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耧斗菜别名西洋耧斗菜、耧斗花.毛莨科、耧斗菜属.原产欧洲、西伯利亚.多年生草本.茎高40~80 cm,具细柔毛.叶基生及茎生,叶端裂片阔楔形.花下垂(重瓣者近直立),花萼5片,形如花辨.花瓣卵形,5枚,通常紫色,有时蓝白色.花期5~7月.其强健,耐寒.喜肥沃、富含腐殖质、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宜较高的空气湿度,夏季宜于半阴之地.繁殖可用播种或分株,于春季3~4月份和秋季8~9月进行.冬季寒冷之地可稍加覆盖越冬.耧斗菜叶态优美,花形奇特,可置于花坛、花镜及岩石园中.植株较高的品种亦可作切花.  相似文献   

2.
耧斗菜的栽培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耧斗菜(Aquilegia viridiflora)为毛茛科耧斗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40~60 cm.原产欧洲及西伯利亚.生长势强健而耐寒(耐-25 ℃),常自然散生于山地草丛间,其自然景观颇美.耧斗菜叶片优美,花姿独特别致,花色丰富,惹人喜爱.可盆栽观赏、配置于灌木丛间及林缘,还可用作花坛、花境及岩石园的栽植材料,大花及长距品种也可作为插花之花材.耧斗菜的人工栽培在我国刚刚开始,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本文开展了冀南地区紫花耧斗菜和华北耧斗菜的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耧斗菜和华北耧斗菜成熟后不需要低温打破休眠便可萌发,最适宜温度条件均为变温昼20℃/夜1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GA_3、IAA、IBA对紫花耧斗菜和华北耧斗菜种子均有促进萌发的作用,GA_3处理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最佳萌发条件均为200 mg/L GA_3浸泡24 h、光照8 h/d、昼20℃/夜15℃。紫花耧斗菜和华北耧斗菜种子寿命较短,贮藏时间不宜超过8个月。  相似文献   

4.
秦岭耧斗菜 别名:灯笼草、银扁担 科属:毛莨科,耧斗菜属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40-60厘米,疏被白色柔毛,主根纺锤形,长5—6厘米,直径1.5-2厘米,侧根多。二回三出复叶,  相似文献   

5.
试验研究干旱胁迫对耧斗菜根解剖结构及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大花耧斗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显微观察法等对CK、10%、20%、30%、40%PEG浓度模拟干旱胁迫下大花耧斗菜根在0 d、3 d、6 d、9 d、12 d的须根数、根长、根冠比、维根比等形态指标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耧斗菜的抗旱能力。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对大花耧斗菜须根数影响不显著性,根长显著增加,根冠比在胁迫时间3d后显著增加,维根比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在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大花耧斗菜植株丙二醛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变化不显著,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是整体先下降后上升,而且从始至终各处理组的含量都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东北地区3种耧斗菜属植物幼苗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的抗性,探索水分管理阈值,为其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种耧斗菜属植物(尖萼耧斗菜、小花耧斗菜、耧斗菜)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90±5)%(T1)、(70±5)%(T2)、(50±5)%(T3)和(30±5)%(T4)4个处理,每5 d测定1次植株的形态,试验进行10,15,20 d时测定生理指标,试验10 d采样后对T3、T4组幼苗进行复水处理,比较3种耧斗菜属植物幼苗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的表现及复水效果,采用隶属函数法比较3种耧斗菜属植物幼苗的抗性。【结果】3种耧斗菜属植物幼苗在T2处理下外观评分、株高和冠幅均达到最大值;处理10 d时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花青素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最低值基本出现在T2组;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高值均出现在T2组;T3、T4组幼苗复水后部分生理指标有所恢复。不同水分处理下3种耧斗菜属植物的抗性强弱依次为尖萼耧斗菜>耧斗菜>小花耧斗菜。【结论】土壤相对含水量(70±5)%为3种耧斗菜属植物幼苗生长的最佳水分条件,若考虑节水因素最低可降至(50±5)%。  相似文献   

