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掌握自然条件下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Sonan)]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为害的控制效果,研究阿里潜蝇茧蜂与橘小实蝇数量之比对橘小实蝇卵的被寄生率的影响和阿里山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的持续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当阿里山潜蝇茧蜂与橘小实蝇数量之比达到3:1时,阿里山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卵的寄生率达57%左右,再增加阿里山潜蝇茧蜂不会显著提高橘小实蝇卵的被寄生率;阿里山潜蝇茧蜂对橘小实蝇的有效控制时间为15 d左右。由此可见,田间应用阿里山潜蝇茧  相似文献   

2.
2006~2008年在永州市农科、宁远县对烟草害虫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共发现烟草害虫天敌2个纲10个目51个种,烟青虫(棉铃虫)寄生率41.2%~52.3%,最高69.8%,斜纹夜蛾平均寄生率11.13%,最高65.5%,两者均被"棉铃虫齿唇姬蜂"和"螟蛉悬茧姬蜂"寄生。  相似文献   

3.
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lorideae Uchida)是我县棉田的重要天敌,常年对棉铃虫的寄生率达16.9~71.2%,对棉铃虫的消长起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从1976~1982年对其生物学特性及对棉铃虫寄生情况进行了观察,其结果如下。一、生物学特性齿唇姬蜂在我县一年发生八代,各代成虫发生期:第一代出现4月下旬,第二代出  相似文献   

4.
茶斑蛾和油桐尺蠖是大吉岭茶区的两种主要的食叶害虫。有两种寄生蜂(Comsia sp.膜翅目、茧蜂科和Argyrophylax sp.双翅目、寄蝇科)在抑制茶斑蛾和油桐尺蠖的种群上具有效果;在34月间有很高的寄生率,Cotesia茧蜂的寄生率达47.7%,寄生蝇的寄生率为42.45%。茶斑蛾被寄生蝇寄生的机率很高,在有机茶园和不喷农药的茶园中寄生率可达80%。文章还讨论了在综合治理中应用这两种天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测定长尾潜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寄生的4日龄橘小实蝇(B. dorsalis)幼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物酶(PO)活性。结果表明:幼虫在被寄生后,在其免疫系统的调节下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致使被寄生的幼虫较未被寄生的3种抗氧化物酶(CAT、POD、SOD)活性明显高,然而被寄生的幼虫PO活性明显低于未被寄生的幼虫。这4种酶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减少寄主体内过量的ROS,保证寄生蜂能有效地寄生,提  相似文献   

6.
Bt抗虫棉与常规棉棉铃虫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差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对Bt抗虫棉田、常规棉田中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Hübner)及其主要天敌种群动态的系统调查,明确了Bt抗虫棉种植面积较小时,棉铃虫卵发生动态与常规棉田无大差异;而幼虫发生动态差异显著;两类棉田棉铃虫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无差异,而幼虫寄生天敌差异显著,Bt棉田三代卵寄生率低于常规棉田  相似文献   

