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朴兵 《农业考古》2012,(2):282-289
日本茶文化是在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与中国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语中的茶就是直接用中国汉语中的茶音(cha)。在日本茶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茶道。茶道是茶文化日本本土化的产物,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茶道已是日本人的心灵归宿和日本文化的象  相似文献   

2.
赵化 《农业考古》2001,(2):303-303
一、茶文化的日本化茶文化源于中国 ,在传入日本后形成了草庵茶道。草庵茶道是从客人步入茶室开始直到离开过程中一整套繁琐的接客、待客、点茶的仪式。它是以禅宗思想为依托 ,集建筑园林、书法、插花与点茶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草庵茶道无论在形式 ,内容还是精神内核上都与中国茶文化有了很大的区别。它既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也融铸了日本本土文化的性格。它的发展衍变的过程发生在两种文化碰撞、交织调和变形的文化整合的大背景下。茶在日本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奈良至平安初期。这一时期的日本茶…  相似文献   

3.
陈元赟与日本茶文化佛山大学戢斗勇荣西禅师(1141-1215年)是南宋时留学中国的日本僧人,他将中国饮茶习俗引入日本,首创日本茶道,被誉为日本的“茶祖”,这是人所周知的。但是,在日本茶道史上,有一个明末清初流寓东瀛的中国人叫陈元,在传播中国茶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4.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唐代开始,中国的茶道及茶文化随遣唐使慢慢地被带入日本,日本也逐渐发展出了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文化。而日本的园林文化,与日本茶道及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联系最为紧密的即为日本的茶建筑及日本的枯山水园林。日本园林能够为饮茶提供空间,而日本茶文化的思想核心又能为日本园林创造合适的意境和氛围。日本茶文化思想的“和、敬、清、寂”、自然、人文、佛教元素都能够运用在当代日本园林的发展中,使得日本园林文化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日本草庵茶与中国文人茶艺术精神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书云 《农业考古》2006,(5):249-255,269
日本茶文化源于中国,在传入日本后形成了日本茶道。日本茶道之最纯正者为草庵茶,它以禅宗思想为核心,在形式和精神上都与中国茶文化有了很大的区别。茶文化在日本的发展经历了大致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奈良至平安初期,第二阶段是镰仓至室町时代末期,第三阶段是真正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草庵茶的形成时期。从国风文化开始的,日本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逐渐融合并获得独立,至16世纪日本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已摆脱了纯粹的中国模式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这种文化大背景下,村田珠光在书院茶的基础上吸收了民间茶汤简素的风格,提出了佗茶的概念。…  相似文献   

6.
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丁以寿日本茶道的思想背景是禅门思想,其礼法来源于禅门寺院清规中的茶礼。可以说,日本茶道出自禅宗。茶道体现了茶禅一味,其核心思想是禅。日本的佛教是由中国传入的,日本的茶文化也是由中日佛教徒从中国传入的。日...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历史十分悠久,并对东亚乃至世界的饮茶文化影响深远。日本茶道便源自中国,其中来自中国的茶道具被统称为“唐物道具”。在日本中世,唐物道具随着中国宋代的点茶法一起传入了日本。本文通过考察饮茶空间结构、样式分类、茶人鉴赏能力、和物道具等形成及演变过程中唐物道具的影响力,认为其具体发挥了以下作用:促进了饮茶空间结构的革新;为日本茶道提供了各种分类的依据;培养了日本茶人们的审美能力;为和物道具提供了规范和模板。唐物道具在日本茶道形成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深刻印证了日本茶道以中国茶道为母体而形成的事实,亦是彰显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8.
膝军博士在北京大学教授日语,这点很多人不知道,可是股博士对中日茶文化浸淫深厚,却是在茶界很有名声的。她有几个不务虚的头衔:中国茶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日本茶汤文化学会会员。在北大,博士开设茶文化课程,也讲授日本文化和美术史。她自己谦称为“习作”的《日本茶道文化概论》是至今为止国内研究日本茶道最为深入全面的一部著作。8月底,博士只身南下福州,为她的主题为“日本茶道与中国文物”的新作搜集资料,我亦终于会到了这位心仪已久的“芬博士”。和一个茶人见面,应该在什么地方最好?不错,是…  相似文献   

