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28篇
综合类   80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00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次化生产是欧美等畜牧业发达国家开发的一种工厂化养猪模式,近年来我国也在逐渐推广应用,它显著提升了猪场生产效率与生物安全,尤其对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产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母猪批次化生产的研发历史,并综述了其技术优势、关键技术以及我国目前研发、应用情况,以期提高我国母猪批次化生产水平,促进养猪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治沟造地”重大工程项目(GLCP)中新增耕地快速改良的方法,达到营造良好土壤、提升新增耕地生产能力的目的,以延安羊圈沟流域的GLCP为背景,利用马兰黄土(ML)和红黏土(RC)对新造耕地0~30 cm土层进行复配试验。结果表明:当RC为20 cm、ML为10 cm(T3处理)时,复配层土壤孔隙度较对照处理增加了16.7%,容重下降了11.1%。与对照组相比,T3处理0~10、10~20、20~30 cm土层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0.25)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11.8、12.3倍和27.9倍;T2(RC为25 cm、ML为5 cm)、T3处理更利于大团聚体的形成,较对照组除在0.25~0.5、0.5~1 mm的粒级有较大增加外,在2~5 mm和>5 mm粒径范围也有明显增加。0~20 cm土层中,即使在考虑对照组前期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情况下,T3处理的土壤有机质也与对照组相近甚至更高,且高于其他试验组,表现出更好的有机质赋存能力。T3处理的玉米生长状况较好,其地上生物量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23.9%。研究表明,当复配土壤RC为20 cm、ML为10 cm时,土壤具有最佳的性状和生产力。试验初步证明土层复配是一种可行的快速营造高质量土壤的方法,该方法可为GLCP新造地的改良及类似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高海拔纬度地区积温较低,燕麦收获利用时可用多种方式贮藏,管理时应注重施有机肥、追肥和叶面肥。本文总结了高海拔高纬度地区砂砾薄土环境下饲用燕麦的种植技术规程,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母猪定时输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中猪肉消费需求尤其旺盛。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7年全年猪肉产量5340万吨,占肉类总产量(8431万吨)的63.3%。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不断增大,企业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国内企业仍存在着母猪淘汰率高、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疫病防控压力大等  相似文献   
5.
乡村地域系统环境污染演化过程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乡村地域系统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严峻的资源供给紧张、生产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污染与功能退化等问题。乡村污染治理是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乡村污染物类型梳理与污染演变过程刻画,探讨了乡村地域系统环境污染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从污染属性来看,乡村地域系统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水体、土壤和大气污染物;在时间上,污染物从单项无机物逐渐演变为无机有机复合物,致使乡村地域系统环境污染从单一污染逐渐演变为复合污染和立体污染;在空间上,从城市近郊村、远郊村到一般农区的污染源与污染程度呈现递减趋势;乡村内部资源利用、生活和生产活动、污染治理体系,外部工业化、城镇化、全球变化、信息化等共同驱动乡村地域系统污染。未来应选择典型样带-样区-样点,研究不同乡村地域系统污染现状格局、驱动机制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模拟评价,推动乡村污染治理与政策创新。  相似文献   
6.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对乡村人地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深入开展土地整治对区域乡村人地系统的影响研究对于优化土地整治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该文以延安市某典型小流域为例,结合高分影像数据、景观格局分析和人文实地调查,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安全、社会响应和综合研判等角度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对当地乡村人地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土地整治工程措施的作用下,沟道底部及其两侧的台地、坡耕地、灌木林地和草地大多转变为高产稳产的坝地,部分灌木林地由于生物措施转变为生态功能更强的乡土适生林地;坝地和林地分别增加159.06 hm2和69.75 hm2,灌木林地、草地和坡耕地分别减少112.37、63.26和59.06 hm2。2)坝地平均斑块面积和凝聚度增加,生产功能提升;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的景观指数、斑块凝聚度指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生态功能稳定;流域整体的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趋于多样化和均衡化发展,景观抗干扰能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提升。3)从生态安全效应来看,流域植被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土壤侵蚀显著减少,防洪能力明显提升,但局部存在生态安全隐患。4)人类活动对流域地理环境变化有所响应,土地规模化、农业机械化、就业兼业化和非农化程度提高;但仍存在农业结构单一、效益不高等问题。应着力创新"共同商议、协同推进"的乡村治理机制,进而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能,促进流域乡村转型与振兴。  相似文献   
7.
本设计是以方便人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查询到对感染某种病菌的物体进行高效、低成本、低污染的消毒的难题,利用MATLAB和SPSS数学建模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有关数据,并存入数据库内方便检索;再利用lingo软件,通过数学建模中的优化求解,得到结果并将其存入数据库。用户在系统内输入信息后,数据库内有关于该问题的结果,系统将自动给出建议。如果没有,系统将从数据库内提取出有关该物品消毒的信息,通过lingo软件求得其最优解,并将结果反馈到数据库内,利用聚类分析将其归类,方便检索和修改。  相似文献   
8.
9.
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工作的开展,有效规范了检疫票证的统一填写,提高了检疫票证的出证效率和防伪程度,使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出证做到规范统一、追踪溯源、检疫信息更透明、远程监督更便捷,强化了检疫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快了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步伐。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漏洞,为规范动物检疫证明的出具行为埋下了隐患,作者就在动物检疫电子出证过程中系统出现的漏洞和应对措施与广大动物检疫出证人员做一探讨,以便于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杜绝违法出证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乡村转型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空心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空间重构、缩小城乡差距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在人口、就业、土地、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在深入剖析我国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现实困境及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破解美丽乡村建设难题的对策与出路,以期为探究失衡人地关系走向再平衡的地域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为新时期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