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索消落带水土环境的变化及相互影响,为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以三峡库区云阳段消落带为研究区,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消落带土壤的有机质、TP及TN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一级,为60~110 g/kg,平均80 g/kg,其含量随海拔减少呈下降趋势;土壤总磷含量大多数处于三、四级,为0.2~0.8 g/kg,平均0.54 g/kg,其含量随海拔减少呈下降趋势淹水有利于有机质和总磷的解析;土壤总氮含量差异较大,为0.4~1.6 g/kg,平均0.93 g/kg,其含量随海拔降低有上升的趋势.结论,表层土壤的有机质与总氮含量高于深层土壤,表层土壤的全磷含量低于深层土壤.  相似文献   

2.
消落带土壤含水率与电导率是影响植物的生长的指标.以三峡库区消落带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在不同区域、水位高程及土层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沿线各消落带样点土壤含水率在地理空间上表现出一定差异性,低海拔区比高海拔区土壤含水率高,土壤含水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减小趋势;土壤电导率分布区间为0.21~0.42 mS/cm,在地理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变异性,其中向阳村电导率最高,且与其他调查点差异显著;除少数调查点外,大多调查点电导率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土层间的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赣南废弃稀土矿土壤养分含量特征,对其采矿迹地的土壤有机质、氮和磷含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采矿迹地0~3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氮和磷含量均表现为天然林地>堆积地>挖矿地.天然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其值为20.9 g/kg,有机质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土壤全氮含量为0.062~1.473 mg/g,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水解氮含量为13.36~120.39 mg/kg;土壤全磷含量为0.076~0.524 g/kg;土壤有效磷含量为0.691~4.560 mg/kg,其含量大小有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水解氮和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消落带淹水后土壤性质变化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杨武  陈明君  潘杰  祁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783-10784,10821
[目的]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提供参考。[方法]以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水体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试验装置研究消落带土壤淹水后土壤-水体系统中重金属的迁移行为及土壤pH值等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三峡水库蓄水时,江水浸泡对消落区土壤环境具有较大影响,各层(0~10、10~20、20~30cm)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及土壤pH值呈现出基本相同的变化趋势。淹水后,各层土壤的pH值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土壤中重金属Zn、Cd、Zn、Cr和Cd均不同程度的溶出而进入江水。[结论]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淹水后,土壤与水体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各种方法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制种田耕层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42~17.83 g/kg,均值为9.88 g/kg,有机质缺乏;碱解氮含量为9.51~62.85 mg/kg,均值为35.27mg/kg,碱解氮缺乏;有效磷含量较高,均值为46.27 mg/kg;速效钾含量为73.27~267.88 mg/kg,均值159.59mg/kg,部分田块已表现出亏缺趋势;p H值为8.14~8.53之间,均值8.33,土壤为碱性。  相似文献   

6.
在三峡库区消落带设置固定监测样地,研究消落带不同水位高程土壤氮磷钾含量、pH值、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受三峡库区不同水位影响,消落带172水位高程到173,174水位高程,土壤养分评价得分降低,土层的速效氮含量下降27.53%~50.33%,速效钾含量下降21.53%~23.25%,速效磷含量增加169.00%~436.68%,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20.44%~58.16%,全磷含量基增加38.98%~45.05%,全钾含量下降4.89%~9.65%,微生物量碳降低37.09%~77.45%,pH值降低6.97%~8.07%.相关分析发现,水位高程与有机质含量、速效氮含量、速效磷含量、微生物碳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与pH、全磷、全钾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采集三峡库区小江流域消落带土样,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和化学分析,考察土壤理化性质和消落带土壤淹水前后重金属(Fe、Mn、Cu、Zn)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淹水导致Fe2+、Mn2+、有效铜等重金属含量增加,平均含量分别从58.88、35.26、0.96mg/kg增加到1 383.8、782.7、1.73mg/kg;淹水15d后,部分样品有效锌含量增加10.15%~12.18%,部分样品有效锌含量减少3.69%~7.12%;淹水30d后,有效锌的含量增加10.9%~46.6%。