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为壳聚糖及壳聚糖铜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壳聚糖及壳聚糖铜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并建立了毒力回归方程,求出其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结果]壳聚糖铜对棉花褐斑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棉花红腐病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壳聚糖,壳聚糖对黄瓜镰刀病菌、凤尾兰炭疽病菌及辣椒根腐病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壳聚糖铜。[结论]壳聚糖及壳聚糖铜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但根据植物病原菌对Cu(Ⅱ)的敏感性不同,应选择合适配比的壳聚糖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芥菜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芥菜作为杀菌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奠定基础,为芥菜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葡萄座腔菌和烟草黑胫菌等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有机溶剂获得的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以95%乙醇提取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提取物的抑菌率可达90%以上。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0.5 g/mL和1.0 g/mL,通过毒力方程的测定,它的半抑菌浓度(EC50)为0.2212 g/mL。通过试验对其他10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表明:芥菜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菌、葡萄座腔菌、烟草黑胫菌、辣椒菌核病菌等4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强,其EC50分别为0.0898 g/mL、0.1265 g/mL、0.1679 g/mL、0.1685 g/mL,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弱,EC50为0.5833 g/mL。[结论]芥菜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并且具有较广的杀菌谱,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对几种农作物病害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壳聚糖的抑菌实验和几种壳聚糖的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及其田间试验研究,比较了相同分子量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对稻瘟病菌、玉米黑穗病菌、小麦条锈病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3种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对3种病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75%脱乙酰度壳聚糖在3个不同浓度时对3种植物病菌的相对抑制率强于85%和95%脱乙酸度的壳聚糖;75%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抑制效果强于85%和95%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其对3种植物病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分别是0.06g/L、0.05g/L、0.06g/L。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石香薷主要成分麝香草酚对植物病原菌的影响。[方法]采用管碟法研究麝香草酚对13种致病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麝香草酚对13种受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恶苗病菌、黄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菌4种植物病害真菌的抑制效果极显著,抑菌效果与麝香草酚浓度呈正相关,对这4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125、0.063、0.063、0.25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0.125、0.125、0.063、3.000 mg/mL。[结论]试验结果可为麝香草酚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普洱茶醇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为普洱茶在农业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研究普洱茶醇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普洱茶醇提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作用最好,其EC50为1435.5mg/L;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小,其EC为3013.0mg/L。[结论]普洱茶醇取物在植物病害防治和新型杀菌剂开发方面具有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试10种壳聚糖C3,6-乙酰化缩氨基硫脲类衍生物对4种动物致病细菌和4种植物致病真菌的抑菌效果,筛选出几种活性较好的药物前体化合物。采用逐级稀释法,利用酶标仪测定12个浓度下药物的OD值,并计算对动物致病细菌抑菌率,根据抑菌率确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衍生物在5个浓度下对植物致病真菌的抑菌率。结果表明,10种衍生物对所有测试菌种的抑菌效果均优于原料壳聚糖,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效果优于革兰氏阳性菌,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14.80、29.16μg/m L;所有衍生物在0.05~2mg/m L浓度范围内对测试真菌都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最大抑菌率为100%。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低于其他3种植物致病真菌。其中C3,6-乙酰化高分子量壳聚糖苯胺基缩(3,6-DAPTSCZHCS)、C3,6-乙酰化高分子量壳聚糖对甲苯胺基缩氨基硫脲(3,6-DA(p-T)TSCZHCS)、C3,6-乙酰化高分子量壳聚糖对硝基苯胺基缩氨基硫脲(3,6-DA(p-NP)TSCZHCS)、C3,6-乙酰化低分子量壳聚糖邻氯苯胺基缩氨基硫脲(3,6-DA(o-CP)TSCZLCS)、C3,6-乙酰化低分子量壳聚糖对硝基苯胺基缩氨基硫脲(3,6-DA(p-NP)TSCZLCS)5种壳聚糖衍生物对所有测试菌种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具有进一步研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闵华  李青松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037-10039
[目的]探讨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方法]用95%乙醇提取8种中草药,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中草药提取物对白菜软腐病菌、水稻恶苗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玉米小斑病菌、水稻纹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pH值对丁香提取液抑菌作用的影响,确定丁香提取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除细辛对白菜软腐病菌,黄芪对玉米小斑病菌,黄芪、仙鹤草对水稻纹枯病菌外,8种中草药提取物对供试病菌生长具明显的抑菌作用,其中丁香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均为100%。丁香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各有不同,适宜pH值的范围较广。[结论]该试验结果为开发中草药作为植物源农药防治植物病害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5种中草药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国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4):5940-5941
[目的]研究5种中草药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为生产高效植物源杀菌剂提供参考。[方法]用5种中草药(穿心莲、远志、薄荷、胖大海和贯众)的乙醇提取液(浓度为1 000μg/ml)对5种植物病原菌(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5种中草药乙醇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穿心莲乙醇提取物的抑菌作用范围最广,对5种植物病原菌抑菌率均超过50%,尤其是对苹果轮纹病菌抑菌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了96.96%,抑菌效果最好。远志乙醇提取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抑菌率达82.37%,对苹果轮纹病菌达66.55%,抑菌效果明显。[结论]穿心莲和远志抑菌效果较为明显,用作植物源杀菌剂有进一步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普洱茶醇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抑菌活性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普洱茶醇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普洱茶在农业病害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研究普洱茶醇提物对水稻纹枯病、西瓜枯萎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组菌丝生长直径-处理组菌丝生长直径)/(对照组菌丝生长直径-菌饼直径)×100%。[结果]普洱茶醇提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纹枯病抑制作用最好,其EC50为1435.5mg/L;对棉花枯萎病的抑制作用最小,其EC50为3013.0mg/L。[结论]普洱茶醇取物在植物病害防治和新型杀菌剂开发方面具有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10.
