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复合曲线关系,其他2个品种与花色苷合成的关系不密切;UFGT酶活性一直保持较高,与花色苷稳定有关,是花色苷合成的重要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花青素苷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水平和代谢产物的分析,系统地阐明‘金华美女’叶色变异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以‘金华美女’为材料,‘贝拉大玫瑰’、杜鹃红山茶和红山茶为参照组,使用NCBI Primer Designing Tool设计山茶DFR、ANS、LAR、ANR和UFGT基因的荧光定量引物,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测定这5个基因在叶片4个发育时期的表达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对应时期的多酚合成途径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儿茶素、表儿茶素),以及花青素苷合成途径的主要代谢产物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表明:(1)在4个时期中,红叶品种叶片中DFR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ANS、LAR、ANR和UFGT基因在4个时期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金华美女’类黄酮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在表达水平上发生了改变;(2)‘金华美女’叶片中多酚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表儿茶素含量仅为0.04 0.21 mg·g-1,这说明在生理水平上,‘金华美女’叶片中多酚合成途径可能受阻;(3)‘金华美女’叶片中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达1.2 1.4 mg·g-1,4个生长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说明‘金华美女’叶片具备持续合成花青素苷的能力。[结论]根据试验结果,推断‘金华美女’叶色变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花青素还原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受到了抑制,降低了矢车菊素催化成表儿茶素的效率,使叶片类黄酮代谢途径中以多酚为主的合成方向转向花青素苷合成方向。  相似文献   

7.
紫叶稠李叶片花色苷及其合成相关酶动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紫叶稠李为试材,以叶片为绿色的稠李为对照,测定叶片转色期2树种不同部位叶片中花色苷含量,以及花色苷合成相关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儿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5月到7月,紫叶稠李基部、中部、梢部叶片中花色苷的含量分别增加了219.40%、666.63%、76.81%.PAL活性与花色苷的含量呈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当PAL活性大于60 U·g-1 FW 时,花色苷的含量随着PAL活性的增加而增加;CHI活性与花色苷的含量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花色苷的含量随着 CHI活性的升高而增加;当DFR活性为50~150 U·g-1FW,随着酶活性的升高花色苷的含量增加;UFGT活性与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的幂函数关系,其活性的提高能显著增加叶片中花色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3年生紫叶桃为试材,研究分别喷施微量元素Fe,Mn,Zn,B对其叶片花色苷含量及合成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微量元素初期,各个处理之间叶片花色苷的含量差异不显著.20天后,喷施Mn,Zn的叶片花色苷的含量增加幅度高于其他处理,此结果证明Mn与花色苷含量的正相关关系.喷施Fe处理对紫叶桃叶片中花色苷合成有抑制作用;喷施不同微量元素处理对花色苷合成过程中几个酶的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苯丙氨酸解氨酶、查耳酮异构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类黄酮糖基转移酶4个酶中,DFR酶活性变化最为显著,Mn,Zn处理后DFR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且DFR酶活性的差异出现在花色苷含量的差异之前,证明DFR对花色苷合成有启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红枫‘秋火焰’(Acer rubrum‘Autumn Blaze’)的繁育为无性繁殖,项目采用夏季嫩枝扦插技术,配合苗床的科学管理,即可达到高效繁育优良壮苗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红叶桃叶片为材料,在生长期对纯合类型和杂合类型的红叶桃新梢中部叶片中的花青苷和叶绿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5月初到10月上旬,红叶桃纯合类型和杂合类型的花青苷含量在5月中旬达到最高峰后逐渐呈下降的趋势,而叶绿素的含量变化出现多峰现象,纯合类型与杂合类型叶绿素总量变化起伏很大,在7月中旬达到最低谷;纯合类型的花青苷含量均高于杂合类型花青苷含量。  相似文献   

11.
国外枫树优良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枫树是最受欢迎的园林绿化树种之一,为丰富我国枫树种质资源,增加园林绿化树种的多样性,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于2005年从美国引进4种枫树种的10个优良品种。经过3年多的栽培研究,从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特性、生长适应性等方面,观察了引进品种在山东泰安地区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自由人枫‘秋焰’和‘冷俊’两个品种生长量大,秋季叶色美观,红色期长,适宜在山东及周边地区推广栽培;‘秋焰’和‘冷俊’具有较强抗冻性,具向北移栽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13.
自由人槭‘秋焰’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由人槭‘秋焰’当年生枝不同节位的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对初代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半木质化的第三节和第四节是最佳初代培养外植体,幼嫩及木质化程度高的茎段褐化率高,均不适合做外植体。  相似文献   

