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鲜食糯玉米栽培及速冻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鲜食糯玉米的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及速冻保鲜方法,对从事糯玉米栽培的科技人员、农民朋友及速冻保鲜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玉米科学》2007,15(4):113-113
时间地点:9月23日报到,24~25日开会,吉林省宾馆(长春市)大会内容:●鲜食玉米暨速冻食品产业论坛-由国内知名专家做"甜、糯玉米加工新技术","甜、糯玉米市场前  相似文献   

3.
影响糯玉米鲜食品质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内外目前有关鲜食糯玉米研究的现状,就与糯玉米鲜食品质密切相关的适宜采收期、速冻保鲜技术、栽培技术措施等因素,以及造成口感差异因子的研究作一简要总结,并就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4.
鲜食玉米及优质高产栽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鲜食玉米是在乳熟期采摘鲜嫩果穗用于蒸煮食用的玉米类型。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食品 ,鲜食玉米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消费量和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在西方 ,鲜食玉米创造的农产值超过 5亿美元 ,年产甜玉米罐头 70多万t,速冻甜玉米 4 5万t ,人均消费新鲜甜玉米 3 2kg。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发展 ,国内对鲜食玉米的需求会越来越大。1 鲜食玉米的类型及特点鲜食玉米的类型目前主要包括糯玉米、甜玉米等。1 1 糯玉米糯玉米是受第 9染色体上的隐性糯质基因控制的玉米突变类型 ,其子粒胚乳表现致密 ,不…  相似文献   

5.
速冻鲜食玉米穗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引福 《玉米科学》2000,8(1):095-096
本文通过对青嫩玉米穗市场的浅析,提出特种玉米开发的原则是:采用农户—公司—集团的经济模式,适度、规模,按品种区域发展,产后加工创名牌,出口创汇增效益。指出了适合速冻青嫩玉米穗加工的系列专用品种(甜玉米类、糯玉米类、高营养玉米类、特色香型玉米等),详述了系列青鲜玉米速冻加工的工艺流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糯玉米育种概况及育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国内外糯玉米育种概况和常用的糯玉米育种方法,并对糯玉米育种方法进行了探讨。美国糯玉米育种和生产与糯玉米作为工业原料紧密联系在一起,品种大多属专用化深加工型;当前我国糯玉米主要用作鲜食,糯质资源丰富,但生产上应用的糯玉米品种血缘较为狭窄,符合鲜食要求的品种尚不多。探索鲜食糯玉米育种新方法,育成适口性佳、产量高、抗逆性强的鲜食糯玉米品种,是现今我国鲜食糯玉米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我国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发展动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糯玉米以美国研究和利用最多,主要用于淀粉加工和饲料,基本不作为鲜食玉米。我国糯玉米育种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糯玉米种质创新、组配模式优化、新品种培育、品质改良等方面均具有中国特色,在一些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京科糯2000等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糯玉米产业的整体发展。综述国内外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发展现状、我国糯玉米育种创新点,为我国糯玉米产业在玉米调结构、转方式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以鲜果穗销售为主、加工为辅,加强甜加糯新类型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糯玉米秸秆有效利用,高端特色,打造品牌。  相似文献   

8.
晋单(糯)41玉米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晋单(糯)41玉米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1996年以自选系N9603作母本,自选系N9605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黄糯玉米杂交种,经1997~2000年的品比、生产试验、专家田间鉴定、抗病鉴定、品质分析,该品种生育期较短、抗逆性好、品质优良、高产稳产,适宜在我国玉米种植区种植,且可以单种,复(套)种,春、夏、冬播种,该品种是目前鲜食玉米青穗直接出售或速冻、真空包装保鲜加工以及糯玉米糁、糯玉米面、糯淀粉等深加工的理想品种,种植密度为每公顷45 000~52 500株[1]。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糯玉米研究现状与育种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娟 《杂粮作物》2003,23(1):17-18
回顾了糯玉米的起和发展状况。糯玉米起源于中国,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辽宁省在糯玉米的研究利用上落后于其它省份,处于起步阶段。在育种目标上应以鲜食和工业加工为主。采用二环选育法、逐代回交改良法以及回交、自交轮回式循环方法是加快辽宁省糯玉米新品种选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晋单(糯)41玉米及其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了晋单(糯)41玉米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速冻保鲜和真空保鲜加工技术;在糯玉米产业化中品种、技术、产品之间的紧密关系:品种决定产品档次和种植加工效益,品种又必需有配套的栽培、保鲜加工技术作依托,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特性,保证加工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晋单(糯)41的育成和产业化开发形成了山西省地方性龙头产业,并对我国糯玉米的科研育种、生产开发、加工增值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热力学特性是评价鲜食糯玉米子粒均匀性、热稳定性和回生程度的重要指标。为了解我国鲜食糯玉米品种热力学特性,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104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热力学特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104个品种间淀粉热力学特征参数有显著差异,且不同参数中以回生值变异最大,回生样品的终值温度变异最小。相关分析表明,糯玉米淀粉胶凝特征参数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值温度两两极显著正相关,糊化范围与峰值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回生热焓值和回生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将热力学特征参数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11%。104个糯玉米品种可分为8大类,其中I和II类分别有53和43个品种,共占供试材料的92.3%,是最主要的两种类型。糯玉米淀粉热力学特征值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影响鲜食糯玉米子粒品质最重要的热力学特征值为回生值、热焓值和胶凝温度。  相似文献   

