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为深入拓展“国土调查云”平台的应用场景和业务领域,依托“国土调查云”平台云查询、随手拍以及工作圈等功能模块,采用实地调研法,深入探讨了“国土调查云”在自然保护区数字化巡查中的应用模式,并在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实地测试。结果表明:随手拍在巡查中起到了“定位+实景+属性”的全信息采集作用;云查询为巡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工作圈可提高工作效率并丰富工作成果。“国土调查云”平台能够适用于自然保护区资源调查及数字化巡查巡护工作要求,但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空间数据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同时也需要添加巡查路线设定和轨迹留痕等功能。依据测试结果提出了优化建议和措施,以期为保护区的日常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结合了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的技术系统,以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建立针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管理特征的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局域网数据共享方式实现数据统一管理,建立野生动植物保护信息数据库,提供保护区内地理空间数据存储、显示、采集、查询、修改等功能,为保护区科学研究和决策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生态系统健康预警的综合性与实时性,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了生态系统健康可视化平台,并在该基础上搭载阿里云短信服务功能,实现云预警,提升了生态系统健康指标集中管控能力,该平台可以实现统计数据与地理数据的综合展示,可以发布预警信息,指标异常溯源,健康状态精准研判,从而提升生态健康维护的水平,在平台构建中主要有以下内容:(1)通过ArcGISSever与GeoServer进行地图服务发布,对地理数据的封装与共享提供了环境;(2)实现了ECharts和地图服务的联动,将属性数据与地理数据在同一个平台进行展示;(3)实现了网络服务包对数据更新与阈值短信通知相结合的云预警。  相似文献   

4.
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管理信息系统(GIS)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根据对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将拉市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为14个模块:用户管理、职工管理、多媒体管理、文档管理、执法管理、补偿管理、地图操作、数据查询、统计分析、空间分析、专题图制作、地图输出、宣传教育、数据备份.对每一模块的设计目的及功能作了说明,并重点说明了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和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基于Excel(微软电子表格)将点位坐标信息转换为矢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方法,并辅以实例进行了说明,形成的点矢量数据为下一步数据编辑和空间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网络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生态系统观测数据是重要的生态研究及环境保护数据。随着观测系统日趋复杂及监测数据量逐渐增多,对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网络数据管理和共享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方便数据存储、及时共享信息和易于挖掘数据隐藏信息,文中基于B/S模式,采用Jquery框架及MongoDB+Sqlserver存储架构建设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我国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系统的网络可视化管理。平台具有地图可视化展示、数据实时观测及统一管理、数据可视化分析与共享等功能。在新疆西天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系统应用,收到良好效果。使用该平台可以实现全国森林生态站信息的规范系统化汇集、网络可视化管理和云存储共享服务的目标,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ArcGIS制作林业项目规划设计图模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地理信息系统ArcGIS为平台,制作林业项目规划设计图模板,能有效提高工程规划设计制图速度、缩短内业时间。从图层的建立、地图符号的制作、基础图层数据的利用、要素数据的建立、矢量化编辑、小班属性数据的输入、地图版面设计等操作入手,详细介绍运用ArcGIS制作林业项目规划设计图模板的方法和过程,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林业资源统计数据多采用文字和表格等方式表达,其形式单一、可视化程度低,难以体现林业资源统计数据的空间分布特性等,文中提出构建基于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的林业资源统计数据可视化系统,介绍了该系统关键技术、设计方法、运行效果,并提出了系统发展与研究展望。该系统采用B/S模式下的3层架构:数据层存储了4年的世界森林资源统计数据和中国8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并采用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分离存储的模式;后台服务层通过ArcGIS Server和Web Service相结合的方式为前端提供GeoJSON格式数据接口;前端页面层利用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实现具体模块。为提高可视化效果,采用Highcharts框架对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该系统丰富了林业统计资源数据的可视化方式并有效表达出林业资源统计数据的空间分布性,提高了林业资源统计数据可视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林业资源数据采集的多样性和减少授权费用的问题,探讨采用Android的智能移动设备中利用开源项目构建林业资源数据采集应用的技术与方法。给出应用的功能规划、工作流程、应用的实现方法和关键代码。设计不同表单采集不同数据;采用osmdroid作为GIS引擎,叠加显示多种图源的地图数据,并实现空间数据的编辑;Spatia Lite作为存储基于空间定位数据的存储方案;使用模块化开发的林业资源数据采集应用可实现空间数据的编辑,以及基于空间定位的不同数据的采集。  相似文献   

