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调查分析,得到青杨虎天牛在各种杨树及其它阔叶树种的纯林、混交林以及不同类型林分、、树干不同部位的发生状况,选择出相对抗青杨虎天牛及易受青杨虎天牛危害的杨树品种及其它阔叶树种,为利用生态方法控制青杨虎天牛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选择出抗青杨天牛及青杨虎天牛危害的的树种及易受2种天牛危害的树种。通过放飞试验,确定了2种天牛的扩散特性,从而提出防止2种天牛扩散及暴发的防护林体系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3.
青杨虎天牛的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青杨虎天牛 ( Xylotrechus rusticusPinnaens)属鞘翅目的天牛科 ,是危害杨树、柳树重要的蛀干害虫 ,近几年在齐齐哈尔、哈尔滨、绥化等地区大面积发生。为适应生产需要 ,在对该害虫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明确了青杨虎天牛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 与寄主的关系与寄主种类的关系 青杨虎天牛在黑龙江省主要危害杨树 ,其次为柳树、桦树、柞树、榆树 ,在杨树中又以中东杨、大青杨和小青杨为主 ,其次为小叶杨、厚皮杨、小黑杨、斯大林杨、小青×黑。就同一林地而言 ,林缘比林内受害重 ,孤立木比群栽林受害重 ,粗皮树种比光皮树种受害重。…  相似文献   

4.
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 L·)是一种对杨树危害很严重的害虫。经过对青杨天牛生活史的分析,总结出一整套防治青杨天牛的方法,首先从严格检疫开始,通过营林技术、人工防治等措施来防治和控制青杨天牛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青杨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Linaens)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杨树、柳树的重要蛀干害虫。近几年,该虫在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面积发生,严重地威胁着防护林和城市绿化。为更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选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进行了幼虫期和成虫  相似文献   

6.
青杨天牛生物学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青杨天牛发育进度的观测和对青杨天牛其它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摸清了青杨天牛成虫羽化、卵孵化的规律及青杨天牛对不同杨树品种危害程度的差异,为青杨天牛的监测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杨树人工林害虫--青杨虎天牛的发生原因及主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确定了青杨天牛和青杨虎天牛在黑龙江省的分布范围及分布区的极限积温指标,并分别阐述了2种天牛的扩散特征。  相似文献   

9.
青杨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是危害杨树的重要蛀干害虫,近几年在黑龙江省的大庆、齐齐哈尔、哈尔滨、绥化以及吉林省的长春、白城等地区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了杨树丰产林和"三北"防护林的建设.根据防治和预测预报技术的需要,对青杨虎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0.
青杨虎天牛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杨虎天牛(Xylotrechus rusiticus)为天牛科脊虎天牛属昆虫,是国家林业局2004年发布的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是我国北方地区新暴发成灾的蛀干性害虫。它分布范围较广,寄主以杨树为主,同时为害柳属、桦属、栎属、椴属和榆属等林木。该虫隐蔽性强,在防治上极为困难,而遭受青杨虎天牛危害的林木,其生长极度衰弱,树木易断枝折头,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天牛虫灾的成因、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牛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林木害虫.虫灾的成因涉及天牛习性、环境条件和防治技术3个方面.目前的防治措施有一定的局限,对危害部位高和大面积防治还缺乏简便实用的措施.天牛研究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1)混交林在天牛治理中的地位与控灾机制;(2)人工林经营模式;(3)天牛成虫的化学生态学;(4)林木对天牛的抗性机制.天牛虫灾的治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人工林栽培制度和经营模式变革,合理利用林木抗虫性,营造生态防虫林.进而研究出配套的虫害管理模式和林分经营模式,实现天牛虫灾可持续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哈尔滨市绿化树种为研究点,从绿化树种的叶面积指数、固碳释氧、降温增湿等方面研究了49种生长良好的绿化树种的生态功能,通过研究得到银中杨、榆树、糖槭、杜松、野梨是平均叶面积指数前5位的乔木树种,珍珠梅、接骨木、绣线菊、金银忍冬、天目琼花是平均叶面积指数前5位的灌木树种;榆树、文冠果、火炬树、糖槭、银中杨为年固碳释氧量前5位的乔木树种,黄刺玫、紫丁香、接骨木、树锦鸡儿、榆叶梅为年固碳释氧量前5位的灌木树种;年释水量前5位的乔木树种是文冠果、银中杨、火炬树、榆树、山丁子,年释水量前5位的灌木树种是绣线菊、黄刺玫、毛樱桃、珍珠梅、榆叶梅。    相似文献   

