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祝延立  那伟  庞凤仙  张永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07-6408,6411
[目的]研究猪粪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玉米施用化肥情况下沼渣的适宜用量研究,筛选出沼渣与化肥的最佳配比。[结果]试验处理以施用沼渣30~45t/hm2配合施用450~600kg/hm2复合肥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增产6.67%~16.03%,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农田适量施用沼渣能够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该研究为农田合理施用沼渣、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沼肥(包括沼液、沼渣)与复合肥配施对黄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施肥方法相比,以沼渣配施复合肥或单施沼渣作基肥、生长前期追施沼液或沼渣、采收期追施沼液均能使黄瓜显著增产,增产率达7.72%~16.42%,且增产效果较好,均达显著水平。沼肥配施一定比例的复合肥对黄瓜的果实色泽、均匀度、食用口感等有正效应,商品性状均明显优于采用当地施肥方法的黄瓜。在韶关气候条件下最佳的沼肥施用方法为A2处理,即沼渣作基肥一次性施入30t/hm2,沼液60t/hm2于生长前期和采收期各施2次。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柑橘皮渣有机肥施用对柑橘叶片营养和果实品质及产量效益的影响,以特洛维塔甜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为试材,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较复合肥处理,柑橘皮渣有机肥可更好地满足甜橙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提高柑橘果面亮度.一次性株施11.3kg处理,果实的TSS,TA和固酸比均高于复合肥处理,其他柑橘皮渣有机肥处理改善果实品质方面稍弱于复合肥.不同皮渣有机肥施用量使柑橘每666.7 m2产量提高了7.25%~90.68%,最高可达2 482.96kg;经济效益增长了0.15~1.21倍.综合比较,对特洛维塔甜橙株施11.3kg皮渣有机肥量较适宜,可获得较好的柑橘产量和经济效益,若配施一定的复合肥可获得较好的品质,这还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番茄品种金棚一号为试验材料,以施用硫酸钾复合肥作为基肥、尿素作为追肥的处理为对照,研究施用不同量的沼渣作为基肥和施用不同量的沼液作为追肥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施用沼渣和沼液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均有影响,其中沼渣施用量与番茄产量在试验范围内成正比,而沼液施用浓度以追施沼液∶水=1∶2的沼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药用植物施肥措施的研究对于提高药材产量、保证药材品质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林下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测定施用磷肥和复合肥对云黄连生长性状指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磷肥的单独施用(35 kg/hm2)对云黄连生长的促进作用较小,而磷肥与复合肥混合施用[25 kg/hm2过磷酸钙和10 kg/hm2复合肥m(N)∶m(P)∶m(K)=18∶9∶5]可显著促进云黄连生长(P0.05)。【结论】在保证云黄连优良品质的前提下,磷肥与复合肥混合施用能极显著地提高产量。本研究可为制定合理的云黄连规范化栽培管理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选择规模化养殖场猪粪发酵的沼渣,以不施肥、单施化肥以及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传统用量(22 500 kg/hm~2)猪粪做底肥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底施不同用量(11 250、22 500和45 000 kg/hm~2)的沼渣对设施黄瓜产量和土壤重金属(镉、铬、铜、锌和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和单施化肥相比,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增施沼渣能够显著提高黄瓜产量以及果实的全铜和全锌含量,增加土壤全铬、全铜和全锌的含量水平,且指标值均随沼渣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与传统的底施猪粪处理相比,沼渣施用量为1/2猪粪用量时黄瓜和土壤中的所有重金属含量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但黄瓜产量明显降低。本研究条件下,施用沼渣处理的当季黄瓜镉、铬、铜、锌和砷含量均未达到重金属污染水平。与基础土壤相比,沼渣用量为22 500 kg/hm~2时,当季土壤全铬、全铜和全锌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2、3.8和8.0 mg/kg,长期大量施用沼渣存在重金属积累导致土壤污染的风险。在有机肥用量为22 500 kg/hm~2时,沼渣处理的黄瓜产量显著低于猪粪处理,黄瓜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均高于猪粪处理,由此可见,与猪粪相比,沼渣作为有机肥的肥效低且污染风险性高。  相似文献   

7.
