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薇菜属蕨菜类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分布于山区的荒坡及稀疏灌丛中,以土壤偏酸、湿润的阴坡或半阴坡数量较多。其春生嫩茎干制后属纯天然、无污染的特色有机蔬菜。将其由野生转为家种,效益十分显著。 1、选择适生地块人工栽培薇菜宜选光照较弱的阴坡或半阴半阳坡,土壤疏松、土质偏酸、  相似文献   

2.
正1概述1.1薇菜薇菜为紫萁科紫萁属的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var.asiatica Fernald),又名桂皮紫萁,俗称"牛毛广",商品名"薇菜",南方俗称"大巢菜""野豌豆""扫帚菜""野鸡头"等。1.2栽培地环境薇菜主要分布在海拔200~1 500m高山地区的潮湿荒坡或水沟边。长白山林区野生薇菜资源十分丰富,但分布稀疏,为了更好地利用野生薇菜资源,黄泥河林业局从1982年开始进行了野生薇菜的人  相似文献   

3.
薇菜,学名紫萁,俗称野豌豆,属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干菜.因其生长于荒山野岭之中,无污染,且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的药用功效,被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为绿色保健食品,成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林海山珍",不仅国内市场看好,而且国际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近年由于掠夺性采集,导致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为保持生态平衡,开发利用这一珍贵的野菜资源,一些山区群众进行人工栽培野生薇菜,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健红 《农家致富》2005,(17):33-33
薇莱属蕨类植物中的紫萁科紫萁属,又名大巢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薇菜鲜嫩味美.是高档的餐桌野生莱之一。喜生在林地或阴山面的沟渠边,本地野生资源数量有限.难以形成规模,为了有效打开市场.故进行人工栽培。  相似文献   

5.
薇菜(Osmunda cinnamomea)又名紫萁,俗称冷蕨,属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6.
薇菜的采收与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薇菜 (OsmundacinnamomeaL .) ,又名桂皮紫萁、猫耳蕨、牛毛广、分株紫萁等 ,为紫萁科植物。2 0 0 0年前我国历史上就有采薇的记载。薇菜在我国野生资源中贮量比较丰富 ,营养价值比较高 ,食用或药用均受到人们的欢迎 ,畅销国内外市场。薇菜栽植 3年后 ,每亩可产干菜 30kg左右 ,  相似文献   

7.
分株紫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var.asiatica Fernald)又名桂皮紫萁,俗称牛毛广,商品名薇菜.属紫萁蕨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8.
<正> 薇菜,学名紫萁,俗称冷蕨,属蕨菜类紫萁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许多山区的荒山野岭均有野生。因其未被污染,且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等功效,而被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为绿色保健食品、“林海山珍”。近年来,由于过度采集,野生资源日渐  相似文献   

9.
珍贵野生蔬菜"薇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菜为桂皮紫萁和紫萁的商品名,属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蕨类植物.其嫩叶制成干菜即"薇菜干",有红、青两种,即"中国红薇干(赤干)"和"青干",是我国目前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之一,为国际市场高档紧俏无公害产品.据测定,每100克鲜菜中含蛋白质3.1克,碳水化合物4.0克,纤维素3.8克,维生素B20.25毫克,维生素C69毫克,胡萝卜素1.97毫克;每100克干重含钾3.12克,钙190毫克,镁293毫克,铁12.5毫克,锰8.1毫克,铜1.8毫克,锌6.2毫克.营养丰富,味苦性凉.大别山区与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供开发.  相似文献   

10.
薇菜的种植     
薇菜,学名紫萁,俗称野豌豆,展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干菜。因其生长于荒山野岭之中,无污染,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的药效,被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为绿色保健食品。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场地选择薇菜长期野生于林下,形成喜阴好湿的习性,对水分要求严格,而且喜酸性土壤。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南方薇菜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薇菜(紫萁)Osmunda japonicaThunb.(sny:OsmundaregalisL.var.japonicaMilde),按秦仁昌系统,在分类上属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原始薄囊蕨纲(Protoleptosporangiopsida)、紫萁目(Osmun-dales)、紫萁科(Osmundaceae)、紫萁属(Osmunda)多年生蕨类植  相似文献   

