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广西农业科学院—柬埔寨水稻科技合作发展对策,以实现柬埔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保障国际粮食安全.[方法]通过分析柬埔寨水稻生产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及广西农业科学院与柬埔寨水稻科技的互补优势,提出广西农业科学院—柬埔寨水稻科技合作对策建议.[结果]柬埔寨水稻生产存在缺乏先进科学技术及创新能力、水稻产量低、品种退化严重、农田基本设施落后、栽培技术简单、管理模式粗放、农业加工体系落后、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广西农业科学院具备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水稻种质资源与品种丰富、栽培和加工技术等互补优势.[建议]广西农业科学院可在柬埔寨推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建设水稻合作示范基地、加强与柬埔寨大米加工领域的合作等,以推动中柬农业合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广西农业科学院—柬埔寨水稻科技合作发展对策,以实现柬埔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国际影响力,保障国际粮食安全.[方法]通过分析柬埔寨水稻生产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及广西农业科学院与柬埔寨水稻科技的互补优势,提出广西农业科学院—柬埔寨水稻科技合作对策建议.[结果]柬埔寨水稻生产存在缺乏先进科学技术及创新能力、水稻产量低、品种退化严重、农田基本设施落后、栽培技术简单、管理模式粗放、农业加工体系落后、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广西农业科学院具备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水稻种质资源与品种丰富、栽培和加工技术等互补优势.[建议]广西农业科学院可在柬埔寨推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建设水稻合作示范基地、加强与柬埔寨大米加工领域的合作等,以推动中柬农业合作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广西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生产条件下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从而为柬埔寨引种广西水稻品种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柬埔寨水稻产量的提高。【方法】在金边水稻试验基地,选用6个广西优良水稻新品系,分别采用常规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种植,调查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子。【结果】无论是感光还是感温品种,均可在柬埔寨的气候条件下完成正常的生育进程。在高密度直播栽培条件下,结实率保持基本不变,但千粒重明显降低;在常规移栽处理中,由于施肥水平较低,导致结实率明显降低。大粒型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种植时,产量构成因子比小粒型品种变化更明显。广西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种植后,稻米的食味品质无明显变化。【结论】广西小粒型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用直播和移栽的方式种植,产量表现稳定;种植大粒型品种(千粒重大于22.0 g)时,需要施用较多的肥料,尤其要注重穗肥的补充,以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广西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生产条件下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化,从而为柬埔寨引种广西水稻品种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柬埔寨水稻产量的提高.[方法]在金边水稻试验基地,选用6个广西优良水稻新品系,分别采用常规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种植,调查不同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构成因子.[结果]无论是感光还是感温品种,均可在柬埔寨的气侯条件下完成正常的生育进程.在高密度直播栽培条件下,结实率保持基本不变,但千粒重明显降低;在常规移栽处理中,由于施肥水平较低,导致结实率明显降低.大粒型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种植时,产量构成因子比小粒型品种变化更明显.广西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种植后,稻米的食味品质无明显变化.[结论]广西小粒型水稻品种在柬埔寨用直播和移栽的方式种植,产量表现稳定;种植大粒型品种(千粒重大于22.0 g)时,需要施用较多的肥料,尤其要注重穗肥的补充,以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5.
正1柬埔寨农业市场近况1.1中国依然是柬埔寨大米最大的单一国家出口市场2020年,柬埔寨水稻种植面积为333万hm~2,其他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7.2万hm~2。柬埔寨约有34%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2019年,柬埔寨农产品生产量达2 100万t,其中,水稻产量为1 088万t;柬埔寨农产品出口总量约700万t,出口额约30亿美元。大米是柬埔寨主要出口农产品,2019年大米出口量约62万t,出口总值约5亿美元。其  相似文献   

6.
正10月31日,新任柬埔寨王国驻昆明总领事叶罗伟礼节性拜会了省农业农村厅,就加强柬埔寨与云南农业合作进行了交流。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魏民、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文俊及厅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叶罗伟总领事表示,希望加强技术交流合作,邀请中方对柬埔寨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柬埔寨有知名农产品,希望能与云南开展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合作。同时叶罗伟总领事也邀请省农业农村厅到柬埔寨交流访问,与柬埔寨农业部门对接合作并分享云南农业发展方面的经验。魏民表示云南高度重视与柬埔寨的合作,云南与柬埔寨已经在农业生产技术示范、水稻和玉米等良种方面开  相似文献   

