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筛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慈桐  祁勇 《食用菌》2010,(6):13-14
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对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研究,适宜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培养基初始pH6.5,接种量10%;通过发酵罐内菌种培养,确定了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的生长曲线,培养84~96h菌丝生物量最大,发酵罐液体菌种的培养终点为96h;通过应用试验,确定液体菌种的最佳菌龄为84h;通过用液体菌种接种与用固体菌种接种的栽培生产性能比较试验,用液体菌种接种比用固体菌种接种的栽培,菌丝长满期提前12d满袋,头潮菇采摘期提前10d,第二潮菇采摘期提前9d,生物学效率提高5.8%。  相似文献   

2.
以白色金针菇为试材,以菌丝体生物量、密度、萌发时间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L9(34)正交实验对影响其液体摇瓶培养时的条件因素(培养基的初始pH、接种龄、接种量、摇床转速)进行优化,以实现白色金针菇摇瓶液体菌种高密度发酵。结果表明:适宜的摇瓶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接种龄102h,接种量10%,摇床转速140r·min~(-1)。在上述条件下,金针菇菌丝体生物量达到17.93 g·L~(-1),密度104.21个·mL~(-1),直径1.35mm,萌发时间8h。  相似文献   

3.
邵伟  熊泽  刘世玲 《食用菌》2006,(Z1):24-25
考察了各种条件对杏鲍菇菌丝在液体发酵中生长的影响,确定了杏鲍菇最适摇瓶培养条件,试验表明,摇瓶培养适宜条件:温度26℃、接种量为10%、pH6.0、500 mL摇瓶装液量150 mL,摇床转速为200 r/min。10L罐液体发酵控制条件为:温度(26±1)℃、搅拌转速200 r/min、空气压力40~50 kPa、通气量1:0.4 vvm、发酵时间3~4 d。  相似文献   

4.
以接种量和酸碱度为条件,以菌丝干重为指标研究不同条件对滑菇菌丝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10 mL、pH 7时滑菇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姬松茸菌丝体深层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探讨了姬松茸最适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的条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3%,小麦粉1%,花生饼1.5%,(NH4)2SO40.3%,磷酸二氢钾0.2%,MgSO4·7H2O0.1%和VB110mg/L;适宜温度为25℃,摇瓶装液量为140~500ml,接种量10%~15%,起始pH为5~6,摇瓶转速为190r/min,菌龄为3d。这种培养基中二级摇瓶4天后生物量达1.945g/100mL。  相似文献   

6.
柱状田头菇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及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不同C/N及不同Cu^2 浓度对柱状田头菇液体发酵产物最多及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为60时,菌丝体多糖含量可达最高值,为9.113%,当Cu^2 浓度为0.01%时,多糖含量可达最,能获得较菌丝生的量,本文还比较了柱田头菇,平菇,金针菇三种食菌洲体发酵产物在生物量及多糖含量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赤芝G2深层发酵优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指标,研究了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C/N比、无机元素等营养因子和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转速等非营养因素对赤芝G2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赤芝G2规模发酵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2%,玉米粉3%,KH2PO40.1%和MgSO40.05%。发酵76h,菌丝体生物量最高(1.15g/100mL);发酵62h,胞内多糖含量最高(22.15%);发酵60h,胞外多糖含量最高(3.16%)。赤芝G2菌丝深层发酵的优化条件为:起始pH自然,种子液摇瓶装量40%,规模培养装液量20%,接种量10%,发酵培养时间76h。  相似文献   

8.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培养茯苓菌丝体的适宜培养基配方:葡萄糖25g,玉米浆10mL,KH2PO41.5g,MgSO40.75g,VB15mg,水1000mL。确定了摇瓶培养茯苓菌丝体适宜的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50mL/150mL的三角瓶。测定了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物量、pH值、胞外多糖及胞内多糖含量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21,(4)
以香菇0912为试验品种,采用液体摇瓶发酵培养法,观察试验培养基配方对香菇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香菇液体菌种第7天后多数培养基的pH开始下降,10 d后接近液体培养的终点。菌丝生物量测定结果,配方⑤菌丝生物量最高,为1.828 g/100 mL,明显高于其他配方,其次为配方⑦、配方③、配方④,4个配方均可用于培养香菇液体菌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摇瓶培养及发酵罐发酵试验,对双孢蘑菇2796液体菌种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的优化结果为: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初始pH值6.5,最适培养温度25℃,接种量5%,培养时间5-6d。发酵液的pH值与菌丝球生物量等指标可作为液体菌种发酵终点判断的依据。双孢蘑菇液体菌种传代和扩增试验结果表明,斜面母种经5级传代扩增1万倍后菌丝仍具有较高活力。一级~五级液体菌种活力相近,作为原种按1%接种量制备固体栽培菌种菌丝平均满瓶时间为27d,比传统的固体原种制备栽培菌种时间缩短25%。  相似文献   

