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年来,每当藠头收获的季节,在讧西省新建县生米镇每天都有排着长龙般的车队,司机们争先恐后地开往地头收购藠头,人数最多的要算广东、浙江、湖南、湖北等外地企业,他们将新鲜或半成品(腌渍)藠头大量购进后精加工.再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生米镇的藠头也因此引起了国际市场上一些商家的关注,中国“藠头之乡”的美誉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用细叶藠头、长柄藠头、生米藠头开展黄化栽培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生米藠头产量最高,为33 116.67 kg/hm2,较细叶藠头增产9 401.67 kg/hm2,增幅为39.6%,增产达极显著水平;长柄藠头产量为30 316.67 kg/hm2,较细叶藠头增产6 601.67 kg/hm2,增幅为27.8%,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细叶藠头产量最低,为23 715.00 kg/hm2。因此,在黄化藠头价位相同的情况下,应选择生米藠头进行黄化栽培。与生米藠头、长柄藠头相比,细叶藠头茎细小、生长量小,炒食后鲜润、味美、香浓,可作为地方特色品种进行黄化栽培。  相似文献   

3.
湘阴县藠头的出口量占全国藠头出口量的1/3,占湖南省藠头出口总量的70%.2004年,湘阴县6667公顷无公害良种藠头喜获丰收.  相似文献   

4.
江西生米藠头栽培试验及其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江西生米藠头为试材,比较了不同栽培措施对藠头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处理都能提高藠头产量,增产幅度在7.02%~19.30%,其中,稻草覆盖增产幅度最大;而土壤撒施石灰对藠头中期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相关分析显示,藠头鳞茎产量与生物产量、单株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单个鳞茎均重与单株分蘖数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藠头水旱轮作和旱地种植两种耕作制度下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藠头水旱轮作比旱地种植有较多的好处,水旱轮作藠头产量比旱地种植一季藠头基础产量高605.5 kg/667 m2。形成100 kg鲜藠头需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0.392 0、0.063 6、0.464 0 kg。藠头水旱轮作耕地土壤的供肥量、化肥利用率高于旱地。施用氮肥效果最为明显,氮肥是影响藠头产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钾肥次之,磷肥的效果最差。藠头施用化学氮、磷、钾肥与其产量的关系符合三元二次方程模型。结合有经验的农户的高产高效施肥调查,建议在施用猪粪500 kg/667 m2左右的情况下,水旱轮作的水田种植藠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9.1、4.5、7.5 kg/667 m2为宜。旱地种植一季藠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2.0、6.0、10.5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藠头鳞茎采后耐久保鲜方法,以云南开远甜藠头鳞茎为材料,研究SA、6-BA及复合处理对藠头鳞茎在室温贮藏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SA、6-BA处理后均能有效降低藠头鳞茎的失重率、腐烂指数、染菌率,使鳞茎硬度保存在较高水平,但SA处理增大了藠头的发芽率;SA、6-BA处理能够有效抑制藠头鳞茎贮藏期间硫代亚磺酸酯、淀粉、总氮、维生素C含量降低,保证了贮藏期间的风味品质;经SA、6-BA处理后,有效抑制了藠头鳞茎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大幅度提高了SOD、POD活性,藠头鳞茎抗氧化能力增强,衰老速度减缓。表明SA、6-BA及复合处理均能提高藠头鳞茎的耐贮性及贮藏品质,可作为防腐保鲜剂在藠头鳞茎的实际贮运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生米藠头生长规律及产量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米藠头的生长规律及产量形成进行了初步研究。将藠头的生长期划分为播种期、出苗期、冬前分蘖期、越冬期、春夏快速生长期、鳞茎膨大期和收获期。藠头的经济产量与其生长量即生物产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究藠头有害生物无害化防控技术,在江西省新建县生米镇开展了藠头太阳热土壤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太阳热土壤消毒能明显减轻草害,对土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防控达到种藠化学消毒的同等效果;藠头单株叶数、分蘖数、叶重及鳞茎重等均有所增加,藠头鳞茎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2%~15.0%和9.7%~19.5%。  相似文献   

9.
云南开远生产的珍珠玉藠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其产品个大、洁白、肉质肥糯、脆嫩、无渣,品质好,被誉为"糯藠头"。由于珍珠玉藠头不仅味道可口,而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藠头种植技术,包括土壤选择、整地作畦、栽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留种等方面内容,以为藠头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微波法提取藠头总黄酮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藠头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影响微波辅助提取藠头中总黄酮的优化工艺条件,还研究Na Cl、KCl、Mg Cl2、Na2SO3溶液对总黄酮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藠头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70(g/ml)、微波作用时间15 min、微波功率350 W、提取温度65℃,K+、Mg2+和还原剂Na2SO3对总黄酮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运用微波辅助提取法从藠头中提取总黄酮可以加快提取速度、提高提取效率,该方法简单、稳定、可靠、可重复,是提取藠头中总黄酮的有效途径,该研究可为藠头中总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藠头水旱轮作和早地种植两种耕作制度下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藠头水旱轮作比旱地种植有较多的好处,水旱轮作藠头产量比早地种植一季蓖头基础产量高605.5 kg/667 m2.形成100 kg鲜藠头需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0.392 0、0.063 6、0.464 0 kg.菖头水旱轮作耕地土壤的供肥量、化肥利用率高于旱地.施用氮肥效果最为明显,氮肥是影响藠头产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钾肥次之,磷肥的效果最差.藠头施用化学氮、磷、钾肥与其产量的关系符合三元二次方程模型.结合有经验的农户的高产高效施肥调查,建议在施用猪粪500 kg/667 m2左右的情况下,水旱轮作的水田种植藠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9.1、4.5、7.5 kg/667 m2为宜.旱地种植一季菖头施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2.0、6.0、10.5 kg,667 m2为宜.  相似文献   