12.
薇菜学名:Osmunda cinnamea L.Var asiatica Fernld,是蕨类植物中紫萁科紫萁属紫萁类孢子体嫩叶的加工品。别名紫萁、分株紫萁、桂皮紫萁、牛毛广、紫蕨、蛇蕨、猫儿蕨、猫儿朵、兰茎苔、苔菜、野豌豆、巢菜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薇菜既可鲜食,又可腌渍、干制。其嫩叶制成干菜即“薇菜干”,有红、青两种,即“赤干”和“青干”。是我国目前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之一。  相似文献   

13.
薇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菜,学名紫萁,俗称野豌豆,属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干菜。因其生长于荒山野岭之中,无污染,且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的药用功效,被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为绿色保健食品,成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林海山珍”,不仅国内市场看好,而且国际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薇菜作为蔬菜已有悠久的历史,其经济效益为一般蔬菜的4~5倍,  相似文献   

14.
<正>南方薇菜又名紫萁,属于蕨类植物门真蕨纲紫萁科紫萁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薇菜是一种山野菜,以初生嫩薹干制,水煮复原后食用,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特色蔬菜,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薇菜富含人体必需的缬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风味独特,且采自山野,被誉为"山珍"和"山菜之王"。因此,大力开展薇菜标准化人工栽培是保护和开  相似文献   

15.
薇菜的规范化栽培与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菜植物学名称叫桂皮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var.asiatica. Fernald),又名分株紫萁、牛毛广等,为紫萁科多年生植物.嫩叶可食,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多种无机元素.其根、茎、幼叶柄残基还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利尿镇痛、止血杀虫之功效.薇菜通常制成干菜作为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相似文献   

16.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4):I0003-I0003
薇菜(紫萁)(Osmunda japonica Thunb.)经挑选→抢烫→转红→揉搓→干燥等工艺可制成初加工产品——薇菜干,是一种名贵野菜。我国对薇菜的人工栽培研究是近10年才开始的,并逐步完善起来。贵阳地区,野生薇菜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目前,贵阳地区薇菜栽培面积大约有60hm^2,主要集中在乌当区新场乡,息烽县西山乡,清镇市百花湖乡,花溪区孟关乡,修文县扎佐镇,开阳县双流镇等野生薇菜自然分布区,生态条件较适合薇菜的生长发育。[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薇菜,学名紫萁,俗称野豌豆,属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茎叶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干菜。因其生长于荒山野岭之中,无污染,且味美爽口,营养丰富,并具润肺理气,清热解毒的药用功效,被国内外营养学家誉为绿色保键食品,成为深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的“林海山珍”,不仅国内市场看好,而且国际市场需  相似文献   

18.
《农家顾问》2001,(11):50-51
湖北秭归县杨林桥镇苟进军问:我们这里合适种植薇菜,贵刊能否介绍一下?武汉市蔬菜所(430065)魏玉翔答:薇菜,常称为紫萁,为蕨类紫萁科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及秦岭南坡.  相似文献   

19.
紫萁的有害生物及其治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柏泉 《特产研究》2001,23(1):24-26
紫萁叶部遭受病虫危害可严重影响植株体的生物产量,孢子繁殖期的病虫害则可导致其育苗失败,因此,紫萁有害生物治理是薇菜生产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本文首次记录了紫萁有害生物8种,其中有害菌3种,有害昆虫3种,有害植物2种,记述了紫萁白粉病,紫萁叶蜂以及害藻等几种重要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野生紫萁的VA菌根状况进行了调查,从紫萁根际土壤中分离鉴定了4种球囊霉属(Glomus)的VA菌根真菌,并对4种真菌的分类特征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其侵染情况及VA菌根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