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三七种植农田土壤中5种重金属(Cd、As、Pb、Cr、Hg)的污染风险及植株对5种重金属的累积差异。【方法】采集来自10个三七种植地的250株三七植株及其根际土壤样品,通过电感耦合等方法检测土壤和植株中的5种重金属含量,进一步分析三七根际土壤及植株地上部、地下部5种重金属的超标率、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结果】10个采样地三七根际土壤重金属超标率为Cd (75.56%)>As (40.23%)>Cr(8.89%)>Hg (0.00%)=Pb (0.00%),超标重金属未超过管控值,4个采样地属于轻度污染。三七植株地上部及地下部均超标的重金属为Cd、Cr和Pb,地上部重金属超标率为Cd (67.90%)>Cr (22.22%)>Pb (10.84%),地下部重金属超标率为Cr (49.43%)>Cd (32.05%)>Pb (3.70%)。除了Hg,三七植株地下部对Cd、Pb、As和Cr的富集能力均强于地上部,且地上部和地下部对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结论】大部分采样地属于轻污染等级,但三七植株地下部及根际土壤Cd、As和Cr有潜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目前北京市养殖场所用饲料原料和配合饲料受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情况、检出频率和特点,为饲料生产和养殖企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抽样采集北京市21个养殖场187份饲料样,采用免疫亲和柱-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的含量。【结果】玉米、麸皮、豆粕、DDGS、猪配合饲料和家禽配合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率分别为50.0%、46.2%、33.3%、94.1%、67.1%和94.3%,平均含量分别为5.98、0.25、1.00、9.83、2.89和1.06 µg•kg-1,超标率分别为6.2%、0.0%、0.0%、5.9%、6.6%和0.0%。【结论】各类饲料不同程度地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其中AFB1污染程度较严重;部分配合饲料、玉米和DDGS的AFB1平均含量较高,超标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西藏拉萨地区蔬菜生产基地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从拉萨4县(区)7个蔬菜生产基地采集43个土壤样品,分别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法对土壤样品中5种重金属进行检测分析,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结果发现拉萨地区蔬菜基地,除达孜区、城关区蔬菜基地土壤不同程度受到镉(Cd)污染外,铅(Pb)、汞(Hg)重金属对其污染较轻或未受污染。从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来看,拉萨市蔬菜生产基地土壤总污染率较低,个别样点汞、铅、镉存在不同程度污染,污染率分别为23.3%,2.3%,25.5%,砷(As)和铬(Cr)没有污染。  相似文献   

4.
广西某铅锌矿影响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修复策略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解铅锌矿影响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探究污染农田的修复措施,以广西某铅锌矿影响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影响区自然土壤和农田耕作层土壤样品41个和277个,同时分别采集62个蔬菜和35个粮食样品,分析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铅锌矿影响区耕作层土壤As、Cd、Pb、Cu、Zn和Cr含量范围分别为4.50~104.8、0.031~36.26、24.80~2989、16.90~251.6、79.90~11 500和24.0~222.0 mg·kg~(-1);与土壤基线值相比,6种重金属的超标率分别为1.4%、91.7%、60%、60%、60%和0。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中限值相比,大米样本As、Pb、Cd含量超标率分别为93%、86%、64%,玉米样本Pb、Cd含量超标率为100%、100%,叶菜类蔬菜As、Pb、Cd含量超标率分别为50%、100%、60%,根茎类蔬菜As、Pb、Cd含量超标率为23%、100%和100%,瓜果类蔬菜As、Pb、Cd含量超标率为14%、96%和100%。通过分析土壤和农产品重金属超标情况,确定As、Pb、Cd为优先控制的重金属,依据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特性,划为3个分区:轻度污染区(Cd污染区),建议采取活化剂+植物萃取去除污染物;中度污染区则采用钝化剂与低积累农作物结合的方式;重度污染区则不宜种植进入食物链的农作物,建议采取施加活化剂与种植超富集植物结合的方式降低土壤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天津及周边地区养猪场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及污染情况,笔者于2016年9月—2017年8月从天津市9个区县及周边的河北部分地区采集265份猪饲料及饲料原料,利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对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呕吐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猪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检出率为23.77%~96.98%,且96.98%的猪饲料及饲料原料受到2种及以上霉菌毒素污染。4种霉菌毒素中,呕吐毒素污染最为严重,超标率为29.81%;其次为玉米赤霉烯酮,超标率为2.26%;黄曲霉毒素B1污染较轻,超标率仅1.13%;样品中未检出T-2毒素超标。  相似文献   

6.
