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摘 要:本项目通过引进5个魔芋品种并在在遵义地区进行适应性栽培试验,以期选出适合遵义地区栽培的魔芋品种。并与多种植物进行套种试验,选出最佳套种模式,为林下种植魔芋提供数据支持。通过2年研究发现,适宜引种栽培的魔芋为花魔芋,较好的套种模式为未结果,且冠幅在3米以上的果树,如核桃、李子等。  相似文献   

2.
魔芋软腐病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魔芋的病虫害也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的发挥,只有把握好轮作换茬→土壤消毒→种子处理→计划预防→适时收获等几个关键环节,保健栽培,才能确保魔芋生产效益的发挥,促进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3.
秦巴山区魔芋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鸣  李川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5):198-199
介绍了秦巴山区花魔芋优质丰产栽培的区域选择,轮作倒茬,土壤处理,套袋播种,问作套种,垄作栽培,增施钾肥,大田防病和适时收获等12项技术.  相似文献   

4.
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魔芋病害综合防治与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的主要措施:确定适宜种植区域,轮作倒茬,间套遮荫,垄作和覆盖栽培,以及土壤消毒,种芋消毒,药袋防病,药剂灌根,拔除中心病株,统防统治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创新胡麻耕作制度和栽培模式,进一步研究胡麻与不同作物轮作方式。对不同胡麻品种不同前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和莜麦前作相比,荞麦前作对胡麻生育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水平有较大影响,种植胡麻应尽量避免选择荞麦前作。  相似文献   

