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为实验对象,初始体质量为(106.16±16.77)g,以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百分比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实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罗非鱼。采用饱食方式饲喂75 d后测定罗非鱼体质量、血清胃泌素(Gas)、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lu)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的含量。结果表明:0.05%和0.10%木聚糖酶添加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17.45%(P<0.01),0.15%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0.05%组、0.10%组、0.15%组的血清Gas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55%(P>0.05)、88.46%(P<0.01)和167.84%(P<0.01);0.10%组和0.15%组血清中T3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组T3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0.05%组、0.10%组和0.15%组的血清T4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2.36%、65.66%和68.58%(P<0.01);0.05%组、0.10%组和0.15%组的血清Ins水平有极显著差异(P<0.01),并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4.95%、73.42%和36.04%(P<0.01),其Ins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0.10%组、0.05%组、0.15%组;0.05%组、0.10%组、0.15%组的血清Glu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1.59%、17.15%和13.31%(P<0.01),0.10%组的血清Glu水平极显著低于0.05%组和0.15%组(P<0.01);0.05%组、0.10%组、0.15%组的血清IGF-I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5.57%、102.46%、39.96%(P<0.01)。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小麦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可以调控尼罗罗非鱼内分泌系统,调节血清激素水平,促进尼罗罗非鱼生长。  相似文献   

2.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otica)初始体质量为(106.16±16.77)g,以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实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罗非鱼.采用饱食方式饲喂75 d后测定罗非鱼白细胞吞噬率(PP)、吞噬指数(PI),血清、肝胰脏和鳃的溶菌酶(LSZ)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尼罗罗非鱼体质量.结果表明,木聚糖酶0.05%组、0.10%组、0.15%组的PP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I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0.05%组、0.10%组、0.15%组的血清LSZ活力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3.85%、23.62%和17.23%(P<0.01).0.10%组肝胰脏的LSZ活力为0.379 U/mL,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15%组肝胰脏LSZ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5%组、0.10%组、0.15%组鳃LSZ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木聚糖酶对血清和肝胰脏的SOD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但0.10%组鳃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5%组和0.10%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和17.45%(P<0.01),0.15%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认为,在尼罗罗非鱼小麦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提高其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3.
以尼罗罗非鱼[体重(106.16±16.77)g]为实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旨在研究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前肠和中肠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SGLT_1)mRNA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揭示木聚糖酶促进尼罗罗非鱼生长的机理。饱食投喂,饲养75 d后,每饲料组分别取10尾鱼,尾静脉取血制备血清,测定血糖含量;采用离心柱型总RNA提取试剂金提取前肠和中肠总RNA,通过RT-PCR对前肠和中肠SGLT_1mRNA的表达进行相对定量。结果表明,0.05%组、0.10%组和0.15%组前肠SGLT_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9.28%(P<0.05)、42.17%(P<0.01)和16.87% (P<0.05);对照组尼罗罗非鱼在摄食后2 h血糖仅为5.56 mmol·L~(-1),0.10%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组和0.10%组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29%、17.45%(P<0.01),0.15%组的增重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木聚糖酶能显著上调前肠SGLT_1mRNA的表达,促进葡萄糖吸收,从而提高尼罗罗非鱼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4.
将0.20%、0.40%、0.60%、0.80%的牛磺酸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鲫鱼(45~52 g)15 d后,测定脂肪消化吸收率。试验结果表明:牛磺酸可极显著地提高鲫鱼对脂肪的消化吸收率(P<0.01);其中,0.40%组效果最佳,比对照组提高10.19%。脂肪消化率的提高,是牛磺酸促进鱼体生长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小麦基础饲料添加木聚糖酶对尼罗罗非鱼肠道食糜粘度和绒毛、微绒毛发育的影响=The influences of xylanase added in wheat basal diet on intestine chyme visco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illi and microvilli of Tilapia nilotica[刊,中]/聂国兴(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乡453007),王俊丽,朱命炜,周洪琪//水产学报,—2007,31(1).-54~61 以尼罗罗非鱼[体重(106.16±16.77)g]为实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饱食投喂,饲养75 d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肠道食糜粘度以及前、中、后肠的肠绒毛显微与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对照组与0.05%、0.10%、0.15%木聚糖酶试验组的肠道食糜粘度分别为(15.21±0.29) cps、(13.75±0.45) cps、(12.23±0.16) cps和(11.92±0.22) cps,试验组的肠道食糜粘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木聚糖酶添加量的增加,试验组尼罗罗非鱼前、中、后肠绒毛表面的粘附性颗粒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颗粒直径减小;试验组前、中、后肠微绒毛的密度和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0.10%木聚糖酶试验组前、中、后肠绒毛高度、宽度、密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图3表2参17 关键词:小麦基础饲料; 木聚糖酶; 尼罗罗非鱼; 食糜粘度; 肠绒毛  相似文献   

