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龙参是原产北美洲的西洋参,于1983年在我国最北的高寒高纬度地区引种驯化成功,在此基础上,将它纳入在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依兰次生林立体开发试验示范课题。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10多年的研究,在次生林地不施肥、不施用有残留量的农药一系列栽培技术措施等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经有关专家、教授科技人员对五龙参化验分析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人参研究》2006,18(3):45-45
为了交流推广长白山人参、西洋参安全优质高产植保技术,促进吉林省“长白山”人参、西洋参产业的长足发展。2006年7月31日“吉林省长白山人参、西洋参安全优质高产植保技术交流会”在参乡抚松召开。参会人员遍及吉林、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地人参(西洋参)种植大户及参场技术人员140多人,科研院所、农药生产厂家、经销商的技术人员30多人。本次交流会由吉林参王植保有限责任公司、先正达(中国)投资公司、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主办,会议主题为:与世界同步、安全优质。旨在:启动与世界植保技术同步的标准化病虫害解决方案,强化长白山人参产品的地域种植特色,赢取产量、品质、效益的共同提高,重振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  相似文献   

3.
西洋参 (PanaxquinpuefoliumL .)原产于北美洲 ,我国 1 975年开始引种 ,先后在北京、吉林、辽宁、黑龙江、陕西、河北、山东等地栽培。我县 80年代开始大面积栽培 ,面积稳定在 1 70万平方米左右 ,被国家命名为西洋参之乡。随着加入世贸 ,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日益受到重视 ,西洋参生产的无公害问题尤为重要。我们通过到参场、农户座谈及深入西洋参地普查 ,对我县的西洋参病、虫、鼠害发生情况及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 ,以期为西洋参无公害生产病、虫、鼠害防治技术的制定提供依据。据报道原产地有 2 0余种病害 ,我县仅发现 7…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西部直播水稻适宜品种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直播稻具有省工、节本、节水、增效等优点,近年来在黑龙江东部地区大面积应用,但在黑龙江西部的半干旱地区应用面积相对较小。通过小区试验,拟筛选出适宜黑龙江西部地区直播的水稻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龙粳31、龙粳21等品种丰产性及抗逆性表现较好,适宜在黑龙江西部地区作直播稻种植。  相似文献   

5.
西洋参(Panaxquinquefolium),又名花旗参。原产北美,主产美国,是具有特殊医疗价值的贵重补益药材,我国长期依赖进口。自1975年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开展了西洋参的引种驯化工作,获得成功。西藏自1988年从吉林和北京开始引进二年生西洋参苗300余株,以后均连年引进参苗,引进进口种籽和国产参种。自1990年起开始自采部分种籽育苗。现在已栽培西洋参500余平方米,育苗8000余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原皮西洋参、西洋红参、西洋烫参、西洋活性参的加工方法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影响西洋参加工质量的因素,对西洋参的贮藏保管作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7.
人参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珍品。在药性及作用方面,野山参、西洋参及园参有一定的差异;开展野山参、西洋参及园参内在成分的比较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研究表明:园参与西洋参皂甙组成有区别;园参与野山参皂甙组成有区别。但开展园参、野山参、西洋参之间皂甙差异薄层层析比较方法未见报道;本文比较了三种皂甙成分的比较研究,以提供园参,野山参和西洋参的一种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人类生活消费水平不断增长,人们不仅要服用人参、西洋参滋补身体,而且渴求品尝人参、西洋参的天然风味。这就要求广大参农种植出更多更好的,无公害、高品质的人参,西洋参。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传统的伐林栽参方式不断地得到改进。集安人参研究所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成功的研究出非林地栽参新技术,并且得到广大参农的认可,现以推广2万余亩。现将非林地种植人参、西洋参的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西洋参(Panax guinguef oli umL)原产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润,雨量充沛。我国引种西洋参的主要地区(东北、华北)属于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多数栽参地区偏旱少雨。土壤水分与植物生理活动及产量形成密切相关。灌溉的增产效应在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上已见报道。本试验旨在研究渗灌对西洋参的增产效应,为合理灌溉,科学供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市售人参、西洋参制品糖分含量特性,方法采用比色法对60个人参、西洋参样品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蜜制参类制品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类制品,红参、生晒参、鲜参、保鲜参和活性参间总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生晒参、鲜参、保鲜参和活性参还原糖含量小于6%,红参还原糖含量不高于16%,蜜制参还原糖含量均大于24%。结论还原糖含量应作为人参、西洋参制品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靖宇县是中国的西洋参之乡 ,又是吉林人参的重点产区之一。近几年 ,全县人参和西洋参的留存面积每年都分别稳定在1 50万平方米左右 ,丰富的种参技术经验 ,为人参、西洋参安全越冬提供了保证 ,多年来 ,还未发生过人参、西洋参的大面积冻害。但 2 0 0 2年和 2 0 0 3年冬季的异常气候 ,不少种参户和参场不得不采取春播和春栽措施。为此 ,我们对两年来全县人参、西洋参冻害的情况作了调查 ,对产生冻害的原因作了具体分析 ,并提出了今后在异常气候频发的条件下确保人参、西洋参安全越冬的技术建议 ,为促进全县人参、西洋参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薄层色谱扫描一吸光度比例系数校正法对生晒参、兴京白参、新开河红参和西洋参中的磷脂组分进行了研究。磷脂薄层单向展开后,以专属显色剂Vashovsky试剂显色,薄层扫描定量,数据采用吸光度比例系数校正。结果表明,人参和西洋参均含8种磷脂组分,其中生晒参和新开河红参以磷脂酰胆碱为主,兴京白参以磷脂酸为主,西洋参以双磷脂酰甘油为主。  相似文献   

