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苹果褐斑病在山东半岛中部的周年流行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褐斑病是中国苹果叶部的重要病害,主要导致苹果树早期大量落叶。研究旨在明确褐斑病的周年发生动态,确定病害的关键防治时期,为病害的流行预测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2009和2010年3-7月份,每隔15 d自山东莱阳和青岛两地的苹果园内定期采集落地病叶,随机挑取病叶正面的子实体,镜检已形成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子实体,依据拟分生孢子盘和子囊盘在子实体中所占百分率,分析越冬病菌的发育动态。2008-2010年6-10月份,在山东莱阳和青岛的果园内,每隔15 d定树定枝系统调查同一批枝条上所有叶片的发病率和落叶率,将系统调查数据拟合逻辑斯蒂模型,获得能描述褐斑病发病动态的模型参数。2010和2012年9-11月份,每隔10 d从苹果树上随机摘取具有典型症状的苹果褐斑病叶,切取分生孢子盘,镜检分生孢子盘上小型孢子和分生孢子各占的比率,根据小型孢子在分生孢子盘上所占的相对比率的变化,分析褐斑病菌的发育动态。【结果】苹果褐斑病菌在越冬病叶上能产生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两种类型的孢子。拟分生孢子于3月初至6月底形成,高峰期出现在5月中旬。自苹果树萌芽期开始,拟分生孢子就可以随雨水溅散传播,侵染树体下部叶片。拟分生孢子侵染的叶片,大部分于6月底之前脱落,对褐斑病后期流行作用不大。子囊孢子于5月中旬至6月底成熟,可以随气流传播侵染树体上部叶片,是导致苹果褐斑病后期流行的主要初侵染菌源。子囊孢子侵染的叶片自7月上中旬开始发病,初侵染形成的病叶率低于2%。7月份,初侵染病斑大量产孢,并进行再侵染,病原菌不断积累,7月底病叶率可增长至5%左右。8月份,初侵染病斑和再侵染病斑大量发病,并产孢侵染,导致病叶率迅速增加。8月下旬褐斑病发病达高峰期,12 d后形成落叶高峰。6-9月份苹果褐斑病的累积病叶率和累积落叶率随时间的变化动态可用逻辑斯蒂模型描述。进入9月份,褐斑病菌开始产生小型孢子(性孢子),小型孢子在分生孢子盘上所占比率呈直线增长。10月份褐斑病菌逐渐停止产生分生孢子,进入越冬预备期。【结论】苹果褐斑病在山东半岛中部的周年流行动态可划分为4个阶段:自苹果萌芽至6月底为褐斑病菌的初侵染期。其中5月下旬到6月底是子囊孢子的初侵染期,也是全年防治褐斑病的第1个关键时期。7月份为褐斑病的指数增长期,也是全年防治褐斑病的第2个关键时期。8-9月份是褐斑病的逻辑斯蒂增长期,也是褐斑病的盛发期。10月份褐斑病菌进入越冬预备期。  相似文献   

2.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侵染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ZiziphusjujubaMill.cv.Jinsixiaozao)的侵染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囊孢壳菌Physalosporaobtuse(Schw.)可在金丝小枣树体及病残体和枣园周围的杨树、榆树、刺槐树、桃树、苹果、梨树上越冬。5月下旬—9月中旬分生孢子器形成并散发分生孢子,8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同时散发。囊孢壳菌孢子随风、雨传播,通过伤口和气孔侵入。6月上旬囊孢壳菌开始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囊孢壳菌对枣果的侵染高峰期。囊孢壳菌在当年发病枣果上只形成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器,8月下旬—9月散发分生孢子,可在田间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3.
松枯梢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省松枯梢病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松枯梢病是松色二孢菌侵染所致,其症状与有关报道基本相似,在我省分布24个县(市、区),为害21种松树.分生孢子一年有3个释放高峰,主要发病时间为4月初至11月中旬,有2~3个发病高峰期,病菌分生孢子产生释放、病害发生发展与温湿度、降雨量密切相关.种子不带菌,但从幼苗直至大树均可受病菌侵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杨梅枯萎病在浙江省杨梅主产区的分布、发生规律及病原物种类,我们于2008—2010年以重病区之一的台州市为重点调查了痛害的流行规律,并对病原菌进行了初步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在调查地黄岩屿头乡、上烊乡及仙居县的南峰街道的一些村发病率为30%以上,发病蔓延势头明显,速度加快,感病树在2-4年内黄叶枯萎直至死亡。分离感病枝条、根部得到的病原物种类中,枇杷拟盘多毛孢茵(Pestalotiopsis eriobotryfolia)的分离频率为81.25%,初步认定其为导致杨梅发病的主要病原茵。  相似文献   

