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室内发芽试验,以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芽长为参数,研究了油菜不同器官(根、茎、叶、花)水浸提液对水稻和高粱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油菜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水稻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但会延迟发芽速度,即水浸提液抑制水稻种子发芽势,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而油菜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高粱种子发芽势表现为促进作用,对高粱种子发芽率和芽长的作用总体上呈现"低促高抑"的规律。从化感指数来看,油菜不同器官水浸提液抑制水稻和高粱幼苗根的生长,其中对水稻幼苗根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油菜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水稻的化感综合效应均为抑制,对高粱的化感综合效应在3.1 g∕L与6.2 g∕L时为促进,在12.5 g∕L与25.0 g∕L时为抑制。  相似文献   

2.
邓骛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84-11986
[目的]研究宜宾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对2种农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方法]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宜宾茶树根、茎、叶水浸提液对玉米(Zea mays L.)和蚕豆(Vicia faba Linn.)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茶树的化感作用和受体植物种类、供体植物器官以及浸提液浓度有关。化感效应总趋势为玉米蚕豆,叶根茎。在实验设计的浸提液浓度范围内,0.100 g/ml的根、茎、叶浸提液对2种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强。茶树根、茎、叶对玉米种子萌发均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对蚕豆而言,仅茶树茎对其种子的萌发表现为促进作用,而根、叶为化感抑制作用。对种子发芽速率的化感效应敏感指数远大于最终发芽率的敏感指数,表明茶树的化感作用主要是延迟(玉米和蚕豆)或缩短(蚕豆)种子萌发时间。[结论]茶园附近不宜种植玉米和蚕豆。  相似文献   

3.
研究白三叶草不同器官(根、茎、叶)的不同浓度(0.025、0.050、0.075、0.100g/mL)水浸液对黑麦草种子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自三叶草根、茎、叶水浸液对黑麦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根长和株高有抑制作用,且随水浸液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明显加强.其中,黑麦草种子的发芽指数对水浸液最为敏感,根长次之.白三叶草植株不同器官水浸液对黑麦草种子的化感效应存在一定的差异,化感作用强弱顺序为茎>叶>根.  相似文献   

4.
从化感作用角度筛选适宜与灯盏花进行间作、套作、轮作的农作物,从而为解决灯盏花连作障碍、建立合理的灯盏花间作、套作、轮作体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水提法制备灯盏花根、茎、叶浸提液,每种浸提液设4个浓度梯度[0(CK)、0.05、0.10、0.15 g/mL],研究灯盏花不同部位水浸液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灯盏花根、茎、叶水浸提液对小麦和萝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幼苗生理均有较强的化感作用,且化感作用强度随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灯盏花根、叶水浸提液对萝卜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苗长的影响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双重效应;灯盏花各部位水浸提液对小麦、萝卜化感作用的排序分别为叶=茎>根、根>茎>叶;灯盏花根、茎、叶水浸提液对小麦、萝卜的综合化感指数均为负值,综合化感效应强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强。综合来看,小麦比萝卜更适宜与灯盏花进行间作、套作、轮作。  相似文献   

