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3 毫秒
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常见的典型疹块型猪丹毒,是在猪只的颈、肩、背、腹部及四肢等处皮肤出现圆形、方形、菱形或不规则形凸起的红色疹块。而在生猪屠宰的检疫实践中,偶尔可见猪丹毒病猪疹块呈浅色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是关于猪的一种历史久远的传染病,已经有二十余年极少见到猪丹毒病,因此疫苗也都不予预防了。可是近年来,看到猪丹毒又时有发生,引起了养猪者的关注,本文就猪丹毒的诸多特点来剖析猪丹毒时有发生的原因。首先来看猪丹毒的发现,国外最初把猪丹毒发生以为是炭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养猪人,提起猪丹毒谁都不陌生。然而,这种疾病被提及的频率远远小于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以及猪瘟等疾病。随着中国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饲养环境和饲养模式的改善,加之疫苗和抗生素的使用,猪丹毒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猪场逐渐忽视对猪丹毒的防控。自2012年以来,该病突然在我国多地暴发或散发,并呈现发病增多的趋势。是什么原因导致沉寂多年的猪丹毒卷土重来?目前国内猪场对猪丹毒的认识、防控思路上有哪些误区?猪场如何选择一款合理的疫苗?  相似文献   

4.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细菌性传染病,多呈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有的发生心内膜炎。猪丹毒杆菌主要侵害架子猪,对养猪业危害很大。笔者主要针对猪丹毒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进行论述。1发病情况2012年8月12日接到一养猪场的报告,称该场  相似文献   

5.
陈柏兴 《当代畜牧》2013,(18):20-21
猪丹毒是农业部公布的二类动物疫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做好猪丹毒的检疫对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和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8年多来一直从事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所在的屠宰场年屠宰量达30万头,每年都能检疫出猪丹毒病猪,积累了许多经验。现将近期一例典型猪丹毒病的检疫及体会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遇到多例,均存在给生猪养殖场(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本文报道一例较典型的急性猪丹毒发病及诊治情况。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畜共患传染病。2012年立秋以后,白山市部分养猪户饲养的猪只散发本病。笔者积累了浅薄经验,介绍给养猪户和临床兽医工作者,旨在交流有效快速地防治白山地区的猪丹毒经验。1临床症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1.1病例1浑江区六道江镇魏某养殖35头猪,有一头75kg左右猪发病,体温42.5℃,早晨不食,精神沉郁,后臀、后腿部及腹部有指甲大小的红斑,粪便干燥。  相似文献   

8.
2006年3月底至2009年3月武威市凉州区九墩等乡镇发生猪丹毒疫情12起,发病猪86头,死亡32头,致死率37.21%.现将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6年3月底至2009年3月武威市凉州区九墩等乡镇发生猪丹毒疫情12起,发病猪86头,死亡32头,致死率37.21%。现将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是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十多年来,该病未在规模猪场发生过,但在2012年底到2013年5月份,广东部分地区个别猪场爆发该疫病.病猪症状明显,死亡率高.2013年4月份,粤东地区某猪场爆发猪丹毒,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自2014年以来多地猪场陆续出现猪丹毒疫病流行,2017—2018年疫情愈演愈烈,每年在3-6月份,从华南、华中、西南、华东等地区其呈现地方性流行,随着气温的升高7-8月份北方地区陆续暴发。1猪丹毒简介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又称钻石皮肤病或红热病,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一种传染病。猪丹毒共发现有26个血清型(即1a、1b、2-24及N型)。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16,(4)
正猪丹毒是一种由丹毒杆菌引起的烈性细菌疾病。该病典型症状为发病猪出现高热,身上菱形打铁印。该病在20年前危害较大,而且分布广泛,近十年来,该病对养殖业影响较小,少有发病,但近3年以来,该病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且对养殖业的危害较大。先后在湖南、江西等地流行。2013年7—9月份,湖北、河南等地区较多猪场母猪群或肥育猪出现以高烧和急性死亡为典型症状的病例。该病发病急,较以往更难控制,本文就一例猪丹毒的控制过程报  相似文献   

13.
1878年Koch等人从实验小白鼠体内分离出猪丹毒杆菌,自此,人们开始认识到猪丹毒病的存在.而且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世界范围内的养猪场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猪丹毒带来的巨大损失.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猪丹毒与猪瘟、猪肺疫并称为困扰中国养猪业的"三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调查我国鱼类及水生动物猪丹毒杆菌的带菌情况及其血清型,以探索水生动物带有猪丹毒杆菌对公共卫生和猪丹毒病的流行关系。为人类健康与防制猪丹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我们从1980年起采集海鱼、淡水鱼、虾、蟹、龟、鳖等22种水生动物样品534份,分离出猪丹毒杆菌373株。参照Wood博士  相似文献   

15.
亚急性猪丹毒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根据临床实践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亚急性猪丹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兽医工作人员更好地治疗亚急性猪丹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用猪丹毒杆菌人工感染2月龄肉鸽,对其进行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猪丹毒杆菌肉鸽在接种细菌后12h出现症状,18~45h全部死亡。剖检可见肠道卡他性炎,脾呈典型的败血性变化,心、肝、肾、肺等不同程度的淤血和出血。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在感染肉鸽的心、肝、肾、肺等组织出现炎症及坏死性脾炎等病变。  相似文献   

17.
彭志辉 《养猪》2012,(5):105-10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细菌性传染病,以发热反复、全身败血、皮肤疹块、病程长为主要特征。猪丹毒原本沉寂多年,近20年基本上没有大面积的发生与流行,新生代兽医甚至连见都没见过临床病例,因而很容易被当今的养殖者忽视,然而近一两年来我国南方江西、浙江、湖南等地该病日趋活跃,呈地方性流行,造成不少猪死  相似文献   

1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高热、皮肤上形成大小不一的紫红色肿块为主要临床特征。近些年,随着玉龙县九河乡猪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猪丹毒的发病率呈现高发趋势,因为防控不及时给养殖者和本地区猪养殖产业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做好该种疾病防控工作意义重大。笔者主要结合实际病例,就急性败血型猪丹毒的诊断和防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猪丹毒有复燃趋势。猪丹毒因猪丹毒杆菌感染而诱发的急性、热性、细菌性人畜共患病,科学有效防控此病,了解其发病典型症状为关键。文章就此展开论述,就常见的三种病型一一就典型症状做要点阐述,提高对此病认识程度。在此基础上,介绍基本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2006年9~10月在广东博罗地区见到3起56~78日龄番鸭和半番鸭病例,经过大体剖检和治疗分析,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和"鸭瘟"混合感染,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