5.
葡萄穗轴褐枯病主要危害葡萄果穗幼嫩的穗轴组织,已成为葡萄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之一. 1.危害症状病源菌在5月上旬葡萄花序分离期侵染发病,发病初期先在幼穗的分枝穗轴上产生褐色水浸状斑点,迅速扩展后致穗轴变褐色;5月中下旬花期是危害高峰期,果粒失水萎蔫或脱落.有时病部表面生黑色霉状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该病一般很少向主穗轴扩展.发病后期干枯的小穗轴易在分枝上被风折断脱落,幼小果粒染病仅在表皮上生直径2毫米圆形深褐色小斑,果粒不断膨大,病斑表面呈疮痂状,果粒长到绿豆粒大时,病痂脱落,果穗亦萎缩干枯.6月中旬一般不再有侵染.  相似文献   

6.
姜也能连作     
<正>姜正常种植不能连作,连作时根茎腐病、姜瘟病、根线虫病、灰霉病等病虫害逐年加重,易造成减产,连作年限长则造成绝收。姜发病一般是种姜带病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下年的侵染源。姜出苗时,土壤中病菌首先侵染幼嫩根茎部,导致根茎基腐病,随着姜苗生长,茎基部腐烂倒苗,病菌随雨水流动传播,土壤湿度大、排水不良地块发病严重。姜根茎腐病在5月上旬开始出现病株,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发病高峰期。姜瘟病在6月中旬至下旬开始出现病株,7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特点 西葫芦多2月份初定植,6月底拉秧.3月份花期灰霉病,4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西葫芦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葡萄孢真菌侵染引起的.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在病体上,或遗留在土壤越冬.越冬、越夏的分生孢子成为棚室下茬作物的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8.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一)石榴干腐病1、症状及其发病规律干腐病菌属半知菌,该病菌可以引起石榴枝条发生很多突起的黑点,病斑周围开裂,导致翘皮剥离枝条,从而枯死。病菌还可以侵染花果,幼果发病症状一般都是萼筒周围发生不规则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变为深褐色凹陷裂口。果实子粒也从病处开始腐烂,直至果实全部坏掉。干腐病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果实和枝条内过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侵害幼果和枝条,一般5月下旬开始发病。此菌靠雨水传播,伤口侵入。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2005,(2):17-17
杨树溃疡病主要发生于苗木移植过程中,3下旬开始发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10月后稍有发展。该病可侵染树干、根茎和大树枝条,但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发病初期树干皮孔附近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液体,内有大量病菌。病部最后干缩下陷成  相似文献   

10.
枇杷拟盘多毛孢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培养基、温度、pH值、光周期及湿度对枇杷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eriobotryfolia)生长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为由该菌引起的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菌菌落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2~30℃,最适温度26℃;在7种培养基中,PSA和含维生素的培养基有利于该菌落生长和产孢;菌落扩展和菌丝干重增加的最适pH是7,适合孢子萌发的pH是4;全光照有利于菌落生长和孢子萌发;分生孢子在饱和湿度中萌发率最高,24 h后孢子萌发率为44.59%;菌丝块致死温度为56℃、15 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4℃、15min。  相似文献   

11.
荷花斑枯病5月初始发,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6~30℃,伴有雨湿时形成田间发病高峰,时值6月中旬至7月上旬.10月以后病菌在病残叶上形成分生孢子器越冬,成为翌年初次侵染源.病原菌为Phyllosticta hydrophila Speg.提出消灭菌源,精选种莲,并以药剂处理,轮作和精细管理,辅以药剂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毛竹枯梢病侵染循环与病原菌生活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毛竹枯梢病在福建以病竹竹筒内菌丝体及1~3级病侧枝的子实体越冬,翌年4月底至5月初产生大量的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当年新竹展枝放叶期的1~3级侧枝节叉处形成的自然伤口侵入,潜育期1~3个月,有的长达1~2年。7~8月高温干旱季节为发病高峰期,10月底基本停止扩展,11月至翌年2月为病菌越冬期。毛竹枯梢病的侵染循环属于多侵染点一次性侵染的单循环病害类型。自然条件下,竹喙球菌在病竹侧枝节又处产生单生或混生的子囊壳和分生孢子器,其生活周期属于真菌的完全发育循环类型。  相似文献   