12.
5个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不同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抗病性、产量与品质等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美玉(加甜糯)17号平均鲜穗产量达1 163 kg/667 m2,出籽率为67.7%,在产量、穗粒性状、外观品质和食味鉴定方面与对照中科糯3000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泰科香雪糯2000平均鲜穗产量为1 190 kg/667 m2,与对照中科糯3000相比产量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3.
以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2013~2016年于扬州大学实验农场研究拔节期追氮量(0、150、300 kg/hm2)对鲜食糯玉米产量(鲜果穗和鲜子粒)、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子粒产量和果穗产量均随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在追氮150 kg/hm2时产量最高。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随着追氮量的增加表现趋势与产量一致。氮素利用率以子粒作为收获产品时随追氮量增加逐渐降低,以果穗作为收获产品时,在150和300 kg/hm2时无显著差异,低于不追氮处理。在鲜食糯玉米生产中,拔节期适量追氮150 kg/hm2可有效增加鲜食糯玉米产量、后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4.
Normal maize, waxy maize, dull waxy maize and amylomaize V starches were heat treated at 100 °C for 16 h at a moisture content of 3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X-ray intensities of the major d-spacings of all starches increased on heat–moisture treatment (waxy maize > normal maize > dull waxy maize > amylomaize V). This treatment decreased the apparent amylose content (amylomaize V > normal maize), swelling factor (amylomaize V > waxy maize > dull waxy maize > normal maize), amylose leaching (amylomaize V > normal maize), pasting viscosities (amylomaize V > normal maize), acid hydrolysis (amylomaize V > normal maize > waxy maize > dull waxy maize), enzyme hydrolysis (amylomaize V > normal maize > dull waxy maize > waxy maize) and syneresis (amylomaize V > normal maize > waxy maize ≈ dull waxy maize). The gelatinization transition temperatures of all starches increased on heat–moisture treatment (amylomaize V > normal maize > waxy maize > dull waxy maize). However, the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range increased only in normal maize and amylomaize V starches (amylomaize V > normal maize), while it remained unchanged in both the waxy starches. The enthalpy of gelatinization remained unchanged on heat–moisture treatment in all starches and the pasting viscosities of the two waxy starches were also unaffected. The foregoing data showed that starch chains within the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regions of the granule associate during heat–moisture treatment. However, the extent of this association was of a greater order of magnitude within the amorphous regions. DSC studies have indicated associations involving amylose chains (amylose–amylose and amylose–native starch lipids)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new crystallites of different stabilities. In contrast, associations involving amylopectin chains (amylopectin–amylopectin) did not lead to crystallite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5.
我国糯玉米种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国审糯玉米品种亲本来源的分析,表明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玉米杂交种、自交系、农家种是我国目前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是扩增糯玉米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选育二环系有可能成为我国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从农家种中直接选育一环系亲本,育成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16.
以5种颜色糯玉米子粒为材料,测定其总花色苷含量、6种花色苷组分含量和色度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深紫灰色、深红色和灰紫色糯玉米子粒中天竺葵色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淡黄色和淡黄绿色糯玉米子粒中天竺葵色素含量,糯玉米颜色红绿度(a*值)与天竺葵色素和矮牵牛色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深紫灰色糯玉米子粒中矢车菊色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颜色糯玉米子粒矢车菊色素含量,糯玉米子粒总抗氧化能力与总花色苷含量、矢车菊色素含量、天竺葵色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可通过提高糯玉米子粒矢车菊色素和天竺葵色素含量,选育高抗氧化能力的深紫灰色糯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7.
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与鲜食糯玉米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低密度(3.5万株/hm2,LD)、中密度(5.5万株/hm2,MD)、高密度(6.5万株/hm2,HD)种植对甜玉米(520)、糯玉米(吉农糯112)商品品质、食用品质以及部分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鲜食玉米商品品质的影响较大,高密度种植会显著降低有效穗长、出籽率以及百粒重等商品性状。甜玉米皮渣率以及糯玉米的种皮厚度受种植密度影响较大,高密度处理下甜玉米(520)的皮渣率比低密度处理增加29.2%,糯玉米(吉农糯112)种皮厚度下降24.78%。种植密度对脂肪、可溶性总糖以及赖氨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显著影响鲜食玉米子粒中蛋白的含量,高密度处理下甜玉米(520)与糯玉米(吉农糯112)蛋白含量比低密度处理分别降低近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糯玉米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SSR标记对西双版纳的36个小糯玉米地方品种和2个对照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800余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0对多态性好、稳定性高的SSR引物。结果表明, 这100对SSR引物在36个糯玉米地方品种中共检测出353个等位基因, 每对引物检测出2~8个, 平均为3.53个, 平均多态性息量(PIC)为0.53, 平均标记索引系数(MI)为2.00。聚类分析表明, 糯玉米地方品种聚为6个类群, 与对照品种相比, 地方品种独立成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