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中相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下,以竹叶或茶叶渣替代苜蓿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105日龄的荷斯坦公犊牛分成3组,每组15头犊牛,分别饲喂苜蓿(AH组)、竹叶(BL组)或茶叶渣(TR组)为主要NDF来源的TMR。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180日龄时,TR组的体重显著低于AH组(P<0.05);试验期间,BL组与AH组之间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AH组相比,BL组的干物质(D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而有机物(OM)和NDF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TR组的NDF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而DM、OM和ADF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与AH组相比,BL组的尿能、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降低(P<0.05)。4)与AH组相比,BL组的尿氮显著提高(P<0.05),氮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TR组的粪氮显著提高(P<0.05),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5)与AH组相比,BL和TR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BL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与饲喂苜蓿饲粮相比,饲喂竹叶饲粮的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OM、NDF表观消化率相近,但能量和氮的利用率降低;饲喂茶叶渣饲粮的断奶犊牛能量利用率相近,而NDF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生长性能和氮的利用率降低;饲喂竹叶饲粮和茶叶渣饲粮的断奶犊牛血清IgA含量显著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综上所述,断奶犊牛阶段可以用竹叶(24.38%)替代苜蓿作为饲粮的粗饲料。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用3头6月龄左右断奶中国荷斯坦公牛,在试验全程喂以相对稳定的日粮,从2003年11月1日开始,到2004年6月20日结束,用以测定中国荷斯坦生长公牛在不同生长期对饲粮中各营养成分的代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的DM、OM、NDF、ADF、淀粉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随着生长犊牛的月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并且9月龄以后,DM、OM、NDF、ADF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增长不明显(P>0.05),淀粉的表观消化率则在11月龄以后增长不明显(P>0.05)。氮的净吸收率随着生长犊牛的月龄的增加而下降(P<0.05),且在9月龄以后下降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3.
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粗蛋白水平饲粮对断奶前后犊牛生长性能、氮消化代谢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30头20日龄、平均体重为(48.33±4.75)kg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饲喂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9%(L)和22%(H)的两种饲粮。试验期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每天测定采食量,每隔30 d测量体重和体尺;在犊牛60日龄和90日龄时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在30、60日龄和90日龄时饲喂前颈静脉采血。结果表明:①试验全期两处理组间的平均日增重(ADG)、日均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差异均不显著(P0.05)。90日龄,L组的体斜长显著大于H组(P0.05);②试验全期两处理组间粪氮、沉积氮、氮表观消化率和氮沉积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90日龄H组的摄入氮、尿氮和消化氮显著高于L组(P0.05);③试验全期两处理组间的血清总蛋白(TP)、葡萄糖(GLU)、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差异均不显著(P0.05),90日龄H组的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显著高于L组(P0.05)。综上所述,相比19%粗蛋白水平饲粮,22%粗蛋白水平饲粮对犊牛的生长性能有不利影响,但对氮沉积率和氮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易导致犊牛腹泻。  相似文献   

4.
不同月龄生长公牛日粮营养物质消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选用3头6月龄左右断奶中国荷斯坦公牛,在试验全程喂以相对稳定的日粮,从2003年11月1日开始,到2004年6月20日结束,用以测定中国荷斯坦生长公牛在不同生长期对饲粮中各营养成分的代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的DM、OM、NDF、ADF、淀粉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随着生长犊牛的月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并且9月龄以后,DM、OM、NDF、ADF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增长不明显(P>0.05),淀粉的表观消化率则在11月龄以后增长不明显(P>0.05).氮的净吸收率随着生长犊牛的月龄的增加而下降(P<0.05),且在9月龄以后下降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中相同的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下,竹叶或茶叶渣替代苜蓿对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腹泻状况的影响。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105 d的荷斯坦公犊牛分成3组,分别饲喂苜蓿(AH)、竹叶(BL)或茶叶渣(TR)为主要NDF来源的TMR。试验全期75 d,预饲期15 d,正试期60 d;每15 d进行一次称重,并计算犊牛每15 d的NDF采食量,每天晨饲前和晚上进行粪便评分,120、150 d和180 d时进行颈静脉采血。结果表明:①与苜蓿日粮相比,饲喂茶叶渣日粮的犊牛180 d体重和体尺增长率显著降低(P<0.05),饲喂BL日粮的犊牛NDF采食量、NDF采食量/体重值显著提高(P<0.05);②饲喂BL日粮有改变犊牛粪便指数的趋势(0.05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断奶肉犊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取2~3月龄健康、平均体重为(94.38±0.25)kg的断奶肉犊牛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粗蛋白质水平相近,NFC/NDF分别为1.35(A组)、1.23(B组)、0.94(C组)和0.80(D组)的4种全混合日粮。