11.
以药用真菌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发酵液中的主要香气成分之一2-苯乙醇的含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获得了樟芝发酵产2-苯乙醇的最优条件:培养基(g/L)为50葡萄糖,5酵母粉,1磷酸氢二钾,0.5硫酸镁,0.1 VB1,pH 为5;装液量为120 mL/250 mL 三角瓶;接种量20%;转速150 r/min;26℃恒温培养7 d;在此条件下樟芝发酵液中的2-苯乙醇含量达到1.24 g/L。  相似文献   

12.
以菌丝体的生物量和多糖为指标,对大马勃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0%、酵母膏0.75%、磷酸二氢钾0.15%、硫酸镁0.1%;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为6.5,温度为28℃,接种量为10%,摇瓶装量为100 mL。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人参悬浮细胞系的基础上,研究了碳源、氮源、磷源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人参悬浮培养物的影响。结果表明:MS+2.0mg/L 2,4-D+2.0mg/L NAA+0.4mg/L BA为最适培养基;接种量10g/100mL,19℃,100r/min转速条件下,人参悬浮细胞系生物量积累最大。  相似文献   

14.
岷江百合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颗粒细小、结构松散的乳白色愈伤组织为起始材料,接种在MS(NH4NO3含量减半)+ 2.0 mg · L-1 picloram + 30 g · L-1蔗糖液体培养基上,在25 ℃黑暗条件下振荡(100 r · min-1)培养10 ~ 20 d,建立分散性好、均匀、生长迅速的悬浮细胞系。在悬浮细胞系培养过程中研究了不同参数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 mL培养液中接种量为0.5 g(鲜样质量),18 d继代1次,继代时保留1/3体积的旧培养液有利于其细胞增殖。将悬浮细胞转移到1/2MS + 30 g · L-1蔗糖的再生培养基上成功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5.
不同发酵条件对苹果轮纹病拮抗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株苹果轮纹病细菌No.1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含酵母浸膏5g、蔗糖20g、蛋白胨10g的1000mL液体培养基中,菌体生长量最大;细菌生长所需的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和蛋白胨;当温度为28℃,pH7.0,在250mL三角瓶中装40mL液体培养基,接种量体积分数为5%,培养时间96h时,菌体生长量最大;在酸性条件下(pH4),细菌几乎不生长。  相似文献   

16.
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野外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s)菌株,并进行硫磺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试验。试验表明,硫磺菌在复合PDA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丝生长速度为3.2mm/d;在代料栽培中以麦粒或栎木屑培养基培养硫磺菌菌种时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从8种液体培养基配方中筛选出菌丝体产量较高的配方,配方为:葡萄糖30g,豆粉20g,玉米粉10g,酵母提取物5g,KH2PO41g,CaCO32g,MgSO40.5g,水1000mL,菌丝体产量为22g/100mL。  相似文献   

17.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GZCC0287菌株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响应面法,研究了碳源、氮源、无机盐、CMC-Na对六妹羊肚菌丝生物量及菌丝球浓度的影响,以期为羊肚菌液体菌种生产、栽培种、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红糖、酵母粉、KH2PO4、MgCl2·6H2O为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红糖50.49g·L-1、酵母粉10g·L-1、KH2PO41g·L-1、MgCl2·6H2O 2.37g·L-1、CMC-Na 10.11g·L-1,菌丝生物量达到(5.21±0.45)g,菌丝球浓度达到(2567±127)个·mL-1,以1000个·mL-1浓度接种栽培种,发菌快,长势好,满袋时间10~15d。  相似文献   

18.
巴西蘑菇液体摇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巴西蘑菇菌丝在液体摇瓶培养基内培养,结果表明,液体培养基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酵母膏;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测量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巴西蘑菇液体摇瓶最佳培养基为葡萄糖2%、玉米粉2%、酵母膏0.75%、豆饼粉2%、KH2PO4 0.2%、MgSO4 0.1%;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每500 mL装150 mL,接种量15%,转速160 r.min-1,培养温度28℃,8 d。  相似文献   

19.
以发酵液的多糖含量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桦剥管孔菌(Piptoporus betulinus)液体发酵的接种量、培养基装量及培养基初始pH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的桦剥管孔菌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5%、500mL三角瓶装200mL液体发酵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自然条件下,发酵6d时,发酵液中多糖含量最高(28.75%).  相似文献   

20.
灵芝多糖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一系列灵芝(Ganoderma sp.)菌种中筛选出多糖产量高、生长快的紫灵芝菌株(G.japoncium),研究了不同氮源、碳源及金属离子对紫灵芝产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的蔗糖为碳源,0.2%的豆饼粉为氮源,0.2%的FeSO4为培养基可获得较高多糖。发酵罐放大实验表明,采用同样的培养基,每100mL发酵液胞外粗多糖含量可高达181.7mg,每100mL发酵液菌丝体含量可高达151.0mg,发酵过程中pH值的变化比较缓和,相对摇瓶生长,发酵生产可获得更多的灵芝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