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各种豆科牧草种子均有一部分硬粒种子,称硬实种.特点是种皮坚硬,不易吸水发芽,硬实率高,直接播种发芽率低,造成缺苗断垅,降低牧草产量,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种营养价值高、适口性较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各种畜禽均喜食的优良豆科牧草,为“牧草之王”.但由于紫花苜蓿种子硬实率高,栽培中影响出苗率和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1.硬实处理。在播种豆科牧草前,应对硬实种子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①擦破种皮。可以用碾子碾压或用碾压机处理,也可以将豆科牧草种子与一定数量的碎石、沙砾混合后放于搅拌震荡器中进行震荡,直到种子表面粗糙  相似文献   

3.
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性与种子形态差异有明显相关。黑色种子粒级大,千粒重高,种子硬实率达60.0%,褐色种子粒级小,千粒重低,种子硬实率为25.39%。采用多种方法解除硬实效果表明,90℃热水浸泡种子30min左右能起到解除硬实,提高发芽率的效果,硬实解除后黑色种子发芽率(95.0%)高于褐色种子发芽率(85.0%),初步认为,种子颜色差异是种子成熟度不同造成的,或者是色素在种皮中的堆积度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1硬实处理在播种豆科牧草前,应对硬实种子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一是擦破种皮。可以用碾子碾压或用碾压机处理,也可以将豆科牧草种子与一定数量的碎石、沙砾混合后放于搅拌震荡器中进行震荡,直到种子表面粗糙起毛,但未压坏种子即可;二是变温浸种。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豆科牧草窄叶野豌豆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破除种子硬实的有效方法及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浓硫酸浸种处理15min破除硬实效果为佳.窄叶野豌豆种子萌发率随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种子萌发能耐受的NaCl胁迫临界阈值是1.5%.复水处理后,低浓度盐胁迫的种子复萌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安哲  高立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554-9556
[目的]比较苜蓿、草木樨、沙打旺种子硬实破除的方法,为生产实践中破除3种牧草种子硬实提供参考。[方法]对3种牧草的种子进行浓硫酸、氢氧化钠、硝酸钾3种处理,并对发芽率和一些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各种处理都不同程度提高了种子的出苗率。[结论]最适宜于苜蓿、草木樨、沙打旺破除硬实的方法是0.10 mol/L硝酸钾溶液浸种12 h,0.05 mol/L硝酸钾溶液浸种12 h,0.40 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种2 h。  相似文献   

7.
许多豆科牧草种子的种皮具有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水分不易渗入,阻碍了其吸水膨涨萌发。苜蓿的硬实率为10%,草木樨为39%。因此,在播种豆科牧草前,应对硬实种子进行处理。一、硬实处理擦破种皮可以用碾子碾压或用碾压机处理,也可以将豆科牧草种子与一定数量的碎石、沙砾混合后放入搅拌震荡器中进行搅拌震荡,直到种子表面粗糙起毛,但以不压坏种子为度。  相似文献   

8.
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性与种子形态差异有明显相关。黑色种子粒级大,千粒重高,种子硬实率达60.0%,褐色种子粒级小,千粒重低,种子硬实率为25.39%,采用多种方案解除硬实效果表明,90℃热水浸泡种子30min左右能起到解除硬实,提高发芽率的效果,硬实解除后黑色种子发芽率(95.0%)高于褐色种子发芽率(85.0%),初步认为,种子颜色差异是种子成熟度不同造成的,或者是色素在种皮中的堆积度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长萼鸡眼草为优良园林地被植物,其繁殖方式以播种为主,但种子硬实率极高,严重影响种子的吸胀及萌发.实验采用浓硫酸酸蚀、温水处理、机械摩擦等多种方法解除种子硬实,结果表明:以浓硫酸酸蚀6min和60℃温水浸种10min两种处理方式为宜.发芽率可分别达到91.33%和94.67%.  相似文献   

10.
百脉根是一种重要的豆科牧草,富含营养物质,适应酸性、干旱及贫瘠的土壤,然而种皮的不透性限制种子吸涨,导致种子萌发率低,出苗不整齐.为此,本试验研究了百脉根种子休眠的机理,以及打破种子休眠的适宜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自青藏高原的百脉根种子的硬实率高达92.3%,以种皮透水性差为特点.擦破种皮、98%浓硫酸处理、冷藏及超低温冷冻后赤霉素浸泡均能有效地打破种子的硬实率,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1.
杨菲  赵相勇  陈培燕 《农技服务》2012,29(6):696+700
为了进一步比较野生地八角的,以紫花苜蓿和白三叶为对照,对3个豆科牧草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威宁地八角鲜草、干草和再生性力明显优于白三叶,与紫花苜蓿相比,鲜草产量没有差异性,干草小于紫花苜蓿。同时,威宁地八角种子小,产量高,达400.5kg/hm2,千粒重为1.20 g。威宁地八角综合现状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2.
三江源地区禾本科牧草丸粒化种子种植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禾本科丸粒化种子与禾本科非丸粒化种子、不同种植方式、不同牧草种子的3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种植于三江源地区阴坡地和阳坡地,测定当年各处理的出苗数、叶片数、叶片长、根长和最大根长。结果表明,丸粒化种子和未丸粒化种子的披碱草在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当年出苗多、生长快;同德老芒麦在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的阳坡地当年出苗多、生长快;青海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当年出苗少、生长慢。在三江源阴坡地丸粒种子与非丸粒化种子的单位面积出苗数差异不显著,但丸粒种子的单株叶片数、最大叶长、根数、最大根长明显高于非丸粒化种子;在阳坡地丸粒种子的单位面积出苗数、单株叶片数明显高于未丸粒化种子。不管阴坡还是阳坡地,丸粒化牧草种子直播出苗数明显高于翻地开沟、播种、镇压的种植方式和耙地开沟种植方式。在三江源地区阳坡地的出苗与长势均好于阴坡地.  相似文献   