矿质肥对当归生长动态、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矿质肥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当归各项生长指标和产量,施用4 020 kg/hm2银荣峰有机肥和4 020 kg/hm2欣庆新型矿物肥处理效果较好.两种处理当归根长、根粗、株高等生长指标均显著优于其他施肥处理,但不同施肥处理对当归叶片数影响不大.两种施肥处理鲜归产量达到7 843.75、7 625 kg/hm2,比对照增产54.67%和50.35%.施用4 020 kg/hm2银荣峰有机肥处理挥发油含量比药典要求高出0.7% mug,阿魏酸含量比药典高出0.075%.因此,为保证产量和品质在生产中推荐施用4 020kg/hm2银荣峰有机肥和4 020 kg/hm2欣庆新型矿物肥以达增产提质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大蒜种植过程中的化肥施用量,通过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研究生物有机肥替代不同用量化肥对大蒜生长、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探究在大蒜生产上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增施生物有机肥3 t/hm2替代10%复合肥对大蒜的生长、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均有促进作用,产量增加4 252.5 kg/hm2,经济效益增加15 192元/hm2,具有减肥增效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肥种类及施用量对菘蓝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有机肥、沼气渣均能促进板蓝根及大青叶生长和产量形成.沼气渣(3万kg/hm2)、尿素(112.5 kg/hm2)配施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产量分别比对照(不施肥)增加45.4%和23.7%.沼气渣和尿素配施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有机肥和沼气渣.在实际生产中,建议板蓝根药材生产大田施肥为沼气渣3万kg/hm2和尿素112.5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方式对垦粘1号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施化肥,化肥与有机肥、生物肥配施,有机肥、生物肥单施对垦粘1号玉米产量及适口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化肥施用量与垦粘1号产量呈正相关,施用磷酸二铵180kg/hm2、硫酸钾45kg/hm2、尿素225kg/hm2的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与其它处理产量差异显著;等量施化肥条件下增施有机肥,生物肥产量提高;少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或生物肥能够使感官品质提高,风味提升,糯性增强,柔嫩性加强,皮薄无渣。  相似文献   

11.
沼液与有机肥配施条件下氮损失风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索沼液、有机肥配施等氮量替代化肥的模式,期望能够在保持产量稳定的前提下,降低稻田氮素损失的风险。本试验以太湖水稻土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试验,设置了空白对照(CK)、常规化肥(NPK)、100%沼液、75%沼液+25%猪粪有机肥、50%沼液+50%猪粪有机肥和100%猪粪有机肥六个处理,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的稻田氨挥发特性,同期测定稻田田面水氮含量,以及全施肥期径流流失量。试验结果显示,在等施氮量条件下,常规化肥处理水稻产量达12 752.70 kg·hm~(-2),其农田氨挥发总量为76.99 kg·hm~(-2),径流氮损失量39.11 kg·hm~(-2);100%沼液施用处理和75%沼液+25%猪粪有机肥配施处理氨挥发量较高,分别为120.66、88.01 kg·hm~(-2);而50%沼液+50%猪粪有机肥配施处理氨挥发总量和径流氮流失量均低于常规化肥处理,分别为58.03、22.00 kg·hm~(-2),其产量与常规化肥处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100%猪粪有机肥施用处理尽管氨挥发总量和径流氮流失量表现最低,但其产量低于50%沼液+50%猪粪有机肥配施处理。综合比较而言,50%沼液+50%猪粪有机肥配合施用处理在保持一定产量的基础上又能减少氨挥发及氮流失风险,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追施沼肥对半干旱地区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用沼肥作追肥,设置10个不同施肥水平,研究其对小麦不同时期叶片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肥量15 000~30 000 kg/hm2的处理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产量要高于对照以及追施化肥的.追肥量大干30 000 kg/hm2的会抑制小麦的叶绿素的合成和光合速率.沼肥施用量在27 000~30 000 kg/hm2,在拔节期和灌浆期叶片叶绿紊A、叶绿素B及总含量比不施肥和追施化肥处理有显著的提高,光合速率增加了22.3%~70.8%,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30.1%~117.6%,产量提高了20.3%~40.6%,增产效果显著.在半干旱地区中上等肥力的麦田,沼肥作追肥的最佳施肥量应在27 000~30 000kg/hm2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炭基有机肥的应用效果,进行了不同炭基有机肥施用量的试验,并对烤烟生长以及产质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施用2250kg/hm2炭基有机肥的处理可以改善烤烟田间生长状态与环境,并并使烟叶增产。同时提高烤后烟总糖、还原糖、总烟碱、钾含量,并降低氯含量。因此,综合考虑,增施2250kg/hm2炭基有机肥效果优于1500kg/hm2和750/hm2。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炭基花生专用肥以及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与普通三元复合肥及不施肥相比,对花生产量、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炭基花生专用肥和有机肥对花生产量的提高有显著效果,能够增加花生分枝数和结果枝数,提高单株生产力,增加饱果数,提高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荚果饱满度等各项经济指标。两者配合施用增产效果更加突出,其中处理5炭基花生专用肥450kg/hm2+有机肥2160kg/ hm2(有机肥中N+P2O5+K2O替代40%炭基肥基准用量中氮磷钾)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锌锰配施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合理的锌、锰肥配施方案,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在氮、磷、钾配方施肥的基础上,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山西省石灰性褐土上锌、锰配施对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锌、锰肥配施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产量和品质,且表现出明显的互作效应,与不施锌、锰肥的对照相比,小白菜增产16.5%~64.4%,Vc、还原糖和锌含量分别提高58.8%~116.8%,29.1%~65.3%和120.9%~300%,硝酸盐含量降低2.0%~27.2%。在每hm2土壤施用尿素400 kg、过磷酸钙200 kg、硫酸钾200kg条件下,得出小白菜高产、优质的锌、锰施肥量为硫酸锌75~120 kg/hm2,硫酸锰约75 kg/hm2。  相似文献   

16.