6.
在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基础饲料中添加中性蛋白酶,添加量分别为0.00%、0.05%、0.1%、0.15%、0.2%和0.25%,研究添加后对吉富罗非鱼生长和消化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0.1%~0.25%的中性蛋白酶,吉富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添加0.1%~0.2%的中性蛋白酶,显著提高饲料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量为0.1%~0.15%时,肝胰脏蛋白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量为0.15%时,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合鱼体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消化器官消化酶活性等各项指标,吉富罗非鱼饲料中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以饲料的0.1%~0.2%为宜。  相似文献   

7.
牛磺酸对鲫鱼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牛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以0.2%、0.4%、0.6%、0.8%的剂量将牛磺酸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鲫鱼(45 ̄52g)15d后,测定蛋白质消化吸收率。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以显著提高鲫鱼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P<0.05),其中,添加0.60%组效果最佳,比对照组提高6.65%。蛋白质消化率的提高,是牛磺酸促进鱼体生长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3%、0.05%、0.10%的金属蛋白酶,饲喂奥尼罗非鱼56d,测定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消化率及血清溶菌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SOD)。结果表明,添加0.10%的金属蛋白酶显著提高了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P<0.05),降低了饵料系数(P<0.05);添加0.10%的金属蛋白酶显著提高了奥尼罗非鱼对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0.05%和0.10%的金属蛋白酶均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对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血清酶活力方面,添加0.10%的金属蛋白酶组SOD活力比对照组高(P<0.05)。因此,饲料中添加金属蛋白酶能显著促进罗非鱼生长和营养物质的利用,提高罗非鱼血清SOD活力。  相似文献   

