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为了提高耕牛役力,民国时期已出现耕牛繁殖场站和杂种牛耕地.民国27年(1938年)中央农林部于四川彭水县建耕牛繁殖场,后迁南川县建成南川耕牛场,养种牛500头,建6个配种站给农民耕牛配种.民国31年(1942年)中央农林部四川推广繁殖站,委托四川农业改进所畜牧改良场三台分场代办耕牛配种站,为农民耕牛配种.民国36年(1947年)三台县引进荷兰公牛与本地黄年200多头配种,杂种牛既可提高役力,又可挤奶.1951年4月川北农林厅在巴中县南龛坡建立巴中耕牛试验场;有种牛362头,建立民间配种站694个,1954年撤销.1952年,川南农林厅在叙永县大树区长秧乡建川南叙永耕牛试验场,1954年撤销.1955年后,四川先后引入荷兰、秦川、三河牛等公牛20头,开展杂交改良本地黄牛.1959年,四川引进南阳牛、秦川牛.为了保证杂交改良的开展,1955年三台县率先建立耕牛人工授精站后,阆中、简阳、重庆、巴中等县分别建立耕牛人工授精站,1958年全省有耕牛人工授精站24处.1959年全省有杂种黄牛2万余头.1960年四川从苏联引进拉托维亚牛,分别在万县、涪陵、西昌、重庆等地与本地黄牛杂交.1964年全省有杂种牛7万多头.1971年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怀宁县属洲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自90年至98年对疫区耕牛进行了查治工作,共查耕牛50123头次,查出血吸虫病牛2745头次,治疗或扩大化疗耕牛11392头次,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由89年的13.1%下降至98年的5.88%,结果表明,所实施的人、畜同步化疗,净化草洲,严禁外来病原侵入,植树造林改造钉螺孳生环境等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吡喹酮由于具有高效、反应小、使用方便是我国当前治疗耕牛血吸虫病最重要的方法,特别是“世行”贷款血吸虫病项目启动后,吡喹酮治疗和扩大化疗耕牛数呈直线上升,无限制地扩大了扩大化疗的对象和范围,造成病牛数与治疗数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有必要加强对治疗的宏观调控,使以化疗为主导的防治对策在血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吡喹酮是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1978年7月卫生部门开始吡喹酮临床试验,认为对日本血吸虫病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代谢快、无明显蓄积作用,无诱变性、致畸性和致癌性等优点。1978年8月,上海家畜寄生…  相似文献   

4.
1 耕牛眼病角膜翳的治疗 角膜翳为耕牛常见眼病,多发生于秋季,一般系外感风热、内伤劳役所致。患牛结膜红肿,羞明流泪,眼屎多,角膜上有点状灰白色的云翳,逐渐扩大增厚,最后发展成片状遮住眼睛而失明。  相似文献   

5.
利用耕牛挤奶,提高耕牛经济价值,刺激养牛业生产,促进肉乳的供应,在国民经济上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多快好省地实现良种化,迅速展开耕牛综合利用,以提高耕牛经济价值,可通过杂交改良,提高泌乳性能,改变体型外貌,增强役用能力,使其更适于综合利用要求,而当地黄牛亦得以逐步改良创造新品种.从经济上来说,由于合理利用结果,必然增加繁殖头数,头数增加,畜群扩大,就有利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摸清水渠型地区耕牛血吸虫病流行特点和规律,准确评估各种防治措施的成效;方法在水渠型地区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设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观测,统计分析各种调查数据;结果人和耕牛血吸虫病感染率、活螺密度和阳性螺密度均呈先降后升的态势;结论水渠型疫区采用查治和扩大化疗及环改灭螺措施,可使血吸虫病疫情稳步下降。但一旦查治、扩大化疗和环改灭螺力度减弱,再受洪涝灾害疫情、螺情就会迅速反弹,充分表明血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坚持反复斗争,才能有效地巩固血防成果。  相似文献   

7.
我省役畜,向以耕牛为主,数量上占全省大家畜的76.72%,而小型的牛只占牛只总数的70%左右,质量很低,特別是占有全省牲畜总数46.3%的山区牛只,体型更小,两头小型的耕牛敌不过一头大型耕牛的役用能力。因之山牛改良的工作,实属迫不可缓之图。山牛改良工作我省原以西峡县为最早,該县属山区,牛只体型較小,为了适应农业上耕作的需要,自1953年起,西峽县白鹤大队先后曾引进了南阳平原黄牛种公牛6头,进行杂交,截至1961年止,該  相似文献   

8.
<正>内科病在畜牧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严重影响了牲畜的生产性能以及役用能力,牛瘤胃积食在内科疾病中的发生较为突出,亦是反刍动物消化道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牛的瘤胃积食是瘤胃积滞过量的饲料导致瘤胃容积扩大,胃壁扩张,运动及消化机能紊乱的疾病。1发病情况会泽县者海镇饲养的黄牛较多,大多数是耕牛。冬季是耕牛瘤胃积食病的多发期。此季是枯草季节,耕牛饥饿后采食大量的干草或精料,运动和饮水不足而发病。  相似文献   

9.
国外     
缅甸畜牧协会:暂停活牛出口据缅甸畜牧协会的消息,由于缅甸出口活牛大多数是耕牛或役牛,为了满足国内的需求,目前缅甸暂时停止了活牛出口贸易。现在出口的活牛不是商人自己养殖的,而是从各地收集购买来的耕牛。缅甸政府采取此举,一是目前缅甸农业发展对耕牛的需求量大,二是从保护资源出发。目前,缅甸正在开展扩大肉牛养殖,将来缅甸出口主要是肉牛。缅甸曾允许活羊、活牛出口到马来西亚,对于出口活牛羊,缅甸商人兴趣浓厚,并已建了仓库、动物疾病防治站、运输专用船等。为了促进肉类的出口,冰冻牛  相似文献   