13.
确定根蘖能力、固土能力、耐瘠薄能力、耐干旱能力4个性状为选择目标性状,并兼顾参试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对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林业工程治理适宜栽植的树种进行了测试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树种不同性状的表现存在显著的遗传性差异;按4个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综合表现评定,选择出在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林业工程治理中适宜栽植的最佳树种,分别是:胡枝子、刺槐、紫穗槐、沙棘、赤松、白榆、山杨、旱柳。  相似文献   

14.
运用层次分析法优选临夏北塬农田防护林树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对农田防护林体系有重要影响的树种适应性、树种防护效果和社会经济状况3大类13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所选10个树种(或无性系)进行优选评价.结果表明,在影响优选评价因子中,树种的保存率贡献率最大,说明选择适生树种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成功的前提;防护效果评价因子,尤其是树种的防风效果,是农田防护林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综合防护效益的关键,对优选分析评价具有重要影响;同时考虑农村社会经济方面因素,才能得出客观、准确的优选评价结果.10个树种(或无性系)优选评价排序为:苏柳J172>苏柳J369>苏柳J194>青刚柳>准噶尔柳>二白杨>新疆杨>河北杨>三倍体毛白杨BT85>三倍体毛白杨B1008.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主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兰州市6种常见的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排序为:红叶李 > 毛白杨 > 大叶黄杨 > 臭椿 > 国槐 > 垂柳,可为兰州市的大气污染生态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磷化铝熏蒸光肩星天牛虫害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磷化铝对聚氯乙烯薄膜覆盖下的大官杨、箭杆杨光肩星天牛虫害木进行熏蒸试验表明,当磷化铝用量10~12 g/m3、密封时间为72 h时,杨树天牛幼虫死亡率均达100%,杀虫效果良好.该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生物柴油树种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生物柴油树种进行了筛选与评价,认为珍稀树种、优质干果树种、出种率低的树种、优质食用油料树种、大面积造林具有困难的树种不宜选作生物柴油树种.初步筛选文冠果、花椒、黄连木、乌桕、油桐、光皮树、麻疯树、绿玉树、椰子、油棕等10种作为生物柴油树种.分别对以上树种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苗木培育、栽植方法、病虫害、自然分布、种子产量、利用年限、目前的应用、含油量、提炼的生物柴油性质及与0号石化柴油燃料特性对比等做了调查和评价.对生物柴油树种发展的制约因子如黄连木种子小蜂、文冠果"千花一果"、麻疯树等产生的有毒物质进行了探讨.以花椒为例,对生物柴油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8.
扬州市丘陵岗地植被恢复选择树种时必须考虑乡土树种、经济林树种和园林景现植物,提出了意杨(populus Canadensls)等9个备选树种为扬州市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的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Spatially explicit information on tre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any forest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forest managers as well as to nature conservationists. In this study, the potential of three spaceborne sensors: (1) Landsat-8, (2) Sentinel-2, and (3) IRS-Pansharpened were compared by applying Random Forest (RF)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s to classify the three most common tree species: Pinus taeda, Alnus spp., and Populus spp., in Hyrcanian forest of Iran. Three RF models with optimized parameters of mtry and ntree were use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rees species. Based on our Overall Accuracy (OA) and Kappa Coefficient (KC) analysis, IRS-Pansharpened data showed the highest accuracy (OA = 84.9% and KC = 79.7%), followed by Landsat-8 (OA = 78.2% and KC = 70.6%), and Sentinel-2 (OA = 77% and KC = 70%). According to the Mean Decrease in Accuracy (MDA) criterion delivered as an output of RF, the near-IR spectral band was found on the top rank (high variable importance) as compared to all other spectral bands for tree species classifica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by the researcher, forest managers, economists and policy and decision makers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of Hyrcanian forest resour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