7.
测定长尾潜蝇茧蜂(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寄生的4日龄橘小实蝇(B. dorsalis)幼虫体内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酚氧化物酶(PO)活性。结果表明:幼虫在被寄生后,在其免疫系统的调节下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致使被寄生的幼虫较未被寄生的3种抗氧化物酶(CAT、POD、SOD)活性明显高,然而被寄生的幼虫PO活性明显低于未被寄生的幼虫。这4种酶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减少寄主体内过量的ROS,保证寄生蜂能有效地寄生,提高寄生蜂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古巴蝇生物学及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索古巴蝇防治甘蔗螟虫在广西蔗区应用的可行性,广西甘蔗研究所于2004~2005年从古巴引进古巴蝇并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表明:古巴蝇能寄生二点螟、条螟、黄螟和玉米螟等甘蔗害虫.化蛹率为70%~90%,羽化率在80%~90%.不能寄生桑蚕.能用非自然寄主大蜡螟人工繁殖古巴蝇,平均化蛹率为100.46%,平均羽化率为86.32%.古巴蝇喜欢温暖潮湿,在26~28℃、相对湿度75%~85%时,生长发育最佳,生物学周期为25~40d.接种(寄生)至化蛹为8~10d,蛹期为6~10d,雄蝇寿命3~6d,雌蝇寿命20~30d.0℃以下的低温和42℃以上的高温对古巴蝇的生长发育、化蛹和羽化不利,古巴蝇蛹在8~10℃保存5~10d羽化率不受影响,但蛹期相应延长.本研究对指导广西蔗区应用古巴蝇防治甘蔗螟虫,促进广西蔗糖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棉33B中红侧沟茧蜂发生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 Bt基因抗虫棉新棉 33B具有高抗棉铃虫、丰产性好等特点 ,能够大幅度减少棉田用药。 1 997~1 998年 ,河北省种植的新棉 33B棉田基本未用药防治棉铃虫 ,广谱性杀虫剂基本未使用 ,因此 ,棉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连续两年调查 ,棉田天敌种类增加 ,数量明显增多。 1 998年在田间病虫害调查中 ,在深州市的新棉 33B棉田系统调查了对棉铃虫控制作用较强的寄生于棉铃虫低龄幼虫的寄生蜂——中红侧沟茧蜂 ( Microplitis SP.)的发生规律。该蜂在 80年代棉田天敌普查中被发现 ,之后 ,进行了常规棉田内该蜂的发生消长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对抗性棉铃虫的研究澳大利亚棉花的主要虫害有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和澳洲棉铃虫(H.punctigera)。因80年代以来大量使用菊酯类农药,已使棉铃虫产生很强的抗药性。80年代中期以来,澳大利亚针对这两种棉铃虫的危害采取...  相似文献   

11.
多杀菌素对阿里山潜蝇茧蜂的亚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多杀菌素敏感的橘小实蝇实验种群做寄主饲养阿里山潜蝇茧蜂,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多杀菌素对阿里山潜蝇茧蜂雌蜂和雄蜂的LC50分别为0.090 8 mg/mL和0.027 4 mg/mL,LD50分别为1.004 1 mg和0.804 3 mg。分别用1 000、2 000、3 000倍液的多杀菌素处理阿里山潜蝇茧蜂成蜂,与对照相比,不同倍液的多杀菌素亚致死剂量均使阿里山潜蝇茧蜂的寿命显著缩短;雌蜂的总产卵量、平均产卵量、寄生率、子代成蜂羽化率等均随着多杀菌素浓度的增大而减少;但子代雌雄性比之间差异不显著;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橘小实蝇卵的拟合方程符合Holling圆盘方程Ⅱ型,处理寄主的时间随着多杀菌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瞬时攻击率、搜寻效应等均随着多杀菌素浓度的增大而减少。结果表明,多杀菌素的亚致死剂量可通过缩短寿命、降低繁殖力、改变功能反应参数等影响阿里山潜蝇茧蜂,从而影响生物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NPV──棉铃虫病毒杀虫剂防治棉铃虫田间药效试验范阳,周青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455000未荣杰河南省汤阴县生物农药厂456162近十年来,由于生产上长期单一、盲目使用化学农药,从而引起了严重的“三R”(即Resis-tance──害虫产生抗药性,Re...  相似文献   

13.
最近有两篇论文详细报道了在北卡罗来纳州释放赤眼蜂 ( Trichogramme exiguum)对棉铃虫的防治情况。2年的试验表明 ,每公顷释放高质量的赤眼蜂 1 0万~ 2 0万只 ,每隔 3~ 7天放一次 ,重复几次 ,可显著提高寄生现象 ,较对照提高 1 8%~ 69% ,可减少 1龄幼虫 ,但 5龄幼虫密度、棉铃受害程度 ,产量与对照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另有文章报道 ,棉铃虫幼虫和卵的死亡数表明 ,释放赤眼蜂增加了卵死亡率 ,但幼虫的死亡率下降 ,有抵消作用 ,故释放赤眼蜂不能防治棉铃虫。美国释放赤眼峰防治棉铃虫的不同报道@牛巧鱼…  相似文献   