13.
西洋参以根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栽培年限的增长和面积的扩大,病害种类逐年增多。在生产中参农使用农药次数过多,农残严重超标。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西洋参的产量和品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与吉林参王植保有限公司合作进行了五年生西洋参安全优质高产植保技术示范,现将示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是人参、西洋参栽培行业急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它也是五十多年来众多参业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由于人参、西洋参生长需要森林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林地土壤 ,在我国东北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到现在 ,人们一直是靠毁林开地来发展人参和西洋参种植业。由于该行业产值高、利润大 ,所以山林中最好的地块 ,最好的土壤和植被几乎都被伐林栽参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将有近 6万亩林地被伐做栽参之用。由于人参、西洋参对光能的利用率很低 ,加之大面积土壤的裸露 ,因此参地的蓄水、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森林生态效益日趋减…  相似文献   

15.
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加拿大蒙特利尔、魁北克和美国东部。原产地栽培西洋参大多不施用有机肥,主要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我国传统栽培人参中,也多不实行施肥的方法,认为施肥会烧须和烂根。而大多采用新开垦林地“伐林栽参”,伐林参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结构好肥力强,但是不利于生态平衡。目前,农田栽参是参业发展的方向。几乎任何良好的土壤,通过适宜的处理都能满足西洋参的生长。天津地区从1989年开始引种栽培,目前农田土栽培西洋参已获成功,有必要分析土壤理化性状,以便为高产栽培西洋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老参地(参后地)永续栽参的土壤处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参地土壤改良及永续栽参是目前人参、西洋参栽培行业中急需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也是五十多年来众多参业生产者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由于人参、西洋参的生长需要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优质的林地土壤 ,在我国东北从 2 0世纪 50年代开始人们一直是靠毁林开地来发展人参和西洋参。由于该行业产值高、利润大 ,所以山林中具有最好的土壤和植被的地块几乎都被用做伐林栽参。据不完全统计 ,每年有近 6万亩林地被伐做栽参。由于人参、西洋参对光能的利用率很低 ,加之大面积土壤的裸露 ,因此参地的蓄水、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森林生态效益日趋减少。…  相似文献   

17.
西洋参 (PanaxquinquefoliumL .)又名花旗参 ,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 ,原产北美洲五大湖地区 ,与人参同属五加科人参属 ,多年生草本植物。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 ,具有滋补强壮 ,养阴补气 ,降压解热等作用。为中国《药典》(2 0 0 0版 )品种 ,是珍贵补品。我国从 1975年引进种植 ,已在中国安家落户 ,在北起黑龙江 ,南至云南的广大地区均有种植 ,面积已达 40 0万 ,吉林省靖宇县是西洋参的主产区。吉林省西洋参集团有限公司种植面积占全国西洋参种植总面积的 30 %以上 ,近年来在科研、生产两个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随着中药…  相似文献   

18.
老参地直播西洋参连作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洋参在我国大面积引种栽培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西洋参与人参一样都属于忌连作 (重茬 )植物。一般情况下 ,种植一茬西洋参的地不经休闲再连作种植西洋参 ,保苗差、烧须、根病严重、产量低甚至绝收。集安人参研究所 1 999年开始与阳岔参场大胆地在 4年直播下山的西洋参地上 ,不经休闲又重茬播种西洋参 ,经 4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这一成果的取得是老参地再利用研究的新突破 ,在国内外尚属首例 ,缓解了宜参地资源不足的矛盾 ,为参业的可持续发展闯出一条新路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该项…  相似文献   

19.
西洋参加工新品种——西洋红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西洋参又名花旗参 ,为五加科植物(PanaxquiquefoliumL .)原产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 ,在清朝康熙年间经法国传教士带入我国 ,经清太医研究其药性与人参不同。据《药性考》中记载 :“洋参性寒、甘苦、补阴退热 ,要制益元 ,扶正气”。《医学衷中参西录》则云 :“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 ,皆可以此代之。”说明了西洋参与人参药性不同。西洋参传入中国时 ,就是简单的加工品种生晒参类 ,一直延续至今。因为美国和加拿大人并不服用西洋参 ,所产西洋参主要销往中国及东南亚华人地区。由于鲜西洋参不能长途运…  相似文献   

20.
西洋红参加工产品分等质量标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洋参(Panax quiquenfolium L.)原产美国和加拿大,经法国传教士传入中国,所以为西洋参或广东人参(因从广东进口)。西洋参传入我国时,是以生晒参的形式传入这种古老的简易加工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