9.
胶原蛋白部分替代鱼粉饲养异育银鲫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了两个试验以评价水产饲料中胶原蛋白替代鱼粉的效果。生长试验是在基础饲料(对照组,含鱼粉12%)中分别以2%、4%胶原蛋白等重量替代鱼粉饲养平均体重6.5g的异育银鲫(共315尾)35d,各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71.3%,70.9%,71.9%,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消化试验是采用平均体重110g的异育银鲫,按套算法测定了异育银鲫对胶原蛋白的蛋白质消化率为97.3%。研究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具有很高的消化吸收率,可部分替代鱼粉而对异育银鲫的增重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选用牛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以0.2%、0.4%、0.6%、0.8%的剂量将牛磺酸添加到基础饲料中,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鲫鱼(45~52g/尾)15 d后,测定蛋白质消化吸收率.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以显著提高鲫鱼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p<0.05).其中,添加0.60%组的效果最佳,比对照组提高6.65%.提高蛋白质消化率,是牛磺酸促进鱼体生长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杜仲叶对草鱼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影响,在基础饲料(对照组)中分别添加2%、4%杜仲叶粉或0.1%、0.15%杜仲叶提取物,饲养平均体重(425.8±37.6)g的草鱼.经60d饲养,各组草鱼增重率分别为84.3%、92.2%、96.7%、88.2%、91.7%,饲料系数分别为2.01、1.87、1.82、2.03、1.9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杜仲叶粉显著提高了草鱼增重率,降低了饲料系数(P<0.05),添加2%杜仲叶粉、0.15%杜仲叶提取物有提高草鱼增重率趋势(P<0.10).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表明,饲料中添加4%杜仲叶粉,0.1%、0.15%杜仲叶提取物,均可极显著提高SOD活性(P<0.01),各组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对肌肉成分的分析表明,各组间肌肉水分、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添加0.15%杜仲叶提取物,可显著提高肌肉蛋白、谷氨酸、丝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脯氨酸、呈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P<0.05);添加4%杜仲叶粉、0.1%、0.15%杜仲叶提取物均可提高肌肉羟脯氨酸、胶原蛋白含量.对肌肉物理性能指标的分析表明,添加杜仲叶粉或叶提取物均可降低肌纤维直径(P<0.05),其中,添加4%杜仲叶粉、0.1%、0.15%杜仲叶提取物还提高了肌原纤维耐折力(P<0.05),添加2%、4%杜仲叶粉,0.15%杜仲叶提取物降低了肌肉失水率(P<0.05).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杜仲叶(叶粉或叶提取物)可改善养殖草鱼生长性能、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尼罗罗非鱼[体重(100.39±17.83) g]为实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实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饱食投喂,饲养78 d后测定尼罗罗非鱼肠道细菌总量,并对需氧菌和厌氧菌进行鉴定,旨在研究木聚糖酶调控肠道菌群、促进尼罗罗非鱼生长的机理。结果表明,0.10%组和0.15%组前肠需氧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5%组、0.10%组和0.15%组中肠需氧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后肠需氧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15%组前肠厌氧菌数量比对照组、0.05%组和0.10%组分别降低76.85%(P<0.05)、75.62%(P<0.05)、75.83%(P<0.05)。0.10%组和0.15%组中肠厌氧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05%组(P<0.05)。0.05%组、0.10%组和0.15%组后肠厌氧菌数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3.13%(P>0.05)、48.30%(P<0.05)、60.62%(P<0.05)。小麦基础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主要影响需氧菌Ent.,Bac.和厌氧菌Bact.,Bif.,Lac.的组成比例。0.05%组、0.10%组和0.15%组前肠Ent.比例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3.16%(P>0.05)、29.61%(P<0.05)、49.34%(P<0.05)。实验组前肠Bac.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0%组和0.15%组中肠、后肠Bac.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5%组前肠Lac.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组(P<0.05)。对照组前肠Bact.比例显著高于0.10%组和0.15%组(P<0.05)。实验组中肠Bif.组成比例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0.15%组中肠Lac.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组(P<0.05)。0.10%组和0.15%组中肠Bact.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本研究认为,小麦基础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以调控尼罗罗非鱼肠道菌群,降低肠道致病菌Ent.和Bact.的组成比例,提高有益菌Bac.,Bif.和Lac.的组成比例。  相似文献   

13.
钟国防  周洪琪 《海洋渔业》2005,27(4):286-291
采用单因子浓度梯度法,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分别将木聚糖酶和复合酶制剂PS以0.05%、0.10%、0.15%的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养尼罗罗非鱼(初重32.65±4.16g),60d后测定鱼体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复合酶制剂PS能显著促进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添加酶制剂实验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溶菌酶活力和抗活性氧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添加酶制剂能够提高尼罗罗非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木聚糖酶或复合酶制剂PS在尼罗罗非鱼饲料中的的适宜添加量是0.1%。  相似文献   

