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烤烟不同叶位叶片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同一品种、同一施肥水平、同一栽培条件下,对烤烟不同叶位叶片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叶位叶片的非金属无机元素含量P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B、Cl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S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非金属无机元素P、S、Cl、B含量不存在相关性.(2)不同叶位叶片的金属无机元素含量K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Ca、Mg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Cu、Mn含量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大,Zn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金属无机元素C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K含量呈极显著强负相关,;与Cu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Mg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Mn、Zn含量不存在相关性.(3)不同叶位叶片的有机成分含量总糖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小,总氮的叶位间变化程度较小,烟碱含量叶位间变化程度最大;,叶位与叶片的有机成分总氮含量呈极显著强正相关,与总糖、烟碱含量不存在相关性;与氮碱比、糖碱比(烟叶品质指数)均呈极显著强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氮肥施用量对烤烟不同叶位烟叶糖含量的影响,采用2个氮肥处理,对不同叶位烟叶的总糖含量和还原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97.5 kg/hm2)、B(112.5 kg/hm2)2个处理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都随着叶位降低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从上二棚到腰叶,2个处理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随着叶位的降低而显著升高,之后随着叶位的降低而显著降低。A、B 2个处理的两糖差则随着叶位降低先降低后升高,以上部叶最高,下部叶次之,中部叶最低。A处理不同叶位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和两糖差多高于B处理相同叶位的。由此可见,施氮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同叶位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减小了两糖差。  相似文献   

3.
叶绿素含量是田间诊断氮素营养供应状况指标之一,与氮代谢密切相关。【目的】为探讨播期和密度对迟直播棉花主茎不同叶位氮代谢与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播期(月-日)(S1,05-30;S2,06-14)为主区,密度(株·m-2)为副区(D1,7.5;D2,9.0;D3,10.5),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棉花主茎不同叶位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1)棉花叶绿素a、b、(a+b)含量盛花期初花期现蕾期,且随叶位由上而下先升高(倒3~5叶最高)后降低,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播期间(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S2显著高于S1(现蕾期叶绿素b无显著差异),播期、密度均不改变这些指标在叶位间的变化趋势,播期与密度交互作用存在差异(应作相应的统计分析);2)棉花叶绿素a/b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不同叶位间现蕾期随叶位由上而下先升高(倒3~4叶最高)后降低,但初花期和盛花期变化平缓,播期、密度不影响叶位间的变化趋势;3)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得到单叶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能够显著代表整株平均水平的叶位,即为棉花叶绿素含量典型叶,现蕾期为倒5叶,初花期为倒4叶,而盛花期随叶绿素指标不同而异。【结论】S1D2产量最高,叶绿素含量、a/b值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设施栽培中限根对沪油018幼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干重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限根幼树在秋季枝条停长后, 不同限根处理第1~8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升—降—升”;相同叶位处理TR2各个叶位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均低于CK和TR1,CK仅在第1、8叶位较TR1高,而其它叶位均低于TR1。(2)测定盛花后19~262d树冠外围枝中部完全展开功能叶的叶绿素变化动态,结果不同限根处理Chla、总叶绿素含量与Chl(a/b)的变化均表现“降—升—降”的变化规律。限根对Chlb的季节变化进程的影响差异明显。(3)不同限根处理下比叶重的季节变化差异明显,但总的呈上升趋势。叶片干重含水量%的季节变化总的呈下降趋势,不同限根处理间的变化动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5.
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群瑛  胡昌浩 《作物学报》1986,12(4):273-278
用两个玉米品种,于春、夏两季播种,对玉米植株基部(第3叶)、下部(第7、9叶)、中部(果穗叶)和上部(倒二叶)四个叶位叶片,进行叶肉细胞的形态、气孔器的分布、维管束的数目、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强度的综合研究。趋势如下:叶肉细胞的形态具有多样性,果穗叶最复杂,四环以上细胞的比例最高,自果穗叶向上向下各叶渐趋简单。不同叶位叶片气孔器的密度,有随叶位上升而增加的趋势。在维管束的数目、导管粗度、叶绿素的含量和光合强度诸方面,果穗叶均高于其它叶位。综上所述,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中部果穗叶片优于其它叶位。  相似文献   