14.
不同光质对美国红栌叶色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红栌为研究材料,使用4种不同颜色的转光膜对其进行35 d的遮光处理,然后测定其叶片内色素含量与营养物质组成。结果表明,不同光质处理会影响叶片的色素含量:1)红光和绿光处理下,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花色素苷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2)蓝光处理下,叶绿素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花色素苷含量高于其他3种光质处理的。3)黄光处理下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花色素苷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4)叶片中氮在红光处理下含量最高,在黄光处理下含量最低;磷在蓝光、红光和绿光处理下含量均高于自然光处理,在黄光处理下含量最低;钾含量在蓝光处理下最高。5)除绿光外,其他3种光质处理下的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自然光处理。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然高温胁迫,研究了高温对11个鸡爪槭品种叶片的质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并对不同鸡爪槭品种的耐热性和耐热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平均分别为对照的137.39%和139.9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分别为对照的304.06%和258.93%;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对照的368.75%和215.97%。11个鸡爪槭品种的耐热性存在差异,D1118和X1119是耐热性最强的2个品种,经过自然高温胁迫没有出现热害症状,其余品种都有一定程度的热害。不同品种的耐热机制不同,D1118主要是通过提高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来提高抗逆性;在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有极显著(P〈0.01)增加的同时,X1119和F1115通过SOD和POD的协同作用,共同抵抗高温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烟草叶片组织块悬浮培养合成辅酶Q(10)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英  赵春建  祖元刚  汪雷 《森林工程》2010,26(5):17-20,24
以新鲜烟草(Nicotiana tobaccum L.)叶片制得的组织块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烟草叶片组织块悬浮培养合成辅酶Q10的方法。用优化的培养体系进行烟草叶片组织块悬浮培养,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对组织块的干重、培养液中水溶性总糖、对羟基苯甲酸以及组织块中辅酶Q10的含量进行测定,在分析影响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的内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烟草叶片组织块悬浮培养动力学模型。本文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烟草叶片组织块悬浮培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叶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活史的完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叶生物量(叶量)及其养分含量将直接影响树体对光能的接收与利用,而土壤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所需的养分元素。本研究对不同年龄毛竹的叶量、叶片和土壤养分含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毛竹叶量随着径阶的增大而增大。(2)5块样地中,样地1和3的毛竹叶量明显高于其他3块样地,样地4的毛竹叶量最小。(3)毛竹叶片中镁含量随着年龄的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氮、总磷、有机磷、钾、钙含量在1度毛竹叶片与其他年龄毛竹叶片含量差异显著(p<0.05);2度以上各年龄毛竹叶间氮含量差异显著(p<0.05);毛竹叶无机磷含量仅1度竹叶与4度竹叶含量差异显著(p<0.05);叶片中的氮磷比值(N/P)随年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相同年龄不同径阶毛竹的叶片养分含量虽有变化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4)竹叶中氮含量与有机磷、全磷、钾、钙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总磷、无机磷、有机磷含量与钙、钾含量显著相关(p<0.05);钾与钙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5)毛竹林土壤pH值与叶片镁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中镁含量与叶片中钙含量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叶片全氮、总磷、有机磷、镁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不同肥料和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对油茶下一年春叶养分等指标的影响,选择长林4号、18号和166号优良无性系油茶品种,对其进行施肥(生物有机肥、油茶专用肥、复合肥)及叶面喷施芸苔素内酯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油茶春叶叶绿素SPAD值最高处理组合是长林4号、每株施生物有机肥1 kg和喷0.033 mg.kg-1芸苔素内酯;油茶春叶干物质含量最高的处理组合是长林18品系、每株施油茶专用肥0.5 kg和喷0.033 mg.kg-1芸苔素内酯;油茶春叶中氮和磷含量最高的处理组合是长林18品系、每株施油茶专用肥0.5 kg和喷0.033 mg.kg-1芸苔素内酯;叶片钾含量最高的处理组合是长林4品系、每株施生物有机肥1 g和喷0.067 mg.kg-1芸苔素内酯;钾对油茶春叶叶绿素SPAD值贡献率最高,氮对春叶干物质积累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