基于TCLP法的钼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福建省某钼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和钼含量及其风险,为钼矿区周边土壤的安全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8月在钼矿区周边采集10个表层(0~20cm)土壤样品,测定了Cd、Pb、Zn、Cr、Ni、Cu和Mo等7种元素的全量和TCLP(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提取量,并基于此进行了评价。【结果】调查区域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大于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的规定,10个采样点土壤Cd、Zn和Cu含量均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的规定,Mo的含量均大于安全阈值规定,超标率达100%。基于TCLP法评价的钼矿区土壤重金属存在的风险主要是由Cd、Pb和Mo元素引起的。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土壤处于轻度污染以上等级的达到60%,随着离矿口距离的增加,污染程度越低。【结论】钼矿区周边土壤存在一定的重金属污染,TCLP提取的Cd、Pb和Mo存在较高的风险,离矿口越近的土壤污染风险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黔中喀斯特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及人体健康风险。【方法】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人体健康风险模型对土壤样品中Cd、Hg、As、Pb和Cr的污染状况、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Hg、As和Pb含量高于背景值,Hg元素含量超标率达98.04%,其余元素含量均低于背景值,空间变异属于中等;各元素单因子污染为Hg>Pb>As>Cd>Cr,主要污染因子为Hg,全区以综合中度污染为主;Hg存在累积污染,污染点位达91.83%,其余元素无累积污染,属于清洁状态。生态风险以中等风险为主,占比为81.80%;经口摄入是人体产生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儿童的健康风险值大于成人;As和Pb是引起该区非致癌风险的主要因素,Cr是该区致癌风险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黔中矿区周边农田重金属污染主要为Hg元素,As和Pb次之;农田受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存在中等的潜在生态风险;健康风险等级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As、Pb和Cr元素是引起该区人体健康风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兰州市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进行测定,明确兰州市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其污染来源.【方法】测定了兰州市三县五区的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Cr、Pb、Cd、Hg、As)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对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对所采集的样品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污染来源进行了评价.【结果】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表明,重金属Cr在西固区和红古区超标,其他县(区)未超标,重金属Pb、Cd、Hg和As在8个研究样地均超标;比较8个研究样地5种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皋兰县的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严重,安宁区的最轻;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研究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发现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3.83%、23.32%和18.09%,表明重金属主要来源为工业排污和农业源;因子分析显示,研究区土壤中的Pb、Cd和Hg主要来源为工业活动,而农业生产活动则对Cr和As的贡献较大.【结论】本研究结果可对兰州市设施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与修复提供基础数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云南东川小江沿岸农田土壤及白菜进行野外调查采样,测定分析土壤及白菜中As、Cd、Cr、Cu、Hg、Ni、Pb和Zn含量。【方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在研究区农田土壤中As、Cd和Cu元素超标,Cr、Hg、Ni、Pb和Zn基本不构成污染,矿业活动区土壤污染最为严重。【结论】研究区白菜中的As、Cd、Cr、Cu、Hg、Ni、Pb和Zn全部超标,超标率均为100%。白菜污染程度为:矿业活动区东川上游东川中游东川下游,白菜对Pb的富集吸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董照锋  赵宇  李娟  任岗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4):1066-1072
【目的】研究商洛市食用菌重金属污染情况,评价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为产业发展和消费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与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用菌栽培基质(菌包、木屑、麸皮、豆粕)、灌溉水和香菇、木耳中的铅(Pb)、镉(Cd)、砷(As)和汞(Hg)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污染状况进行分析,采用目标危险系数法评价食用菌中重金属产生的健康风险。【结果】168个食用菌栽培基质样本中As超标率达8.33%,Pb和Hg处于安全水平,Cd为警戒线水平,As达中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基质为菌包。118个灌溉水样本中As超标率为1.69%,Pb、Cd和Hg处于安全水平,As达轻污染水平。120个食用菌样本中4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处于安全水平。Pb、Cd和Hg单一风险THQ值均小于1,但有3.33%和19.17%的样本As THQ值超过1,分别对成人和儿童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隐患;4种重金属复合风险有8.33%和27.50%的样本TTHQ值超过1,分别对成人和儿童带来健康风险隐患。【结论】商洛市食用菌栽培基质与灌溉水存在一定的As污染,食用菌中4种重金属含量低于相关标准,但存在一定的As健康风险隐患,尤其对儿童的摄入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1.