试验期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每日测定采食量,每隔15 d测量犊牛的体重;于15、30、45、60、75和90 d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葡萄糖(GLU)、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瘦素(LEP)、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PG)和甘油三酯(TG)的浓度;分别在30和90 d时以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高NFC/NDF饲粮提高了犊牛的平均日增重,A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2)A组血清LEP浓度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D组血清IGF-Ⅰ浓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3)90 d时,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及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随饲粮NFC/NDF的降低而降低,A组均显著高于D组(P0.05),D组甲烷能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A组尿能、尿氮和消化氮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综上所述,NFC/NDF为1.35的饲粮可以满足3~6月龄肉犊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采食该饲粮不但可以使肉犊牛保持较高的平均日增重(1.14 kg/d),而且此饲粮易消化利用,采食后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未影响犊牛健康。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含有棕榈仁粕、油茶籽粕或茶籽粕的饲粮时,断奶夏杂公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差异。选取(46±3)日龄健康、平均体重为(79.5±0.79)kg的断奶夏杂断奶公犊牛4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4种全混合日粮,A、B、C、D组分别饲喂含豆粕、豆粕+棕榈仁粕、豆粕+油茶籽粕、豆粕+茶籽粕的4种等能等蛋白质全混合日粮,饲粮中棕榈仁粕、油茶籽粕、茶籽粕含量均为5%。试验期104 d,其中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每日测定采食量,每30 d测量1次犊牛的体重;分别在犊牛90和150日龄时以全收粪尿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率;每30 d颈静脉采血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B组平均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C、D组(P0.05),与A组差异不显著(P0.05);D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2)犊牛150日龄时,A、B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D组(P0.05);A组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A组酸性洗涤纤维显著高于B、D组(P0.05);A、B、C组的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高于D组(P0.05);B组的氮表观消化率、氮沉积率显著高于D组(P0.05),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3)61~150日龄,B组血清葡萄糖浓度显著高于A和C组(P0.05),A组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低于D组(P0.05),C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高于A、B、D组(P0.05);90日龄时,B和C组血清总蛋白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5);150日龄时,A组血清球蛋白浓度显著高于C组(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棕榈仁粕后可以达到与完全豆粕饲养时一样的促进夏杂公犊牛生长的效果,而且此饲粮易消化利用,采食后相关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未影响犊牛健康;饲粮添加5%茶籽粕或油茶籽粕降低了犊牛的采食量、消化氮和氮表观消化率,影响了犊牛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采用拉丁方试验设计,选择6头12月龄的中国荷斯坦公牛,分别喂给6种不同NDF(中性洗涤纤维)水平的日粮,(NDF在日粮中的比例分别为:30.26%、32.49%、34.74%、36.94%、39.16%、41.39%),以研究NDF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表明,NDF水平对日粮ND和ADF(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NDF和ADF的表观消率随日粮NDF水平的提高而升高,淀粉的消化率受日粮NDF水平的影响下大(P>0.05);NDF水平对日粮氮的利用率有明显影响(P<0.05),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氮的沉积;NDF对日粮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能量表观消化率随NDF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通过监测饲粮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对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瘤胃甲烷(CH_4)产量的影响,获得我国生产模型下的CH_4排放规律和CH_4转化因子,为提高奶牛能量利用效率、建立国家或区域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探索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选取45头体况良好的12月龄的荷斯坦后备奶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头):低NFC/NDF组(饲粮NFC/NDF=1.12)、中NFC/NDF组(饲粮NFC/NDF=1.36)和高NFC/NDF组(饲粮NFC/NDF=1.64),试验期为63 d,包括14 d的预试期和49 d的正试期。结果表明:1)高NFC/NDF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有机物采食量(OMI)、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采食量(NFCI)、总能摄入量(GEI)、平均日增重(ADG)以及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中NFC/NDF组和低NFC/NDF组(P0.05)。2)随着饲粮NFC/NDF的增加,CH_4产量、CH_4产量/代谢体重、CH_4产量/DMI、CH_4产量/OMI、CH_4产量/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NDFI)和甲烷能(CH_4-E)产量显著降低(P0.05)。