6.
玉米抽雄后不同叶位叶对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光合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可夫 《作物学报》1981,7(4):259-266
在玉米抽雄后剪去玉米植株不同层次和不同叶位叶片,观察各层次和各叶位叶对玉米籽粒产量的效应。在去叶同时测定各层次和各叶位叶的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并向各叶位叶喂以32P,观察其向果穗运输的情况。前后经过四年的实验,发现玉米抽雄后不同层次叶片对籽粒产量的效应是不同的,其作用大小顺序是中部叶片>上部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烤烟特征香气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不同产地烟叶特征香气物质含量的差异,采用GC/MS测定方法,对国内8个烤烟产地初烤烟叶样品的6类烟叶致香物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烤烟香型相同的产地之间,其特征香气物质的含量没有明显的趋同性,但还是有规律可循。(2)清香型烤烟产地的烟叶表面分泌物降解产物、醇类香气物及其他香气物的含量高于浓香型和中间型烤烟产地的烟叶。(3)烟叶表面分泌物降解产物、醛类香气物及叶绿素降解物的含量,以清香型烤烟产地的威宁为最高,6类致香物质中威宁有3种含量为最高值,居8个产区之首。  相似文献   

8.
杂交籼稻机械化种植的分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播期杂交籼稻机械化种植的分蘖特性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以F优498为材料,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 研究了早播与迟播2个处理下机直播、机插、手插3种种植方式的杂交籼稻分蘖发生与成穗特点及各分蘖穗的穗部性状。结果表明: (1) 一次分蘖群对产量贡献大且稳定, 均在58.67%~63.82%之间; 主茎对产量贡献率以机直播最高, 手插最低; 机插和手插二次分蘖群占产量比例均显著高于机直播。(2) 不同种植方式分蘖发生与成穗规律不同, 机直播与机插分蘖发生均属一次高峰型, 手插属二次高峰型。机直播分蘖发生早而快, 一次分蘖群发生在主茎第1~第8叶位, 其中第1~第4叶位分蘖成穗率较高, 二次分蘖成穗以第1、第2叶位为主。机插分蘖发生晚、起点低, 但比较集中, 一次分蘖群以3/0~8/0发生为主, 3/0~6/0分蘖成穗率较高, 二次分蘖群成穗以第3~第5叶位为主。手插秧田与本田均发生分蘖, 分蘖发生叶位数多, 持续时间长, 一次分蘖群发生在主茎第1、第2、第4~第8叶位, 其中第1、第2、第4、第5和第6叶位成穗率较高, 二次分蘖群发生与成穗主要在第1、第2叶位。分蘖成穗叶位数和产量均随播期延迟而减少。(3) 3种种植方式的主茎及中低叶位一次分蘖枝梗数和每穗粒数多, 粒大, 单穗重高; 高叶位一次分蘖和二次分蘖枝梗数和穗粒均较少, 稻穗小。机直播优势叶位为第1~第4叶位, 机插为第3~第6叶位, 手插为第1、第2、第4、第5和第6叶位, 对产量贡献率分别达70.51%、73.83%和76.81%。优势叶位分蘖发生与成穗率高, 稻穗大, 对产量贡献率高, 应优化农艺措施挖掘其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调查与室内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烤烟生产上封顶后10~12天的不同成熟度烟株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烟株根际土壤无机氮含量直接影响烟株成熟度及叶片全氮含量,而土壤水解氮(有效氮)含量高低对其基本无影响;正常落黄烟株的根际土壤无机氮含量为52.4~58.8mg/kg,5叶位、10叶位、15叶位及2...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洛阳烟区烤烟品系LY1306上六片适宜的一次性采收成熟度,采用田间试验,设置4种采收成熟度处理(M1、M2、M3和M4),研究其对上六片3个叶位(上1~2片叶、上3~4片叶和上5~6片叶)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叶色相对值、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并分析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上六片3个叶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与淀粉酶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M3处理期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逐渐升高,且M3到M4处理阶段变化幅度加大;SPAD值与叶色相对值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至M3和M4处理期时,上六片3个叶位的SPAD值均差异不显著,且叶色相对值也趋于稳定;M3处理烤后烟叶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以及糖碱比均最高,焦甜香味突出,评吸总分最高。总之,建议LY1306在洛阳烟区以M3处理期(上3~4叶叶面落黄7~8成、主脉全白、支脉2/3变白,叶面皱褶,SPAD值...  相似文献   