10.
<正> 我省黄牛属于南方小型牛。体型矮小、役力也小,出肉率少,经济价值低,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改良。 我省从1973年开始用么拉水牛对本地水牛进行试点改良。后来陆续引进夏洛来、辛地红、抗旱王、海福特和西门塔尔牛对省内部分县的耕牛进行杂交改良。结果加大了体型和役力,提高出肉率,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经济效益不够明显,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从1984年开始在泰和县选择西门塔尔杂交改良牛进行试验,探讨耕牛乳、肉、役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区是全省耕牛主产区,农民素有养牛习惯,历年有大批耕牛调出区外、省外。为了尽快提高本地牛质量,1978年以来,用由国外引进的西门塔尔、夏洛来、短角、利木赞、安格斯等世界著名的乳肉兼用和肉用品种牛冷冻精液,对我区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1983年,小麦收割后,地区组织巴中、通江、宣汉、万源、南江等五个全国商品牛基地县畜牧科技人员对达县地区的本地黄牛和不同组合杂交1代黄牛的役用性能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贵州铜仁地处武陵山脉西段,地质地貌复杂,农用耕地零散,坡度较大,农业机械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耕牛则成为不可缺失的农用生产工具之一。为了克服本地耕牛体形小、生长缓慢等缺点,笔者总结多年的经验,从四个方面介绍了耕牛冻配技术要点及耕牛配种后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以提高耕牛的受胎率,优化耕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耕牛安全越冬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耕牛还是山区农村农民耕作的主要工具.由于冬季气温低,耕牛体热散失快,容易致耕牛受冻、掉膘或生病,甚至造成耕牛死亡,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牛安全越冬对促进来年春耕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耕牛饲养户在日常饲养管理上要做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我们对耕牛倒冬(1—3月死亡)现象,主要从牛的疾病、饲养管理、草料等方面去分析,对气候与耕牛倒冬的关系认识不足。下面就气候与耕牛倒冬的关系作一肤浅分析,供大家参考: 耕牛倒冬与气候因子的变化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以温度和秋季绵雨天气关系最大。一、1—3月月平均温度与耕牛死亡的关系。(表1) 耕牛死亡统计资料有1977、1982、1983、1984、1985、1988共6年,死亡耕牛4898头,最多年死1279头,最少年120头,相差9.6倍。设超过最少年的3倍(460头)为不正常死亡  相似文献   

15.
鉴定耕牛的优劣是农民购买耕牛、使用耕牛和耕牛品种改良的重要依据。为了把鉴定耕牛优劣的标准搞得更确切,笔者专程走访了湖北省襄阳县欧庙、张湾、双沟、伙牌、古驿、黄渠河、黄集、泥咀、新集等乡镇牲畜交易所的20多位相牛能手的经验,并结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总结了“远”、“近”、“细”、“动”、“静”定是耕  相似文献   

16.
冬季耕牛青饲料减少,加上寒冷,耕牛一般都会掉膘变瘦,老弱耕牛更甚。这些瘦弱耕牛如不及时养护,容易造成死亡。为此,除了加强饲养管理外,可采取以下两法复壮。  相似文献   

17.
耕牛的选种配种如果做得不好,会导致耕牛质量降低,利用年限缩短。因此,掌握耕牛的选种配种技术,对提高农田的耕作速度和质量、适应农时,意义重大。(一)优秀耕牛特征留作种用的耕牛应当身体健壮,体躯高大、丰满,两睾丸对称且大而坚韧,头粗重、长短适中,眼大有神,颈后隆起,肩峰耸立,前胸宽深,蹄质坚实等;种母牛要  相似文献   

18.
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普查目前仍以粪便孵化法为主,在大范围查病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漏网问题。为杜绝疏漏和隐患,有些地区已采用扩大化疗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湖北省血防研究所在河滩地区采用吡喹酮对人畜同步扩大化疗,3年内使耕牛感染率下降100%。  相似文献   

19.
耕牛进入冬季,为了越冬,抵御风寒,防御疾病侵害,耕牛被毛增生,绒毛增厚,以保护体温,增强体质。但近些年来,有少部分耕牛到了冬季反而脱毛,甚至全身多处脱毛,有的耕牛体表被毛脱光。本人从事兽医工作多年以来,现将其中的经验之一简笔于下:即耕牛冬季脱毛病的防治,供养牛户参考。1发病原因及主要症状引起耕牛体表脱毛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圈舍阴暗潮湿,没有定期对圈舍,用具、圈舍周围环境等进行消毒,灭菌、杀虫,耕牛被毛皮肤不清洁等,而引起寄生虫螨的侵入,并寄生于毛根部,致使耕牛体脱毛。耕牛体表除脱毛外,…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实行大包干的生产责任制后,怎样搞好耕牛的防病治病工作?湖北省枣阳县琚湾公社兽医站的作法是:同饲养户签订耕牛合作防治合同。1982年,琚湾公社普遍推行了大包干的生产责任制,耕牛变为分户喂养。针对这种新的特点,公社兽医站主动同6500多家耕牛饲养户签订合作防治合同。其主要作法:一是建立耕牛档案。详细记载耕牛的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