5.
茎瘤芥叶水浸提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并建立合理的菜粮轮作模式,以茎瘤芥、玉米和水稻3种作物种子为受体,以茎瘤芥叶片为供体,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5、10、50、100 g/L)的茎瘤芥叶水浸提液对受体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瘤芥叶水浸提液具有明显的化感效应,对3种受体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3种受体作物中,茎瘤芥叶水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最强,对玉米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大,其对根长的化感效应强于对株高的化感效应。茎瘤芥叶水浸提液对3种受体作物幼苗中的MDA含量均有较明显的影响,浸提液质量浓度为100 g/L时,MDA含量最高。茎瘤芥叶水浸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大于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从化感作用角度考虑,榨菜—水稻这种水旱轮作模式可能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马铃薯田杂草危害给马铃薯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为探索青藏高原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的化感抑草潜力,研究青藏高原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青薯9号和175号不同器官的化感抑草作用。【方法】以野燕麦(Avena fauta L.)和自生油菜(Brassica napus L)为受体,采用滤纸片生测法,分别测定铃薯青薯9号和175号根、茎、叶部分5个质量浓度水浸提液(6.3,12.5,25,50,100 g/L)的化感抑草作用。【结果】当水浸提液浓度大于25 g/L时,2种马铃薯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明显,总体表现出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的趋势。2种马铃薯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自生油菜的化感作用强于野燕麦,且对受体植物根长的化感作用强于芽长和鲜质量。当水浸提液浓度为100 g/L时,水浸提液对自生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指数RI为-1.00,完全抑制自生油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结论】总体而言,175号化感作用强于青薯9号。就不同器官而言,175号叶部分和青薯9号茎部分化感作用较强。研究结果将为应用马铃薯化感物质进行生防除草剂及其先导化合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小麦幼苗为受体作物,采用培养钵沙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0、10、40、160 g/L)红小豆根、茎、叶、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化感差异,为构建高效合理的红小豆—小麦轮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红小豆不同组织及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因化感物质的来源部位不同而存在差异。根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株高、幼叶长均表现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作用,对小麦幼苗根长、侧根数及地下部干质量均表现为低质量浓度抑制、高质量浓度促进的作用;根际土壤、茎、叶水浸提液均对小麦幼苗株高、幼叶长具有抑制作用,并随质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根际土壤、茎、叶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侧根数表现出低质量浓度抑制、高质量浓度促进的作用,茎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根长表现出低质量浓度促进、高质量浓度抑制的作用,而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根长表现出促进效应。在水浸提液质量浓度较低(10、40 g/L)时,红小豆根、根际土壤水浸提液提高了小麦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和根系活力;在水浸提液质量浓度较高(160 g/L)时,红小豆茎、叶水浸提液显著降低了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了小麦幼苗叶片的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红小豆不同组织及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为叶茎土根。  相似文献   

8.
玉米秸秆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荠菜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玉米秸秆对小麦田优势杂草荠菜的化感潜力,利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初步研究了玉米秸秆不同部位(根部、茎叶部、雄穗部)的不同浓度水浸提液(6.25、12.50、25.00、50.00和100.00 mg/mL)对荠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根部、茎叶部和雄穗部水浸提液对荠菜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随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其中根部、茎叶部、雄穗部水浸提液处理浓度为100.00 mg/mL 时荠菜种子发芽率分别为0.0%、0.0%和10.0%,发芽指数分别为0.00、0.00和0.74。玉米秸秆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荠菜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根部与茎叶部水浸提液对荠菜幼苗生长的影响作用相似,即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对荠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但雄穗部水浸提液在浓度为100.00 mg/mL处理下显著抑制荠菜幼苗的生长,而当水浸提液浓度<100.00 mg/mL时,随着浓度的降低,对荠菜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 ex D.Don)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人工制备头花蓼根、茎、叶水浸提液并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头花蓼根、茎、叶水浸提液均在≤10mg/ml时,对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等未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甚至有轻微促进作用,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浓度至500 mg/ml时种子发芽率仅约为对照的10%,发芽势降至0.8%,发芽速率仅为对照的1/12,发芽抑制率达80.4%以上,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最低为0.5、1.1。在综合化感指数方面头花蓼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作用总体表现为茎叶根。综上,头花蓼水浸提液具有较明显的化感自毒作用,这种化感自毒作用可能是引起头花蓼连作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藿香不同部位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藿香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为分析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化感作用较明显的藿香为材料,采用水浸提液来模拟自然条件下雨雾淋溶的化感作用方式,以霍香叶、茎、根各部位不同质量浓度(0、0.012 5、0.025 0、0.050 0、0.100 0 g·m L~(-1))水浸提液处理藿香种子及幼苗,检测其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霍香叶、茎、根各部位不同质量浓度水浸提液处理降低了藿香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抑制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了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与丙二醛(MDA)含量。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均能抑制藿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浓度梯度效应和部位差异,水浸提液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其中同一部位以质量浓度0.100 0 g·m L~(-1)的水浸提液处理抑制作用最强,不同部位相同浓度处理以叶的水浸提液处理对幼苗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结论]藿香水浸提液处理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化感自毒作用,生产中应采取必要的耕作措施避免连作障碍。藿香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其幼苗的化感作用由强到弱表现为叶、根、茎。  相似文献   