13.
2002~2005年在独山县退耕幼林地套种黔草1号高羊茅,进行种子生产及效益评价研究,对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3年种子产量分别为140.55 kg/hm2、679.80 kg/hm2和691.50 kg/hm2,秸秆产量为1 469 kg/hm2、2 250 kg/hm2和2 238 kg/hm2,青草产量为57 810 kg/hm2、52 220 kg/hm2和51 730 kg/hm2;套种高羊茅后,在进行牧草管理的同时对林木进行管理,既使牧草和种子双丰收,又促进了苗木的生长,收益明显提高,最高达到19 098.00元/hm2,是套种前4 750元/hm2的4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4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在3种收获方式下的产量损失情况。[方法]以人工完全收获为参照,研究了谷物联合式收割机直接收获法与人工分段收获法在4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收获过程中的产量损失情况,同时研究了不同清选方式对种子质量的影响,分析了农户人工筛选种子的质量水平。[结果]扁穗冰草和新麦草适合于联合收割机直接收获,与人工完全收获的产量相比,收获率分别达到76.0%和66.1%。无芒雀麦种子以人工分段法收获的效率最高,达到74.7%。高羊茅种子的落粒性较强,联合式收割机收获和人工分段法收获的产量损失均超过50%,应考虑适当提前收获时间。[结论]该研究为当地小规模种植基地与农户分散种植并存的牧草种子生产方式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贵州草业问题与牧草种子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贵州草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贵州牧草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加快贵州草业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加快地方优良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加强牧草新品种选育力度对贵州草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贵州草业发展必须构建“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种子生产-生产示范推广”的技术服务体系,走地方优良草种产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机作业时的粉尘问题,设计3级除尘系统,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及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机除尘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根据Fluent得到除尘器内部空间的流场分布,气流附壁效果明显,气体在除尘器内部遵循设计路线运动。在挡板处,体积突变处气流变化明显,进入旋风除尘器的平均速度10m/s,除尘口气流平均速度0.2m/s,有利于粉尘颗粒的收集;2)依据重力原理、离心力原理和布袋隔离原理设计的一级、二级和三级除尘系统,可对不同粒径的固体粉料进行分离除尘,试验测得除尘效率达92.56%,基本满足牧草种子丸粒化包衣作业除尘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不同牧草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能力,为恢复草地植被和补播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羊草和无芒雀麦的种子为材料,设置回干时间(1、10、20 d)和回干温度(20、30℃),进行回干处理,用15/25℃变温条件下纸上萌发法测定种子的萌发率及发芽指数。[结果]羊草和无芒雀麦吸水-回干处理后种子萌发率均下降,羊草下降幅度为5%~13%,无芒雀麦下降幅度为5%~10%。回干时间和回干温度对羊草和无芒雀麦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都有影响,羊草种子能耐长时间的低温回干(20℃,20 d),无芒雀麦种子能耐短时间的高温回干(30℃,1~10 d)。[结论]不同的牧草品种耐回干的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18.
普那菊苣引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满足贵州省草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在对普那菊苣引种驯化的基础上进行了品比和区域性试验。试验表明:普那菊苣的产草量、再生性及种子产量等综合表现较欧洲菊苣、美国菊苣好。区域性试验其产草量、再生性及种子产量,经方差分析各试点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普那菊苣最好,欧洲菊苣次之,美国菊苣最差。区试各试点间相同品种其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罗甸最好,独山居中,大方较差。参试品种在各试点均能正常开花结实,适应性较强,但从生产性能、营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普那菊苣是较理想的菊苣品种,可作为优质饲草在贵州不同生境条件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Forage kochia (Bassia prostrata) is used for rangeland reclamation and livestock and wildlife forage, but limited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on its seed production.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harvest date on seed weight, germination, and seed yield of forage kochia subspecies virescens and grisea. Seed was harvested from individual plants for 3 years during October, November, and December. October harvest had the lightest 100-seed weights, with the November harvest slightly heavier than December, for most accessions. Cultivar Snowstorm and breeding line Sahsel, both subsp. grisea, had the greatest 100-seed weights in November, 155 and 143 mg, respectively, whereas, cv. Immigrant (subsp. virescens), the standard for forage kochia, ranked among the least for 100-seed weight. For most accessions, germination was lowest from the October harvest (11%–43%), with greater germination with November and December harvested seeds (43%–64%). Viable seed yields were greatest in November with the exception of two accessions, which peaked in October, indicating earlier maturity. Results indicate that forage kochia usually reaches optimum seed maturity by early November, after plants are exposed to freezing temperatures; however, earlier maturing accessions exist in both subspecies virescens and grisea.  相似文献   

20.
黑果枸杞硬实种子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硬实处理方法对黑果枸杞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以2007年收获的黑果枸杞种子为材料,采用98%H2SO4、40%NaOH、200 mg/L GA3、100 mg/L GA3、200 mg/L NAA、60℃、80℃、100℃水温,不同浸种时间和80目砂纸打磨、刀切处理,研究打破黑果枸杞种子硬实的效果。[结果]结果表明:GA3处理的效果较好,尤其是浸种24 h的效果最好,平均发芽率达到了94%,其他处理依次是98%H2SO4>GA3>NAA>NaOH>刀切>80目砂纸打磨>水温处理。[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黑果枸杞的种子特性、试验栽培及其他相关信息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