9.
巩志 《农业考古》2004,(2):35-37,68
中国茶道是饮茶之道,是生活艺术。当代茶圣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给茶道下的定义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一种生活形态,上升为文化现象时,必须有伦理的、哲学的、思想的等诸种文化因素的渗透、积淀,并凝结为核心和灵魂,茶文化也如此,中国古代即重视茶文化思想的研究与总结。唐末的刘贞亮有“茶十德”之说,当代茶文化专家庄晚芳提出“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茶文化专家张天福也提出“俭、清、和、静”的中国茶礼。他们都是对中国茶文化思想作总体的归纳和阐发,主要发掘古代文人茶文化的独特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儒释道和中国茶道精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余悦 《农业考古》2005,(5):115-129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世界各国的茶和茶文化,追根溯源都与中国密切相关.2005年3、4月间,<江西社会科学>主编余悦研究员应邀到日本讲学和进行茶文化交流,以"儒释道和中国茶道精神"为题作了精彩的演讲,受到热烈欢迎.演讲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道家道教对"茶道"的影响;二、儒家对"茶道"的影响作用;三、佛教思想对"茶道"的影响;四、民众观念对"茶道"的影响;五、中国茶道精神的再认识.中国茶道精神,是和中国的民族精神、中国民族性格的养成、中国民族的文化特征相一致的.中国茶道精神只是中国民族精神、中国文化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又是这一大的背景下的一个分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状况下,中国茶道精神的走向也必然要进行变化.  相似文献   

11.
论“茶道”     
论“茶道”日本茶汤文化研究学会仓泽行洋公元八世纪,中国的陆羽在研究整理了至那时为止的茶文化诸事的基础上,加之他自己独特的创意,开创出了一种崭新的茶法。并且,他写下了世界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对于陆羽的独特的茶法,其同时代的人把她称之为“茶道”...  相似文献   

12.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中国茶饮的外传都是单向的 ,即从中国传入外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状况已有所改变 ,中国与世界之间双向的交流成为饮茶文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进入 2 0世纪下半叶以来 ,中国茶饮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 ,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紧密 ,由于这种交流 ,促进了各国茶事的进一步发展。近十多年来 ,日本茶道频频与中国、韩国和其他国家交流 ,里千家、表千家等日本茶道众多流派都曾数次到中国参加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或是其它相关学术活动 ,里千家还在中国建了两处茶室 ,并常派学员来中国学习茶文化。这不仅促进了日本茶道的…  相似文献   

13.
中日茶道文化之比较观──读《日本茶道文化概论》《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有感江苏省茶叶学会李荣林一、茶道文化的源流利发展日本原本没有茶,日本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茶约在九世纪初。那时正是中国的盛唐时代,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日本派遣大...  相似文献   

14.
石慧敏 《农业考古》2000,(2):289-293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也是日本人民心灵的寄托。但根据茶文化界目前为止的研究成果表明,古代日本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日本人的饮茶风尚是从中国传入的,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这已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中国茶及中国饮茶风尚,除了传入日本外,还曾陆续传向了世界各地。 11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威尼斯作家拉摩晓( Giambaftiata Ramusio)著《中国茶摘记》等书,使中国饮茶知识开始在欧洲传播。 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我国茶种输入沙俄。 1637年(明崇祯十年)英国威特斯船长专程率船队…  相似文献   

15.
绪论 日本茶道是以吃茶为契机的一大综合文化体系,与中国茶文化相比有着许多的特性.其中最大的特点在于"意不在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比较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02,(2):317-321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是东方文化的奇葩 ,在世界文明史上 ,各显风彩、引人深思。要比较深刻地、内在地理解中、日两个民族 ,不了解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 ,都是难于达到全面地和内在地理解。因为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茶道都深刻蕴含和充分体现了各自民族的特性。日本茶道源于中国的茶文化 ,然而 ,从最初的模仿到不断地改造和不断地注入日本的民族特性 ,而最终成为代表和体现日本民族性的文化。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种文化作些比较 ,以说明这两种文化所体现的不同民族性和在各自的思想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及不同的历史作用和未来可能的不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对中国的文化、经济等领域有着积极的贡献,茶文化对人的意识形态也有较大的影响,在德育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茶性、茶道、茶德三个方面阐述了茶文化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一、茶具陈列二、乐起三、各就各位(其中两人各执收卷茶旗一面)四、主持人上场五、呈展茶旗六、茶艺师净手七、主持人宣讲茶事:各位嘉宾,大家好!茶缘使我们有机会欢聚一堂,共品佳茗。这“茶缘”就是中国茶道之缘。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为陈香白《中国茶文化》作了如下题辞:“茶文化乃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必弘扬茶文化。”中国茶道正是茶文化的核心。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涵盖着七种义理:第一是茶艺,包括烹茶的规范程式和有关茶事的诗、词、书、画等。第二是…  相似文献   

19.
茶,原产自中国,后来被日本僧侣带回日本,并结合禅宗思想和日本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通过考察日本茶道的内容可以发现,在茶礼、茶仪和茶精神当中,中国元素普遍存在。日本茶道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结晶,能够充分体现东方哲理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早已是世界闻名的两种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且众所周知,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文化,但日本茶道却又已大大不同于中国茶文化,根本的不同何在?这种不同又是如何形成?本文试图作些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