追施沼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追施沼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日光温室栽培追施沼肥在番茄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主栽蔬菜—番茄在日光温室种植条件下,追施不同量的沼肥和喷施不同体积分数的沼液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施沼液体积分数相同的条件下,追施75t·hm-2沼肥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提高番茄的硬度、单果质量、产量、维生素C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糖酸比,且优于常规施肥(CG),有效改善番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在沼肥追施量一致的条件下,喷施体积分数为50%的沼液为最优。在二因素交互作用下,喷施沼液的体积分数为50%、沼肥追施量为75t·hm-2时,有利于番茄的生长、增产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沼肥不同用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条件下用沼肥作基肥,通过6个不同施用量观测其对小麦不同时期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能有效地提高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hl)、光合速率(Pn)、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在22500 kg/hm2施肥水平下,小区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最高;在30000 kg/hm2施肥水平下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拔节期叶绿素含量最高。在37500 kg/hm2施肥水平下的株高、穗下节长、穗粒数明显高于对照;基肥施用沼肥的各处理小麦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2.4%~26.14%,沼肥施用量在0~30000 kg/hm2范围内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过量的施用沼肥会抑制叶绿素的合成、降低光合速率。沼肥在麦田作基肥的最佳施肥量应在22500~3000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8.
沼液对土壤质量及小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规模化畜禽养殖粪便污水发酵的沼液作为有机肥,研究其对土壤质量及小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设置6个沼液用量的盆栽试验处理,以小白菜为试验植物。结果表明,各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的 pH,土壤有机质、碱解N、速效K含量均与沼液的施用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8、0.637、0.710(P<0.01);各处理的速效磷含量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重金属等有害元素在农田、蔬菜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内;本试验设计中沼液最高用量条件下(1080 t·hm-2),单季施用沼液土壤质量是安全的。施用沼液显著提高小白菜产量,促进小白菜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小白菜Vc、可溶性糖含量,但是沼液最高用量T5处理小白菜中Cr、Zn和Cd含量均超标,说明大量消解沼液时还需要进一步考虑重金属Cr、Zn、Cd在蔬菜中的积累问题。  相似文献   

19.
长期施肥模式对双季水稻生理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明双季稻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双季水稻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本研究依托设置在湖南宁乡的长期大田定位试验,自1986年—至今,共设化肥(MF)、秸秆还田+化肥(RF)、30%有机肥(LOM)、60%有机肥(HOM)和无肥对照(CK)5种施肥处理,于2015—2016年取样,系统分析不同处理双季水稻植株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施肥条件下,早、晚稻各生育时期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含量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大小顺序分别表现为LOMHOMRFMFCK和RFLOMHOMMFCK;叶片气孔导度(Gs)均表现为HOMLOMRF MFCK。2个年份的早稻产量均以LOM和HOM处理为最高,分别比CK处理增加3 582.5~3 650.0kg/hm~2和2 569.5~2 641.5kg/hm~2;晚稻产量均以RF和LOM处理为最高,分别比CK处理增加2 480.0~2 757.5kg/hm~2和2 827.5~3 118.5kg/hm~2。总的来说,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双季水稻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华南酸性红壤区甜玉米减磷增效措施,分别在福建诏安和琅岐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磷处理(对照,0 kg/hm2;农户常规,化学磷肥135 kg/hm2+有机肥 6 000 kg/hm2,撒施;恒量监控,化学磷肥35 kg/hm2,穴施;有机替代,化学磷肥17.5 kg/hm2+有机肥434 kg/hm2,穴施)对甜玉米产量、磷素累积量、磷肥利用效率和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1)恒量监控和有机替代处理的甜玉米产量、生物量和磷素累积量与农户常规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与农户常规处理相比,恒量监控和有机替代处理均可以提高甜玉米的磷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回收利用率。3)恒量监控和有机替代处理的平均产投比分别较农户常规处理提高39.8%和36.5%,平均每kg产量的碳排放量较农户常规分别下降14.9%和13.2%。因此,恒量监控和有机替代处理可以满足甜玉米稳产需求,同时可以提高磷肥利用效率、增加收益和减少碳排放,是减磷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