作为CH_4转化因子的CH_4-E产量/GEI在中NFC/NDF组和高NFC/NDF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低于低NFC/NDF组(P0.05)。3)瘤胃CH_4排放量与荷斯坦后备奶牛的体重、DMI、饲粮ND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饲粮NFC/NDF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基于DMI和NDFI的CH_4排放量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最高(0.86)。由此可见,将饲粮NFC/NDF由1.12提高至1.64时,能够显著提高12月龄荷斯坦后备奶牛的DMI、ADG以及DM和CP表观消化率,且能够显著降低瘤胃CH_4产量。可基于DMI和NDFI建立12月龄后备奶牛瘤胃CH_4排放量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对断奶荷斯坦公犊牛生长发育、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54头健康断奶荷斯坦公犊牛[(70±3)日龄、(77.50±5.07) kg],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8头。3组饲粮粗饲料来源分别为花生秧(PV组)、燕麦干草(OH组)以及苜蓿干草+燕麦干草组合(苜蓿干草∶燕麦干草=1∶1,AO组)。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正试期内每日测定犊牛的采食量,每15 d测量犊牛体重和体尺指标,在正试期第60天各组随机选择6头犊牛颈静脉采集血液用于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在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2期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1)PV组和AO组犊牛试验全期的平均日采食量、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OH组(P0.05),料重比以PV组最低。2)在第30天时,PV组和AO组犊牛胸围显著高于OH组(P0.05);在第60天时,PV组犊牛体高和胸围显著高于OH组(P0.05)。3) PV组犊牛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和氮的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OH组(P0.05);同时,PV组犊牛的有机物和钙的表观消化率、消化能、代谢能、甲烷能、吸收氮和沉积氮也均显著高于OH组(P0.05)。4) PV组犊牛血清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OH组和AO组(P0.05),且其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OH组和AO组(P0.05)。5) PV组的经济效益最高,花生秧的单价最低,使得PV组的粗饲料增重成本较OH组和AO组显著降低(P0.05),增加了利润空间。由此得出,以花生秧为断奶荷斯坦犊牛饲粮粗饲料来源能够满足其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并使其具有更高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还可降低饲料成本,同时对犊牛整体健康无负面影响,因此,花生秧可作为断奶荷斯坦犊牛饲粮的优质粗饲料来源。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加工工艺与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80头30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试验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4头猪,进行14周的饲养试验(生长期6周、育肥期8周)。对照组饲粮采用普通加工工艺生产,配方中添加正常剂量的复合维生素(生长期350 mg/kg、育肥期200 mg/kg,作为复合维生素添加量A组);试验组饲粮均采用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生产,其中试验1组复合维生素添加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作为复合维生素添加量A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20%和40%(试验2组:生长期280 mg/kg、育肥期160 mg/kg,作为复合维生素添加量B组;试验3组:生长期210 mg/kg、育肥期120 mg/kg,作为复合维生素添加量C组)。结果显示:1)生长期,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颗粒硬度及淀粉糊化度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的末重及平均日增重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的粗蛋白质、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不同复合维生素添加量组间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的粗蛋白质、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P<0.05)。2)育肥期,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颗粒硬度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的末重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的粗蛋白质、干物质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和葡萄糖(GLU)含量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显著高于普通加工工艺组(P<0.05);各生长性能指标在不同复合维生素添加量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及C组(P<0.05),B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M (IgM)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5),A组的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由此可见,采用高效调质低温制粒工艺生产生长育肥猪饲粮,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优于普通饲料加工工艺,且配方中减少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对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六氟化硫(SF6)示踪技术测定生产条件下泌乳奶牛瘤胃甲烷(CH4)排放量,旨在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DF/NFC)对泌乳高峰期奶牛甲烷排放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564.04±24.97)kg、胎次(1.58±0.23)胎、泌乳天数(88.00±15.32)d、产奶量(20.83±0.77)kg/d的荷斯坦奶牛12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各组饲粮NDF/NFC分别为1.14、1.30、1.55。试验期为24 d,包括14 d预饲期和10 d正试期。