11.
橡胶叶水浸提液对3种蔬菜作物的化感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不同浓度橡胶叶水浸提液对番茄、生菜和萝卜3种蔬菜作物的化感潜力,以进一步理解橡胶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低浓度(≤50 g/L)下,橡胶叶水浸提液对3种作物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表现为促进作用或者较弱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开始减弱,而抑制作用不断增强.特别是在高浓度(200 g/L)下,橡胶叶水浸提液对3种蔬菜作物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随着水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番茄、生菜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不断延长,而萝卜种子的平均发芽时间先是缩短,而后延长;随着浓度的增加,橡胶叶水浸提液对番茄、生菜、萝卜幼苗根长的抑制作用不断增强;当橡胶叶水浸提液为0~100 g/L时,对番茄、生菜、萝卜幼苗苗高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但在200 g/L时,对番茄、生菜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而对萝卜幼苗苗高表现为抑制作用.当橡胶叶水浸提液为200 g/L时,番茄、生菜、萝卜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125、0.081、-0.304,据此推断,3种蔬菜作物对橡胶叶水浸提液的化感敏感性大小依次为萝卜>番茄>生菜.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加工番茄植株的化感潜力,采用蛭石培养试验研究了加工番茄植株水浸提液对白菜、萝卜、棉花和小麦幼苗生长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番茄植株水浸提液对白菜、萝卜、棉花和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及幼苗叶片酶活性均存在不同程度化感作用。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化感作用不断加强,且表现出一定的质量浓度效应,果实水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01g·mL-1时,对白菜幼苗根长有促进作用,质量浓度为0.08g·mL-1时,对其根长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同器官的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也存在差异,其作用强度大部分表现为果实叶片茎根,当质量浓度为0.08g·mL-1时,果实浸提液对棉花幼苗鲜质量的抑制作用与根、茎和叶相比分别增加19.7%、23.4%和15.1%,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受体对不同质量浓度浸提液的化感效应不同,对棉花和小麦幼苗鲜质量的抑制作用在质量浓度为0.02g·mL-1时就达显著水平,而对萝卜和白菜幼苗鲜质量的抑制作用在质量浓度为0.04g·mL-1时开始表现显著。可见,棉花和小麦对加工番茄水浸提液的敏感度高于白菜和萝卜,说明加工番茄各器官浸提液对小麦和棉花的化感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凤丹不同部位浸提液处理玉米种子和幼苗,通过测定玉米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的一些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凤丹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不同部位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顺序表现为根浸提液根际土浸提液茎和叶浸提液。从化感效应指数看,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玉米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受凤丹浸提液影响显著;而在幼苗生长阶段,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对各浸提液的处理较敏感,上述指标可以作为衡量凤丹不同部位浸提液对其化感作用强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黄眯  陈凯  雷小林  孙颖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7):108-112
以花生、大豆为试验对象,研究油茶叶、油茶果壳水浸提液对花生、大豆种子萌发及生长是否具化感作用,从而在植物化感作用方面为油茶林地套种作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试剂对大豆和花生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都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油茶叶水浸提液的抑制作用高于油茶果壳水浸提液。油茶果壳对花生的生长指标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浓度为0.01 g/mL时花生的胚根长、下胚轴长、鲜质量值最大,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整体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本试验仅从大豆、花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来判断油茶树体器官水浸提液对花生、大豆是否有化感作用,具体的化感成分还需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15.
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蔬菜种子发芽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辣椒植株的化感作用,以萝卜、黄瓜、大白菜和番茄为受体,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的化感作用.测试结果用化感作用效应指数(RI)评价,以RI的相加平均值(SI)评价供体对受体在发芽期的化感作用强度.结果表明,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对受体蔬菜种子发芽的影响依供体部位、水浸液浓度和受体不同而有差异.当辣椒全株水浸液浓度为0.01 g/ml时,对大白菜和萝卜种子的发芽有促进作用,根的水浸液对萝卜种子发芽亦表现为促进作用;当辣椒全株、根、茎、叶的水浸液浓度等于或大于0.02 g/ml 时,对4种蔬菜种子发芽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综合而言,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对不同受体蔬菜种子发芽的化感抑制程度不同,其化感作用强弱为叶>茎>全株>根.不同蔬菜种子发芽对辣椒植株各部位水浸液的化感敏感性也有差异,以番茄和大白菜的敏感性较强,萝卜和黄瓜较弱.  相似文献   