13.
施力方向与加载速率对藠头种子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叶藠(Allium chinense G.Don)为研究对象,利用质构仪对藠头种子横向X轴、侧向Y轴和纵向Z轴进行压缩与剪切试验,考察不同施力方向及不同加载速率对藠头种子力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藠头种子X、Y、Z方向的压缩极限载荷分别为89.20~139.20、120.70~294.70、101.40~184.60 N;加载速率分别为20、40、60、80、100 mm/min时,藠头种子的弹性模量均值分别为1.65、1.07、1.89、2.01、1.85 MPa,X、Y、Z方向的弹性模量均值分别为2.65、1.30、1.13 MPa,藠头种子的切断力均值分别为20.05、12.74、11.23、14.02、16.72 N,最小切断力为6.12 N,X、Y、Z方向的切断力均值分别为11.06、18.07、15.73 N。研究结果表明,施力方向与加载速率对藠头种子的极限载荷、弹性模量和切断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藠头种子Y方向有较好的抗挤压和抗剪切能力。  相似文献   

14.
藠头加工方法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藠头加工方法进行了简述,综合概括了工艺流程中各步骤的注意事项,分析了藠头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许真 《北京农业》2013,(30):135
此试验将藠头鳞茎盘培养在不同BA、NAA浓度配比的MS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和生长。结果显示,BA对藠头芽的分化和生长影响很大,BA浓度过高(>2.0 mg/L)或过低(≤0.5 mg/L)都不利于芽的分化和生长;适当浓度的NAA对芽形成也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BA1.0 mg/L+NAA1.0或0.6 mg/L时,诱导芽分化和生长的效果明显好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农民有近千年种植藠头的历史,然而近年来,该地藠头种植面积大幅度回落,由历史上最多时的8000亩(1亩=1/15公顷)下滑到现在不足2000亩,产品出口创汇去年只有40万美元。梁子湖区这一优势产业呈现萎缩、衰落的颓势。探究制约梁子湖藠头生产萎缩的原因,不只因为市场行情波动,另外由于没有开展品种提纯复壮,没有建立良种繁育基地,藠头品质开始出现退化。品质上不去,单产上不去,制约了种藠头的收益。此其一。二是产业链接不紧,科技含量偏低,最大的差距就在“产后”处理上。目前藠头半成品出口价每吨900美元,而深加工成…  相似文献   

17.
藠头是百合科葱属多年生鳞茎植物,性味辛温,具有消食、除腻、防癌的功效,是大众喜爱的蔬菜,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藠头适应性广,对气候要求不严,最适宜凉爽气候,在冷凉的气温下生长良好;土壤pH 6.0~8.0均可,以pH 6.5~7.5最为适宜。江西省新余市目前年种植藠头面积3000亩,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下旬播种,翌年5月底6月初采收,亩产1500~2000 kg,亩纯收入4500元左右,种植经济效益良好。种植藠头是新余市农民增收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18.
藠头又名薤,以肉质鳞茎供人们食用,是深受日本及东南亚国家欢迎的香辛类蔬菜。我国生产的藠头在亚洲市场上供不应求。我县于1998年引进种植,一般产鲜鳞茎22500kg/hm^2左右,效益是种植小麦的3倍以上,生产的藠头全部由外贸企业加工出口。  相似文献   

19.
以生米藠头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及微肥对藠头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肥运筹相同条件下,藠头产量、单穴分蘖数、单个鳞茎重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K_2O 9 kg/667m~2时产量最高,CK(不施钾肥)产量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施钾量和产量、施钾量和单穴分蘖数均呈极显著抛物线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30 4**,r=0.883 7**),施钾量和单个鳞茎重呈显著性抛物线相关(r=0.870 0*)。单穴分蘖数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8 7**),单个鳞茎重和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8 3**)。施用不同微肥对藠头的产量影响不同,单施硼肥有利于藠头分蘖和鳞茎生长,而施用锌肥和锌、硼肥混施不利于藠头增产。因此,在生米藠头生产上,最佳施钾量为9 kg/667m~2,且配合适量的硼肥施用增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正1适种区域稻田栽培藠头,适合在海拔800~1000 m区域,要求无霜期≥280 d才能有效避过低温,在5-6月上市。2种植1)整地理墒。选择通透性好的砂壤土田块种植,土质黏重或过砂都不利于藠头生长。水稻收割后及时控水晒田,翻犁整地理墒,墒宽120 cm,沟宽20 cm,深7~10 cm。亩施腐熟农家肥500~1000 kg、普钙25 kg作底肥,拌匀备用。2)适时播种。藠头播种期以11月上旬为宜,播种时按行距20 cm开挖种植沟,沟宽20 cm,深5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