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遇旱灌水和施肥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8~2009年研究了遇旱灌水和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遇旱灌水能显著提高大豆叶面积指数、生物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产量的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叶面积指数、生物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重和产量的影响表现为优化施肥>常规施肥>不施肥,并且灌溉条件下,不同施肥方式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差异更显著,表明灌溉在保证水份供应的同时,促进了肥料的吸收,起到了以水调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期施肥对大豆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娇  韩晓增  邹文秀  严君 《大豆科学》2012,31(5):778-783
以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选择了5个不同施肥处理,包括无肥(CK),单施氮肥(N),氮肥+有机肥(N+OM),氮、磷、钾配合施用(NPK),氮、磷、钾+有机肥(NPK+OM),研究了连续27年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能够明显增加大豆株高和荚数,并且能增加植株的生长速度,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增加大豆根瘤干重和根瘤数,而有机肥对根瘤的作用不显著。与单施化肥和无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处理大豆的根冠比较小,说明有机肥能够促进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长期施肥对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表现为:NPK+OM>NPK>N+OM>N>CK,大豆产量也表现出相似趋势,说明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改善大豆的产量性状,同时氮肥配施有机肥的大豆产量低于氮、磷、钾平衡施肥的处理,说明在东北黑土区有机肥不能代替磷钾肥施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三裂叶豚草对大田旱生作物的危害表现,利用添加系列试验设计,研究不同肥力条件下,三裂叶豚草不同密度处理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豆整个生长季中,三裂叶豚草对大豆的株高、分枝生长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这一作用突出表现在大豆的生长前期,在分枝期,未施肥条件下混生种群各处理大豆株高显著高于大豆单生种群。分枝数和分枝长度变化规律与株高相反,随着豚草密度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另外,在混生种群施肥条件下大豆的株高反而低于未施肥条件下各处理,表明三裂叶豚草不仅在光竞争中对大豆存在抑制作用,在争夺水分、肥料方面也表现出强大的竞争能力。大豆地上部分生物量,在分枝期和结荚期均随着豚草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栽培措施对高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品种、密度、施肥水平、播期对高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密度、施肥水平、播期4因素通过影响高油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而影响高油大豆的产量.其中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随着密度和施肥水平的升高呈上升趋势,随着播期的延迟而下降,而叶绿素含量则随着密度的升高而降低,但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和播期的延迟呈上升趋势;施肥水平对高油大豆的产量影响最大,其中农大15751在5月3日播种,施肥量为300 kg·hm-2,密度为45 ×104plants·hm-2时产量最高,达3788 kg·hm-2.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进行了重茬大豆施肥技术组合筛选,NPK不同组合可明显促进重茬大豆生长发育,主要表现在增加大豆株高、提高大豆地上和地下生长,增加干物质积累;NPK配合可促进大豆根瘤数量和重量的增加,N3P4K5 叶面肥在大豆分枝期(V5)、开花期(R2)和鼓粒期(R6)三个时期都明显增加大豆优质根瘤比率;NPK配合可增加大豆叶面积指数、生物产量和光合势,其中N3P4K5和N3P4K5 叶面肥对大豆生长发育促进作用最为明显,N3P4K5 叶面肥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22.7%,增加了大豆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各处理对大豆百粒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高翔  吴满  潘汝谦  廖红 《大豆科学》2011,30(6):964-967
研究了大豆/玉米间作模式及施肥对大豆霜霉病的发生发展及大豆与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玉米间作能够显著降低大豆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而且在间作体系中,施肥处理大豆霜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低于未施肥处理.大豆/玉米间作显著影响大豆和玉米的生长,不同施肥处理间大豆和玉米的地上部生物量差异显著.施肥显著促进玉米的...  相似文献   

7.
长期施肥对大豆地土壤蒸发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Micro-lysimeter法,研究了东北黑土区不同施肥管理对大豆地土壤蒸发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通过改变土壤的水分物理性质和作物叶面积指数,进而调控土壤蒸发,不同处理间土壤蒸发表现如下:无肥(F1)>单施化肥(F2)>化肥+有机肥(F3);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蒸发强度表现为:开花期-结荚期>子叶期-开花期>出苗期-子叶期>鼓粒期-成熟期>结荚期-鼓粒期,同时土壤蒸发强度与土壤表层含水量间旱显著正相关;在不同施肥管理中化肥+有机肥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其次为单施化肥和无肥.因此,在东北黑土区可以通过施肥的方式渊控土壤蒸发,提高大气降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平衡施肥对松嫩平原黑土区大豆产量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设定最佳(OPT)施肥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做减素处理、喷施叶面肥、加种衣剂等,研究了平衡施肥对黑龙江省松嫩平原黑土区大豆生长发育、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海伦、庆安和依安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和效益有明显的正效应.海伦、庆安和依安3个地区推荐施肥分别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7.4%、7.6%和9.5%,增效476、1089和836元·hm-2.OPT+叶面肥处理有助于大豆产量的提高,而OPT+种衣剂处理未表现出显著增产效果.钾是黑土区限制大豆产量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其次是磷和氮.从肥料农学效率看,大豆增产肥料贡献率表现为氮肥>钾肥>磷肥.松嫩平原黑土区大豆生产农民习惯施肥中磷肥用量偏高,而钾肥用量不足,微肥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9.
水肥耦合对大豆生长发育的正交设计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条件,设置不同灌水和施肥处理,研究水肥耦合对大豆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水分对大豆的生长影响大于肥的影响,大豆生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分供应的多少,在水分充足时增加施肥可以提高大豆产量和株高,但水分过高对大豆生长不利.总体上,随着水分和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在相对含水量55%、N含量为200 mg/kg、P为50 mg/kg、K为100 mg/kg时对大豆的生长最适合.  相似文献   

10.
密度与施肥对春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育37为试材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大豆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叶面积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干物质积累呈现下降的趋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株高、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都呈现上升的趋势;随着密度的增加,大豆产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大豆产量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密度为19×104株/hm2、施肥量为200 kg/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