16.
以吉林西部地区5种草本植物为供试植物研究其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采用人工气候箱内利用培养皿测定小飞蓬、阿氏旋花、羊草、瑞香狼毒、白屈菜等5种植物的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幼苗茎长、根长、鲜重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5种供试植物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及白菜幼苗的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水浸提液浓度不同化感抑制强度不同,随着水浸提液浓度升高,化感(RI)作用强度增加。5种植物水浸提液对白菜化感作用的综合效应(SE)显示,5种供试植物对白菜化感作用抑制作用依次为:白屈菜瑞香狼毒羊草阿氏旋花小飞蓬。  相似文献   

17.
银胶菊不同组织部位对黄瓜化感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室内培养皿生物测定法,对银胶菊化感作用研究,发现茎、叶、花水浸提液对黄瓜根长、芽长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度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加强,在浓度为200 g/L时,叶、花水浸提液的根长抑制率和芽长抑制率均达到100.0%,芽长抑制强度随根水浸提液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减弱。根、茎、叶、花水浸提液能降低黄瓜的根系活力,提高丙二醛含量,表明不同组织部位水浸提液对黄瓜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18.
以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的地上部分(茎、叶)为供体材料,设0.025、0.050、0.075、0.100、0.150、0.200 g/mL 6种不同浓度的水浸提液,研究红三叶茎、叶浸提液对自身种子幼根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红三叶地上部分不同浓度的茎叶浸提液对自身幼苗和幼根存在化感作用;红三叶浸提液的化感作用对种子的幼根和幼苗的生长发育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且在适度浓度下随着浓度的增大,化感作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白三叶在鸭茅+白三叶混播草地建植过程中的化感机理,试验选用白三叶返青期不同部位(根、茎、叶)水浸提液,对鸭茅幼苗进行处理,研究白三叶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鸭茅幼苗的化感影响。结果表明,白三叶水浸提液对鸭茅存在一定的化感作用,整体表现出"低浓度无影响、高浓度抑制"或者"低促高抑"的现象。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水浸提液对鸭茅幼苗的化感潜力不同。白三叶水浸提液对鸭茅幼苗SOD和POD活性的影响,叶的化感潜力高于根和茎;对于本研究中的其他生理指标,白三叶水浸提液对鸭茅幼苗的化感作用强弱为茎叶和根。  相似文献   

20.
紫茎泽兰叶水浸液对芹菜和白菜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茎泽兰叶水提液对芹菜和白菜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叶水浸提液对两种植物的发芽率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化感抑制作用,且对两种植物的化感抑制作用存在较大差异;两种植物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受到化感抑制作用,化感抑制作用大小随组分浓度增加而增加袁而低浓度“0.5%”水提液对芹菜的化感抑制作用则不明显;两种种子萌发率和发芽速率均随水提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发芽速率可以作为衡量化感作用的敏感指标;高浓度“2.5%”紫茎泽兰叶水浸液下,两种植物幼苗生长完全受到抑制,对两种植物幼苗生长的抑制率达80%以上;两种植物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随水提液浓度的上升而增加,均与水提液浓度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01”。综合来看,紫茎泽兰叶水浸液对两种植物具有一定的化感作用,相同浓度下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对白菜的化感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