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鄂尔多斯国家级遗鸥自然保护区所在的泊江海子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采集的土样中有机质、全氮含量的数据,利用ArcGIS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和并绘制了含量分布图,分析了整个流域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含量的水平、垂直分布特征及与土壤覆盖类型、pH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泊江海子流域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6.67 g/kg,全氮含量均值为0.36 g/kg,二者含量均偏低且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在垂直方向上,0~20、40~60、90~100 cm土壤深度下的有机质含量均值依次为10.46、8.86、7.06 g/kg,全氮含量均值依次为0.40、0.29、0.25 g/kg,分布规律为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均逐步降低。在整个流域,草本植物分布区的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相对较高,土壤pH值和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相比之下,有机质含量更易受到pH值的影响,而土壤覆盖类型是全氮含量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消落带2种树木林下土壤的物理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树种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重庆市主城区消落带植被恢复治理示范区石门段2个树种(南川柳纯林和枫杨纯林)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相邻荒地土壤为对照,对3月(消落带出露期)至7月(消落带旱季)的土壤体积质量、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量等物理性质进行比较。【结果】3月,枫杨林下土壤物理性质与荒地土壤差异不大,3个土层平均土壤总孔隙度(23.05%)、田间持水量(69.51g/kg)甚至略逊于荒地土壤(27.88%和86.24g/kg);7月,枫杨林下土壤物理性质明显优于荒地土壤。3月,南川柳林下土壤物理性质优于枫杨林下土壤;7月,枫杨林下土壤物理性质明显优于南川柳林下土壤。与3月相比,7月南川柳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均出现小幅下降,但变化不显著;枫杨林下土壤由于毛管孔隙显著增加(3个土层毛管孔隙度平均值由18.86%增加至41.20%),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均显著提高;荒地土壤物理性质未出现显著变化。【结论】2种三峡库区消落带适生树种的林下土壤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但均能对消落带土壤物理性质起到保护和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离石区不同种植年限大棚土壤养分累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小琴 《农学学报》2014,4(8):43-47
摘要:以离石区不同种植年限的蔬菜大棚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0~20cm),并以相邻露天农田为对照,分析了土壤主要理化性质指标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大棚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变化范围为7.51~8.07;电导率(EC)与pH值呈相反趋势, 5年大棚土壤的电导率(0.53 mS/cm)已超过作物生育障碍临界点(EC>0.50 mS/cm),20年大棚土壤的电导率(1.03mS/cm),接近黄瓜的生育障碍临界点(1.2 mS/cm);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的含量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且氮磷钾富集现象较为明显;当大棚使用到一定年限(5年)时,土壤有机质、全氮及碱解氮含量趋于稳定状态,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其变化的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1.
上海城市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从植物群落角度探究城市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采集上海市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4种功能区森林绿地的土壤,分6种群落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常绿灌木林和落叶灌木林),3个土壤分层(0~10,10~20和20~30cm)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30cm以上的土壤有机质平均质量分数为15.52g·kg^-1,属于低等水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分别为3.78和1.13g·kg^-1,属于中下水平。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较高,随着剖面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磷质量分数未发现有递减性规律变化。土壤密度为1.44~1.60g·cm^-3,表明人类活动使上海城市绿地土壤的紧实度增大。针对上海森林土壤的状况,提高绿地土壤尤其是新建绿地土壤的肥力水平,以增强氮磷等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疏松土壤,以利于透气保水;乔、灌植被分层布局.能更好地增加城市森林土壤有机质并收到更好的景观效果。