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有效探讨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与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和地膜玉米+露地小麦相比较,残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8.59%,地膜小麦较露地小麦增产19.08%;地膜玉米+残膜小麦平均净收益较地膜玉米+地膜小麦增加8.61%,较地膜玉米+露地小麦增加14.01%。地膜玉米+残膜小麦一膜两用既能减少农资及耕地投入、保持土壤水分,又能减少地膜对土地造成的污染,增加单位面积收益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对当地发展旱作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问卷调查方法,对北京市地膜使用与残留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年际地膜使用量呈波动性多峰值变化,而地膜覆盖面积未呈现出显著变化趋势;北京的主要覆膜作物类型为地膜玉米、地膜花生、地膜根茎叶类蔬菜和地膜瓜果类蔬菜4类;平均覆膜比例为80.00%,瓜果类蔬菜的覆膜比例高达90.00%;北京市使用地膜的厚度为0.005~0.014 mm,85.00%的地块使用地膜厚度符合国家标准;地膜平均使用量为88±51 kg/hm2,草莓的地膜使用量最大,约为200 kg/hm2;北京市大部分地区在地膜使用后进行地膜回收,回收方式为人工拾捡,地膜回收率约为83.00%±7.00%。  相似文献   

3.
“用热水一泡,黑色地膜粉就可融化为液体地膜,可以直接现场喷施,增产幅度与普通塑料地膜的增产幅度相当,而每亩地成本比普通塑料地膜低5~10元,如加上铺膜、放苗和回收残膜的费用,液态地膜将降低使用成本30%以上。”近日,山东科技大学一项农业技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项被称为“农业应用领域里革命性的新技术”是由该校田原宇教授带领课题组历时13年完成的“第四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  相似文献   

4.
典型种植制度下农田地膜残留系数及地膜残留状况调查,是制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保障农田环境安全的基础.按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测算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百色市右江区共计安排水旱轮作栽培模式地膜残留调查监测点5个,结果表明:各监测点当季地膜残留在0.9~2.8 kg/666.7 m2,地膜残留系数(%)在18.0~56.4之间,平均地膜残留系数(%)为37.5.  相似文献   

5.
《广东农业科学》2008,(1):90-90
“用热水一泡.黑色地膜粉就可融化为液体地膜,可以直接现场喷施.增产幅度与普通塑料地膜的增产幅度相当,而每亩地成本比普通塑料地膜低5~10元,如加上铺膜、放苗和回收残膜的费用,液态地膜将降低使用成本30%以上。”近日,山东科技大学一项农业技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项被称为“农业应用领域里革命性的新技术”是由该校田原宇教授带领课题组历时13年完成的“第四代多功能可降解黑色液态地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综合评价可降解地膜、液体地膜对烤烟抗旱和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可降解地膜、液体地膜对烤烟生育期、田间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常规地膜处理比其他处理对烟株的早生快发要早,而各处理又好于不盖膜处理,可降解地膜又好于液体地膜.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降解率大于常规地膜.单叶重以覆禾美特液体地膜处理最重而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轻,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上等烟比例和产值以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高,而常规移栽、不覆膜的处理最差,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中等烟比例以常规移栽、不覆膜的处理最高而覆盖常规地膜的处理最低;产量以覆金旺液体地膜的处理最低而覆盖法国产可降解地膜的处理最高.[结论]从环境、经济等情况来看,可挑选合适的可降解地膜进行推广,降低劳动强度,改进烤烟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7.
文章为了探讨地膜覆盖对土壤的增温效果,在大田条件下,通过黑色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及露地对比试验,研究了黑色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地膜和普通地膜覆盖能够明显提高土壤温度,其中黑色地膜覆盖能够显著提高土表温度,而普通地膜覆盖对地表下5~10 cm 的增温效果优于黑色地膜。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纸地膜的概念和结构特点,阐述了国内外纸地膜的产品开发与改进情况,总结了国内外纸地膜降解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纸地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填埋试验法,对Nature M.T环保地膜的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填埋60 d后,Nature M.T环保地膜的降解率达37.77%,常规聚乙烯农膜的降解率仅为1.02%,可见,Nature M.T环保地膜比常规聚乙烯地膜更容易降解。本研究为Nature M.T环保地膜在果蔬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双城市由于地膜回收站、地膜加工企业匮乏,地膜回收量1600吨,回收率仅为67.4%,有很多地膜残留在地里,对耕作、作物生长、农村环境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应用0.008毫米以上地膜的推广、改扩建地膜回收站点和地膜加工企业的实施,地膜清理回收达85%,净化了土壤,提高了肥、水、药利用率,对实现效益型农业和生态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安徽农业科学》2020,(4):40-42
[目的]进一步研究花生地膜覆盖技术,减少白色污染。[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地膜的降解进程,并分析了不同地膜覆盖花生处理对花生生育时期、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覆膜相比,降解地膜和普通地膜更能增加花生出苗率,加快花生生育进程;不同地膜的降解速度按由快到慢依次为降解1号、降解2号、降解3号,其中降解2和3号最后未完全降解。不同处理的产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降解2号处理、降解3号处理、降解1号处理、不覆膜处理、普通地膜处理;0.01 mm厚度的普通地膜影响花生果针下扎穿透地膜入土和荚果发育,从而造成减产。[结论]花生较宜采用降解2号地膜,但0.01 mm厚度普通地膜不宜全生育期覆盖。  相似文献   

