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新西兰是世界上草原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以饲养羊、牛为主。全国有牧场54239个,占地面积900多万公顷。从事畜牧业的人数约13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9%。养羊6785万只,养牛792万头,养鹿26万头。平均每个牧场养羊1700只,超过1万只羊的大牧场500多个,仅占牧场总数的1.2%。新西兰年产羊毛38万吨。  相似文献   

2.
鹿结核病是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鹿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严重危害着养鹿业的发展,同时也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其他动物的安全。为保证养鹿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对该病进行有效防控显得十分重要。美国、新西兰等国家通过对可疑感染的鹿群进行持续性监测和利用捕猎季节减少感染鹿群的数量等策略,成功实现了对鹿结核的控制。现对国内外鹿结核病的流行现状、诊断技术及疫苗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鹿结核病的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西兰有2.1万个喂养牛、羊的农场,平均每个农场年生产牛、羊肉40吨。行业总收益占全国生产总值的70%左右和出口总额的30%。而新西兰只有350万肉类消费者,消费肉类仅为肉类总产量的25%,其余的75%均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牛、羊肉出口总量的70%和40%。以上数字表明,新西兰不但拥有发达的畜牧业,而且肉类的出口数量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4.
采用PPD皮内注射法对全县26个专业户饲养的123头奶牛进行结核病检疫,检出阳性反应牛9头,可疑反应牛4头,检出率为11.5%。对阳性和可疑反应牛用牛、禽两型提纯结核菌素作对比试验,并用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皮下注射法、副结核菌素皮下注射法做了病原鉴别试验。结果表明,永靖县奶牛结核病检出率高,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牛型和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占91.7%,而禽型结核菌感染率仅占8.3%。  相似文献   

5.
鹿结核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鹿结核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在鹿群中常大批发生,极大地影响了鹿的发育和生产能力。损失极大。对黑龙江垦区野宝药业有限公司鹿场的鹿结核病进行了调查,确定该场鹿感染的是牛型结核杆菌.仔鹿发病较严重。发病率常为100%,成年鹿的感染率为16.7%。除及时诊治外.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预防.取了较好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以动态观点防治鹅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鹅业是畜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鹅的生长速度快,性合群,疾病少,易管理,除了幼年期外,饲料以草料为主,是一项投资小,收效快,效益高的农村致富项目。我国是养鹅生产大国,尤其是近10年来,养鹅业在全国东西南北中迅猛发展。2002年我国鹅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92.1%,不但产量高,而且鹅品种全,有12个品种之多。  相似文献   

7.
正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影响动物健康及畜群经济可持续性。牛结核病的诊断基于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和γ-干扰素定量分析,2种诊断方法均受几个混淆因子的影响。因此,需要新的早期诊断方法。微RNA被用作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生物标记物有着良好前景。近期,意大利研究人员指出,牛乳微RNA-146a具有作为牛结核病生物标记物的应用潜力。为确定微RNA涉及牛结核病的可能性,根据牛结核病  相似文献   

