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TSSBC)是养牛生产中一个大难题。本文通过大黄粉、大青叶、蒲公英、青蒿、连翘、黄苓、黄芪、苍术等中草药组方治疗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病牛,治愈率达94.6%。从组方设计、治疗方案、治疗病例分析病因和解决肉牛运输应激综合征这个难题。  相似文献   

2.
<正>为加快牛羊肉生产发展,2014年农业部和财政部组织实施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今年中央安排1.4亿元支持河南省肉牛产业发展,目前,河南省2014年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也已全面启动实施。2014年是项目实施的第一年,河南省确定了尉氏、洛宁、宜阳等23个项目县(市)内肉牛基础母牛存栏10头以上(含10头)的饲养场户、合作社,以及全省肉牛基础母牛存栏500头以上的饲养场户,均可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享受到河南省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补贴。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解掌握河南省省辖市(以下简称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对全省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实地督查、座谈提问和发放回收调研问卷的形式进行。现将河南省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如下:一、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基本现状(一)人员队伍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4.
丹参渣和养血渣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利用新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对丹参渣和养血渣饲喂肉牛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饲喂20%丹参渣和20%养血渣肉牛的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同;20%丹参渣组肉牛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4.67%,20%养血组则比对照组下降了2%,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20%丹参渣组肉牛的料重比下降了4.5%,20%养血渣组肉牛的料重比提高了2.04%,差异均不显著(P>0.05)。最后得出结论,丹参渣可以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适合做为肉牛饲料使用。  相似文献   

5.
培育和发展畜牧产业化集群,是实现畜牧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对河南省畜牧产业集群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生猪产业、奶业、肉牛产业、肉禽产业发展的现状,剖析了畜牧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以及不同畜禽产业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分类提出了若干发展建议,旨在为河南省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南地区一直以来是我国肉牛产业的重要主成部分,在良好的政策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刺激下肉牛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受气候、地型等影响,西南地区肉牛产业还相对落后。本文以西南丘陵山区(四川省、重庆市)肉牛产业发展现状为背景,分析了近年来西南丘陵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生产水平以及面临转型升级所出现的问题,结合作者调研情况,对西南丘陵山区肉牛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新形势下西南丘陵山区肉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生猪发展过剩,国家农业部正组织各省市展开节粮型畜牧业发展问题调研,草食牲畜将成扶持发展重点。彭水县在肉牛产业上有很大的发展优势,被列入重庆市三个肉牛基地县。本文对彭水县发展肉牛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了肉牛产业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生猪发展过剩,国家农业部正组织各省市展开节粮型畜牧业发展问题调研,草食牲畜将成扶持发展重点.彭水县在肉牛产业上有很大的发展优势,被列入重庆市三个肉牛基地县.本文对彭水县发展肉牛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提出了肉牛产业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玉米秸秆不同处理方法对肉牛日粮营养物质表观消化和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杂交肉牛1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干玉米秸秆组、干秸秆青贮组、微生物处理组、氨化处理组)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肉牛饲喂不同处理秸秆日粮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机物表观消化率为53.3%~61.8%,秸秆处理可明显提高可消化有机物的进食量(DOM)和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相对于其它处理组,秸秆氨化组的经济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10.
<正>记者近日从河南省畜牧局获悉,为扶持肉牛羊产业发展,省畜牧局向河南省政府提交了《河南省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拟定以建设养殖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重点,强化政策扶持,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10个肉牛、5个肉羊产业集群。在政策扶持方面,提请由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省级肉牛肉羊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发展肉牛肉羊产业。  相似文献   

11.
支持向量机在舍饲肉牛反刍行为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加强对反刍类家畜的规范化饲养,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品质,研究其日常行为规律便成了关键因素。舍饲肉牛的反刍行为是反映肉牛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研究肉牛的反刍行为规律,在辽宁未来牧业随机抽取50头处于育肥期的西门塔尔健康肉牛作为试验对象,进行为期7d的日常活动观察,并记录其行为。将50头肉牛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头。在试验组肉牛的额头绑上九轴蓝牙动作传感器,用于采集肉牛在x,y,z轴上的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度共9组特征向量数据。通过小波降噪对此特征向量进行预处理,选择标准归一化的方法降低数据间相互的纲量和影响。抽取特征向量中的70%作为训练集投入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进行二分类训练得到反刍模型,随后将其余30%作为测试集带入反刍模型进行分类预测,以判断是否存在反刍行为。最后,利用对照组的肉牛与试验组相比对,判断试验组的肉牛是否出现异常行为。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试验设备工作正常,信号传输稳定;舍饲肉牛在佩戴传感器节点过程中无不良反应。SVM可以通过蓝牙动作传感器发送得到的特征向量高效且准确的判断肉牛的反刍行为与非反刍行为。分类结果达到97.7728%(其中,反刍识别率97.659%,非反刍识别率97.667%),满足对反刍行为分类的目的 ,可有效的识别反刍行为。  相似文献   