14.
利用冬闲对棉田进行必要的管理,可减少棉田越冬病菌、害虫寄生场所,冻疏硬土层,增厚耕作土层,利于棉花根系生长和下扎,降低来年棉田病虫害基数。因此,棉农应高度重视棉田冬管,促使棉花优质高产高效。1清理田园一般在棉田遗留的枯枝、落叶、落铃及杂草是各种病菌和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盲椿象、蓟马等害虫越冬寄生的好地方,利用冬闲时节将其彻底清除烧毁或深埋,不但可沤制成有机优质农家肥,更主要的是不给各种病菌和害虫留下越冬寄生场所。2深翻土壤棉铃虫、地老虎、斜纹夜蛾、造桥虫等在土壤中越冬,可实施翻土杀灭。深翻还可加速土壤熟化,…  相似文献   

15.
茶园害虫的天敌(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茶园其它天敌昆虫茶园中的天敌昆虫除膜翅目寄生蜂以外,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种类也较为丰富。此外,双翅目中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蝇亦为茶园中所常见。现分别叙述如下:一、鞘翅目 Coleoptera鞘翅目通称甲虫,主要特征是:前翅角质,称鞘翅,复盖住身体背面;后翅膜质(有  相似文献   

16.
大豆重茬障碍研究进展:Ⅱ大豆重茬障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大豆重茬障碍机制 ,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重茬障碍因素。这些因素有直接的 ,也有间接的 ,主要涉及病虫害、生物障碍、自毒作用、生理等方面 ,这些研究结果都不同程度说明了在重茬障碍中的作用。1 土传根部病虫害对重茬障碍的作用大豆土传根部病虫害主要有大豆孢囊线虫 (Het eroderaglycines)、根腐病 (Pythiumspp .、Fusariumspp .与Rhizoctoniaspp.)和根潜蝇 (Ophimyiashibasu)。在重茬大豆田中 ,这三种病虫害多是混合发生的 ,使大豆根部腐烂、纵裂、须根不发…  相似文献   

17.
40%丙溴磷乳油防治抗性棉铃虫药效试验潘登明,崔学芬,胡发清,夏敬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山东省青岛农药厂研制生产的40%丙溴磷(profenofos)乳油,是一种广谱、高效的三元不对称结构有机磷杀虫剂,对抗性棉铃虫有特效;为验证其...  相似文献   

18.
酒泉地区植棉历史悠久 ,根据《甘肃省农作物病虫杂草调查汇编》(甘肃省农林厅 ,1 95 9)记载 ,2 0世纪 5 0年代枯萎病、黄萎病、棉蚜、棉叶螨等在敦煌、安西、金塔发生为害 ,棉铃虫在敦煌发生为害 ,但其发生范围、规模及危害程度均记载不详。新发生、发展的病虫害主要有棉铃虫、美洲斑潜叶蝇、白粉虱、棉黑根腐病等 ,天敌主要有瓢虫类、蜘蛛类、草铃类、食蚜蝇类、花蝽类、蚜茧蜂、姬蜂、鸟类等 60余种。其中发生范围广、危害程度大、防治难度高的有枯萎病、黄萎病、根病、蚜虫类、叶螨类、棉铃虫等 ,是棉花生产上的主要病虫害。1发生现状1 .…  相似文献   

19.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预防与去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预防与去除赵志强(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266601)黄曲霉(Aspergillusflavus)和寄生曲霉(Aparasiticus)中的一些菌株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化合物中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历史上著...  相似文献   

20.
(三)棉铃虫在修水猖獗为害大白菜雷国明(江西省修水县植保站332400)棉铃虫HeliothisarmigeraHji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棉花的主要害虫,90年代以来上升为棉花的首害。其幼虫蛀食蕾、花、果、幼茎、嫩梢。发生特点是“分布广、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