10.
"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库"是基于WebGIS技术,以保护区范围为空间范围界定,整合保护区基础信息及科研成果,促进保护区信息化管理为目标而建立的关系型网络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平台采用空间数据及非空间数据相结合,实现了灵空山保护区信息在机关内网的共享和可视化查询。通过介绍该系统中WebGIS平台的系统架构和功能模块,探讨了WebGIS在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文章应用GIS技术对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森林公园信息资源进行计算机图形化的管理,并通过电子地图的方式进行快速、高效关联,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类专题要素的特点,设计了不同的地图符号进行表达,同时采用柱状、饼状等统计图表方式展示各类统计数据,从而实现了对大岭山森林公园信息资源的可视化表达,直观再现了大岭山森林公园的景区、景点分...  相似文献   

12.
文中在分析空间定位信息服务技术、移动云计算技术及自然保护区管护业务对位置服务需求的基础上, 提出连续主动定位、保护区信息采集实时回传和林区巡护人员考勤相结合的自然保护区巡护管理模式。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引入位置服务技术, 可为其提供便捷的空间信息服务。基于混合定位算法、Web Service等技术实现了集成巡护人员位置采集、巡护数据采集、林业气象数据采集和轨迹回放等功能的自然保护区智能巡护管理系统, 并实现了空间数据采集、云存储、云检索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在平台端实时接收外业采集数据并在地图上展示及分析统计, 相比传统的林业数据采集和林业巡护工作模式更加便捷和直观。该系统可为自然保护区资源监测、管理与巡护业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实时准确的位置服务信息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林业专题图制作中,需要用到大量不同种类的符号,这些符号的制作及符号库的建立和管理是林业制图的基础。结合林业专题图符号的制作,在遵循ArcGIS符号制作、符号库管理、符号化思想方法的基础上,阐述利用ArcGIS Style Manager创建林业专题图符号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江西省行政区划图和各自然保护区相关资料为基础,基于GIS技术,从区域水平上对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已建立的保护区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但部分保护区之间的空间连接度较差。因而,在今后的保护区建设过程中,应做好空间隔离度较大的保护区周围应选点工作,以提高区域森林植被及重点保护物种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15.
基于3S技术在庐山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庐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阐述了综合运用RS、GIS和GPS技术,在地形图、土壤图、地质图、行政区划图等图件及相关文字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保护区基础信息数据库及3S技术在保护区动植物信息的监测、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对推进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化、标准化和数字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林业统计数据的广泛应用及日趋复杂,传统数据显示平台已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林业统计数据的管理、展示及可视化分析的需求。为解决林业宏观统计数据可视化展示和分析程度较低以及大批数据资源浪费等问题,文中基于ASP.NET MVC开发模式,以TypeScript作为编程语言,并结合Bootstrap和Echarts等构建了林业统计数据可视化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应用展示、实现效果,并展望了将来的研究方向。该系统具有数据实时更新及统一管理、专题信息空间分布地图展示、属性信息快速查询、数据可视化分析等功能,以丰富的可视化形式全面直观地展现和挖掘了林业统计数据潜在的属性、空间、时间特性。该系统可实现我国林业宏观统计数据的实时更新、统一管理、可视化展示及分析等目的,可以满足林业不同领域的个性化数据可视化需求,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既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存在空间交叉重叠、权责模糊、多头管理等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难题。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正是国家破解这一难题的制度举措。文中在介绍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概念、分析我国自然保护地现有法律制度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衔接的设想。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过程中,理顺国家公园与既有自然保护地之间的关系,加强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的衔接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思路为:在宏观政策法律层面,从国家统一立法、提升立法协调性、扩大公众参与等方面提出国家公园体制法律建构的整体设想;在微观制度保障层面,吸纳保护原则、差异原则及衔接原则,建立国家统一自然保护地管理制度。建议以《国家公园法》的制定为契机,统筹考量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统领自然空间保护的基本法——《自然保护地法》。  相似文献   

18.
MapX在空间数据绑定与林业专题图制作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空间地图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联、专题图的生成各方法,就MapX在林业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中空间数据绑定与专题图制作中的技术等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岭山森林公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构建大岭山森林公园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森林资源、景点数据的图形可视表达,图文一体化查询,照片等多媒体信息展示,专题图设计与表达,统计图表达,空间分析等功能。为森林公园资源管理从单纯属性信息管理走向综合全面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式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