7.
尖萼耧斗菜开花结实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多年生尖萼耧斗茱从花蕾至果实发育全过程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尖萼耧斗菜主要是异花传粉,同时还具有自交授粉机制,是一种高级的虫媒花,花药在成熟顺序上呈现出离心式发育.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2种不同基因型耧斗菜的耐旱性,用5%、10%、15%、20%、25%的PEG-6000溶液处理耧斗菜种子,研究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2种不同基因型耧斗菜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耧斗菜种子的萌发,2种不同基因型材料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低浓度PEG-6000促使萌发高峰期提前,而且加快了种子萌发进程,高浓度则反之。在相同的PEG-6000浓度处理水平下,白鹭耧斗菜表现出的耐旱性强于黄凤耧斗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尖萼耧斗菜外植体消毒及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采用不同消毒剂种类和浓度,对尖萼耧斗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研究其污染率和污染速率,寻找建立无菌苗培养系最适宜的方法;以尖萼耧斗菜种子获得的无菌苗的根、茎、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筛选最佳外植体和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外植体材料最适宜的灭菌处理方法为:先将外植体在75%酒精中浸30s,用无菌水冲洗5遍,再将其用0.2%升汞液浸泡2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遍。该消毒方法使污染率最低、发芽率最高,并且获得的无菌苗长势最好;诱导尖萼耧斗菜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幼根;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6mg/L2,4-D+0.5mg/L6-BA。[结论]该研究为尖萼耧斗菜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其药用和观赏价值的最大发挥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采自冀南地区两种耧斗菜属野生花卉紫花耧斗菜和华北耧斗菜的种子为试验材料,于2019年9月进行了低温预处理和不同温度处理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耧斗菜属野生花卉种子成熟后不经过低温打破休眠便可萌发,且它们的最佳萌发条件均为变温条件昼20℃/夜15℃。分别于2019年9月和2020年3月,进行了GA3、IAA、IBA 3种植物生长激素不同浓度浸泡处理的种子萌发试验,2019年9月试验结果为:3种植物生长激素在一定浓度处理范围内,对该两种野生耧斗菜种子均有一定的促进萌发的作用,GA3 处理对该两种野生花卉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且最佳萌发条件均为200 mg/L的GA3浸泡24 h,光照8 h,昼20℃/夜15℃,紫花耧斗菜发芽率达48.67%、发芽势达38.33%,华北耧斗菜发芽率达59.33%,发芽势达46.33%。2020年3月试验结果为:对照和3种激素处理发芽率均为0,说明这两种野生花卉种子寿命较短,贮藏时间不宜超过8个月。  相似文献   

11.
尖萼耧斗菜外植体消毒及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尖萼耧斗菜外植体消毒及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采用不同消毒剂种类和浓度,对尖萼耧斗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研究其污染率和污染速率,寻找建立无菌苗培养系最适宜的方法;以尖萼耧斗菜种子获得的无菌苗的根、茎、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筛选最佳外植体和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外植体材料最适宜的灭菌处理方法为:先将外植体在75%酒精中浸30s,用无菌水冲洗5遍,再将其用0.2%升汞液浸泡2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遍。该消毒方法使污染率最低、发芽率最高,并且获得的无菌苗长势最好;诱导尖萼耧斗菜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幼根;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6mg/L2,4-D+0.5mg/L6-BA。[结论]该研究为尖萼耧斗菜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其药用和观赏价值的最大发挥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王非  姜思佳  李忠才  刘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19922-19924,19932
[目的]研究尖萼耧斗菜外植体消毒及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采用不同消毒剂种类和浓度,对尖萼耧斗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研究其污染率和污染速率,寻找建立无菌苗培养系的最佳方法;以尖萼耧斗菜种子获得的无菌苗的根、茎、叶片为外植体,通过在MS基本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激素配比,筛选最佳外植体和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外植体材料最适宜的灭菌处理方法为:先将外植体在75%酒精中浸30 s,用无菌水冲洗5遍,再将其用0.2%升汞液浸泡2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遍。该消毒方法使污染率最低、发芽率最高,且获得的无菌苗长势最好;诱导尖萼耧斗菜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为幼根;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0.6 mg/L2,4-D+0.5 mg/L6-BA。[结论]为尖萼耧斗菜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其药用和观赏价值的最大发挥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主要研究光照强度对华北耧斗菜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试验以中阳县上顶山华北耧斗菜为供试材料,在上顶山的密集树木下(1万以下)、稀疏树木下(1—5万lux)、几乎无树木下(5万lux以上)各选择了3个区组,每个区组中采集了5株华北耧斗菜,采用徒手切片法、石蜡切片法制作切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综合分析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叶片的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比以及叶片主叶脉维管束的口径6个指标,来分析了华北楼斗菜叶片解剖结构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以耧斗菜八音鸟(Aquilegia‘Songbird’)为供试材料,采用徒手切片法、石蜡切片法观察耧斗菜叶片气孔密度、气孔大小、栅海比、维管束直径等叶片解剖结构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化。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使耧斗菜叶片下表皮气孔平均大小显著增加;气孔开度先显著减小后增大;栅栏组织厚度显著增加,从8.20μm增加到11.21μm,海绵组织厚度显著减小,从12.60μm减小到7.86μm;栅海比显著增加,从0.65最大可增加到1.34;维管束直径从9.00μm最大可增加到10.77μm。  相似文献   