结果表明:(1)低NDF组甲烷排放量、甲烷能极显著低于高NDF组(P≤0.01),甲烷/干物质采食量、甲烷能/总能摄入量在3个处理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2)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3)低NDF组日增重显著高于高NDF组(P <0.05)。综上,在不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前提下,NDF/NFC为1.14的低NDF组饲粮能显著降低泌乳高峰期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畜牧养殖面临全面禁抗的挑战,而植物提取物具有分布广、无残留和微量高效的特点,是极佳的抗生素替代品。连翘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过敏、抗应激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在猪和鸡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连翘酯苷是连翘提取物的主要活性组分,但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集中探讨连翘酯苷的深层作用机理以及连翘在猪和鸡生产中的应用前景,为科学研究和畜牧生产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肠道健康是一种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和稳态、抵抗感染和非传染性疾病的能力,肠道健康失衡对家禽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均有不利影响。本文综述了肠道健康的概念、组成及调控家禽肠道健康的营养措施,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旨在比较研究抗菌肽sublancin与黄芪多糖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试验选取60只4~6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正常对照组:第1—3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第4—10天,灌胃生理盐水。其余五个处理组:第1—3天,腹腔注射CTX(80mg·kg-1);第4—10天,阴性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低浓度抗菌肽组:灌胃4.0mg·kg-1抗菌肽sublancin;高浓度抗菌肽组:灌胃8.0mg·kg-1抗菌肽sublancin;黄芪多糖组:灌胃200.0mg·kg-1黄芪多糖;阳性对照组:灌胃10.0mg·kg-1左旋咪唑。所有处理均为每天一次,每次0.2mL。于试验第1天小鼠腹腔注射CTX前、第4天灌胃前和第11天对小鼠进行称重。第11天称重结束后,采集全部小鼠的外周血及脾,检测外周血生理生化指标、CD4+与CD8+数量和脾细胞的细胞因子mRNA表达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阴性对照组中小鼠体重、外周血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白细胞含量显著降低(P<0.05),脾IL-2、IL-4和IL-6的基因表达显著降低(P<0.05)。灌胃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组和高浓度sublancin组体重无差异但有升高趋势,说明高浓度sublancin与黄芪多糖对小鼠体重有积极影响;低、高浓度sublancin、黄芪多糖组和阳性对照组中小鼠外周血的白细胞含量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sublancin组中小鼠外周血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升高;低、高浓度sublancin和黄芪多糖组中小鼠外周血的CD4+显著升高(P<0.05);低、高浓度sublancin、黄芪多糖组和阳性对照组中小鼠外周血的CD8+显著降低(P<0.05);低、高浓度sublancin组中小鼠外周血的CD4+/CD8+细胞显著升高(P<0.05);低、高浓度sublan-cin、黄芪多糖组和阳性对照组中小鼠脾IL-4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高浓度sublancin、黄芪多糖组和阳性对照组中小鼠脾IL-2、IL-6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综合上述结果,适宜剂量的抗菌肽sublancin和黄芪多糖均可缓解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与200.0mg·kg-1黄芪多糖相比,8.0mg·kg-1抗菌肽sublancin对缓解环磷酰胺免疫抑制造成的细胞因子降低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评价复合酶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指标和内源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84头初始体重为(7.22±0.22)kg的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2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仔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复合酶组仔猪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复合酶制剂(包含4 000 U/g纤维素酶、1 500 U/gα-淀粉酶、150 U/gβ-葡聚糖酶和3 000 U/g中性蛋白酶)的试验饲粮。饲养期为35 d,分为前期(1~14 d)和后期(15~35 d)2个阶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显著降低断奶仔猪全期的料重比(F/G)(P<0.05),并有降低前期(P=0.09)及后期F/G(P=0.05)的趋势;复合酶组断奶仔猪前期及后期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前期有机物(OM)(P=0.07)、粗蛋白质(CP)(P=0.09)和总能(GE)的表观消化率(P=0.08)以及后期CP(P=0.07)和GE的表观消化率(P=0.09)有提高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14天,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5),趋于增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P=0.06);在试验第35天,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显著提高血清GSH-Px活性(P<0.05),对血清其余抗氧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显著增强了空肠和回肠黏膜蔗糖酶以及回肠黏膜乳糖酶和胰脏胰脂肪酶活性(P<0.05),趋于增加空肠黏膜麦芽糖酶活性(P=0.07)。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复合酶制剂能通过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内源消化酶活性以及增强血清抗氧化能力来改善断奶仔猪机体健康水平和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研究饲粮中限制或过量添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对育肥阶段杜寒杂交肉羊屠宰性能、内脏器官发育和肉品质的影响,旨在评估NRC (2007)提出的脂溶性维生素推荐量是否适用于我国肉羊养殖。