徐东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51-10752,10767
[目的]对壳聚糖防治金叶女贞褐斑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为壳聚糖在防治金叶女贞褐斑病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人工感染的方法,对壳聚糖体外抑制金叶女贞褐斑病菌以及预防和治疗金叶女贞褐斑病进行了试验。[结果]3种分子量的壳聚糖体外抑菌效果都很好,其中分子量5万~6万效果最好,1万~2万次之,6000效果稍差;壳聚糖预防试验中,分子量5万~6万和1万~2万的预防效果都很好,在2.0%浓度时,可以达到免疫效果,分子量6000的效果较差,感病率51.37%~83.32%;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关系密切,24h施药时各分子量的2.0%浓度也达到免疫效果;36和48h施药时分子量1万~2万和5万~6万的高浓度治疗效果不错,其他均较差。[结论]分子量5万~6万、浓度1.5%~2.0%的壳聚糖预防和治疗金叶女贞褐斑病,能够达到很好效果,治疗时间以感菌后48h以内为好。  相似文献   

11.
肖翠红  迟丽  孙冬梅  张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47-10448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丝核菌对马铃薯植株的致病能力及不同拮抗菌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活体接菌法研究了大豆根腐病立枯丝核菌和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对不同品种马铃薯植株的致病能力,并通过喷施生防菌研究了不同拮抗菌(细菌、放线菌和霉菌)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大豆根腐病立枯丝核菌对马铃薯植株的致病能力强于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其中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对马铃薯叶的病指仅为25%,对茎的病指为50%。细菌对大豆根腐病立枯丝核菌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抑菌率可达88%;细菌与放线菌的混合液对大豆根腐病立枯丝核菌的生防作用较明显,抑菌率达90%。[结论]为马铃薯栽培及黑痣病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蜡状芽孢杆菌引起的鲫鱼病害药物防治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了芦荟等7种常见药食两用中药对鲫鱼蜡状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结果]7种常见药食两用中药均对致病菌蜡状芽孢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甘草、鱼腥草、芦荟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金银花、蒲公英、槐米、桔皮的抑菌作用较弱。7种供试样品的最小杀菌浓度均远大于最小抑菌浓度,仅甘草、鱼腥草在500μg/ml时表现出弱的杀菌作用,其余样品在其选择的浓度范围内均无明显杀菌作用。[结论]所选择的7种药食两用中药均具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但仅具有弱的或不具有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晓莉  姜少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023-20024
[目的]研究各种浓度的陈艾提取液和陈艾熏烟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3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为其综合开发利用开辟新的途径。[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测定各种浓度的陈艾提取液和陈艾熏烟对3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陈艾提取液和熏烟对3种微生物都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大小依次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青霉,陈艾水提液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青霉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033 3,0.028 6,0.040 0 g/ml。[结论]试验证实了陈艾的抑菌作用,对细菌的抑制效果强于霉菌。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氮肥对松萝凤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氮肥对松萝凤梨生长的影响。[方法]对松萝凤梨植株喷施不同浓度的氮肥(50、100、150、200、250和300mg/L),研究其对松萝凤梨表观特征、伸长速率和增重率的影响。以喷清水为对照。[结果]不喷氮肥时松萝凤梨叶片呈灰绿色,喷施氮肥影响松萝凤梨叶片颜色。喷氮后各处理单株伸长速率均显著高于CK(P<0.05)。各氮素处理下松萝凤梨单株伸长速率大小顺序为:N3>N4>N2>N5>N1>N6。当氮肥浓度为150~200 mg/L时,松萝凤梨植株伸长速率达2.70~2.76 mm/d,长度显著增加。施氮后各处理单株增重率的表现与单株伸长速率一致。当氮肥浓度为150~200 mg/L时,最有利于松萝凤梨生物量的积累,其次是100 mg/L。[结论]氮肥浓度为150~200 mg/L时最有利于松萝凤梨生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卡那霉素筛选小麦转基因后代的方法。[方法]以普通去离子水和0.5×Hoangland营养液为卡那霉素(Kan)的溶解介质,对Kan的浓度进行多梯度筛选,确定Kan的最低有效浓度,并针对不同小麦基因型材料进行验证。[结果]0.5×Hoangland营养液是Kan的理想溶解介质,既降低了Kan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又提高了Kan的筛选效果。30 mg/L是Kan作用于小麦NC221的最低有效浓度。不同小麦基因型对Kan的敏感性稍有不同,对大多数小麦基因型来说,Kan的最低有效浓度为30~45 mg/L,即在该浓度范围内进行处理可除去90%的未转基因植株。[结论]0.5×Hoangland营养液作溶解介质时,Kan用于筛选小麦转基因后代的最低有效浓度为30~45 mg/L。  相似文献   