8.
牛型分枝杆菌MPB70蛋白胶乳凝集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牛结核病新型诊断试剂,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我们用大肠杆菌工程菌表达了牛型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MPB70并提纯蛋白建立了牛结核病乳胶凝集试验(LAT)诊断方法。MPB70是一种牛型分枝杆菌特异性分泌而卡介苗BCG缺失的蛋白质,热稳定性好,用此蛋白建立的乳胶凝集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较长的保存期,检测70份临床奶牛血清,与皮内变态反应和间接血凝方法相比较分别具有71.4%和88.6%的符合率。该方法还可鉴别诊断自然感染和疫苗免疫接种。我们建立的牛型分枝杆菌MPB70蛋白乳胶凝集试验诊断方法将分子生物学手段和经典试验方法有机结合,为临床快速检测牛结核病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牛结核病互感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人牛结核病互相传播的关系,对2800头育肥黄牛做了结核菌素试验,发现结核菌素阳性牛9头,结核感染率为3.21‰;在对4250头屠宰黄牛中,肉眼观察确定牛胸内淋巴结核病灶62头,检出率1.46%,其中细菌培养阳性的30头,占0.71%,病理组织学确诊结核病灶48头,占1.13%。有29株可做菌型鉴定,菌型鉴定结果是:牛型14株(67%),非典型分支杆菌5株(24%),人型2株(9.5%);另外对63头结核菌素阳性奶牛牛乳做细菌学培养检查,培养阳性24株,其中有16株可做菌型鉴定.全部为非典型分支杆菌;为了解结核病人茵型分类情况,在人的痰液中培养阳性的99例肺结核病人中,有47例可供做茵型鉴定,发现牛型结核5例,占10.6%,明显高于全国4.2%的水平。说明通辽地区牛结核对人群结核病的影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新西兰是世界上草原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以饲养羊、牛为主.新西兰的畜牧产品大批用于出口,其中羊毛出口量仅次于澳大利亚,占世界第二位.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新西兰人均拥有羊、牛头数及畜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正>鹿结核病(Deer tuberculosis)是一种慢性、消耗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对养鹿业危害巨大,梅花鹿等多个鹿种均可感染本病,严重制约着养鹿业的健康发展。现有研究表明,牛型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是鹿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随着养鹿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对鹿养殖业危害巨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2013年奉贤地区19家规模化奶牛场开展奶牛结核病牛型与禽型对比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患有禽型结核病的牛比例高。因此,应重视禽型结核病和牛型结核病对比试验,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以保障奶源安全及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牛流行热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流行情况 2004年8~10月,莒南县暴发了一场牛流行热,遍及本县18个乡镇。据统计,全县共有324个发病场点(其中散养户273个场点)。计有病牛3150头(其中散养病牛656头),占全县养牛数的15.6%,(其中散养病牛占散养数的9.2%);死亡82头(其中散养牛20头),占发病牛数的2.6%;因病淘汰76头,占发病牛数的2.4%;造成孕牛流产和早产的有101胎。占发病牛数的3.2%。该病主要表现以下特点:(1)该病流行有明显的周期性,健壮者发病3天后好转。  相似文献   

14.
我国鹿群疫病防制的总体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养鹿业进一步快速发展的要求,如布鲁菌病、结核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VD)等疫病一直是影响养鹿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为了摸清布鲁菌病、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区的流行、分布、危害程度及防制等情况,2005年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5.
黄建亮 《中国家禽》2001,23(17):37-38
近几年来,邵武市畜牧业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养猪和养禽业迅速发展。从长远看,虽然我市是产粮区,但要拿出更多的粮食来发展耗粮型畜禽已不太现实,故应大力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禽,对此,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鹅业的通知》,把养鹅业作为我市畜牧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加以培植,初步建立了以市畜禽开发中心为龙头,以专业户为重点,以千家万户为依托的鹅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格局。本文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就邵武市加快发展养鹅业作一些探讨。1 发展养鹅业的有利条件1.1 地理与自然条件优越我市地处闽西北部,境内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时常发生的鹿结核病威胁到了养鹿业的正常发展,这种疾病的产生主要与牛分枝杆菌有关,具有易传染、危害大的特点。因此,各个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对鹿结核病的研究和预防,并积极采取了有效地防治措施。其中,美国等国家通过多种监测技术获取疑似感染鹿结核病的鹿群信息,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发展。文章将对鹿结核病的研究现状以及诊断技术等进行概述,从而为鹿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澳、新两国均为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尤其是以放牧为主的草地畜牧业。澳大利亚在世界上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农业为该国的第四产业。整个农业总产值占澳国GDP的3%,而其中36%来自于出口,主要又是羊毛出口。全国总面积为768.33万平方千米。农业用地占陆地的60%。其中94%为放牧地,4%为农业用地。1999年有羊1.1万只;肉牛3000万头;奶牛300万头。新西兰则称为“草地畜牧业王国”。总土地的80%为农业用地。农牧业占GDP的5.4%,而其中畜牧业占60%。1999年有草地1327万公顷,主要是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ue)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23):2-4
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农业部对有关畜牧行业的协会进行了清理整顿,经民政部审核批准,将中国家禽业协会更名成立中国畜牧业协会,注销中国草业协会、中国养猪协会、中国犬业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拟设立养猪业、家禽业、草业、奶牛业、肉牛业、养羊业、养马业、特种养殖业、养犬和宠物业、牧机业、兔业、畜牧业咨询服务等分会。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有关背景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鹿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些规模化、集约化的鹿场,在饲养水平达到一定标准后,改进鹿群品质、提高生产能力是养鹿者获得经济效益最直接的手段。人工授精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鹿群后代整体生产水平,这项技术也受到了养鹿者的重视,但是鹿的人工授精技术还没有规范的标准,试验为一定规模化的鹿场开展人工授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被定为法定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病一旦发生于畜群,就不易根除,一般临床检查很少见有异常。但病情进行性的牛,可见有咳嗽、消瘦等症状。在病理学上形成结核结节,呈现特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变。一、发生及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