兰州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通过测定兰州市三县五区主要农田土壤中的重金属砷、铅、铜、锌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结合兰州土壤背景值及国家标准(GB15618-1995),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以国家标准为标准的评价体系中,兰州市农田土壤总体综合污染指数为0.81,污染水平为警戒级,单因子污染程度为砷>铅>铜>锌;西...  相似文献   

12.
成灌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薇  段冬丽  凌建平  夏成勇  黄洋平  甄铧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846-15849,15857
[目的]通过对成灌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测定,初步评价其重金属污染情况。[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成灌高速公路两侧农田土壤中Cu、Zn、Cd、Pb、Cr含量进行测定,然后参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成灌高速公路部分路段两侧农田土壤Cu、Zn、Cd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Cu、Zn、Cd处于轻度污染状态,为主要污染元素;Pb、Cr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处于安全状态。[结论]该研究为成灌高速公路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都安县玉米籽粒重金属累积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集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19个乡镇64片玉米种植区中玉米,分析和评价了其重金属超标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为当地的粮食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都安县玉米籽粒中Pb和Zn均超标,其超标率分别为7.81%和4.69%,总超标率为10.9%;都安县部分玉米对Pb的富集能力较高,在高岭、地苏和东庙三个乡镇需关注玉米Pb污染风险.玉米籽粒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都安县玉米中重金属对人体的高危商和高危指数均小于1,尚未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4.
对西藏“一江两河”流域越冬黑颈鹤( Grus nigricollis)种群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黑颈鹤昼间活动生境和人为干扰情况。结果表明:2010年12月—2011年1月、2012年12月—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一江两河”流域越冬的黑颈鹤数量分别为6041、59496、496只。拉孜到南木林之间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河谷和墨竹工卡到林周之间的拉萨河-澎波河谷一区是越冬黑颈鹤最为集中的2个区域;黑颈鹤昼间活动的主要生境是农田和水体,在这2种生境活动的黑颈鹤集群分别占集群总数( n=125)的80.8%和17.6%;12.0%的越冬黑颈鹤集群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其中69.2%的干扰来自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淮安市楚州区(M1)、清浦区(M2)、洪泽县(M3)等6个县(区)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产地进行调查和分析测定,选取土壤和灌溉水重金属(Pb,Cd,Cr,As,Hg)为评价因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等级均属Ⅰ级,土壤和灌溉水环境质量均达到清洁水平,可以考虑发展绿色食品,但是考虑各县(区)条件存在的差异,发展适宜的粮食产品还需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金属矿业密集区广西南丹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评估矿业活动对"锡都"南丹耕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并评估其潜在生态风险,分别抽样采集自然土壤、矿区和非矿区耕地土壤、尾砂及河流底泥样品72、172、129、24、6个,测定其As、Pb、Cd、Cu、Zn和Sb含量,并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南丹县土壤偏弱酸性,As、Pb、Cd、Cu、Zn和Sb的背景值均值分别为17.74、40.78、0.503、17.94、81.40、3.004 mg·kg-1,Cd背景值明显偏高,比全国土壤背景值高4.16倍;耕地土壤中82.0%的点位存在超标现象,Cd、Sb、As、Zn、Pb和Cu的超标率依次为79.1%、68.3%、56.8%、36.1%、22.8%和9.44%,矿区耕地土样中各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非矿区采集的土样;Sb和Cd对南丹县耕地土壤的生态风险贡献率最大,其中大厂镇、车河镇及刁江沿岸存在较高生态风险。南丹县耕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主要是大厂和车河镇矿业活动,需要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我国南方多个海区15个海洋生物样品的重金属含量,评价其作为海洋生物型肠内营养制剂氮源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15个样品中有5个样品Pb含量超标,6个样品As含量超标,所有样品Hg含量均未超标。初步研究表明,我国南方海区黄鳍鲷、花鲈等样品在本次分析中均未出现重金属超标,满足作为海洋生物型肠内营养制剂氮源基料的重金属安全要求,而贝类作为氮源基料,必须根据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重金属的控制与脱除。  相似文献   

18.