6.
经过在钟山县多年的探索应用,发现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轮作芥菜栽培模式能够实现周年轮作生产,单位面积年总产值比单种某一作物有显著的提高,经济收益好。结合生产实践,从茬口安排、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要点、轮作芥菜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适度规模推广玉米花生带状复合种植—轮作芥菜栽培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7.
富源花魔芋规模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永芬 《农技服务》2009,26(3):33-34
从精心选地、规范种植模式,合理轮作、规范化套种,精选良种、播前消毒,深翻整地、重施基肥,适时播种和适时收获方面介绍了富源花魔芋规模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水稻-芋头轮作高效栽培模式能使水稻和芋头均实现增产增收,在这一栽培模式下,芋头可以提前上市,通过调节市场扩大销路,售价也更高。同时,水稻-芋头轮作还可使土壤养分加速分解,种植芋头之后,剩余肥料可以为水稻种植提供养分,促进水稻高产。而在水稻种植后可有效减少病原菌,第二年继续种芋头有助于提升芋头种植产量、质量。为此,本文着重结合芋头高效栽培技术和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芋头轮作高效栽培模式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总结出一套单季稻与春季西兰花轮作栽培模式,能有效地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土壤有机肥源,培肥了地力,节约了生产成本,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并详细介绍了轮作茬口安排和种植模式,以及单季稻和西兰花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劳动力日趋紧张,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单一作物种植比较效益越来越低,推广一年三 造免耕轮作栽培模式不仅可以节省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 产环境。文章借鉴广西横县的一年三造免耕轮作实践经验,介绍了甜玉米- 水稻- 甜玉米免耕轮作栽培模式 的主要技术措施,分析了其栽培模式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采用小麦、燕麦、分蘖洋葱、白菜、芹菜分别与黄瓜进行伴生或套作栽培,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黄瓜生长和根际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栽培模式均能促进设施黄瓜生长,提高黄瓜产量;其中,燕麦处理的黄瓜产量最高,提高产量27.85%;其次是小麦处理,提高产量24.05%.各栽培模式均可提高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土壤真菌和尖镰孢菌数量.说明不同栽培模式均不同程度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适宜播期,以疣柄魔芋(Amorphophallus virosus)为供试材料,分别以种植面积较大的常规胶园和光照条件更优的全周期胶园为间作林,研究2016年2月25日(SD1)、3月25日(SD2)、4月25日(SD3)三个播期对疣柄魔芋生育期、叶片性状、块茎产量、块茎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生育期各播期差异不显著,常规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生育期随播期延后而缩短,SD1与SD3差异达显著水平。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叶片数和叶柄基部直径随播期延后而显著增加,叶柄长度受播期影响不显著;常规林下不同播期疣柄魔芋的叶片数无显著差异,叶柄长度和基部直径随播期延后而降低,SD1和SD3差异达显著水平。全周期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平均产量以SD1播期最高,为22.76 t·hm-2,但三个播期间差异不显著;常规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产量随播期延后而逐渐增加,以SD3播期的产量最高,为10.90 t·hm-2,与SD1差异达显著水平。播期对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全周期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在2月25日—4月25日间均适宜播种,适当早播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常规成龄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以3月25—4月25日之间为宜,适当晚播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产量显著高于常规胶园。研究结果可为橡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适宜播期,以疣柄魔芋(Amorphophallus virosus)为供试材料,分别以种植面积较大的常规胶园和光照条件更优的全周期胶园为间作林,研究2016年2月25日(SD1)、3月25日(SD2)、4月25日(SD3)三个播期对疣柄魔芋生育期、叶片性状、块茎产量、块茎可溶性糖、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生育期各播期差异不显著,常规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生育期随播期延后而缩短,SD1与SD3差异达显著水平。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叶片数和叶柄基部直径随播期延后而显著增加,叶柄长度受播期影响不显著;常规林下不同播期疣柄魔芋的叶片数无显著差异,叶柄长度和基部直径随播期延后而降低,SD1和SD3差异达显著水平。全周期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平均产量以SD1播期最高,为22.76 t·hm-2,但三个播期间差异不显著;常规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产量随播期延后而逐渐增加,以SD3播期的产量最高,为10.90 t·hm-2,与SD1差异达显著水平。播期对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全周期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在2月25日—4月25日间均适宜播种,适当早播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常规成龄胶园林下间作疣柄魔芋以3月25—4月25日之间为宜,适当晚播有利于其产量形成;全周期胶园林下疣柄魔芋产量显著高于常规胶园。研究结果可为橡胶园林下疣柄魔芋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胡椒栽培模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胡椒栽培模式研究进展,包括主要品种、支柱的选择、间(混)作栽培和覆盖栽培等方面,探讨我国胡椒栽培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议与对策,为今后胡椒科研及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木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复种指数,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同时改善了田间气候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除草剂的使用,降低种植成本,有效地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文章系统地介绍了木薯间作套种不同作物的栽培模式和经济效益以及国内木薯间作套种产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加强政府和当地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和人才投入,为木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同时应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相适应的标准化种植模式,探索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建议,为木薯间作套种栽培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用200、400、600、800、1000ml纯净水定期浇灌无土栽培的种芋大小基本相同的魔芋,结果表明:浇灌600ml纯净水的魔芋长势最强,产量最高。同时对魔芋无土栽培的灌水方式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魔芋无害化高产栽培技术,以本地花魔芋为试材,采取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土面覆草及其过火焚烧对魔芋植株生长及球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烧土面覆草后再覆草处理魔芋的生长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其球茎产量达2 138.26kg/667m~2,较仅火烧覆草(1 461.99kg/667m~2)和仅覆草(1 449.39kg/667m~2)分别增产46.26%和47.53%,比不覆草(835.01kg/667m~2)增产156.08%,差异达极显著;且仅火烧覆草和仅覆草的比不覆草的分别增产75.07%和73.38%,差异达极显著。魔芋栽培土面覆草,火烧土面覆草后再覆草可减少农药用量,有利于生产优质和绿色生态的魔芋产品,是魔芋无公害栽培的有效增产措施,可在魔芋早播以及山草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我国目前珠芽魔芋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同时也是橡胶林下珠芽魔芋间作面积最大的地区,在我国珠芽魔芋栽培界占据很高的地位。在魔芋原材料紧缺时期,魔芋产量是最受魔芋种植业关注的经济指标。我们调查了西双版纳州珠芽魔芋不同种植模式中单株产量、叶形态指标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旨在对珠芽魔芋胶园高产间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结果表明:成龄胶园间作的珠芽魔芋的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叶盘直径、顶裂叶长及叶面球茎个数的测定值均最大,其次是幼龄胶园间作,最后是玉米间作。幼龄胶园间作的珠芽魔芋单株产量最高,其次是成龄胶园间作,最后是玉米间作。幼龄胶园中珠芽魔芋单株产量与叶柄长度、叶柄直径的正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成龄胶园中珠芽魔芋叶面球茎个数与叶柄长度、叶柄直径及叶盘直径的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玉米间作的珠芽魔芋单株产量与叶柄直径有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州珠芽魔芋最大间作优势在幼龄胶园,其次在成龄胶园,最后在玉米地。  相似文献   

19.
豆科与非豆科间套作成为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保证粮食产量和维持氮素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分析了豆科-非豆科间套作节氮理论基础和增产原理;指出合理的豆科-非豆科间套作能有效促进豆科作物生物固氮能力,提高系统内作物养分利用率,减少农田氮素损失,有利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并总结了甘肃不同生态区域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豆科-非豆科间套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实现高产高效的重点技术措施。最后对间套作栽培在集约化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及间套作生产中机械化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为满足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建立现代农作物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和耕作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无核白鸡心葡萄是一种高档水果,温室栽培可提高基经济效益。温室内栽培应依该品种特性实施相应的温度及光照调节,制定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方案。同时行间间作可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