16.
苦参与TMP对仔猪黄痢病原菌的联合抑菌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仔猪黄痢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微量棋盘稀释法,将TMP作为抗菌增效剂与苦参联合使用进行仔猪黄痢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探讨TMP与苦参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联合抑菌效果。[结果]苦参和TMP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750 g/ml和1.250 mg/ml。TMP和苦参联合使用后,TMP和苦参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均下降至单独使用时的1/2,即TMP浓度为0.625 mg/ml时,可使苦参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降低至0.375 g/ml。FIC指数为1.0,说明TMP和苦参联合使用的抑菌作用是相加作用,抑菌效果显著。[结论]TMP和苦参联合使用可增强苦参的抗菌活性,取得良好的抑菌效果,同时减少药物用量,降低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17.
史冬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86-7987
[目的]探讨苦荬菜和苦菜提取液的抗菌性能。[方法]以苦荬菜和苦菜为供试材料,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种,采用滤纸片法研究苦荬菜和苦菜提取液对这3种常见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苦荬菜和苦菜的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苦薯菜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较强,而苦菜提取液则对大肠杆菌有较强抑菌作用。2种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相对弱些。2种试验材料含有较强的抑菌物质,最低抑菌浓度在10%以下。二者的提取液对葡萄的保鲜有一定作用。[结论]该研究为植物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上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阮妙芸  张根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371-4373
[目的]研究茶多酚对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方法]以玉米、大米淀粉等5种淀粉和茶多酚类提取物为材料,研究茶多酚类抑制剂浓度、抑制剂组成、淀粉类底物等因素对茶多酚抑制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茶多酚类提取物对猪胰a-淀粉酶活性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以0.6 mg/ml浓度的抑制作用(86.2%);各单体因素中以EGC单体的抑酶效果最好(22.5%),但是混合物(TPS)的抑酶效果(28.3%)要高于各单体;各底物因素中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抑酶效果最为显著(43.6%);茶多酚类混合物对葡萄糖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小于a-淀粉酶;加入葡萄糖苷酶(AMG)在反应120 min测定酶抑制率,要明显小于未加AMG条件下的抑制率。[结论]茶多酚作为功能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影响人体餐后血糖指数(GI),对糖尿病的防治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然发酵酸菜中乳酸菌的生理特性。[方法]从自然发酵的酸菜中分离出19株菌株,从中筛选出了4株产酸能力较强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4株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经鉴定分别为Lactobacillus plantnmm、Lactobaci Uusbrevis、Lactobacillus conllinocides和Lactobacillus curuatus。培养基初始pH值对菌株的影响较大,适于菌株生长的pH值在6—8。其中pH值对菌株C和D的影响最大,pH值低于4的条件下基本不能生长。菌株A产酸较快,以5%接种量接种,发酵24h后pH值即可达到3.7左右,其耐酸性较好,DH值4左右仍有较高的OD值,但受培养基中盐浓度影响最明显,在盐浓度0~4%时OD值迅速下降。菌株D的耐盐性最好,盐浓度在8%左右仍能生长。[结论J该研究为泡菜的品质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