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择120只90日龄断奶后体重为(26.00±0.11) kg的杜寒杂交肉用绵羊,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按需要量提供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复合制剂;试验组分别在PC组基础上扣除30%的维生素A(PC-VA组)、维生素D(PC-VD组)和维生素E(PC-VE组);另设过量添加组,其3种脂溶性维生素添加量均为对照组的7.5倍(PC-7.5组)。试验期100 d。结果表明:1) PV-7.5组的眼肌面积有高于PC组的趋势(P=0.06),各组肉羊的宰前活重(LWBS)、胴体重和屠宰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肉羊内脏器官重量及其占LWBS的比例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肉羊各胃室重量及其占复胃总重的比例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2) PC-7.5组的肉色亮度值显著低于除PC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 PC-VA组和PC-VE组的背最长肌C10∶0含量有低于PC组的趋势(P=0.07),PC-VA组和PC-VE组的背最长肌C20∶0含量有低于PC-7.5组的趋势(P=0.09);PC组的背最长肌半胱氨酸(Cys)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PC组的背最长肌丝氨酸(Ser)含量显著低于PC-VA组和PC-7.5组(P<0.05)。结果提示,扣除30%或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对杜寒杂交肉羊的屠宰性能和肌肉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影响了肌肉氨基酸含量,从而对肉品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为追求高生产性能,常以高精料的营养策略饲喂高产奶牛和高强度育肥肉牛、肉羊。长期饲喂高精料或突然采食大量含易发酵碳水化合物饲粮时,动物易出现瘤胃代谢紊乱,诱发代谢性瘤胃酸中毒及腹泻等多种代谢性疾病。如何在高精料饲粮条件下保持瘤胃健康是进行营养调控的关键。酵母培养物作为微生态制剂的一种,已在反刍动物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在维持瘤胃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本文总结了酵母培养物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高精料饲粮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并阐述了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饲粮中适宜的添加量,为酵母培养物在反刍动物饲粮中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斜率比法评定肉仔鸡对铜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肉仔鸡对不同铜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试验采用3×2完全随机设计,3种铜源分别为硫酸铜、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2个铜添加水平分别为10和20 mg/kg,另设1个不添加铜的对照组,共7组。选择1日龄健康雄性爱拔益加(AA)肉仔鸡504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饲粮铜源和铜添加水平对1~21日龄肉仔鸡的末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 0. 05)。肝脏铜含量和血浆铜蓝蛋白活性均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极显著增加(P<0.01)。以血浆铜蓝蛋白活性为评价指标,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相对于硫酸铜(100%)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41.05%和142.07%;以肝脏铜含量为评价指标,碱式氯化铜和蛋氨酸铜相对于硫酸铜(100%)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27.61%和137.64%。由此可见,饲粮铜添加水平≤20 mg/kg(基础饲粮中铜含量为9.65 mg/kg)时对1~21日龄肉仔鸡无显著促生长作用; 21日龄肉仔鸡对低铜饲粮(铜添加水平≤20 mg/kg)中3种铜源的相对生物学利用率为:蛋氨酸铜>碱式氯化铜>硫酸铜。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山茱萸果核对奶山羊泌乳性能、乳脂肪酸组成及乳腺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2胎次、泌乳天数[(20±7) d]相近、体重相近的奶山羊5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和基础饲粮+1%山茱萸果核(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预试期10 d,正试期45 d。试验过程中记录奶山羊产奶量,试验结束时颈静脉采血进行血清生化指标分析,采集奶样测定乳成分,同时采集奶样和乳腺组织样品,利用气相色谱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乳中脂肪酸组成及乳腺组织中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山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与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2)试验组奶山羊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乳脂率和乳总固形物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而乳蛋白率和乳糖率无显著变化(P>0.05)。3)试验组奶山羊乳中短中链脂肪酸中C4∶0、C6∶0、C8∶0、C10∶0,饱和脂肪酸中C14∶0、C16∶0、C20∶0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中C18∶3n6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不饱和脂肪酸中C15∶1的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山茱萸果核显著上调了乳腺组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甘油三酯水解酶(ATGL)的相对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了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1)的相对表达量(P<0.05),对脂肪酸合酶(FASN)、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6(ELOVL6)、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GAT2)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相对表达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山茱萸果核可提高奶山羊的产奶量,对乳脂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山茱萸果核可通过促进乳中短中链脂肪酸的合成,调控乳腺中ACC、SCD1和ATG L基因的表达,改善奶山羊乳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