13.
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均引起苹果烂果 ,本研究发现轮纹病是导致苹果烂果的主要原因。采收期病果中轮纹病占 82 .99%~ 91 .0 8% ,炭疽病占 6.87%~ 9.4 8%。贮藏期病果轮纹病占 78.50 %~ 80 .56%。两病均具有前期侵染、后期发病、潜伏期长的特点。苹果轮纹病菌的侵染初期在 5月 ,侵染盛期在 7~ 8月 ;苹果炭疽病菌的侵染盛期为 6~ 8月。果园内 4~ 9月均有孢子活动。孢子散发初盛期为 5~ 6月 ,盛期在 7~ 8月 ,田间孢子散发盛期与病菌侵染盛期相吻合。果实感病率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高于成熟期。采收前 3 0d和贮藏 3 5d内为果实发病高峰期。降雨是决定两病当年发病早晚和发生程度的决定性因素。病菌孢子释放、侵染及田间果实发病均与降雨密切相关。温度只影响孢子散发的初始期 ,而对病情发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福建省永春冬代紫胶霉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林间防治试验效果。 紫胶霉病菌芽枝孢霉(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是胶表上的腐生菌,它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残胶被和地面枯枝落叶与杂草上越冬。在永春2月底至3月上旬,旬平均温度达12—14℃,相对湿度为65—70%时,病菌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3月中旬出现典型症状,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发病盛期,6月中旬停止扩展。在闽南的龙海、云霄等地,1月底至2月初开始发病,4月中旬为发病盛期,5月中旬停止扩展,病害流行季节比永春要早30天左右。 温度、湿度和紫胶虫发育期是影响霉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22℃以上的霉雨季节,适值3龄末期胶虫大量分泌蜜露,则发生病害流行。紫胶园的立地条件差及经营管理粗放,有利霉病的发生发展。 综合防治是紫胶霉病的有效防治方法;选择海拔低,通风透光良好的阳坡林地;加强紫胶林地抚育管理,修剪病残枝与残留肢被,清除枯枝落叶和杂草减少侵染源,是预防病害发生的根本措施;在发病初期喷洒1:80O苯酚或1:40O有菌清和甲基托布津2—3次,有显著的疗效;在5月上旬成虫期开始,每隔4—5天人工扫除胶表蜜露和腊丝2—3次,再结合喷药,效果更好;在发病盛期,人工引放蚂蚁是紫胶霉的一项有希望的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玉米赤霉穗腐病是世界性病害。一般发病率5%~10%,感病品种发病率高达50%左右。 一、症状 由串珠镰孢菌侵染引起的赤霉穗腐病,病粒初呈粉红色至红褐色,后扩及其他籽粒。多在被玉米螟及其他害虫危害的虫口处发病,病菌侵染后扩大蔓延。后期病粒果皮上出现粉白色条斑,易腐烂破碎,病粒表面形成棉絮状粉红色菌丝,盛产小型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拟盘多毛孢菌分离、纯化及ITS区克隆测序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鸡枞菌内生拟盘多毛孢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鉴定,对其ITS区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没有已报道的拟盘多毛孢菌与其相似,系统发育树结果也表明其属于一单独分支中。[结论]建立拟盘多毛孢菌的ITS序列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拟盘多毛孢菌分离、纯化及ITS区克隆测序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鸡枞菌内生拟盘多毛孢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鉴定,对其ITS区进行PCR扩增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没有已报道的拟盘多毛孢菌与其相似,系统发育树结果也表明其属于一单独分支中。[结论]建立拟盘多毛孢菌的ITS序列数据库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正>苹果腐烂病是苹果的主要病害之一,经过近几年的观察实验现总结出以下防治措施:一、彻底铲除果园内及其周边的侵染菌源铲除侵染菌源是保护树体不被病菌侵染的最有效措施。在自然条件下,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是腐烂病菌唯一侵染来源。腐烂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主要随雨水传播,传播距离一般不超过50米,彻底铲除苹果园内及其周边的腐烂病斑,防止病菌产孢,可有效的控制腐烂病菌的侵染。  相似文献   

19.
1病害1.1苹果腐烂病冻害是苹果腐烂发生重要外界因素。黑龙江省3月下旬病菌开始活动,借风雨传播,4月中旬新病开始出现,4~5月份发病最多,5月下旬病斑开始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重新传播危害。进入6月份发病显著减少,7  相似文献   

20.
施用生物肥应注意哪些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灰霉病 该病可为害叶片、茎、花及果实,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尤其在果实膨大期浇水过多、湿度高有利发病,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