7.
信息三则     
<正> 我国将大力推广面包型、饼干型小麦,高蛋白型大豆,优质水稻,棉花等专用及优质农作物品种,以逐渐取代市场上没有竞争力的农作物品种。 中国农业发展的重点将由高产转变为高产优质并重,农业、科技部门将推进优质及专用农作物品种的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马里国家及其水稻生产概况,分析了马里稻谷需求及马里水稻种植特点,论述马里发展水稻的六大优势即政策、水资源、单产挖潜、新增可灌溉水田面积及后备可垦地的潜力、双季种植提高复种指数潜力、水稻种植赢利性等,指出马里水稻生产内外制约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异常气候、干旱、蝗灾、乡村基础设施、农业贷款、化肥进口、耕地垦殖、稻米市场、稻谷加工等,内部因素包括品种、土壤肥力、耕作水平、病虫草害防治、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巍山县的气候特点和土地资源条件、种植的区域、面积、品种及产量等基本情况,总结了水稻生产存在的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种植比较效益持续偏低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确保可持续生产;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强化技术服务,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依靠科技提高水稻单产和品质;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等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柳河县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全县水稻种植面积30余万亩,是主产的粮食作物。随着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水稻生产在粮食主产区的地位更加突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是提高我县水稻生产能力、增强竞争力,确保粮食安全,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根据柳河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富民强县,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近几年,柳河县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水稻收获机械化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水稻种植的育插秧环节仍然是制约我县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990~1998年上海水稻新农艺、新品种、熟制、农田基本设施及财政投入等影响单产增长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上海水稻单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现代水稻栽培农艺的大范围推广、优良水稻品种的成功选育、引进和推广,为提高水稻单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实行单季晚稻为主的麦稻二熟种植制度,避开了不利的天气气候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稻谷收购价格、收购财政补贴额的增长,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业水利投资的增加,提高了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上海稻谷单产的关键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常规育种技术和优良品种作用,同时重视运用生物技术,培育更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刘会想  孙国兴  李瑾  贾凤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678-15680
分析了天津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土地和水资源的刚性约束、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人力资本流失等问题,针对天津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形势与需求,提出了都市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在于立体种养技术、农业生态修复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10个方面,并提出其相关关键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阚国坤  惠富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29-16331
苏南稻农支援苏北地区在农业上成功地推行"旱改水",即旱田改水田,推动了水稻在苏北地区的种植和农业种植制度的改变,使得过去"十年九灾"的贫瘠土地变成了胜似江南的"鱼米之乡"和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该文通过对政府组织苏南稻农赴苏北地区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水稻种植技术的历史事件研究,分析支持起因、经过、途径及历史贡献等方面,揭示并还原了稻农在推广稻作技术的历史作用,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技术推广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了解文莱水稻生产概况,为进一步加强我国与文莱农业合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实地试种,探讨分析了文莱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结果】文莱大米主要自泰国进口,自给率仅为6%-8%,农业物资较缺乏,农业管理机构不健全;制约水稻生产的因素有基础设施不完善、田间管理粗放、发展方案未能及时制定和实施、未进行品种选育工作。文莱-中国水稻合作种植试验结果表明,5个国内品种在文莱种植生育期均比国内缩短20d,其产量和米质虽然有所下降,但产量仍比文莱本地品种高;制约文莱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土壤偏性、储水能力较差、排灌系统较差、病虫害较严重。【建议】提高文莱水稻生产水平的发展思路为:完善与落实水稻发展规划、健全水稻生产指导机构、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立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组织农民参加培训、选种优质高产高温型水稻品种、确保生产物资供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中部6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其他区域的耕地保护、耕地可持续利用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文献分析法对耕地面积变化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中部6省的耕地驱动力因子进行分析。【结果】在时间特征上,2000~2010年中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呈“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阶段性发展特征,耕地利用程度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阶段性发展特征;在空间特征上,中部6省耕地数量变化不大,但是土地利用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影响中部6省耕地面积变化的15个驱动因子可分为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又分为人口驱动因子和经济发展驱动因子)、农业驱动因子(又分为农业科技驱动因子和农业生产驱动因子)和政策驱动因子(城镇用地驱动因子)三大类。【建议】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5省可以通过重点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进农业耕作方式、健全科技支撑与服务体系,巩固提升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山西省可以晋中南产粮大县为重点,推进抗旱水源、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地力培肥和水土保持,推广应用高产栽培、节水灌溉等技术,充分挖掘粮食单产潜力,增强区域粮食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了解文莱水稻生产概况,为进一步加强我国与文莱农业合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与实地试种,探讨分析了文莱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结果】文莱大米主要自泰国进口,自给率仅为6%~8%,农业物资较缺乏,农业管理机构不健全;制约水稻生产的因素有基础设施不完善、田间管理粗放、发展方案未能及时制定和实施、未进行品种选育工作。文莱—中国水稻合作种植试验结果表明,5个国内品种在文莱种植生育期均比国内缩短20 d,其产量和米质虽然有所下降,但产量仍比文莱本地品种高;制约文莱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有土壤偏性、储水能力较差、排灌系统较差、病虫害较严重。【建议】提高文莱水稻生产水平的发展思路为:完善与落实水稻发展规划、健全水稻生产指导机构、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立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组织农民参加培训、选种优质高产高温型水稻品种、确保生产物资供应。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郊区区(县)域内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农田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农田水利、土壤污染、农业生产基本情况等进行统一管理和实时查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实时掌握全市耕地地力及质量状况,为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利用改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柬埔寨马德望省的种植长势和产量表现,为中国杂交水稻在柬埔寨马德望省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旱季(1~4月),将3个中国杂交水稻品种(早优362、特优362和桂源优362)与当地水稻品种(Senpidao)种植于柬埔寨马德望省,测定比较不同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不同水稻品种株高间差异显著。中国杂交水稻品种株高均显著高于当地对照品种(Senpidao),但分蘖数较低。中国杂交水稻品种的每穗粒数和穗长也显著高于当地对照品种,其中特优362的每穗粒数最多,桂源优362的穗最长。早优362的千粒重均高于其他3个品种,而特优362和桂源优362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此外,每穗粒数、穗长和产量间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中国杂交水稻适合在柬埔寨种植,旱季在马德望省的Toul Samrong土壤种植可比当地品种增产23%~38%。  相似文献   

19.
甘蔗间套种大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蔗间套种大豆,能有效解决甘蔗与其他作物争地的矛盾,还能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我国蔗区农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文章综述了甘蔗间种大豆的生产概况、间种模式、栽培技术、综合效益等方面内容,同时,针对甘蔗间套种大豆的发展,提出加强间套种大豆专用品种选育、加大甘蔗间套作大豆的标准化与机械化研究的建议,为甘蔗间套种大豆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