图4表3参25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新疆野生樱桃李林自然保护区土壤养分在不同海拔的变化特征,以新疆霍城县大西沟野生樱桃李林自然保护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6个不同海拔梯度0~100 cm土层剖面土壤养分含量,并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樱桃李林土壤养分含量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质(OM)、全氮(TN)、速效氮(AN)、全磷(TP)、速效磷(AP)、全钾(TK)和速效钾(AK)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野生樱桃李林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变化范围为土壤OM含量2.73~128.95 g/kg,土壤TN、TP、TK含量分别为0.55~5.28 g/kg、0.46~3.66 g/kg、1.399~8.786 g/kg,土壤AN、AP、AK含量分别为17.45~146.69 mg/kg、6.31~81.13 mg/kg、6.43~69.94 mg/kg,不同土壤养分含量在土壤表层的占比均较高,说明土壤养分含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野生樱桃李林各土壤养分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OM与TN、TP和T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AN与AP、AK、OM、TN和TK呈显著正相关(P<0.05);AP与AK、OM、TN、TP和TK呈显著正相关(P<0.05);AK与OM、TN、TP和TK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利用高光谱数据估算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为绿洲区大范围,快速,低成本,监测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博斯腾湖湖滨绿洲为研究区,采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优选高光谱数据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特征波段,构建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模型。【结果】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变化系数为55%,最小值为2.37 g/kg,最大值为51.47 g/kg,平均值为21.20 g/kg。土壤有机质特征波段主要集中在645~1 958 nm,其中1/R二阶的相关系数值最大为0.73,且在P=0.05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波段数为83。构建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二维土壤指数1/R RSI建模效果最优,建模集R2=0.91,RMSE=2.56,验证集R2=0.95,RMSE=1.10。【结论】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估算土壤有机质估算,建模效果可以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湘中丘陵区不同经营目标对毛竹林土壤养分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湘中丘陵区毛竹笋用林(Ⅰ)、笋材兼用林(Ⅱ)、材用林(Ⅲ)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经营目标对毛竹林的土壤养分特征、养分库综合指数以及养分相关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竹笋用林、笋材兼用林、材用林0~60cm土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下降总体呈降低趋势,变化范围分别为18.88~40.24g/kg、1.08~2.19g/kg、60.00~200.00mg/kg、0.36~0.52g/kg、0.84~4.07mg/kg、11.29~23.46g/kg和31.72~86.70mg/kg。毛竹笋用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钾含量较高,笋材兼用林水解氮、全磷及有效磷含量较高,毛竹材用林土壤全钾较丰富。土壤养分库综合指数以毛竹笋材兼用林最高,笋用林次之,材用林最低,分别为3.908 1、3.522 8和3.265 0;湘中丘陵区毛竹林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比较丰富,而土壤普遍缺乏磷素、钾素。土壤有机质与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呈显著正相关,全氮与水解氮、全磷与有效磷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植被和水文条件下苏北盐沼土壤TN、TP和OM剖面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盐城国家珍禽自然保护区盐沼湿地为例,分析了不同植被带土壤中全氮(TN)、全磷(TP)和有机质(OM)的剖面变化特征,探讨了盐沼植被和水文条件对TN、TP和OM剖面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带土壤中TN、TP和OM含量变化显著,其中,互花米草带中的TN和OM含量最高,分别为(0.96±0.09)g/kg和(17.26±0.80)g/kg;光滩中TN和OM含量最低,分别为(0.07±0.01)g/kg和(0.98±0.13)g/kg,而光滩中TP含量最高,为(0.98±0.03)g/kg。不同植被对土壤TN、TP和OM等养分的转化、吸收、累积过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由人工围堰和淡水补给引起的水文条件变化通过影响土壤的盐分,进而影响植被的分布,最终对整个盐沼生态系统土壤中TN、TP和OM的剖面变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流域内33个河流表层沉积物样点的总有机碳(TOC)、总氮(TN)和磷形态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沉积物中碳、氮、磷含量的分布特征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对于桥水库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进行污染现状评价。结果表明:于桥水库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TOC平均含量为0.99%,TN平均含量为0.15%,TP平均含量为1 904.93 mg/kg。相关性分析表明,沉积物TOC与TN呈极显著正相关(R2=0.794),TOC与草地面积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R2为0.685;TN和草地面积比例呈显著正相关(R2=0.392);TP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关性均不明显,但OP和Fe/Al-P与城镇居民用地面积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R2分别为0.664和0.698,与林地面积比例呈显著负相关,R2分别为-0.472和-0.403。有机指数和有机氮评价结果显示,有48.5%的采样点有机指数处于Ⅰ类水平,有39.4%和48.5%样点有机氮处于Ⅲ和Ⅳ类污染水平,表明于桥水库流域河流表层沉积物有机指数整体处于尚清洁及以上水平,受到有机污染程度较小,而流域内的有机氮污染相对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黔东南不同林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为揭示森林土壤养分分布规律及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马尾松林、杉木林和灌丛林3种林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不同土层土壤碳(SOC)、氮(TN)、磷(TP)含量并分析其化学计量比。