12.
玉米双色地膜为黑色、白色相间的一种多功效地膜,即用白色或黑色的单色地膜,根据玉米窄行所需宽度,将其中部配成黑色或白色的一膜两色地膜。黑白双色地膜不但具有白色地膜和黑色地膜增温、保墒保肥、减轻虫害、提早成熟、增产增效等作用,而且还具有白色地膜和黑色地膜不具备的定距、减少用工、更好地抑制杂草生长、保温和保墒性能更优、规范栽植程度更好、单株营养空间更协调、  相似文献   

13.
受地膜玉米、地膜花生栽培技术的启示,秦皇岛市近年来成功地推广了地膜甘薯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08,(4):43-43
用热水一泡,黑色地膜粉就融化为液体地膜,可以直接现场喷施,增产幅度与普通塑料地膜相当,并可降低成本30%以上。这项新技术是由山东科技大学研究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地膜甘薯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受地膜玉米、地膜花生栽培技术的启示,秦皇岛市近年来成功地推广了地膜甘薯栽培技术。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栽培地膜甘薯不但省工、省料、投资较小,而且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值得大面积推广。1.地膜甘薯栽培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6.
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的降解及残留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全生物降解地膜在辽西半干旱区农田中的降解特性,以普通地膜(CPF)为对照,设置2年田间试验,结合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测定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BPF)的降解及残留指标。结果表明:全生物降解地膜从玉米苗期(40 d左右)开始出现降解,拔节时地膜降解已进入破裂期,抽穗之后进入崩解期。随着覆盖年限的增加,地膜残留量也相应增加,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表层残膜累积量分别增加165%和47%,残片总数分别增加80%和21%;2种地膜残留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但伴随覆膜年限增加,深层土壤中残膜占残膜总量比例呈增加趋势,其中,普通地膜比例由8.2%增至12.4%,全生物降解地膜由2.9%增至3.7%。通过2年覆盖,表层土壤中普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残片数分别为277万和236万片/hm2,残膜质量分别为73.6和57.6 kg/hm2,与普通地膜相比,PBAT全生物降解地膜可实现自身降解,有效减少农田残留,以其替代普通地膜应用于辽西半干旱区玉米覆盖栽培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地膜集水技术在北方玉米的栽培过程中,能够起到使玉米增产增收的好效果。对地膜集水技术做相应介绍,就运用于北方种植玉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地膜集水技术举例进行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18.
南方平原地区地膜使用与残留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选取南方平原区7个省(自治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典型样点采集的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地膜使用与残留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方平原区地膜使用量和地膜覆盖面积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地膜覆盖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也表现出增加趋势,但都低于10%。研究区域内的覆膜作物主要有4类共19种作物,平均覆膜比例为74%,使用地膜的平均厚度为0.006 mm,地膜平均使用量为38.6 kg·hm-2。此外,在地膜使用后只有73.1%的地块中地膜被回收,回收的方式主要为人工拾捡,少数为人工拾捡与机械回收相结合的方式。南方平原区0~30 cm土层地膜残留量为14.28 kg·hm-2,残留的地膜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约占0~30 cm土壤中残膜总量的78.9%。是否回收地膜是影响南方平原区地膜残留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回收地膜的地块地膜残留量显著低于不回收地膜的地块。不回收地膜时,地膜残留量与地膜累计使用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回收地膜时,地膜残留量与地膜累计使用量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监测内蒙古不同区域地膜的使用情况及残留现状,为不同区域地膜合理使用和残膜有效回收提供参考.2021年春季对内蒙古10个旗县的30个监测点开展典型地块采样调查,同时在每个监测点周围随机选取10个农户或合作社,开展农田地膜应用问卷调查,收集调查问卷300份.监测点中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开鲁县地膜残留量分别达到311...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渗水地膜、普通地膜、露地3种处理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水地膜能节水保墒,调节土壤三相组成,增大光合势,降低落铃率,促进干物质积累,有极大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