北京近郊耕作土壤重金属状况评价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北京市近郊昌平、通州、顺义、海淀和大兴5个区县耕作土壤为对象,在对74个样点土壤中Cr、Cu、Cd、Pb、As和Hg 6种重金属含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北京市近郊耕作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并参考北京市土壤重金属背景值,采用环境质量指数与Hakanson环境生态潜在风险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累积污染现状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6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GB 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Cu、Cr、As、Cd、Pb和Hg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5.69、59.62、7.97、0.20、22.26和0.16 mg/kg;土壤中Pb、Cu和Cd 3种重金属有极大的同源可能性,但土壤Cr异源性明显;6种土壤重金属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累积效应,Cr的累积污染效应最大;土壤中Cd和Hg均处于较高的潜在风险等级,其中海淀部分样点土壤Hg含量已经达到极高潜在风险水平;17%左右的土壤样点已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生态威胁。高累积污染和高风险潜在威胁区都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海淀、通州、昌平。分析表明,近年来的人类生产活动已给北京市近郊耕作土壤的环境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故应依照属地管理原则立即采取区域化重点监测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雷州半岛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污染程度及稻米的食用风险,以期为雷州半岛开展水稻健康安全食品认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雷州半岛水稻种植地35份表层土壤样品和30份水稻作物样品,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土壤—水稻系统中的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镍(Ni)、铅(Pb)和锌(Zn)元素进行分析。【结果】雷州半岛水稻土壤重金属中Cr和Hg元素的变异系数大于1.000,属于强度变异性,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其他6种重金属元素的变异系数介于0.100~1.000,为中等变异强度,受人为因素干扰影响较小;各重金属变异强度大小为Cr>Hg>Ni>Cd>Cu>Pb>As>Zn。通过潜在生态富集系数计算得知土壤重金属Hg的平均潜在生态富集系数为4.657,属于强污染风险;其余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富集系数在1~3,属于中等污染风险。由潜在生态风险参数得出,廉江市Hg元素为极强污染,在赤坎区和吴川市为很强污染程度,在坡头区为中等污染程度,其余区域则为强污染程度;赤坎区Cd元素为很强污染,廉江市和遂溪县为强污染程度,其余区域为中等污染程度。雷州半岛水稻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309.24,属于强污染风险;各县(市、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排序为:廉江市>赤坎区>吴川市>遂溪县>雷州市>麻章区>霞山区>坡头区。从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来看,研究区部分水稻中As、Pb和Cd的含量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2—2017),超标率分别为73.33%、53.33%和6.67%,其中As的高危商(HQ)为2.9839,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Cd和Pb的HQ小于1,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不明显。水稻中各重金属元素迁移系数平均值排序为Cd>Zn>Cu>Hg>As>Pb>Cr,其中Cd、Zn和Cu的迁移系数中位值分别为0.9547、0.4900和0.1685,其吸收富集能力强;而Hg、As、Pb和Cr的中位值均小于0.05,其吸收富集能力弱。土壤pH与水稻重金属含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pH与As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Cu和Ni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表明土壤酸性越低,越有利于As元素积累在土壤中,而不利于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结论】雷州半岛水稻田土壤重金属受人类影响越大、理化性质越复杂,其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和富集能力越强,以致该地区受污染的程度通常越严重,其中As、Cd和Pb元素含量超标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危害,应加强对农业施肥和药剂喷洒以及生活污染的控制,以减轻雷州半岛水稻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保护当地居民健康。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区莲藕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洞庭湖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引发了关于湿地产品中重金属可能超标的广泛担忧。本研究以洞庭湖区的湿地产品——莲藕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主要种植区域莲藕中重金属含量的野外调查,结合国家食品污染物限量标准,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阐明莲藕中重金属镉(Cd)、铅(Pb)、铜(Cu)、锌(Zn)、锰(Mn)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洞庭湖区的莲藕重金属污染严重,以Cd、Pb超标明显,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5.70和8.35。根据莲藕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的高低,产于岳阳楼区和沅江市的莲藕属于中度污染,而产于君山区、华容县、南县、大通湖区的莲藕属于重度污染。对莲藕重金属含量和各种植区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洞庭湖莲藕中度和重度污染区域呈现出明显的集群分布。莲藕种植区域的水土重金属污染和藕池破碎化是导致莲藕中重金属超标的两个主要原因,建议地方政府开展莲藕种植区域生境恢复,降低水土重金属污染,促进莲藕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