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椴木栽培香菇,在接种阶段,除要使用种性优良,菌丝体健壮的菌种外,还必须注重接种质量,最大限度提高成活率,创造有利香菇吃料的环境条件,以最快的速度让菌丝侵透菌棒,提高纯菌率,降低杂菌感染,培养出高密度菌丝化的菇木,是段木栽培香菇速生高产的关键。菇木的菌丝量与产菇量是成  相似文献   

2.
《新农业》2021,(12)
正随着设施食用菌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香菇以其效益稳定可观(每棒利润2~4元)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得到了朝阳市广大菇农的认可,成为了朝阳市食用菌栽培的主要品种,栽培模式主要以设施立棒栽培、层架栽培为主。要实现香菇稳产高产,做好出菇期补水技术尤为关键,下面将香菇温室立棒栽培模式出菇期菌棒补水技术介绍如下:1需补水的原因香菇采收几茬后,菌袋重量明显下降,子实体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如补水不及时,将严重影响产量及效益。以15.2厘米×60厘米的菌料袋为例,菌棒出菇周期干物质变化与含水量如下:菌棒接种后湿重2.5公斤,含水率55%,干物质1.125公斤。养菌期90天湿重2.3公斤,含水率54%,干物质1.025公斤。出菇1~4潮(100天左右),菌丝代谢和出菇消耗干物质每潮约计0.1公斤。出菇5~6潮(60天左右),菌丝代谢和出菇消耗干物质每潮约计0.1公斤。出菇周期结束,菌棒风干重0.535公斤,经水分测定含水17.5%,干物质为0.44公斤左右。由此可见,为使菌丝尽快恢复生长,加速分解和积累养分,给香菇后续生长奠定养分基础,及时适时给菌棒补水非常重要,而且还能够促进快速见蕾。  相似文献   

3.
反季节香菇栽培是指其栽培出菇季节与大面积代料常规栽培季节相反。通常代料香菇出菇期为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4、5月,而采取反季节栽培法,香菇的出菇期为每年的4、5月至10、11月。反季节代料香菇栽培突破了夏季出菇,与代料常规袋栽出菇期相配套,形成周年生产,以提高经济效益。采用该栽培法的技术关键是,选择海拔较高的地区为栽培区,选择适宜的菌种,以及掌握好全年的气候资料。根据商洛高寒山区多年栽培经验,反季香菇工艺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中废弃菌棒的再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小琼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6):640-641,660
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周年袋栽高效生产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菌棒(又叫菌糠、菌渣),即栽培用过的培养基料,如何环保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大量的菌棒,是食用菌栽培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主要探讨白色金针菇工厂化高效生产中产生的废弃菌棒的再利用,特别是用其进行2次出菇,探索一种"工厂化生产+温室栽培"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刘再民  陶永恩 《新农业》2011,(11):53-54
在东北地区香菇栽培主要包括熟料生产和半熟料生产两种模式。春、夏季出菇的香菇菌种生产时间一般自10月至次年2~3月份结束,尤其是半熟料香菇生产,一旦冬季菌种生产出现问题,对出菇菌棒生产阶段造成巨大损失。根据近十年来对香菇半熟料生产调查,其中绝大多数为三级菌种生产管理不善,出现"伤热"缺氧等问题,直接导致了出菇菌袋菌种不易萌发、活力不强从而造成生产失败,严重的"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6.
辽宁东部地区香菇覆土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东部地区香菇生产已有30年的历史,先后研发推广半熟料菌块栽培、半熟料陆地栽培、半熟料冷棚地床栽培和全熟料菌袋栽培等栽培模式,栽培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然而面临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仍然存在某些不足。2007年以来先后学习了湖北省和河北省的香菇生产模式,分析总结了现有栽培模式的优势与缺陷,历经2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适合辽宁东部地区的香菇生产栽培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杏鲍菇栽培应以棉籽壳为主料熟料栽培;栽培料装量应以每袋干料350 g为宜;菌袋周边打孔的接种方式能显著提高其产量和出菇品质;最佳栽培模式为半脱袋竖向畦栽,覆土至菌棒3/4处。  相似文献   

8.
利用新宾县近10年地栽香菇发育期(4—9月)气温、相对湿度、光照等资料,结合香菇生长发育的气象学指标,分析新宾县发展地栽香菇的有利气候条件,提出新宾县地栽香菇栽培的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1.香菇菌棒制作基本配方:木屑850千克,麦麸100千克,玉米粉50千克,复合肥2千克,豆饼粉5千克,石灰粉10千克,石膏粉5千克,轻钙4千克,富硒香菇营养料1千克。按常规方法制作、发菌,栽培模式采取架栽或立棒式出菇,进行常规管理,收获2潮高品质香菇,生物学效率一般在50%以上;然后将剩余的废旧菌棒下架,经处理后再用来发菇。废旧菌棒处理方法:去掉塑膜,刮去残余菇  相似文献   