14.
糖萜素对鲤鱼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体重约10.5 g的健康鲤鱼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设空白对照组(基础饵料,不加添加剂)、正对照组(在基础饵料中添加10%黄霉素40 mg/kg)、试验组(分别添加糖萜素150、300、450 mg/kg),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150、300、450 mg/kg的糖萜素组,增重分别提高13.42%(P<0.05)、18.66%(P<0.01)、19.06%(P<0.01),均降低了饵料系数(P<0.05);头肾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显著提高攻毒后的成活率(P<0.05),极显著提高攻毒15 d后血清溶菌酶活力(P<0.01).与正对照组相比,添加300、450 mg/kg的糖萜素组,各指标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糖萜素可促进鲤鱼生长和提高免疫功能,在鲤鱼饵料中添加300 mg/kg糖萜素可达到添加黄霉素40mg/kg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饲料添加酸化剂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10%、0.15%和0.20%的酸化剂,配制5组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分别投喂初始体重为(21.31 ± 0.18)g的大口黑鲈64天。结果显示,大口黑鲈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着饲料中酸化剂添加量的提高呈先升后降的变化,在0.15%组均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饲料添加0.10%-0.15%的酸化剂显著降低了大口黑鲈饲料系数,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全鱼粗脂肪含量和蛋白质沉积率以及对饲料干物质、粗脂肪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P<0.05)。在饲料酸化剂添加量为0.15%时,大口黑鲈肠道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0.15%组的甘油三酯含量和0.10%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0.10%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酸化剂添加量在0.10%-0.15%时,大口黑鲈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和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0.15%组肠道绒毛长度、绒毛宽度、肌层厚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0.15%的酸化剂显著上调了大口黑鲈肠道抗氧化相关基因(Nrf2、CAT和Cu/Zn-SOD)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了抑炎因子(IL-10)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5),饲料中添加0.20%的酸化剂显著下调了促炎因子(TNF-α、IL-1β)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P<0.05)。以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基于折线模型结果表明大口黑鲈饲料中酸化剂适宜添加量为0.148%-0.152%。总结,饲料中添加0.15%的酸化剂能够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肠道炎症水平以及维持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5,(11)
目的:研究用小麦替代玉米后,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替代量。方法:选用平均体重为28.84±1.1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35头,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第Ⅰ组、第Ⅱ、Ⅲ、Ⅳ、Ⅴ组分别替代基础日粮中0%、20%、40%、60%和80%的玉米,并在其中分别添加0.00%、0.10%、0.15%、0.20%和0.25%的小麦复合酶,试验期60 d。结果 :用小麦替代基础日粮中20%、40%的玉米可不同程度提高生长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添加40%的玉米时干物质、粗蛋白、钙的消化率最大,此时分别比对照组增大12.96%、1.57%和1.52%;料重比、饲料成本最低,降低了料重比7.23%,降低饲料成本7.40%,提高利润率41.77%。结论:在添加小麦复合酶的情况下,生长猪的饲料中小麦替代40%的玉米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中草药添加剂对异育银鲫生长和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邱小琮 《水产学报》2002,26(6):551-555
设计中草药配方Ⅰ和Ⅱ,分别以0.5%、1%、2%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连续投喂异育银鲫2个月后,测定鱼体的相对增重率、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及消化吸收率。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极显著地影响异育银鲫的生长、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及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P<0.01)。配方Ⅰ以1%组和2%组、配方Ⅱ以2%组的生长最佳,相对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3.47%、32.74%和47.06%。中草药添加剂对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及消化吸收率的影响与生长相似,对照组肠道蛋白酶活性为10.54,配方Ⅰ中1%组为20.33、2%组为22.79,配方Ⅱ中2%组为25.68;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对照组为8.54,配方Ⅰ中1%组为14.13、2%配方Ⅰ组为16.59,2%配方Ⅱ组为20.36。对照组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78.15%,1%配方Ⅰ组为84.38%,2%配方Ⅰ组为86.98%,2%配方Ⅱ组为88.19%。因此中草药添加剂提高蛋白酶活力、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是促进鱼体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海卫 《畜禽业》2005,(9):10-11
选用1日龄健康樱桃谷肉鸭7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肉鸭,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C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2%、0.4%的双乙酸钠。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双乙酸钠对肉鸭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肉鸭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B组日增重比A组提高了8.65%(P<0.05),比C组提高了5.45%(P>0.05);B组料肉比较A组降低了11.52%(P<0.01),较C组降低了3.29%(P<0.05);B组的成活率与A组、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B组每只肉鸭分别比A、C组多盈利1.04元、1.06元。  相似文献   

19.
在水温8.3~17.2℃下,将初体质量(16.24±0.10)g的哲罗鲑Hucho taimen饲养在室内200L流水水族箱中,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组)、0.125%、0.25%、0.5%和1.0%芦荟粉的饲料56d,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研究芦荟粉对哲罗鲑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芦荟粉(0.125%~1.0%)时,哲罗鲑的增重率、饲料系数、肥满度和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当添加量为0.25%和0.5%时,哲罗鲑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饲料中添加芦荟粉(0.125%~1.0%)时,对血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活性、补体C3、C4和血糖含量等无显著影响(P0.05)。本试验条件下,饲料中添加芦荟粉对哲罗鲑幼鱼无促生长效应,但能提高其血清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乌兰  谢骏  王广军  余德光 《水利渔业》2007,27(4):106-108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的耐高温酶制剂,饲养罗非鱼60 d,测定罗非鱼生长、消化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含量(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结果表明:添加耐高温酶制剂组与对照组相比,相对增重率提高了28.2%,饲料系数降低了0.34,表现出明显的促生长效果(P<0.05);添加耐高温酶制剂组还明显提高了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总消化率(P<0.01)和蛋白质消化率(P<0.01);但在肌肉营养成分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