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4):39-4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具有高度的传染性,通常出现在呼吸系统内,在小鸡群和防护较差的鸡群中能够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对免疫系统状态的评价,以及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血清学鉴定,需要有血清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的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2.
以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免疫15日龄AA鸡,采用间接血凝试验(PHA)分别检测免疫后第5、10、15、20。25、30、35、40天的病毒抗体绘制成免疫抗体形成曲线;采用15日龄无母原抗体AA鸡对比试验,分别检测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强毒株攻毒后不同时间的病毒抗体,绘制成抗体形成曲线。比较两曲线可知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油性剂灭活苗免疫后第5天可检测到病毒抗体.抗体水平高峰期出现在免疫后第10~20天,免疫保护力至少可维持一个月以上、分析攻毒发病鸡群的抗体形成规律,可初步确定采用PHA检测免疫鸡群的病毒抗体其免疫临界限为2-4~2-7。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M41株病毒研制了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的ELISA试剂盒。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973ug/ml,被检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200,酶标结合物最适工作浓度1:1200,血清样品阴阳性临界值为0.184。本试剂盒和Aflfinitech的IB试剂盒同时检测56份血清样品,比较结果表明本试剂盒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和88%。试剂盒保存期试验结果表明,试剂盒可保存6个月。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应用过滤C型clostridium perfrigens培养液,处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制备血凝抗原的方法;提出了应用血凝抑制试验监测鸡群中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水平的必要性及指导正确使用疫苗接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免疫15日龄AA鸡,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分别检测免疫后第5、10、15、20、25、30、35、40天的病毒抗体绘制成免疫抗体制成曲线,采用15日龄无母源抗体AA鸡对比试验,分别检测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强毒株攻毒后不同时间的病毒抗体,绘制成抗体形成曲线,比较两曲线可知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免疫后第5天可检测到病毒抗体,抗体水平高峰期出现在免疫后第  相似文献   

6.
通过鸡胚接种盲传,从重庆某地疑似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鸡群中,分离到一株病毒,该病毒能导致鸡胚出现侏儒胚。用本病毒对10日龄雏鸡做回归实验,可使试验鸡出现典型的花斑肾。试验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扩增出了该病毒的特异性基因M和N,从分子学角度进一步证实了引起鸡群死亡的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7.
应用进口ELISA试剂盒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呼吸道传染病,是严重危害我国乃至世界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已有多种血清学方法可用于IB抗体检测,我国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琼脂扩散试验(AGP)、血清中和试验(SN)、间接血凝试验(IHA)等。国内很多学者先后建立了ELISA方法检测IB抗体均取得理想结果,但仅限于实验室检测,在基层推广应用还有一定困难。作者在加04年7月至2004年11月应用美国Affinitech-IB抗体检测试剂盒对山东几个规模化养鸡场送检的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2]。产蛋鸡在育雏早期感染传支病毒能导致输卵管永久性损伤而出现假母鸡,产蛋期间感染会导致蛋的数量和品质下降[2]。本试验通过在国内某蛋种鸡场开产前免疫不同厂家的传支灭活疫苗后检测不同时期的IB-ELISA抗体滴度及收集产蛋数,结果表明:免疫南京梅里亚传支灭活疫苗能刺激鸡群产生更高水平的体液抗体滴度和提高产蛋率,利于鸡群的传支防控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应用 ELISA、SN 和 AGP 试验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抗体消长规律的比较测定表明,ELISA 比 SN、AGP 敏感。应用 ELISA 对 SPF 鸡群和普通鸡群检测,并与 SN、AGP 试验比较,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在 ELISA 中,观察到二种不同血清型 IBV 的毒株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交叉反应,证明 ELISA 试验具有较强的群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一、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变异株的免疫保护应用中和试验鉴定了1987和1988年从蛋鸡群和肉鸡群分离的20株传染性支气管炎现场病毒的血清型,并将之作为攻击病毒用于疫苗保护试验中。从产蛋鸡分离的7株病毒全部是从未见过的新变异血清型。分离出这些病毒的鸡群曾用过活的或灭活的马萨诸塞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体。采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作为包被抗原,确定了试验最佳工作条件:抗原包被浓度为2.6μg/ml,被检血清稀释度为1:128;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6000。确定了血清样品阴、阳性的临界值为0.196。与美国KPL IBV-ELISA诊断盒相比较,结果表明建立的IBV-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北京、天津、河北、山东4个地区的12个非免疫鸡群的检测,结果表明阳性率高达74.3%。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蔗糖垫离心纯化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制备抗原,用提纯的IBV抗原包被微量板,建立了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抗体的ELISA试剂盒。抗原、被检血清和酶标结合物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0ug/ml、1:200和1:3200。与IDEXX试剂盒相比,其敏感性、重复性、特异性均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对SPF鸡血清、实验免疫与攻毒的SPF鸡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ELISA特异性为95.6%,与IDEXX试剂盒符合率为95.6%。用于检测抗IBV特异性IgG抗体发现在免疫接种IB弱毒苗后,第4天即可检测到IgG抗体,峰值在第3周。试验鸡在通过滴鼻、点眼途径人工感染IBV强毒后,第5天抗体滴度明显上升。我们认为,该法是目前我国SPF鸡质量监测、养鸡生产中进行IB监测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接血凝试验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抗体江国托,徐宝春,王永坤(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1)目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已成为国内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虽然已建立的检测IBV及其抗体的方法很多,如琼脂扩散试验、细胞中和试验、ELISA、血凝和血凝抑...  相似文献   

