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扬州市生态稻田养殖鱼产品农药残留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鱼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集约型复合结构的生态农业模式,能使稻鱼双丰收。分析了扬州市生态稻田养鱼和农户稻田养鱼农药残留情况及存在的原因,指出要大力发展生态稻鱼养殖,加强农民培训,提倡科学种养。  相似文献   

2.
方锦宏 《农技服务》2014,31(7):202-202
<正>稻田养鱼足他养殖业和种植业在人为条件下科学地结合起来。达到互利共生、高产、高效、一体开发利用的养殖技术。一、稻田养鱼的生态作用稻田养鱼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种养殖方式,它发扬了湖泊养鱼和池塘养鱼的优点,克服这两种方式的不足,具有稻鱼互利的生态意义。在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中,杂草和水稻是竞争关系;水稻和鱼之问是共生关系。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大量的稻田杂草和水稻争夺肥料,若消灭了田间杂草,稻谷将增产10%以上,稻阳养鱼减少了杂草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晚熟籼稻红米品种+稻田养鱼+稻田养鸭,利用鸭在水面、鱼游水中、稻长土中三者的立体生态关系进行稻鱼鸭综合立体生态养殖。该模式养殖技术既降低了种稻和养鱼成本,又提高了稻田的产出率,是农民朋友增产创收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殖瓯江彩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贵州省湄潭、铜仁、雷山等地进行了瓯江彩鲤稻田养殖技术推广示范,本文总结了推广应用中存在的养鱼稻田选择不合理,鱼沟和鱼坑开挖不规范,农户缺乏稻田养鱼知识,天敌危害等问题,介绍了稻田养殖瓯江彩鲤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淡水鱼养殖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栽培养殖新技术及诱虫灯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县"稻—灯—鱼"生态种养模式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它投资少、见效快、无公害、效益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现从稻田条件、鱼种选择、养鱼设施建设和肥水管理、合理投饲等方面介绍稻田养鱼技术,以供稻田生态养殖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稻田养鱼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技术,可以对稻田资源进行充分的运用,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近些年来被广泛的应用于养殖行业当中。稻田养鱼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仅促进了农村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更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目前已在我国各地农村得到了普遍推广。但目前在稻田养鱼的过程中,对于如何处理水稻种植和养鱼之间的关系,避免鱼类感染疾病,这是所有养殖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急于解决的一项重要难题。对此,本文特对稻田养鱼的科学施药和防病技术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稻田养鱼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稻田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稻田养鱼是对稻田资源的综合利用,在农村具有推广价值。总结了稻田养鱼技术,包括稻田选择、田间工程建设、水稻品种与养殖对象选择、鱼类管理、农药选择与施用、稻田水管理、敌害与鱼病防治、鱼的收获等内容,以供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稻生态栽培与稻花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鱼模式在武夷山市表现良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文总结了水稻生态栽培与稻花鱼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稻鱼共生的综合种养模式可以综合利用稻田空间,进行立体开发,鱼粪肥田,鱼稻共生,辅助采用以谷物为主的人工饵料喂养,保证稻鱼生态绿色,口感清甜鲜嫩。本文介绍了马龙县稻田养鱼综合技术,具体包括选址、田间工程建设、稻田消毒、鱼苗放养、田间管理、科学喂养、收获上市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稻田养鱼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稻田生态养殖技术,包括稻田准备、选择鱼种、养鱼设施建设、消毒和施肥、稻田鱼放养、鱼种饲养管理和水稻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玉臣 《吉林农业》2013,(3):250-250
我国稻田养鱼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就有稻田养鱼的记载。近年来,在传统的稻田养鱼基础上,各地根据稻、鱼共生理论,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稻田养鱼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成为我国农村最大面积的立体农业模式。发展稻田养鱼能收到"稻田养鱼鱼养稻,水稻增产鱼丰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鱼利用稻鱼共生技术,现实稻鱼丰收的生产方式。稻田养鱼能够充分利用有效空间,增加农民收入,非常受到农民的欢迎。近年来,在永嘉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枫林镇稻田养鱼发展迅速,已取得不错效果,该文对此项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在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基础上,将河蟹养殖引入稻田,建立鱼—蟹—稻共生系统,旨在进一步利用稻田水体和空间,更好地控制稻田病虫害,提高稻田养殖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鱼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养鱼,属于淡水养鱼的组成部分,为区别于淡水养鱼,有时将在稻田生产的鱼类简称为“稻鱼”或“田鱼”,是将池塘养鱼技术引用到稻田,利用稻田水体开展稻鱼兼作互养,发挥稻鱼互利作用,夺取稻鱼双丰收的一项生产技术。稻田养鱼是人工的稻鱼共生生态结构,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起来,把两个生产场所重叠在一起,充分利用这个生态环境,发挥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鱼把种稻和养鱼结合起来,使稻田在生产稻谷的同时进行渔业生产,可使山区农民增产增收。稻田养鱼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稻田选择、稻种和鱼苗选择、稻田准备、稻鱼管理与捕捞等。  相似文献   

16.
根据勐海县稻田养鱼发展历程,将稻田养鱼分为冬闲田养鱼和稻鱼轮养两种模式,着重阐述了勐海县稻田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今后提升勐海县稻田养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鱼是一种对稻田资源进行综合运用的养殖技术,有助于促进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在这种养殖体系中,需要养殖户妥善处理好水稻种植和养鱼之间的关系,避免鱼类染上疾病,这也是稻田养鱼的重要难题。因此,本文将专门就稻田养鱼过程中的用药和防病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在促进水稻生长的同时保证鱼类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前,稻田养鱼技术逐渐受到各地养殖户的关注。作为全新的鱼类养殖模式,稻田养鱼模式能保证更高的养殖效益,并且能实现稻田增产的优良效果。与此同时,稻田养鱼还可以杜绝鱼类养殖引发的周边生态污染,符合绿色养殖业的宗旨与思路。因此,从高产养鱼的视角来讲,目前针对稻田养鱼应将其纳入高产养殖的范畴,并且依照因地制宜的养殖思路来探求关键性的稻田养鱼技术。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稻田养鱼模式的特征及其优势的基础上,总结稻田养鱼高产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稻田生态养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淡水鱼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如今,随着绿色农产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纯天然无污染栽培技术的强烈提倡,稻田养鱼越来越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本文主要围绕稻田生态养鱼技术进行探讨,详细介绍了稻田养鱼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以促进稻田养鱼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一稻一鱼”是指在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后,再养一季鱼的经营模式。采用“一稻一鱼”模式养鱼,养殖时间短,成本低,技术简单;养鱼后的底泥富含有机质,可为来年的水稻节约肥料;同时还能有效地解决了常规稻田养鱼中施用农药、化肥以及浅灌晒田与养鱼之间的“三大”矛盾;在不增加用地的情况下,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通过养鱼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效益,综合效益显著。目前,我省内陆山区的一些农村,已开始推广“一稻一鱼”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