12.
刘镜  何光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628-17629,17631
随着肉牛产业的发展,肉牛的饲养规模不断扩大,由于饲养、管理、繁殖等技术的滞后,导致规模化养殖场中肉牛繁殖力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极大制约了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通过调研贵州省肉牛产业的发展现状,对肉牛繁殖力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提高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统计年鉴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比较优势分析法、区位熵法分析了山西省肉牛产业的优势,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模型)和Tobit模型对肉牛养殖的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肉牛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比较优势和集聚优势较好,吕梁、朔州、晋中、大同和忻州市为其肉牛产业优势区;山西省肉牛养殖存在一定的技术效率损失,90%的养殖户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从不同肉牛养殖规模的平均生产效率来看,50~100头养殖规模的经济效益最高;受教育程度、健康程度、基层任职、养殖年限、养殖出栏量对肉牛养殖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牛舍资金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鉴于此,提出了发展肉牛养殖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肉牛科学养殖技术、加大肉牛产业的扶持力度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山西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河南省宜阳伊众肉牛产业化集群的支撑龙头企业是洛阳伊众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简称伊众公司)。公司旗下有洛阳伊众肉牛科技有限公司、洛阳市宜绿牛业有限公司等2个全资公司;配套生产企业及机构有河南正茂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宜阳韩城农牧有限公司、宜阳万禾养殖场、宜阳晚平养殖合作社、渑池云峰肉牛养殖场等。公司自建、联建基地2个,规模为年存栏肉牛4万头,订单农户4800户。该集群的产业链有肉牛养殖繁育、肉牛屠宰、牛肉制品加工、有机肥生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山东省肉牛养殖场生产的影响,采用电话和调查问卷方式对山东省9地市35个不同养殖模式肉牛养殖场开展了调研。结果表明:在牛源、用工、饲料、兽药、液氮和配种方面,养殖场受此次疫情影响的占比分别为89.29%、34.29%、94.29%、68.57%、86.67%和87.50%;受物流环节的影响,饲料等投入品供应和活牛交易受阻,成本提升,屠宰加工停滞,牛肉消费下降明显。建议尽快出台相应政策,恢复生产秩序,提升肉牛养殖企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不同处理玉米秸育肥肉牛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利用干玉米秸、微贮秸秆、氨化秸秆、黄贮秸秆和整株青贮玉米饲喂肉牛,通过对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评定、肉牛经济效益的比较,评价出合理利用玉米秸秆的肉牛饲养模式。结果表明:肉牛对玉米秸秆干物质采食量整株青贮、微贮秸秆与氨化秸秆极显著高于干玉米秸(P<0.01)。秸秆经处理后饲喂肉牛,日增重显著提高,整株青贮组、微贮秸秆组、氨化秸秆组、黄贮秸秆组分别比干玉米秸组提高126.31%(P<0.01)、97.88%(P<0.01)、82.49%(P<0.01)、48.54%。综合结果,同时考虑饲料成本核算,饲养模式以整株青贮最好、微贮效果次之、氨化再次、黄贮最次。  相似文献   

17.
为科学评价我国肉牛良种补贴政策实施效果,并对其走向进行经验性预判,本研究基于实地调研,对肉牛良种补贴政策进行评价反思。研究表明,肉牛良种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在提高肉牛良种化水平、带动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及完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肉牛良种补贴标准低、政策宣传缺位以及政策供需错位等原因,肉牛良种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三低一模糊"现象,即养殖户对肉牛良种补贴政策认知程度低、肉牛良种补贴政策惠及程度低、养殖户对肉牛良种补贴政策满意度低以及肉牛人工授精服务收费标准模糊。总体而言,肉牛良种补贴政策没有很好地实现政策设计初衷,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失败的,存在取消之嫌。肉牛良种推广应因地制宜、创新工作方式,避免政策供需错位引致政策失效。  相似文献   

18.
贵州山区肉牛规模化养殖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省山区肉牛产业资源特点及现状、制约贵州肉牛规模化养殖的因素进行调研分析,立足贵州省情,探讨如何优化配置肉牛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从加大政策扶持肉牛持续健康发展、加强肉牛遗传改良体系建设、优化肉牛产业资源配置、建立健全肉牛养殖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养殖技术培训等方面提出了贵州山区肉牛规模化养殖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河南省畜牧局印发了《河南省2018年畜牧业质量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河南省要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行动。推进全省由种养业大省向种养业强省转变,打造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实施肉牛、奶牛"双百万千亿级"产业化工程,2018年新增优质肉牛20万头、奶牛5万头。搞好畜牧业空间规划,实行以发展空间确定养殖规模、以养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设对照组(CK)、添加3%香菇菌糠+0.1%纤维素酶(试验I组)、添加7%香菇菌糠+0.1%纤维素酶(试验Ⅱ组)、添加10%香菇菌糠+0.1%纤维素酶(试验Ⅲ组)4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均显著提高肉牛的日增重水平(P0.05),也显著提高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的含量(P0.05);3个试验组对肉牛采食量和瘤胃内pH值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纤维素酶可提高香菇菌糠纤维的降解率。说明在饲粮中适量添加香菇菌糠替代玉米,并添加少量纤维素酶对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