14.
应用荧光PCR试剂盒对临床表现为消瘦和腺胃肿大为特征的患鸡病料进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和鸡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荧光RT-PCR检测为阳性,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荧光RT-PCR检测为阴性,鸡马立克氏病病毒荧光PCR检测为阴性。结合患鸡精神沉郁,极度消瘦,腺胃肿大如球状等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表明该患鸡发病主要病因为感染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相似文献   

15.
我国鸡群免疫抑制病感染现状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润德   《兽药市场指南》2008,(12):30-31
一、鸡群免疫抑制病的感染现状 1.经对鸡群中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3种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鸡场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的母源抗体阳性率都非常高,在经过1~3周母源抗体消失后不久,从5周龄开始出现自然感染引发的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到20周龄时,不论什么遗传品系和地理分布,绝大数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可达到95%~100%。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禽呼吸道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刘胜旺研究员近日在国际杂志《感染、遗传和进化》(Infection,Genetics and Evolution)上发表题为"一株新的重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ck/CH/LJL/111054株的起源及其特征鉴定"文章,阐述了不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型在同一鸡群中流行导致病毒重组现象从而产生了一株"新"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该研究结果对鸡群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gD基因和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基因通过同源重组法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构建含ILTVgD基因和ChIL-2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rFPVIL2ILTV—gD,蓝色蚀斑纯化法纯化重组病毒,用IFA检测重组病毒中ILTVgD基因的表达和用ELISA试剂盒检测ChIL-2的表达。重组病毒rFPV—IL2-ILTV-gD免疫试验鸡,间接ELISA测定血清中ILTV抗体效价,动物试验用构建的ILTV强毒以滴鼻方式攻击各组试验鸡,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在重组禽疽病毒中得到了稳定表达;ELISA检测结果表明在免疫7d后能够检测到血清抗体,免疫21d后血清抗体达到高峰,此后便开始逐渐下降,符合疫苗免疫的消长规律;攻毒后每组鸡的发病情况可以看出重组病毒rFPV-IL2-ILTV-gD组和疫苗对照组对ILTV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96%和92%,而空白对照组为8%。说明构建的重组病毒rFPV-IL2-ILTV—gD免疫效力稍优于弱毒疫苗,能够较好的保护免疫鸡群。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在鸡群中快速传播,能在较短时间内波及整个鸡群,是严重危害鸡养殖产业的一种病毒性疾病。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卫生差,外界应激因素多是导致该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鸡群中一旦出现各种疾病,将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常常因为防治不及时,造成严重的死亡率。本文主要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和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avian 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V可感染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鸡,尤其是雏鸡和蛋鸡。本研究用7种禽源性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对无菌采集的土杂肉鸡的45份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发现,样本的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酸阳性率为73%,未检出其他6种禽源性病毒,初步证实该鸡场发生了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感染。  相似文献   

20.
为调查宁夏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4种鸡病流行情况,采集全区15个规模养鸡场450份血清,采用ELISA方法对这4种鸡病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和鸡产蛋下降综合征总体抗体阳性率较高(81.1%~91.3%),可有效保护鸡群感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抗体阳性率0~5.3%,说明宁夏部分养鸡场存在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感染。本次调查,证实宁夏地区大部分鸡场重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鸡产蛋下降综合征3种疫病疫苗免疫工作,且使用的疫苗有效,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建议中小规模养殖猪场结合自身实际,加强饲养管理和消毒工作,进一步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阳性场户要制定合理的净化方案,建立健康稳定的免疫鸡群。此次调查,为宁夏地区鸡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