【结果】3种林型在0~60 cm土层土壤SOC、TN和TP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0.24~25.72 g/kg、0.49~1.23 g/kg和0.10~0.40 g/kg,整体均表现为灌丛林>马尾松林>杉木林;随土层深度的增加,3种林型土壤SOC、TN和TP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土壤SOC和TN含量在各土层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3种林型在0~60 cm土层土壤C∶N、C∶P和N∶P的变化范围为21.94~30.16、65.72~154.81和2.80~10.55,不同林型土壤C:N表现为杉木林>灌丛林>马尾松林,土壤C∶P和N∶P均表现为马尾松林>杉木林>灌丛林;随土层深度的增加,3种林型的土壤C∶N和C∶P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中杉木林土壤C∶P在各土层间存在显著差异,土壤N∶P在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中均呈上升趋势,在灌丛林中呈下降趋势,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冗余分析表明,坡度是影响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的主导因子,解释量达到18.7%,电导率也对其有显著影响,解释量达10.0%,而土壤温度对其影响不显著,解释量为3.1%。【结论】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矿化快,C含量高,在养分供应方面受N和P元素限制,坡度是主要限制土壤N和P供给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褐土区乡镇级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充分了解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特性,结合施肥现状针对性地调节养分供应、合理施肥是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途径之一,也是促进精准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寿阳县宗艾镇的土壤养分进行了跨度10年的时空变异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变异方面来说,速效钾2008年、有效磷2008年、有机质1998年都有强烈的空间变异,有机质2008年、全氮2008年、全氮1998年、速效钾1998年为中等空间变异,有效磷1998年具有弱的空间自相关性。从时间变异方面来说,1998—2008年之间,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下降了2.06g/kg,而土壤全氮的平均含量则增加了0.07g/kg。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0.1~30.0g/kg的面积减少了10.45%;土壤全氮含量为0.76~1.00g/kg的面积增加了11.9%;土壤速效钾含量为100~150mg/kg的面积增加了15.6%;土壤有效磷含量为5.1~10.0mg/kg的面积增加了23%。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在时间上表现为中等稳定性,有效磷在时间上表现为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松嫩平原黑土区有机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区域尺度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松嫩平原黑土区中部为研究区,利用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学和多重分形结合方法,探究土壤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通过方差分析法明确高程及土地利用类型对有机质含量影响程度。经典统计学分析表明,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7.896和53.371 g·kg~(-1),处于较高水平,变异系数分别为0.462和0.498,均为中等变异;地统计学分析表明,0~20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块金系数分别为0.626和0.712,说明有机质均具有中等相关性,东北至西南方向和北向南方向土壤有机质均逐渐降低,高斯模型为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最佳拟合模型;多重分形分析表明,0~20 cm土层有机质空间变异性略低于20~40 cm土层,低值决定其空间变异性;方差分析表明,高程越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有机质含量排序为:林地耕地草地。综合分析得出,有机质低值信息、高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对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校园绿地土壤是校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方法]采集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绿地表层(0~20cm)土壤,分析土壤的pH、容重、孔隙度及土壤有机质、N、P、K有效养分含量,以摸清校园内园林绿地土壤的肥力状况。[结果]校园公共绿地和专用绿地表层土壤容重为1.10~1.33g/cm-3,土壤孔隙度49.8%~58.4%,通气孔度〉10%,土壤pH接近当地自然土壤;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土壤容重为1.38~1.59.g/cm-3,土壤总孔隙度39.4%~47.9%,通气孔度〈10%,土壤pH大于当地自然土壤,不利于植物生长。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为6,4~12.7mg/kg,平均9.7mg/kg,处于低水平;碱解氮含量变幅为10.4~31.5mg/kg,平均18.2mg/kg,处于低水平;速效磷含量变幅为6.4~14.9mg/kg,平均为9.4mg/kg,处于中低水平;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幅为110.3~270.8mg/kg,平均138.9mg/kg,处于中高水平。总体上看,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绿地表层土壤主要问题是有机质和土壤氮素缺乏.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土壤容重大.土壤pH偏高。[结论]时校园绿地进行培肥.并且加强校园绿地土壤科肇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