11.
烟草有机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较全面地综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烟草有机酸分析研究进展,并对各种有机酸如挥发、半挥发和不挥发酸的性质、作用进行了分析。涉及有机酸的前处理方法包括水蒸汽蒸馏、溶剂萃取、SPME(固相微萃取)等。最后综合介绍了近些年来气相色谱法(GC)及其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离子色谱法(IC)及其他方法在烟草有机酸分析研究中的进展,认为随着现代的分离、分析仪器及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彻底了解烟草及烟气中各类成分成为可能,为卷烟工业加香提供了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施用有机酸和氨基酸对烤烟生长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试验结果表明,在营养液中添加适量的有机酸和氨基酸促进了烟株的生长发育和氮代谢。表现在:提高烟株的根系活力和叶绿体色素含量,促进烟株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不同氨基酸和有机酸作用大小不尽相同。有机酸处理烤烟叶绿体色素前期增加快后期下降也快,而氨基酸处理后期叶绿体色素变化则相对比较缓和;在促进烟株干物质积累和氮素积累方面,有机酸作用高于氨基酸,而对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氮含量的影响却低于氨基酸。从整体上看,有机酸对促进烟株生长和氮素积累的效果好于氨基酸。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甲酯化处理冬枣果肉,用GC—MS联用法进行分析,对山东沾化、河北黄骅、天津静海冬枣果肉中有机酸的化学组成与相对含量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确认20种酸性成分,其中多元酸6种,脂肪酸14种,各产地的冬枣果肉中所含的有机酸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有所差异,其中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含量较高,均在4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外源有机酸对小麦铝毒害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在铝胁迫的条件下,加入外源有机酸对小麦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加入外源柠檬酸和苹果酸均能够明显减轻铝对小麦生长的抑制效应,减少对铝的吸收,促进对钙的吸收,柠檬酸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不同品种桑椹糖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不同品种桑椹的糖酸组分。以33个品种桑椹的果实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相关性分析采用相关系数法,聚类分析采用快速聚类法。结果表明,果糖和葡萄糖是桑椹的主要糖类,同一品种二者含量相当,品种之间存在差异,没有发现桑椹中含有蔗糖。所有桑椹品种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丙酸和富马酸,绝大部分品种含有酒石酸,部分桑椹品种含有丙酮酸,柠檬酸、苹果酸和琥珀酸是桑椹中含量较高的3种有机酸,柠檬酸质量分数为41.30%~68.80%。总酸与柠檬酸、苹果酸和琥珀酸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3个品种桑椹可分成五大类群,分别由10,1,5,7,10桑椹品种组成。  相似文献   

16.
铝诱导有机酸分泌的耐铝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毒是限制酸性土壤中植物生长和作物生产以及森林退化的主要因子。为了能在有铝毒害的环境下生长,植物进化出一系列的耐铝毒机制。铝诱导下有机酸分泌解铝毒是植物耐铝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本研究综述了植物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种类以及有机酸解铝毒的机理,并从有机酸通道蛋白基因鉴定、克隆以及功能分析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指出植物耐铝毒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特性,因此,从耐铝基因的表达调控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将有效揭示植物抗铝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姚军  秦勇  吕瑛 《种子》2007,26(8):36-38
采用发芽试验研究了前人从番茄内检测出的3种有机酸对加工番茄种子萌发及胚根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苯甲酸和肉桂酸均抑制了加工番茄不同品种种子的萌发,表现在萌发率、胚根长较对照均有所降低,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而且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这种抑制程度也逐渐增强。通过3个加工番茄品种种子的萌芽率和胚根长度综合来看,3种有机酸对加工番茄品种新引98-1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里格尔87-5和新番4号,这可能和种子本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The Role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Acids on Mineral Dissolu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分子量有机酸(Low-molecular-weight organic acids,简称LOAs)能促进土壤中磷素及盐基离子的活化,加速土壤矿物溶解,早已被人们认识。但关于LOAs对土壤矿物溶解作用的相关综述尚未见报道。因此,从溶解模型、溶解机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概述了LOAs对土壤矿物的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和红壤无机磷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酸对石灰性土壤和红壤无机磷形态有明显的影响。石灰性土壤经柠檬酸和草酸浸提后,其Ca2-P、Ca8-P和O-P的含量增加;而Ca10-P、Fe-P和Al-P的含量下降。柠檬酸手酒石酸对红壤无机磷的形态也产生明显影响,表现为Al-P含量增加,Fe-P和Ca-P含量下降,O-P变化不大。有机酸通过影响土壤中无机磷组分,促  相似文献   

20.
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比对烤烟中有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研究了芝麻饼肥和化肥不同配比对烤烟中有机酸含量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中非挥发性有机酸含量不同,表现为苹果酸含量下部叶(下桔二)>中部叶(中桔三)>上部叶(上桔二),柠檬酸含量也是下部叶含量最高,而草酸和丙二酸含量则为上部叶最高,中部叶和下部叶含量较为接近。5种有机酸总量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