15.
新疆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正> 一、盆景花卉 石竹科刺叶属,仅1种,即刺叶[Acanthophyllum pungens(Bunge)Boiss.],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白色短柔毛,茎常木质化成垫状矮灌木,节间短,叶无柄,钻形,硬如针刺,密生绒毛,头状花序生于枝端,密生许多淡玫瑰红色小花,艳丽。 毛茛科假耧斗菜属,仅1种,即乳突假耧斗菜[Paraquilegia anemonoides(Willd.Engl.]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上部分枝,生出数丛枝叶,形成紧密的草丛或呈垫状,叶为一回三出复叶,花淡蓝色。 虎耳草科岩白菜属,仅1种,即厚叶岩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质对耧斗菜幼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艳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4):375-377
耧斗菜属多年生宿根花卉,花型奇特,花色鲜艳、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大量应用于园林中。试验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耧斗菜组培苗苗期的株高、株幅、叶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A(V(珍珠岩)∶V(草炭)∶V(园土)=8∶1∶1)的基质配比对耧斗菜的株高、株幅影响较大,植株生长状况最佳。随着珍珠岩量的减少及园土量的增加,植株生长状况减弱。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蒙药耧斗菜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测定三批次蒙药耧斗菜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对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三个影响因素对蒙药耧斗菜中总黄酮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通过正交试验方法得出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回流条件为:浓度为70%的乙醇,料液比为1:20,提取2h;以芦丁为对照品,得出回归方程A=10.665 0C+0.007 85,r=0.999 5,线性范围为14.08~84.48μg/m 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2%(n=4);6月初、末采于大青山小井沟与呼市赛罕区的蒙药耧斗菜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919mg/g、1.339mg/g及1.316mg/g。结论本法科学,操作简便,经济,适用于蒙药耧斗菜中总黄酮的有效提取与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8.
以紫萼、巴洛、黑莓、闪烁4个耧斗菜品种的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光质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6组光质处理分别为黑暗、全光谱、红光、红蓝4:1、红蓝1:4、蓝光。结果表明,耧斗菜种子催芽8~10 d后开始萌发,之后的2~4 d有一个萌发高峰期;5种有光处理下种子萌发效率差异不显著,巴洛、黑莓、闪烁黑暗处理下种子发芽率明显低于有光处理;紫萼6种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均很高;以黑莓为例,显微镜下观察耧斗菜萌发种子的形态发现,红光处理下发芽的耧斗菜种子的根毛生长得更好。  相似文献   

19.
以野生华北耧斗菜(Aquilegia yabean Kitag)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了引种驯化研究和耐旱性评价。通过对野生华北耧斗菜多年生苗和实生苗的物候期和主要观赏性状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华北耧斗菜可以适应山西中部地区的气候条件,具有较良好的耐旱性。该研究为华北耧斗菜的园林应用和种质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验以耧斗菜(Aquilegia Caerulea)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设苗龄和低温天数两个因素,苗龄设6叶,9叶,12叶和15叶四个水平;低温天数设0d,7d,14d,21d,28d和35d六个水平,每个处理12盆。试验对上述不同苗龄的耧斗菜植株进行了不同天数的(5±2)℃低温处理,低温处理结束后放置自然条件下生长。用HOBO采集环境温度数据,观察并记录抽薹现蕾时间,同时测量并记录开花质量(花茎高度、花径、单株花量)。试验结果表明:耧斗菜9叶苗龄即可感受低温,12片真叶为最适苗龄,35d为此阶段最佳低温处理天数;凡通过春化的植株无论苗龄大小,低温处理时间长短,开花进程及开花质量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