10.
徐州是江苏省草腐菌菇的主产区之一,利用隧道发酵技术制备草腐菌菇培养基料具有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基料质量稳定,栽培发菌快,病虫少、产量高等显著优势和特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江苏徐州草腐菌菇基质隧道发酵及周年化生产集成技术成果,以满足菇农对新种植技术的需求;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菌糠二次利用栽培秀珍菇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加工厂对废弃料的利用率,明确利用杏鲍菇菌糠生产秀珍菇的适宜比例,本实验以不同比例的杏鲍菇菌糠加入量代替新鲜培养料,与未加入菌糠的新鲜培养料进行发菌情况及产量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添加杏鲍菇菌糠可提高秀珍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子实体的产量.当杏鲍菇菌糠含量为50%时,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和出菇产量均达到最高,比传统木屑、棉籽壳的袋料培养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可以利用杏鲍菇菌糠废料作为替代料栽培秀珍菇使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山区夏闲菇棚进行一品红国庆促成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结果表明,利用丽水山区夏季闲置香菇棚进行一品红国庆促成栽培,用香菇生产产生的废菌棒替代泥炭作一品红的栽培基质,既节约一品红生产成本,又可以增加香菇棚的利用率,提高菇棚的产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3.
南方菇区代栽香菇菌棒安全越夏是长菌龄当家品种培菌过程中一个重要技术环节,而常规越夏技术措施对近几年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已表现出其技术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地控制夏季高温引起的菌丝自溶、菌棒腐烂(俗称烂棒或烂筒)。如2003年浙江省丽水市遭遇夏季持续高温天气,菌棒腐烂率高达30%以上(利用常规技术管理),直接经济损失达一亿多元。笔者自2000年以来开展越夏技术调查研究,形成了以“搭建标准菇棚,菌棒菇棚越夏”为核心的代栽香菇菌棒越夏新技术,经在庆元县优质高效香菇生产示范基地等应用实践,取得显著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不同栽培料配方及出菇模式对阿魏菇产量的影响,根据阿魏菇最适出菇温度及我国北方气候特点,连续2年在本所半地下式大棚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阿魏菇最适培养料配方为棉籽壳86%,麦麸10%,玉米粉3%,石膏1%,pH7 5。最适栽培方式为脱膜竖放畦栽,覆土至菌棒3/4处,每袋装干料300g,生物学效率可达122 67%。  相似文献   

15.
香菇出菇期较长,一般从秋季开始出菇,直至第2年春末,历经秋、冬、春3个季节,约10个月.一般8~9月接种,11~12月出菇,12月份以前生长的香菇叫秋菇.根据河南气候、生产情况,将秋季香菇菌袋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半熟料栽培香菇和滑菇包括半熟料地栽香菇、三柱连体冷棚袋栽香菇和半熟料盘栽滑菇。所谓的“半熟料”就是像蒸发糕一样,将拌好的培养料洒入灭菌锅内蒸帘上,将灭菌锅盖好,培养料在常压灭菌锅内灭菌2小时以上,这种培养料就是半熟料。将半熟料趁热装入料袋或料盘内,冷却后接种的栽培方式,称为半熟料栽培。半熟料栽培香菇和滑菇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容易,技术含量低。缺点是受早春异常气候,尤其是高温天气影响大,低温发菌难以控制,菌丝生长慢,污染率高,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质量差。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栽培食用菌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规模推广品种,必须经过实验性栽培 以西峡县1994年第一个上规模栽培香菇的乡镇为例,一次引入9个菌株的菌种,直接用于规模化栽培,在预定季节正常出菇的只有2个品种,损失严重。因为,香菇品种按菌龄可以分为早熟、中熟、晚熟三大类;按时间可以分为60~80天、91~120天、150-240天;还有菌棒转色深浅与厚薄,  相似文献   

18.
香菇周年生产应依据气候条件,科学安排生产季节,把握技术关键环节,即可利用高寒山区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生产反季节香菇和优质冬花菇产品,以季节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拓展市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1 利用气候资源发展香菇周年栽培 在自然条件下,高温是制约香菇周年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尤溪县中高海拔(500 m以上)山区,夏季最高平均气温在26℃以下,这种气温基本能满足香菇的生长发育,同时中高海拔山区周年多雾,利用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发展夏季反季节香菇和冬花菇栽培,形成周年栽培香菇生产模式,提高了土地和荫棚利用率,使整体生产效益得到提高.栽培上反季节香菇因夏季温度高宜采用覆土地栽办法,利用山高水冷的气候特点调节菇场温度,促进香菇的正常生长发育.冬花菇则宜搭建床架排放,以利用温湿度的调节来诱导生产优质花菇.  相似文献   

19.
<正>新安县地处豫西山区,海拔高,夏秋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气候非常适宜香菇生长,加之境内林木资源丰富,林木抚育、修剪产生了大量废弃枝梢,为香菇栽培提供了丰富的培养料资源。自2013年开始,新安县部分山区村相继引进和发展香菇种植,香菇栽培已经初具规模。在种植过程中,特别是2015年夏季6—7月间,部分农户菇棚内菌棒发生了病害,导致个别菇棚内烂棒严重,最高烂棒率为20%~30%,给部分农民发展香  相似文献   

20.
提高袋栽香菇产量的关键技术与栽培料的配制、栽培季节的安排、栽培袋的制作、发菌和转色、出菇后的管理几个环节有关,把握好这几个环节,对提高袋栽香菇的产量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